首页 / 正文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

  鄙人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间,戏成《清史通俗演义》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演义》百回。

  《元史》多阙漏,苦乏考证,《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语,依次编纂。其间关于忠臣义士,及贞夫烈妇之所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来许,反之,为元恶大憝,神奸巨蠹,亦旨直揭其隐,毋使遁形。为善固师,不善亦师,此鄙人历来编辑之微恉,而于此书尤三致意焉。

  若夫燕词郢说,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或下断语以辨明之。文不尚虚,语惟从俗,盖犹是元清两演义之故例也。编既竣,爰述鄙见以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九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猜你喜欢
  周本纪第十一·欧阳修
  ◎帝系六·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一·徐乾学
  第三十回 封诸将项羽称霸 送汉王张良进谋·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九·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佚名
  第二卷 兴学·缪荃孙
  卷七十四·傅恒
  陆诜传·脱脱
  卷三十九·佚名
  顷襄王二十年·佚名
  ○附录·佚名
  卷五十五·雍正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章 乘醉骑驴·屠隆

    〔生骑驴上〕头顶星辰碧玉冠。飘然策蹇章长安。故人家住云台上。翠扑莲花掌上看。李白离了长安。往华山访故人元丹丘。来到这裏。已是华阴界上。我想长安靑骢宝马。怎如驴背逍遥也。【意迟迟】一解金鞍辞辇

  • ●含中集卷三·李锴

    廌青山人李锴着 诗(二) ◆诗(二)◆ 初春寄西涧上人 拜意师墓 就藏上人乞花木栽草堂前戏效少陵体 寒食 上巳日龙泉寺看花作 秋分前一夕集五石瓠堂小饮剥栗因以秋分二字为韵送别刘子东郊 藏上人寄诗招游西涧以事不果赋此却

  • 三恕第九·王肃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五月甲戌朔赐尚书礼部员外郎任申先进士出身王明清挥麈录靖康初李伯纪荐任申先赐对钦宗问以燕事即批出赐进士出身自是进用按申先靖康初以布衣召入遂补京官未尝赐出身也乙亥上初谒太庙时章怀皇后忌

  • 辽史拾遗卷二十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二国外纪第四十五高丽资治通鉴曰唐防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防开州称王号大封国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壌为西京建俭约寛厚国人安之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曰王氏

  • 卷之七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吕文显传·李延寿

    吕文显是临海人。宋顺帝升明初年,为齐高帝萧道成录尚书省事,屡次升迁为殿中侍御史,后来作秣陵县令,封刘陽县男。齐武帝永明元年(483),任中书通事舍人。文显办理公事以严苛认真而被赏识,永明三年(485),兼领南清河太守,和茹法亮

  • 单安仁传·张廷玉

    单安仁,字德夫,濠州人。少年就担任府吏。元朝末年,江淮兵荒马乱,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元朝廷授予他枢密判官。跟从镇南王孛罗普化镇守扬州。当时群雄四起,安仁感叹道:“这些人都是为渊驱鱼,为虫驱雀罢了,王者兴起,不会是这样的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十一日河南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钦奉 圣训据实覆奏事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臣】齎摺

  • 杨文忠三録巻四·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视草余録正徳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拟廷试防问付陈文书严呈上未久陈复持囘仓皇言驾崩矣予闻之惊悸失措私念危急时天下事须吾辈当之惊悸何为即语陈曰请众太监啓太后取兴长子来继承大统莫错说了话须防魏司礼英

  • 卷四 帝系四·龙文彬

    ◎诸王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棣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

  •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梁启超

    孟子曰:&ldquo;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rdquo; 可谓至言。故欲品评一人物者,必当深察其所生之时,所处之地,相其舞台所凭借,然后其剧技之优劣高下,可得而拟议也。故新史家之为传记者,必断断谨是。吾亦将以此法观察管子。第一、管

  • 春秋管窥卷一·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隐公元年元者始也嗣君逾年即位上承宗庙下临万民政敎号令俱于是焉始君而敬其始则兢兢业业所以克艰厥位也故不曰一年而谓之元年重始也此年为鲁隐公之元年非周天子之元年诸侯奉天子之正朔宜遵天子之统

  • 卷九·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九长洲余萧客撰仪礼上仪礼汉兴高堂生得礼十七篇后孔子壁中得古文礼五十七篇其十七篇与前同而字多异六萟论【山堂考索续集八】士冠礼筮于庙门王彪之以为礼冠自卜日不必以三元也何承天礼论【御

  • 序·姚际恒

    序                           周贻徽余与宝珊先后入词馆,嗣复同在谏垣。癸巳冬,余外补来蜀。明年,宝珊亦来视学,公余过从益密。宝珊通经术,尤善说诗,每出一语,辄非恒解。余谓匡鼎说诗解人颐,今乃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五   [一]四無色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無色幾有色等者.一   切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二]幾

  • 第四品 弥醯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奢利伽之奢利伽山。尔时,尊者弥醯为世尊侍者。尊者弥醯诣世尊处,礼敬世尊,立于一隅。立于一隅之尊者弥醯如是白世尊言:&ldquo;大德!我欲入阇斗村托钵。&rdquo;世尊曰:&ldquo;弥醯!今正思善时,汝可为之

  • 紫团丹经·佚名

    古代内丹术书。宋紫团道人撰。一卷。作者力主通过内修,运炼精、气、神而成丹药,以益寿延年。全书分为《金丹秘诀》、《古仙秘方》、《偃月玄金篇序》、《神室炼养金丹》、《采红雪炼为阳丹》、《采取阴阳真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