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轨传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后代。
世代都是州郡第一大族。
祖辈都在魏国当官,赐姓乌丸氏。
父亲王光,自幼雄健英武,有将帅的才能谋略。
每次参加征战,都立有战功。
太祖了解他勇敢果断,待他十分优厚。
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平原县公。
王轨为人质朴直率,慷慨而有远见。
遇事刚强正直,别人不敢向他说情。
最初侍奉辅城公。
高祖即位后,授前侍下士。
随即转任左侍上士,很被重用。
先后升任内史上士、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
从此更被重用,在要害部门担任职务。
当时晋公宇文护把持朝政,高祖密谋算计他。
高祖认为王轨沉着果毅,又有识见,能够把大事托付给他,就问他是否可行。
王轨表示赞同。
建德初年,转任内史中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又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上黄县公,食邑一千户,军政大事,他都参与商议。
五年(576),高祖率军东征,大军包围晋州。
刺史崔景嵩防守北部城墙,半夜悄悄派人表示归降。
诏令王轨率军接应,天色未明,士兵们都已登上城头呐喊。
齐人惊慌害怕,当即败退。
于是攻克晋州,活捉其城主特进、海昌王尉相贵,俘虏带甲士兵八千人。
又平定并州、邺城。
以战功升任上大将军,晋封郯国公,食邑三千户。
陈国将领吴明彻侵犯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多次交战失利,退守州城,不敢出战。
吴明彻修起堤堰,截蓄清水灌城,把战船陈列在城下,准备攻城。
诏命王轨任行军总管,率各军救援。
王轨悄悄在清水汇入淮河的地方,树立许多粗木桩,用铁锁贯通车轮,横向截断水流,用来阻塞敌船航路。
又打算偷偷挖开堤堰淹死敌军,吴明彻得知,十分害怕,于是挖开堤堰,急忙退却,想乘着决堤的水势,顺利入淮。
等他抵达清口,河面开阔,水势变小,战船都被车轮挡住,无法通过。
王轨乘机率军包围进逼。
只有骑兵将领萧摩诃带二千骑兵预先退走,得以免祸。
吴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连同器械辎重,都被俘获。
陈国的精锐部队,在这里被全部消灭。
高祖嘉奖他,升任柱国,授徐州总管、七州十五镇诸军事。
王轨严肃端庄,又有吕梁之捷,威名震慑敌境。
陈人对他十分害怕。
宣帝讨伐吐谷浑时,高祖命令王轨与宇文孝伯都随军行动,军中作战筹划,都委托王轨等人,宣帝坐享其成。
当时宫尹郑译、王端等人都受宠于宣帝。
宣帝在军队中,干了不少坏事,郑译等人也都参与其中。
军队回来后,王轨等人把情况告诉高祖。
高祖大怒,鞭打宣帝,又将郑译等人免官,并加杖刑。
宣帝因此对王轨十分忌恨。
王轨又曾与小内史贺若弼说起此事,并说皇太子必然难当重任。
贺若弼十分赞同,劝王轨上奏。
后来王轨陪侍高祖,乘机对高祖说:“皇太子的仁孝,没有听说过,倒有不少不好的事,恐怕难以胜任陛下的家事。
微臣不明事理,不足以谈论是非。
陛下常认为贺若弼有文武奇才,识见远大,贺若弼近来每次同微臣谈话,都为此事十分担忧。”高祖召见贺若弼询问这件事。
贺若弼狡猾地答道:“皇太子在东宫修养德行,没有听说有什么过错。
不知道陛下从哪里听到这些话?”退下后,王轨讽刺贺若弼道:“你平时说话,可谓是无所不论,今天应对,为什么如此反复无常?”贺若弼答道:“这是您的过错。
皇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岂能轻易议论?一旦出什么事,便招致全家杀头的大祸。
本来以为您秘密陈述意见,为什么竟会这样直言无隐?”王轨沉默很久,才说:“我一心为了国家,才不为个人考虑。
前时当众而言,实在不太妥当。”后来,王轨在宫内宴会上祝寿,又捋着高祖的胡须说:“可爱好老头,只恨后代不争气。”高祖认为此话很对。
汉王是次子,也不成才,其余的几个儿子还都年幼,因此无法采纳王轨的意见。
宣帝即位后,立即让郑译等人重新担任近侍。
王轨自知难逃大祸,就对亲近的人说:“我从前在先帝手下,全是以国家为重。
今天的事情,一定可以推断后果了。
徐州控制淮河以南,与强敌相邻,要想为自己脱身考虑,易如翻掌。
只是忠义之节,不可违背。
况且承蒙先帝厚恩,常常考虑以死报效,怎能因为得罪新主,便要背叛先朝?只能在此等死,决不能有其他打算。
希望千年之后,有了解我心意的人。”大象元年(579),皇帝命令内史杜虔信前往徐州处死王轨。
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规劝,皇帝不听,于是处死王轨。
王轨在朝中忠厚仁恕,又立有大功,突然无罪而被处死,天下人无论对他了解的或不了解的,没有不为他感到悲伤惋惜的。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三·赵尔巽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九·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徐乾学 卷二·杨士奇 大明英宗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八十四·张守节 韩凤传·李延寿 潘美传·脱脱 岁时广记卷一·陈元靓 卷一百二十八·宋敏求 卷九十二·佚名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