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疆绎史勘本卷四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录

纪略四

永明王(上)

右粤中纪略第四。

○嗟夫!粤中之立国也,仅矣。崎岖黔、粤之间,与蛮獠杂处,鎗攘窜越,几不暖席;然犹支撑倾侧历十五年。其始也,瞿、严绸缪于内,何、堵捍御于外,陈、张之徒义旗云举,辑忠贞营数十万之众,分疆驻守;然后金、王反正于江右,成栋投戈于粤左,李、王、杨、沐经营滇、蜀,骎骎乎画江、汉而守之,似可有为矣。然进寸退尺,朝得夕失,仓卒不能称有树立。盖大命有归,强阳余闰,固天之所不能庇者也。自瞿、何致命而后文吏偷安,武将骄暴;倚寇盗为长城,托绝域以寄命。蝥贼内讧,忠良屠戮,而遗烬以息。「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岂不谅哉!

纪略四

永明王(上)

·永明王(上)

永明王讳由榔,神宗之孙、桂恭王常瀛少子也。常瀛,李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恭王就国衡州。衡在江、湖之表,地僻远。崇祯九年,封由榔为永明王。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王由永州入粤西,为贼执,系道州。征蛮将军杨国威遣部将焦琏率兵至,攀城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乃负王以趋,渡河始得免。

乙酉南都覆,□东在籍尚书陈子壮将奉恭王监国,会闽中好王立,遂寝议。是年,恭王薨于苍梧,遂葬焉。长子安仁王由僾袭封,旋病卒。

丙戌春,闽中遣司礼太监庞天寿封王为桂王,居肇庆府。

秋九月,大清兵下汀州。唐王聿键就执;粤中总督丁魁楚、巡抚瞿式耜、巡按御史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李永茂、晏日曙、汤来贺、董天闳、朱治■〈忄间〉、周鼎瀚、朱容藩、方以智、林佳鼎、程源等议所立,乃共推永明王。昔者,唐王尝语群臣曰:『永明神宗嫡孙,统系最正。朕无子,后当属诸』!时桂大妃王氏曰:『诸臣何患于无君。吾儿仁柔,非拨乱才,愿更择可者』!魁楚等请之坚,遂以冬十月十一日(壬午)监国肇庆,祭告天地宗庙。以魁楚为东阁大学士兼戎政尚书、大器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式耜大学士兼吏部右侍郎,摄尚书事。永茂请终制。化澄以下皆进秩有差。

壬辰,湖广督师大学士何腾蛟、巡抚兵部右侍郎堵胤锡等上表劝进,优诏答之。司礼监太监王坤至自汀州,知唐王已殂;群臣请即位。

是月,大清兵破赣州。魁楚闻报,与太监王坤仓卒奉王奔梧州。

福王旧辅苏观生,粤人也;尝贻书魁楚欲预拥戴功,遣陈邦彦来劝进。魁楚与观生素不协,拒之。观生乃自南韶还师,适唐王弟聿■〈金粤〉浮海至广州;十一月癸卯朔,观生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林察等拥聿■〈金粤〉入广州城自立,伪号绍武。招海上郑、石、马、徐四姓盗,授总兵官;以与肇庆相拒。

甲寅,王还肇庆。先是,王出奔时,式耜等力争之不得。至是,定议迎还,于庚申即位,称号永历。追尊皇考曰端皇帝,尊继母太妃王氏为皇〔太〕后、生母马氏为皇太妃。册妃王氏为皇后。上隆武尊号曰思文皇帝。大赦,封太后弟王国玺武靖伯、皇后父王略长洲伯、太妃侄马九功镇远伯。

使给事中彭耀宣谕广州,观生杀之。乃以兵部侍郎林佳鼎总督兵事,御观生于三水。佳鼎故粤中监司,与林察同姓相善。察使群盗诈降,佳鼎信之;十二月甲戌,乘胜追至三山口,乱作,全师皆覆。佳鼎同佥事夏四敷赴水死,肇庆大震。

复以王化澄为兵部侍郎,代佳鼎督师。尚书吕大器辞官入蜀,即以化澄行尚书事。李永茂为大学士;未几,亦罢去。

时大清遣巡抚佟养甲、总兵李成栋提兵由福建直趋惠、潮,俱下之。望日丁亥,潜师袭广州,执聿■〈金粤〉。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寺卿霍子衡等死之;余皆降。聿■〈金粤〉与周、益、辽等二十四王俱及于难。

报至肇庆,式耜请守峡口;太监王坤不从。乃以朱治■〈忄间〉为两广总督,守肇庆;奉王复走梧州。

是月,大兵取四川,张献忠伏诛。

大清顺治四年(丁亥)春正月癸卯朔,永明王在梧州,称永历元年。李成栋分兵徇南韶,自率劲卒抵肇庆,朱治■〈忄间〉走之。城破,王由梧州走平乐。丁魁楚走岑溪、王化澄走浔州,皆弃王去;从者惟瞿式耜、吴贞毓、吴炳等。李成栋别遣将下高、廉、雷三府。

癸亥,王由平乐抵桂林,欲幸楚。遣使湖南慰劳督师定兴侯何腾蛟等,并趣其兵入卫。

乙丑,梧州破,广西巡抚曹晔降。兵科给事中陈邦彦起兵于高明、兵部右侍郎张家玉起兵于东莞。征四川吏部尚书文安之、云南吏部侍郎王锡衮入阁,道阻不至;乃以翰林学士方以智为东阁大学士,同式耜入阁办事。未几,以智为僧去,锡衮寻为沙定洲所杀。以周堪赓、郭都贤、刘远生等为六卿,丁时魁、金堡等为给事中。

当是时,献忠部将孙可望等由蜀至黔,转入云南。丁魁楚入岑溪,辎重累多,舳舻相属;为大兵追及,薙发以降。李成栋与有隙,录其家数百人杀之;魁楚乞一子,成栋笑曰:『汝身且莫保,尚求活人耶』?至藤江,并杀之。平乐亦不守。桂林闻报,大恐;会武冈镇将刘承胤以兵至全州,王坤请赴之。

二月丙戌,王如全州。瞿式耜极陈桂林形势,请留;不听。因日请留守,与城存亡,许之;进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督师,赐剑便宜从事,以总兵新兴伯焦琏兵隶麾下。封刘承胤安国公;陈邦傅思恩侯,守昭平。锦衣指挥马吉翔、郭承昊、严云从等皆为伯;御史毛寿登争之。吉翔怒,激承胤胁王杖寿登并刘湘客、吴德藻、万六吉于牙门外,承胤又为申救得免,皆夺职。以礼部尚书吴炳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承胤以五千人援桂林,挟王归武冈州。

三月癸亥,王至武冈,改曰奉天府;以岷王府为行宫。大清兵攻桂林,与焦琏连战城下,退屯昆阳。

封式耜临桂伯、琏新兴伯。

是时,长沙、常德俱失。何腾蛟与郝永忠等退保衡州。张先璧走宝庆,堵胤锡走永定卫。忠贞营李赤心等攻荆州不克,溃入归、巫两江间,马进忠、王有才等遁五溪山中。先,承胤所遣桂林援兵在城与焦兵主客不和,击伤琏,大掠而去;式耜檄诛首恶二十余人,劾承胤驭兵无状。武冈远在宝庆西,惟依承胤为重,政事皆取决焉;承胤遂专恣益甚。

夏六月庚午朔,何腾蛟朝行在;王慰劳再三,赐金币,以赵印选、胡一青兵隶之。承胤前在湖南以腾蛟荐,受节制;腾蛟以藤溪之捷,请加永忠援剿左将军、先璧右将军,承胤怒。至是,以长沙不守,奏解腾蛟兵柄。王乃密召腾蛟入,将以图承胤也;先璧劾承胤专擅,腾蛟翻和解之。

大学士陈子壮起兵九江镇,与张家玉等破东莞、高明诸县。

秋七月甲辰,进围广州,不克。命腾蛟督诸镇兵守衡州;未至,衡州已破,永忠等南走。腾蛟退保永州。湖南巡抚章旷徇永安,卒于军。

八月己巳朔,以户部侍郎严起恒为东阁大学士。

壬午,大清兵破宝庆,直趋奉天城外;刘承胤拒战败绩,举城降。参将谢复荣战死。马吉翔等奉王及两宫斩关出,夜走靖州。出古泥,总兵官侯性、司礼太监庞天寿将兵入卫,以舟来迎;由信道县入蛮境,达柳州。会天雨,宫眷、内竖狼籍泥淖中,饥饿无人色;性供帐储备。王喜,封性商邱伯,以天寿掌司礼监印。大学士吴炳扈世子以行,中道被执,死之。

九月,王在柳州;式耜请回桂林。我兵李成栋破清远,兵科给事中陈邦彦被执,不屈见杀。

冬十月,土司单鸣珂与守道龙文明挟仇相攻,陷柳州;文明走,鸣珂大掠城中,矢及王舟。

丁丑,王南走象州。

兵部尚书张家玉兵败,死之。

时大清兵已定湖南,西入黎平,永州亦破;郝永忠、卢鼎等俱还桂林。何腾蛟与严起恒、刘湘客随至,与留守瞿式耜议分地给诸将,俾各自为守。式耜督焦琏兵已先复阳朔及平乐府,陈邦傅亦由滨州复浔州,合兵复梧州,粤西全省稍定。

十一月丁酉朔,王回桂林,式耜与起恒、化澄并入直,腾蛟督师出全州。王坤、庞天寿掌司礼监事。

大清兵破高州;大学士陈子壮被执不屈,磔死。

大清顺治五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王在桂林,称永历二年。巡按御史钱邦芑疏报四川全省恢定九州一百三十余县,王视朝受贺。叙全州功,晋腾蛟定兴侯、柱国太师,兵部尚书,赵印选新宁伯,胡一青兴宁伯,焦琏新兴侯;封王祥等侯伯职有差。擢邦芑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癸亥,江西提督金声桓、王得仁叛大清,以南昌内附。

二月,大兵至灵州。广东巡抚佟养甲与总兵李成栋亦叛之,以地内附。郝永忠之兵溃于兴安,奔还桂林;纵兵大掠,挟王夜走南宁。滇营兵亦入城纵火相攻,朝士皆被僇辱。腾蛟在永福闻警驰回,与式耜同调诸镇兵入城守御。

三月丁巳,大清兵至桂林北门;式耜城守,腾蛟等拒战,却之。时大兵闻江西叛,遂旋师。

金声桓使人间道赍佛经置密疏其中,赴南宁输款。

以礼部侍郎朱天麟为礼部尚书,旋进东阁大学士。王应熊卒。进吕大器为少傅,尽督西南诸军,代应熊;赐剑,便宜从事。

闰三月丙寅朔,王子慈烜生,大赦;正妃王氏出。

夏四月乙未朔,遣吏部侍郎吴贞毓、商邱伯侯性敕劳李成栋于广东,封惠国公;并封佟养甲襄平伯。

五月,何腾蛟复全州。壬午,复宝庆。

六月甲午朔,王幸浔州。封陈邦傅庆国公。

秋七月甲子朔,次梧州,谒兴陵。成栋请移驻广东,使其将罗成耀率甲士五千迎驾。瞿式耜请回桂林;众议肇庆监国之地,居两省中,遂移居焉。

八月癸巳朔,王还肇庆。拜成栋翊明大将军;以其子李元胤为锦衣卫指挥使,掌丝纶房事。袁彭年为左都御史(彭年以广东布政使与成栋密谋内附者也)。

宗室朱容藩自称楚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建行台于夔州;督师吕大器传檄诸路声其罪,命川将李占春诛之。

九月,召旧辅何吾驺、黄士俊入阁。

冬十月,何腾蛟攻永州、衡州,克之。成栋命其子元胤以兵三千宿卫,遂为禁旅。

是时,江西、广东俱复,惟赣州为高进库所守;金声桓使王得仁攻之不能克,命成栋率师助之。比成栋至,而大清兵已抵南昌,得仁还救;成栋战不利,退屯南康。

十一月,盗杀佟养甲于梧州。

李亦心与大兵战,破线国安于湘潭,遂复益阳、湘潭、湘乡、衡山等县。堵胤锡围长沙。

十二月辛丑朔,封李元胤南阳伯、马吉翎文安侯。

长沙告急,诸将溃,腾蛟退保湘潭。

大清顺治六年春正月庚申朔,王在肇庆,称永历三年。

壬申,朱天麟罢。

戊寅,南昌破;金声桓、王得仁皆死。

二月庚寅朔,湘潭破,马进忠败走。督师定兴侯何腾蛟被执,不屈;至长沙死之。李成栋亦败于信丰,渡河堕水死。事闻,王震悼,赠腾蛟中湘王,谥「忠烈」;成栋宁夏王、声桓南昌王,设坛祭之。以杜永和为两广总督;驻广州;罗成耀守南雄。

忠贞营之众亦溃于茶陵,由道州以入粤西。堵胤锡以胡一青、赵印选兵守衡州。三月,大清兵至,胤锡走道州。衡、永二府俱不守。

夏四月,孙可望遣使奉表投诚,请封王爵;廷议不可。可望自丁亥春入滇,据有全省,称国主,以干支纪年;其党李定国等抗不相下。云南监军杨畏知诱之来归,冀得封以制其党。议久不决;武康伯胡执恭驻思恩,便宜矫册印入滇封可望为秦王,而肇庆不知也。

六月己丑朔,堵锡胤至肇庆,加文渊阁大学士、封光化伯;使招李赤心等出楚。

秋七月,实封可望为平辽王,赐名朝宗;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等皆为公。可望却不受。

冬十月己丑,马进忠、王进才克武冈;乙卯,克宝庆、靖州。

何吾驺、王化澄罢。封黔镇皮熊为匡国公、滇镇王祥为忠国公,防守滇、黔。

十一月辛巳,督师大学士堵胤锡卒于浔州;赠浔国公。

十二月戊申,以史馆乏员,王亲试士;取刘■〈艹洍〉、钱东锡、杨在、李来、吴龙桢、姚子壮、涂宏猷、杨致和八人,俱授庶吉士。

大兵入粤东,罗成耀自南雄遁回。

大清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乙卯朔,王在肇庆,称永历四年。

己未,闻庾关不守,问备御之策;群臣无对。

辛酉,王登舟。

戊辰,韶州复破。辛未,王西幸。问(?)戎政尚书刘远生、给事中金堡宣谕广州诸将,令杜永和出师;留马吉翔、李元胤居守。

庚辰,王至梧州,驻舟江干。内阁黄士俊以疾归,召朱天麟入直。

二月,大清兵至广州,围之。调陈邦傅、高必正等东援。

丁亥,户部尚书吴贞毓等合疏论袁彭年、金堡、丁时魁、蒙正发、刘湘客朋党误国十大罪。王以彭年反正有功,置不问:余下锦衣狱遣戌。

戊戌,大兵破武冈,马进忠退守靖州。

三月己未卯刻,日赤如血。

五月,必正与邦傅相雠杀,率所部西回;惟邦傅出屯肇庆。马宝等袭清远,败归。李元胤、马吉翔进驻三水,观望不敢进。而梧州郝永忠、惠州黄应杰俱已降,广州被围日久不能救;惟进封杜永和等为侯,以虚名慰劳而已。

六月,文安之入朝,命入阁办事。

秋八月,孙可望复遣使至梧州,自称秦王,且以不愿改号为请;付从官集议。

九月,可望由云南东袭贵州;皮熊走清浪,追执之,夺其兵。又使贺九仪袭遵义,滇镇王祥师败,自刎死。于是张先璧、马进忠等皆归可望,势益强,地与粤西相接矣。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辛亥,广州破,范承恩降;杜永和奔琼州。

甲寅,桂林破,留守大学士瞿式耜、总督兵部侍郎张同敞皆死之。初,衡、永俱破,胡一青、赵印选等南走粤,式耜命与焦琏、杨国栋等扼榕江。既而全州复破,榕江尽溃。

报至梧州,乙卯,王乘唬船夜发;比晓,从官踉跄遁走。陈邦傅在清远闻广州失,飞帆先归,劫从官于藤江,部郎潘骏观、童英、许王凤等皆被杀。内阁王化澄、吏部尚书晏清等俱走北流,不得达。马吉翔、李元胤追及于南宁,从官稍集,饥冻无人色;乃括行槖并吉翔所献金四千,散给之。赵印选、胡一青率滇兵驻滨州。

袁彭年自佛山遁,复投大军降。

十二月,命文安之出督师,经略川、秦、楚、豫。封赵印选为开国公、胡一青为卫国公、王光兴等俱为侯伯;所谓十三家之兵也。

「勘本」曰:此粤中纪略,亦多简脱不完处。今从天末山樵「南樵外纪」增益之,分作上下两卷;然犹有所未尽也。案时以逆臣翻覆,政令靡常;金声桓之于江右、李成栋之于粤中,交错其会,纪载亦未能尽晰。温氏以成栋事附其子元胤传,今「勘本」并削诸,因节其翻覆厓略于此。方大兵之下岭也,成栋以降将先驱,摧锋拓地,皆出其力;佟养甲以重臣视师,拱手受成而已。及奏功,养甲得为制府,而成栋仍官总兵加都督衔。上事日,戎服廷参,心怏怏;所取故明印信迨五十颗,而独匿「总制」印不缴。尔际阁部陈子壮、尚书张家玉、给事陈邦彦及霍师连、韩如璜辈兵四起,成栋犹尽力相赴;而所望殊迁,终不得。时袁彭年为布政使,乃密与之谋。会赣州告急,养甲拨饷八万,令成栋往援之;彭年故言额匮,迁延不发。成栋潜招花山群盗大至广州,郭门昼闭;绐养甲曰:『干州旦暮亡,而此间土寇深,五岭且不保。彼声言复故国耳,曷若权宜许之,俟治军再剿』!养甲故庸懦,知其不可而无如何。群盗受所指,纵火焚野,呼声震天地;不得已,出示安民,但书「甲子」。榜既下,成栋宣言曰:『制府降矣』!即用所藏总制印,奉永历朔,上表南宁;养甲仓皇逊位。王遂加成栋大将军、惠国公,养甲兵部尚书、襄平伯。先是,陈阁部子壮之死,养甲寸磔之,投骨四郊。论者谓子壮先朝大臣起兵,亦各为其主。杀之足矣,而乃处以极刑;且未足,而至无完骸,忍过矣!至是,子壮赠太师、番禺侯,谥「文忠」;即遣养甲为谕祭使,养甲媿欲死。而遗臣又时相挫辱,乃密令人赍表北行,将自归,为逻者所得。旋遣祭兴陵(即桂端王墓);成栋子元胤以兵擒之江中,磔杀之。元胤恃功浸骄,父子且不相属。后成栋于国事复多观望;江右告急,将兵往援,而迁延不进。渡桥马蹶,人马俱坠下,直立水中以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明帝诸子·李延寿
  序·佚名
  卷四 漢二十條·陶岳
  ●卷一百八十二·徐梦莘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四·王祎
  鸿猷录卷四·高岱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黄士衡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佚名
  房法寿传·魏收
  高尚传·刘昫
  杨慎矜传·欧阳修
  目录·阿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延年·唐圭璋

      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其先幽州人,家宋城(今河南商丘)。生于淳化五年(994)。真宗录三举进士,为三班奉职。明道元年(1032),以大理评事召试,授馆阁校勘。历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景祐二年(1035),落校勘,同判差遣。庆历元年(1041)

  • 桂·刘半农

    半夜里起了暴风雷雨, 我从梦中惊醒, 便想到我那小院子里, 有一株正在开花的桂树。 它正开着金黄色的花, 我为它牵记得好苦。 但是辗转思量, 终于是没法儿处置。 明天起来, 雨还没住。 桂树随风摇头, 洒下一滴滴的冷雨。 院子

  • 卷九·李心传

     故事  潜藩州建军府名旧制天子即位尝所领州镇自防御州而下皆升军名若节镇州则建为府如英宗自齐州御防使登极升齐州为兴德军神宗自忠武军节度使建储升许州为颍昌府之类孝宗受禅以始封洪鼎宣建州旧有军额则建为隆兴

  • 自序·刘若愚

    累臣若愚,死罪死罪,叩首叩首。洪惟我太祖老爷,奋兴淮甸,混一华夏,圣德神功,超轶万古,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启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迨宣庙老爷建内书堂,则内官不许识字之禁不得不开。然而累臣今日敢曰立言也乎?顾名

  • 宋史全文卷三十三·佚名

    宋理宗三丁酉嘉熙元年正月癸丑朔,御大庆殿受朝贺。免天基节上寿大宴。甲寅,初置财用司,诏京西、湖北制置使副给犒沿边战士有差。丁巳,天基节,群臣表贺。是夕,雷。戊午,乔行简乞免赐文臣宴以答天戒,从之。丙寅,诏以淮襄避地流民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四·刘恕

    周纪二荒落凡一百一十九年起重光恊洽尽屠维大平王元年王以西都偪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夹辅王徙居东都王城王劳晋郑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命晋文侯为侯伯赐秬鬯圭瓒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秦公逐戎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正德五年春正月戊午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中宫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初孔庙修建墙垣岁久未完有旨查原派银数并支用剩余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纪昀

    列传唐 【六十一】○唐六十一贾耽郑余庆【澣 处晦从谠】郑珣瑜【覃 裔绰朗】高郢【定】杜佑【式方 悰 慆 牧 顗 】 郑絪【颢】权德舆【璩】崔羣 李夷简令狐楚【绹滈】段文昌【成式】萧俛【仿廪】贾耽郑余庆郑

  • 翰苑羣书卷三·洪遵

    宋 洪遵 编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魏晋已后典综机密政本中书诏命辞训皆必由焉唐有天下因袭前代爰自武徳时有密命则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之属视草禁中干封则刘懿之周思茂范履氷之伦秉笔便坐自此始号北门学士皆自外召入未

  • 卷二十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十上    宋 沈枢 撰北伐门 东晋蔡谟议北伐之计 咸康五年征西将军庾亮欲开复中原上疏言蜀甚弱而胡尚强欲帅大衆十万移镇石城遣诸军罗布江沔为伐赵之规成帝下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集解】:徐广曰:“阳武属魏地。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索隐】:徐广云“阳武属魏”,而地理志属河南郡,盖後阳武分属梁国耳。徐又云“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与汉书地理志同。按:是秦时户牖

  • 周頌·清庙之什·佚名

    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

  • 广物·孔鲋

    藁,谓之秆;秆,谓之刍。生曰生刍。榖,谓之粒。菜,谓之蔬。禾穗,谓之頴。截頴,谓之铚。拔心,曰揠;拔根,曰擢。把,谓之秉。秉四,曰筥。筥十,曰。棘之实,谓之枣。桑之实,谓之椹。柞之实,谓之橡。

  • 卷九·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九 宋 严粲 撰 齐    国风 【谱曰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於齐是谓齐太公都营丘後五世哀公政哀荒淫怠慢纪侯谮之於周懿王使烹焉齐之变风始作○疏曰汉书地理志云齐郡

  • 卷第二十三·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   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僧规

  • 佛舍利经塔秘行钞序·太虚

    佛法之大原,出佛智自证法界,等觉菩萨而下有难测知者,况可以凡人之见闻为限欤?故唯有根据经律圣教以为准绳,强信而不加穿凿,庶其无误!王居士普照,既撰集佛舍利经塔秘行钞成,柬祈序其专,曰:‘问塔之因果究竟,鲜有能澈底明了者!执相之

  • 坊记集传原序·黄道周

    臣闻之记曰礼禁乱之所繇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弃之者必有乱患乱患之坊莫大于春秋圣人本春以立礼本王以立刑本天以立命命以坊欲刑以坊淫礼以坊德三坊立而乱患息乱患息而

  •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佚名

    梵名Bhais!ajya -ra^ja bhais!ajya samudgata bodhisattva su^tra 。全一卷。刘宋■良耶舍译。又称观药王药上菩萨经、药王药上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内容乃叙述佛在毗耶离国青莲华池精舍,说药王、药上二菩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