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769_1 【观兄弟同夜成婚】郑轨    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   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卷769_2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刘戬    碧山 
- 臣等谨案金台集二卷元纳延(原本作乃贤今改正)撰纳延有河朔访古记已著录是集为危素所编前有欧阳元李好文贡师泰三序作于至正壬辰又有黄溍题词作于至正庚寅末有至正乙酉揭徯斯跋至正辛夘程文跋至正乙未杨彛跋至正己丑台哈 
- 列传四十五  王徳用字元辅超之子也超有传始超为懐州防御使补徳用为牙内都指挥使超率兵六万伐李继迁出绥夏徳用时年十七从为先锋破贼于铁门闗进师乌白池他将失道超不进徳用以精兵五千转战三日贼遂郤乃领众要其归路距 
-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三则天皇后光宅元年三月丘神勣杀故太子贤【则天实録贤死在二月丘神勣往巴州下旧本纪在三月唐厯遣神勣举哀追封皆有日今从之】九月薛仲璋收陈敬之系狱【实録作薛璋御史台记云薛仲璋矫使杨府与徐敬业 
- 桂陽王萧铄字宣朗,是太祖第八个儿子。永明二年(484),出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前都设镇军府,自萧铄出任地方,开始撤销军府。永明四年(486),加授散骑常侍。永明六年(488),调任中书令,度支尚书。永明七年(489),调任中书令,加授 
- 杨光远,小时字阿檀,长大后,只叫檀,后唐天成年间,明宗改御名为..,因他名字的偏旁与御名相犯,才改名光远,字德明,他的祖先是沙陀人。父亲阿噔啜,后改名王咸,事奉唐武皇担任队长。杨光远事奉庄宗担任骑将,唐天..年间,庄宗派振武军节度 
- 唐纪五十七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 [1]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败平卢兵于沂州,拔丞县。 [1]二月,李听出兵袭击海州,攻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率军在沂州击败平卢兵,攻克丞县。 李师道闻官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兵制志九军器【军器   武具 火器 火药 帐房战船】凡给发军器金鼔以示进退之节海螺以定朝昏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视甲胄以卫身器械以制敌各营兵 
- 原序 自阳明王氏倡为异学以伪乱真援儒入墨天下学者翕然宗之于是荒经蔑古纵欲败检几至不可收拾此盖有气数存乎其间非人力所能为也然当狂澜横溢时犹赖有觉世忧道之君子如罗整庵陈清澜两先生先后继起震聋发聩得以稍稍廓 
- 元 王充耘 撰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程子曰仁推己及人也论语一贯忠恕章程子又谓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何以言之不同以仁与恕对言则以己及物为仁推己及物为恕以仁民与爱物对言则仁谓推己及人如亲亲以及人之亲 
-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七上宋 杨复 撰祭綂上 祭礼十一上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 
- ──二十四年四月在上海作──去年日本青年佛徒,联合沿太平洋各国青年佛徒,开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自凭片面希望,于报纸宣传,可邀中国太虚之友、生出席;致太虚为嫉害者乘间攻毁,全国报纸流言四起,竟令辩不胜辩,乃今年三月初,申 
- 一尊者莫伽罗阇曰:“释迦(佛)!我先二度问 具眼者!不为我解脱 及至第三回 天仙为解说”(一一一六)“释迦!我先二度问”者,是彼婆罗门二回向佛世尊质问。世尊于彼质问而不为解说,而[思考:]“于其直后,此 
- 南宋地方志。周淙撰。15卷。书成于乾道5年(1169年)。明时佚,今存3卷。临安为南宋行在,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今存一至三卷,为清杭州孙仰曾所藏宋椠本。光绪四年(1878),海宁钱保塘据章硕卿蜀刻钞本校勘,又从《咸淳临安志 
- 辽宁地方志。清张文治等修,范勋纂。八卷。文治, 山西介休人。康熙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广宁(今辽宁北镇)知县。十六年,会同府派主纂范勋(参见《锦州府志》条)为编纂《盛京通志》而修此志。十八年完成初稿。明年成 
-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六回。今存翰香楼刻本,刊于乾隆初年(约1740),封面题“竹窗斋评”, “翰香楼梓”,未署作者,亦无序跋,不知作者姓氏。据其整理的排印本收在《古本平话小说集》 (人文版)中。此系据孔尚任同 
- 南宋杨仲良撰。150卷。今本缺6、7两卷及第114至119卷,5、8两卷也不全。本书根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改编。以北宋九朝各为事目,一部分事目又分子目。李焘原书中徽、钦两朝诸卷已经失传,其史事可从此书索考,为研究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观自在菩萨授记经、多罗菩萨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大本文殊经中观音授记经之一部分,共分四品。内容叙述自观音普现色身、授记、右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