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光远传

杨光远,小时字阿檀,长大后,只叫檀,后唐天成年间,明宗改御名为..,因他名字的偏旁与御名相犯,才改名光远,字德明,他的祖先是沙陀人。父亲阿噔啜,后改名王咸,事奉唐武皇担任队长。杨光远事奉庄宗担任骑将,唐天..年间,庄宗派振武军节度使周德威到幽州讨伐刘守光,便让杨光远划归在周德威部下。后来又与周德威一起在新州抵御契丹,他率领一支军队深入敌阵而战败,因臂膀受伤,于是成了残废,免官居家。庄宗即位,记念他的战功,任命他为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尚书右仆射,长期戍守瓦桥关。明宗朝,历任妫、瀛、易、冀四州刺史。

杨光远虽然不识字,但有口才,精通为官之道,在州郡有政绩名望,明宗很器重他。长兴年间,契丹在中山被打败,活捉了李和等将领几十人,送到朝廷,后来与契丹互通和好之后,契丹派使臣乞请送还李和等人,明宗与大臣谋划商议,准备特赦放回蕃地。一天,明宗在便殿召见杨光远谈起这件事,杨光远说:“李和等是北蕃善于打仗的人,他们失去了李和等人就像丧失了手足一样,再加上这些人在朝廷有了好几年,备知中原的情况;如果放归是没有好处的。”明宗说:“蕃人看重盟约誓言,既然已经通好和欢,一定不会背约的。”杨光远说:“我担心将来后悔莫及啊。”明宗便中止了这件事,很是嘉奖他的耿直。后来从振武节度使调镇中山,加封检校太傅,率军戍守蔚州。

晋高祖在太原举义,唐末帝派杨光远与张敬达屯兵太原城下,不多时,契丹军队大量到来,唐军被契丹人打败,契丹人长久地围困了唐军的营寨,军中粮尽,杨光远便与副将安审琦杀掉了张敬达,带着众人投降晋军。后跟随晋高祖进入洛阳,加封检校太尉,兼宣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这时,杨光远每次面对高祖,常显得忧郁不高兴,高祖认为他有不能满足的事,秘密派贴身侍臣询问他。杨光远捎信上奏“:我贵为将相,没有不满足的,只因张生铁死得其所,我不如他,心中内疚,因此不高兴。”生铁,是张敬达的小字。高祖听了他的话,认为杨光远最有诚心纯情。其实杨光远是故意说这些话,以获取高祖的完全信任。

第二年,范延光凭借邺城叛乱,高祖命令杨光远率兵讨伐,将要渡过黄河,又碰上滑州军队叛乱,当时军中士众想推举杨光远为君主。杨光远说“:从古至今有断臂的天子吗?再说,天子难道是你们这些人随意改换玩弄的东西?我在晋阳投降,那是受形势所逼,现在如果再那样做,当是反叛贼寇。”从此他的部下提心吊胆,不再说这事。高祖听说后,更加宠幸重用他。杨光远包围范延光之后,不久被任命为魏博行府节度使。他兵权在握,认为高祖害怕自己,逐渐开始干预朝政,有时违抗朝命上奏,高祖也屈从他。又下诏让他的儿子杨承祚娶长安公主为妻,次子杨承信等也都任命为美官,恩泽非同一般,为当时之冠。桑维翰担任枢密使,经常指责影射这件事,杨光远便怀恨在心。到范延光投降后,杨光远入朝,当面上奏桑维翰专横擅权,高祖因为杨光远对国家有功,便派桑维翰出镇相州,让杨光远担任西京留守,兼镇河阳,顺便罢免了他的兵权。杨光远从此怨恨在胸,深藏异心,多次把珍藏宝玩奉送给契丹,诉说自己的冤屈;又私自收养家兵一千多人,扰乱刑法违反禁令,河、洛之间的百姓,常常像防范盗贼一样防备他们。不久,册拜为太尉、兼中书令。

当时范延光辞官退休,用车子装着妓妾财宝,住到河阳,杨光远贪图他的珍宝奇货,又担心他将是子孙后代的仇人,便上奏说范延光不在汴、洛安家,而居住到外邑,不南奔淮夷,则会北逃契丹,应该及早除掉他。高祖因已经答应不治范延光死罪,丹书铁券保存在他手里,就迟疑未决。杨光远便派自己的儿子杨承勋率军队包围范延光的宅第,逼着让他自杀。范延光说:“天子在上,岂能如此!”杨光远便派使臣向高祖请求把范延光移居到洛阳,走到河桥时,把范延光抛入急流中淹死了,他又欺君上奏说范延光自己投河而死,朝廷为顺应他的用意,不予治罪。一年多后入朝觐见,高祖为他准备了私宴,教坊伶人因杨光远暴敛重税,便演戏讥刺他,杨光远全无羞惭的脸色。高祖对杨光远说:“元城那次战役,你的部下都立了功,但不曾赐节封赏,今天每人赏给他们一郡之任,使他们治理并以此荣耀其身。”因此便有几个人被任命为刺史。

当时王建立从青州移镇上党,于是任命杨光远为平卢军节度使,封为东平王。杨光远当面上奏,请求和他的长子一同前行,不久任命杨承勋为莱州防御使。等到前去上任,仆从妓妾达到一千多骑,满载充盈,过分奢侈,为地方长官之最。上任之后,只以苛刻收敛为事。少帝即位,册拜为太师,封为寿王。后来因为景延广上奏,请收回杨光远部下所借官府马匹三百匹。杨光远愤怒地说:“这些马是先帝赏赐给我的,凭什么又取回?这是不信任我。”于是,派人暗地里把儿子杨承祚从单州召唤回来,朝廷便任命杨承祚为淄州刺史,以顺从他的意思。杨光远更加骄横,因此与契丹交好,叙说少帝违背和好的过失,并且说大饥荒之后,国库费用空虚,这时一举可以平定后晋。

开运元年(944)一月,契丹南侵,攻破后晋博陵,少帝驾临澶渊。三月,契丹退回,少帝命令李守贞、符彦卿率兵东征。杨光远平常就没有兵马士众,只有绕城自己防守,因此李守贞把城池长期围困起来。冬十一月,杨承勋与他的弟弟杨承信、杨承祚见城中人民相互蚕食殆尽,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便劝杨光远请求投降,希望免于诛灭全族。杨光远不予采纳,说:“我在代北的时候,曾经用纸钱驼马祭祀天池,都沉入池中,人们说有做天子的福分,应该暂且等待时机,不要轻易谈论投降之事。”杨承勋担心祸在旦夕,便与各位弟弟共同计划,杀掉节度叛官丘涛,以及亲校杜延寿、杨赡、白延祚等,割下他们的头颅,派杨承祚送给李守贞。趁便放火大声呐喊,劫持他们的父亲杨光远,幽禁在私宅里,献城投降,派即墨县令王德柔进降表等待治罪,杨光远也上表自首。少帝因近年他从太原归顺,想保全他。执政官员说:“难道有叛逆滔天而被赦免的吗?”于是命令李守贞自行处置。李守贞派人杀了杨光远,以病死的名义上奏朝廷。后汉高祖登上帝位,下诏追赠为尚书令,追封为齐王,又下令为他立碑。不久,那碑石无故自行断折,可知上天是报应不爽的。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七·徐梦莘
  ●卷一·赵鼎
  卷五十·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十二·佚名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奏勘番地疏·丁曰健
  卷四·邹漪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孟速思传·宋濂
  ●皇朝通典卷十·佚名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羲叟·唐圭璋

      渔家傲   十里寒塘初过雨。采莲舟上谁家女。秋水接云迷远树。天光暮。船头忘了回来路。   却系兰舟深处住。歌声惊散鸳鸯侣。波上清风花上雾。无计去。月明肠断双栖去。

  • 张桂·唐圭璋

      桂字惟月,号竹山。张俊裔孙,曾官大理司直。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闲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

  • 第三折·贾仲明

    (荆楚臣冠带上,诗云)独携琴剑入长安,垂手功名自不难。何限彩楼招婿者,偏我无心懒去看。小宫荆楚臣。自离了松江赴京,一举状元及第。所除句容县令,判簿皆缺,止下官一人。方才到任数日,只等事定,去取顾玉香未迟。近奉府帖,下差往

  • 列传第三十八 孝义 李棠 柳桧 杜叔毗 荆可 秦族 皇甫遐 张元·令狐德棻

    夫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显名者,其唯义乎。何则?孝始事亲,惟后资于致治;义在合宜,惟人赖以成德。上智禀自然之性,中庸有企及之美。其大也,则隆家光国,盛烈与河海争流 ;授命灭亲,峻节与竹(帛)〔柏〕俱茂。其小也,则温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朔○甲申遣吉安侯陆亨镇成都○黑气亘天○赐国子生钞人二锭绵一斤○丙戌置马驿一十八自岳州至辰州府凡一千八十一里以六十里为一驿岳州府三巴陵县曰岳阳曰临江华容县曰华容荆州府四石首县曰通化公

  • 谷山笔麈卷之三  迎銮·于慎行

    一天下之事有机,机之所在,有不可以理论而可以势解者,以策士之所以胜也。凡天下之事,有可为而不为者,此其心必有所在而难于言,拂而语之,千百言而不入,探而操之,一二语而有余,此所谓机也。秦桧之杀岳王,世以为守金人之盟,综其实,不然

  • 皇王大纪卷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夏大禹元载禹践天子位都于安邑以水徳王正仍建寅是谓人统朔以平旦建绥乗先路骆马黒鬛大事敛用昬戎事乗骊戎车曰钩车先正马牲用黑牡国号夏即蒲坂而封商均是为虞以奉其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

  •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周燮、黄宪、徐稺、姜肱、申屠蟠)◆周燮传,周燮字彦祖,汝南安城人。法曹掾燕之后代。杨震燮生而曲颔折额,丑状使人害怕。他的母亲想抛弃他,父亲不同意,说道“:我听说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族的,便是这个儿子。”于是养了下来。

  • 沈道虔传·沈约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

  • 萧鮞传·令狐德棻

    萧鮞字理孙,兰陵人,是梁武帝的孙子,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个儿子。自幼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尤其擅长于佛教经义。梁武帝对他特别称赞赏识。梁普通六年(525),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晋封岳阳郡王。先后担任宣惠将军、知石

  • 卷二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刑考【十】徒流雍正十三年定蠧役索诈贫民致令卖鬻男女者为首佥妻安挿奉天为从徒三年【详见刑制门】改遣应发宁古?等处人犯奉谕嗣後发遣人犯有应发宁古?等处者皆改发三姓地方给与八姓

  •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晏婴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

  • 五、爱好人生者:陶渊明·林语堂

    所以我们已经晓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合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

  •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四万人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大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楼勒[蘜-匊+奇]天王。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天王。将二十八部鬼师大将军。

  • 隱元禪師語錄目次·隐元

    序卷第一住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二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三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四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浙江嘉興府崇德縣福嚴禪寺語錄卷第五福

  •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陆云龙

    明文总集。明代陆云龙(字雨侯)编。共32卷。今存有崇祯间刻本。集前有何伟然序、陆云龙序、丁允和序。《四库全书》存目即依据此刻本著录。是编评选了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

  • 沧海遗民剩稿·王松

    近代诗集。王松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1959年6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出版。卷首有刘承干《序》、吴曾祺《序》、施士洁《序》、邱菽园《序》、郑家珍《序》、陈槐庭《序》、作者《自序》及王瑶京等人题词。卷

  • 太祖高皇帝圣训·努尔哈赤

    全称《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大定业高皇帝圣训》。4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敕纂。分类汇辑努尔哈赤治国安邦的各种言论,类下再按时间顺序排列。全书共92条,分为26类,包括敬天、圣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