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进唐诗样本摺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恭蒙天赐鹿舌鹿尾鹿肉条等件,臣谨望阙叩头谢恩祗受。窃臣一介庸愚,恭蒙恩施,有加无已,惟有益竭犬马之诚,仰报高深于万一。 

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贰部进呈。共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候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尚有现在装潢数十家,容臣赴京恭谢天恩,赍捧进呈御览。 

又蒙恩赐高(上日下文)寺诗,朱圭现在赞刻,俟竣工之日,装潢进呈。 

谨具摺奏闻,伏乞圣鉴施行。 

朱批:知道了。样本都改过发回。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李延寿
  卷二十九·黄以周
  ●卷二十二·邵博
  卷十六 武帝·王夫之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九·佚名
  二百四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纪昀
  别集上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杨杰只哥传·宋濂
  陈介卿·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黄彻

    跋一  志以言而章,言以文而远,文以叙而传,叙以德而久。古太史氏职采民谣,缉为歌诗,以献于王,王以知其才而见其志,于是乎伸之。及古道废阙,英才埋没,往往托之著述比兴以自见者多矣。然非得当世闻人表而出之,则亦无以取信于后世

  • 拟拟曲·刘半农

    在报上看见了北京政变的消息,便摹拟了北京的两个车夫的口气,将我的感想写出。一九二四,一〇,一六,巴黎老哥,咱们有点儿不明白: 怎么曹三爷曹总统,—— 听说他也很有点儿能耐, 就说花消吧,他当初也就用勒很不少—— 怎么现在也是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九阎朝隐阎朝隐字友倩赵州栾城人连中进士孝弟亷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着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後贬通州别驾诗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四·张岱

    江南死义列传沈犹龙陈子龙夏允彝侯峒曾黄淳耀钱旃李待间方维新华夏·沈犹龙,号云昇,南直华亭人;万曆丙辰进士。历两广总督,昇兵部右侍郎,家居。乙酉,南都不守,清遣故鸿胪少卿王世焯,以戚里招抚松江。时知府姚序之、同知赵元会

  • 史佚书·史佚

    武王降自车,乃俾史佚繇书于天号。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子小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师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或入。武王在祀,太师商王纣悬首白旗,妻二首赤旗,乃以先馘,入燎于周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甲申传信录卷二·钱士馨

    疆场裹革甲申之变,从死社稷者颇有。然以一日之死,塞平时尸素之愆,未为得当也。惟秉戈捍圉,提师在野,其势独难。故继睿谟留憾,以在外死事诸臣系焉。马伏波云:『大丈夫当杀身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安能死儿女子手中耶』?诸臣虽无

  • 罪惟录选辑一·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一纪安宗简皇帝鲁王监国(附)唐主(附)桂主(附)韩主(附)  ·安宗简皇帝安宗简皇帝,显皇帝孙、福王常洵世子也;名由松。福王初封怀庆,迁河南。崇祯十四年,贼自成陷河南,王被难;尚书吕维祺、承奉崔升死之。世子以宫眷

  • 秦攻邯郸·佚名

    【提要】 能够预测即将发生的祸患,并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是做人成熟的标志。秦将王稽不纳善言、不安抚可能生变之人,结果使自己惨遭横祸。 【原文】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

  • 凡论·杨士聪

    称「核真」者,以坊刻之讹,故加核也。坊刻类以南身记北事,耳以传耳,转相舛错,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者,其不真也固宜。然综前后诸刻而论之,有三变焉:其始国难初兴,新闻互竞,得一说则书之不暇择者,故一刻出,多有所遗、有所误、有所颠倒,此

  • 因显第二十·佚名

    夫火以吹爇生焰,镜以莹拂成鉴。火不吹则无外耀之光,镜不莹必阙内影之照。故吹成火之光,莹为镜之华人之寓代,亦须声誉以发光华,犹凡火镜假吹莹也。今虽智如樗里,才若贾生,居环堵之室,无知己之谈,望迹流于地,声闻于天,不可得也。柳

  • 隐晦卷一·杨慎

    【原文】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

  • 卷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檀弓上三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

  • 宏智禅师广录 第四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四卷明州天童山觉和尚上堂语录侍者普崇法为编师于建炎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受请。上堂僧问。大白峰头祥云冉冉。玲珑岩畔瑞气绵绵。如何是最初一句。师云。瑞气绵绵。进云。此犹是学人道底。师云。

  • 序·佚名

    续藏经 径石滴乳集 清 真在编 机云重续 序 径石滴乳者。山铎在公所编。道脉渊源之书也。书垂成而在公脱去。其得法门人石源云公。取而录成之。以彰先人之用。以述宗统之全。其编始自径山。采於曹石仓谭埽庵及钱牧

  •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呵责法为何?忆念法为何?众僧法为何?心念法为何?呵责法为忆念[罪]。忆念法为折伏。众僧法为获得[决断]。心念法为各人之[决断]。汝若为检问者,草率勿言,怒而勿言,怒而勿行。于经,于律,于随法,于所制,于随顺法,草率无利益之诤论语勿言。依

  • 请缨日记·唐景崧

    清唐景崧撰。十卷。唐氏于光绪八年(1882)七月,以吏部候补主事上书言越南被法侵略事。后赴越南,协助刘永福抗法。中法战后,往云南赞襄中越划界事宜,后任台湾道。是书起于光绪八年七月,止于十二年九月,所记偏重于越南北

  • 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职官志。凡历代置官在今江苏方域者,如州郡或为府路及省司道县,汉至南朝封国则有相或有诸卿,或三卿以下,见正史百官公卿表、百官志、职官志、三通、会典者,皆汇辑为考,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