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

弘治六年十二月辛酉朔 上视牲于南郊

○南京吏部右侍郎童轩乞致仕不允

○授进士王宸李禄张良弼吴仕伟于瑁东恩恭蔚春李举张文方矩为给事中宸吏科禄良弼户科仕伟瑁礼科思恭春举兵科文刑科矩工科

○命故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使康永之子懋袭原职指挥使

○河南汝宁府雷电雪积数尺

○是日申刻南京金星昼见于未位

○壬戌夜南京电雷风雨拔 孝陵树

○湖广郧阳府大雪自前月十五日至于是日夜雷震电发明日复震后五日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冻死无算

○甲子命故安乡伯张宁支过禄米免还官○山西太原右卫军人刘玉妻汲水于庆成王府前辅国将军奇氵□阎通之覊于府第其弟奇淤又通之兄奇汶发其事奇氵□阎棰其兄事闻 上曰奇氵□阎奇淤强奸民妇奇氵□阎又欺欧兄长不遵 祖训宜寘之法姑宥之奇氵□阎革岁禄之半奇淤三之一本府教授陈贵不能启王戒谕下按察司逮问

○乙丑申刻金星昼见于本位

○丙寅南京左军都督府同知冯昇卒昇字景晹宁夏人本番将累有战功积官至后军都督府同知弘治初南京左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兼大教场管操至是卒昇质重小心接人有礼抚士卒有恩虽在武弁而向慕儒学人以是多之

○戊辰腊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给锦衣卫直宿旗校衣鞋六千五百三十一副○己巳迁广东从化县并守御千户所于马场田之太平营以其地据要害足以控制盗贼也

○先是差监察御史陈让照尉南京诸司文卷至是疏上失错违错并稽迟等项其典守官之应罪者一千一百八十二员命应议及堂上官姑宥之其余失错者取招违错稽迟者罚俸两月差错迟错未明者一月皆改正埋没者所司逮治之

○初京城九门各有守卫军卒籍禁甚严成化中门卒往往纳赂门官因而纵免名曰纳办月钱乃令科道兵部官各一员巡视至是太监陈良等奏请不遣科道官止留兵部主事一员每月二次点视从之

○庚午昏刻月犯毕宿

○辛未晋世孙表荣卒世孙晋世子奇源之子母妃杨氏成化三年生十四封为世孙至是卒年二十五赐祭葬如镇国将军例弘治十六年追封为晋王谥曰怀○巡抚保定等府都御史张琳上救荒事宜谓水旱虫疫连岁相仍六府人民饥馑已甚按先年救荒事例有许农民纳银米充吏典知印承差及选阴阳医官僧道官者有许府州县佐贰首领并杂职官在任纳银米免赴部考满者有召人纳银授七品以下散官者请暂赐施行俟麦熟停止户部覆奏从之

○虏入大同关头墩等处人畜有被杀掠者命把总指挥等官俟春暖逮问罚左参将李玙都指挥曹绅俸各两月并右监丞杨定俱令戴罪杀贼

○癸酉以旱灾免山西太原等府并平阳等卫所弘治六年夏税屯粮有次

○初广西副总兵马俊等死于贼其部下领军指挥柳绍等不能救护既而贼平兵部列上其功罪谓绍及百户陈宣许徤张琳应充军后绍宣有功上其功罪宜各降一级徤琳无功各降二级俱免充军原卫所俸带差操千户曹晖等四人情罪稍轻宜赎罪还职奏上从之

○云南孟艮府署府事舍人招帕雅孟琏长官司护印舍人刁派沾各遣头目猛笼等来朝贡方物赐彩叚衣服等物有差

○甲戌旌表孝子一人节妇十二人刘端湖广宁乡县人尝为府同知继母叚氏卒庐墓三年旗其门曰孝行林氏直隶盱眙县民钱隆妻刘氏辽东定辽左卫指挥胡昇妻周氏湖广宁乡县民朱志高妻梁氏狭西华州民李观妻李氏狭西邠州生员任弘妻陈氏广东顺县民余昌妻陈氏福建仙游县生员卢王扁妻徐氏狭西西安护卫百户吴浒妻陈氏狭西庆阳卫千户黄启妻何氏直隶巢县民张琥妻石氏山西武乡县民王辂妻钟氏广东新会县生员陈雍妻俱以夫死守节各旌其门曰贞节

○丙子朝鲜国王李娎差陪臣金首孙等奉表贡方物来贺正旦节赐宴并彩叚等物有差仍回赐国王锦叚等物如例

○海西亦迷河等卫野人女直都督捏克等哈儿蛮等卫野人女直都指挥劄里革等兀鲁罕河等卫野人女直都指挥火秃等来朝贡方物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中都留守司都指挥佥事徐贤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杨锡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丁玉河南都司都指挥佥事王瑛各以所部京操官军缺伍下狱逮问命赎杖还职

○戊寅命左府带俸都督佥事孙贵张晟俱见任管事贵铨注后府

○命锦衣卫管镇抚司事署指挥佥事叶广及带俸指挥佥事郭良并管卫事

○庚辰 上以灾异叠见命礼部谕各处镇巡军民有司等官痛加修省惩戒贪暴赈恤穷困防御贼冠抚安军民以弭灾变

○命工部右侍郎谢绶之子环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升刑科都给事中赵竑监察御史王璟俱为光禄寺少卿

○命山西行都司致仕都指挥佥事陈志之子琮代为大同后卫指挥佥事

○庚辰直隶阜平县天鼓鸣地震有声如雷

○赐楚府沿山县君并仪宾钟镇南部县君并仪宾陈璋郑府连成县主并仪宾王玑阜平县主并仪宾张永善成安县主并仪宾乔相周府宁乡县主并仪宾许忠舒城郡君并仪宾李凤罗城县主并仪宾王佩归仁郡君并仪宾李岫晋府略阳县君并仪宾宋铠诰命冠服如制

○辛巳立春顺天府进春 上御奉天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礼部覆奏南京后军都督府经历周广荣所奏崇俭约亲大臣二事谓 陛下即位以来屡有明诏裁抑进贡既因御史何悌之言而止云南私献又因都御史罗明之奏而罢甘肃进贡今广荣复以为言恐法久人玩奉行不至宜通行内外申明禁约又言自古帝王之治天下皆好问好察舍已从人万几之繁非一人所能理大事大议宜取众论而折衷之其所谓宣诏卿相面议政事亦厘庶政之要道也议入 上纳之

○癸未命故修武伯沈坊支过禄米免还官

○英国公张懋等荐管营指挥杜裕等九人升署都挥佥事兵科都给事中蔺琦等劾裕等无功乞升懋等任情滥举请并治以罪监察御史郑惟桓等亦为言 上以裕等业已升用并懋等俱释不问既而琦及惟桓等复抗疏请竟不允

○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季成卒直隶吴县人翊圣夫人子父福以翊圣恩擢锦衣卫指挥同知成初袭父职成化十七年升指挥使掌镇抚司事十九年命管本卫事累奉敕往南京大同公干弘治二年升都指挥佥事仍掌卫事四年奉敕提督官校至是卒特赐谕祭

○甲申命河南归德州重修殷上公微子废祠春秋致祭从巡抚都御史徐恪请也

○升监察御史向荣为广西按察司副使

○乙酉以水灾免直隶真定等四府并神武等七卫所弘治六年粮草子粒有差

○命故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聂洪之孙彪袭大同前卫指挥使

○丙戌内府供用库香烛匠旧例日给直米四合至是太监李璋等为请命增给四合

○礼部尚书倪岳等奏明年正月初七日大祀 天地前期三日以孟春享 太庙值大祀斋戒宜免行饮福受胙礼庶敬 天尊 祖之道两无所失 上曰庙享固重事而祀 天尤重今既值郊坛斋暂免饮福受胙斯亦为得礼其如议行之

○丁亥擢儒士潘辰为翰林院侍诏先是诏天下有司举怀材抱德隐于山林者顺天府府尹唐珣荐辰才行应诏吏部以辰生长京师寝之珣复奏辰清修苦节无异山林之士屡应科举皆以疾不能终试非试不中式者其人才实未易多得本部复以非诏例奏罢之至是给事中王纶夏昂交荐其贤遂有是命

○先是广东泷水县猺贼三十余人攻劫古城寨杀指挥蒋绎等至是贼平兵部疏上官军功过谓各官有功过相等者有功多过少者请以为宥罪之差命革去冠带左参将姚英及住俸都指挥王永等六人俱复职仍各罚俸三月其患病守城及征调去任者宥之

○命南京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海坐南京神机营南京留守后卫署都指挥佥事张銮坐南京小教场营各管操

○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涂昇言河之为患或决而南则其患在河南或决而北则其患在山东汉既决酸枣复决瓠子宋既决馆陶复决澶州元既决汴梁复决蒲口然汉宋都关中或都大梁河决为患不过害濒河数郡而已今京师在北专藉会通一河漕东南之粟以供军国之需若河决而北则漕河受患其害有不可胜言者臣尝因巡历所至博采与论得治河之策大要有四一曰<锍-釒>浚夫长河西来一泻千里非杀其势而利道之其冲突有不可御者昔荣郑之东五河之西饮马白露等河皆黄河由涡入淮之故道其后南流日久或河口以淤高而洩或河身以狭隘而难容水势无所分杀遂泛溢北决今惟宜躧上流东南之故道相度地势可疏者疏之可浚者浚之凡堪杀水势之处无不加疏浚之功则正流归道余波就壑下流无奔溃之害北岸无冲决之患矣二曰扼塞夫既杀水势于东南又须筑堤岸于西北今黄陵冈等处旧堤坏缺岂可因循迁就纵水奔啮宜广起丁夫多收桩料相下流东北之形势去水远近可补者补之可筑者筑之排障百川悉归东南由淮以入于海则张秋等处无患而漕河可保矣三曰用人窃见河南按察司佥事张鼐廉干老成熟知河道今治河之务请悉以付之俾往巡视随宜疏塞庶几财不浪费而河患可除四曰久任迩者都御史刘大夏以归德州或东昌府为公馆居中裁决分属治事凡所建白一一准行久任专信使之展布四体竭尽才猷庶几久远之功可就 上命所司看详以闻工部覆奏谓所言可行请移文巡抚并治河等官各司其事吏部覆请升张鼐为布政司参议专管修河俱从之○戊子赐楚府镇国中尉显樴晋府奉国将军奇沫奇洏表檎周府辅国将军同鐌并夫人辅国将军安涩同钤同钻同金□回奉国将军安沆安液安涝安淀安氵□旛安洒安溞奉国将军安滰安氵□丑安涾辅国将军同金□鬼辅国将军安氵□仙-亻安滥诰命冠服如制

○敕礼部三法司湔除在京文武官过名

○赐周府临湍王庶第三子名曰安温镇国将同鉏庶第三子曰安潼庶第四子曰安沨辅国将军同釒闰嫡第四子曰安波同金□孱庶第三子曰安澹同鑫嫡第二子曰安淙同金□辟庶第五子曰安澜同鈊庶第三子曰安溶代府镇国将军成金□冉子曰聪湁伊王庶子曰訏淳韩王第七子曰旭橝第八子曰旭木肴辅国将军徵鉊嫡第四子曰偕泺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绶嫡长子曰规醇镇国中尉相稹嫡次子曰规偳相贵庶长子曰规骞辅中尉规欣嫡长子曰约鳞规瓒嫡长子曰约鰫规币嫡长子曰约田□亢规罍嫡次子曰约赴规侗嫡次子曰约篑规竑嫡长子曰约奕规祯嫡次子曰约耳□燎辽府奉国将军恩铋嫡第五子曰宠滽奉国中尉恩金□执庶第二子曰宠瀳庆成王第四十子曰奇氵□邯四十一子曰奇涏交城王府辅国将军奇澶第二子曰表栩

○取凉州分守左参文锦还京别用以巡视兵部左侍郎张海等言其非统御才也

○己丑礼部明年正旦节例赐百官宴 上命免宴赐以节钱钞

○以岁暮祫祭遣驸马都尉杨伟告 太庙樊凯告 懿祖皇帝

○庚寅祫祭 太庙

○遣太常寺官祭五祀之神

○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

○是岁天下户九百九十万六千九百三十七户口五千五十三万九千五百六十一口田八百二十五万五千八百八十一顷田赋米一千八百九十八万七千六百九十四石七斗三升五合麦七百九十四万七千六百五十九石七斗八升二合三勺丝三万六千七百零三斤七两五钱绵二百六十五万二千九百四十六斤五两三钱绢一十七万八千六百九十七疋三尺四寸五分布一百一十五万一千七百七十九疋三丈二寸三分绵花一十三万一千二百斤草三千七百九十四万三千七百包束户口钞八千八百四十二万六千九百八十二贯杂课钞共七千四百九十二万六千一十九贯折米一千四百七十二石盐课二百四万九千八引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二万一千七百九十五疋茶课八万九千斤屯田二十八万九千八百九十五顷九亩子粒二百九十三万九千四百七十石金银课共五万三千三百八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粮四百万石各处运纳米麦共一十五百二万一千七十五石四斗一合三勺四抄三撮七粟六粒减免税粮八百七十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九石三斗一升草八百九十四万五千七百六十束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终

猜你喜欢
  宗室传第六·陈寿
  志十 选举志·薛居正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五·宋濂
  后汉孝和皇帝纪上卷第十三·袁宏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徐乾学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佚名
  沈文阿传·姚思廉
  李义府传·欧阳修
  杨时乔传·张廷玉
  李腾芳传·张廷玉
  卷三十一·阿桂
  ●乙、示谕·佚名
  六七、吴起传左氏春秋考(附铎椒考)·钱穆
  唐纪六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壬午、622)·司马光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澡·唐圭璋

      澡字身甫,号瓦全。生于乾道二年(1666)。绍熙元年(1190)进士。嘉定十二年(1219),监都进奏院。十三年(1220),国子博士。庶斋老学丛谈云:澡,四明人。有瓦全集。文献通考:王澡,宁海人。初名津,字子知。   霜天晓角   梅   疏明

  • 卷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冗寄集【起癸酉四月尽十二月】不到自怡园三年矣相国明公闻余至都复下榻见招时唐实君亦以谒选北来乐数晨夕未几实君因人远游余旋应秋试幸

  • 韦斋集补钞·吴之振

    朱松新筍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劚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春晚书怀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棋。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地时。晓过

  •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二司空曙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臯於剑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编诗二卷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羽衣重素

  • ◎礼三(吉礼)·徐天麟

    ○亲郊(杂录附)孝文亲郊二。幸雍,始郊见五帝。(十五年四月。)郊祀五帝于渭阳。(十六年四月。)孝景亲郊一。幸雍,郊五畤。(中六年十月。)孝武亲郊十一。幸雍,祠五畤八。(元光二年十月,元狩元年十月,二年十月,元鼎四年十月,五年十月,元封

  • 卷之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吕思勉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152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因安、史之乱而直

  •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陈寿

    (霍峻传、霍弋传、王连传、向朗传、向宠传、张裔传、杨洪传、费诗传)霍峻传,(附霍弋传)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他的哥哥霍笃,曾在乡里召集家族武装几百人。霍笃死后,荆州牧刘表命令霍峻统领这支队伍。刘表死后,霍峻率领部队

  • 孟昶传·欧阳修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子。知祥任两川节度使时,昶为行军司马。知祥称帝,任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祥病,任昶为监国。知祥死,秘不发丧,王处回连夜到赵季良处相对哭泣,季良严肃地说:“现在藩镇掌握重兵,专门等待形势变

  • 汪直传·张廷玉

    汪直,是大藤峡瑶人。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二年(1476),有黑眚现于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皇上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为人狡猾聪明

  • 卜筮篇第七一·王充

    【题解】占卜算卦在东汉很流行,本篇专门论述卜筮问题。王充针对“卜者问天,筮者问地”论述了他的“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指出天能回答人提出的疑问纯属谎言。王充认为龟兆蓍数并不是天地对人的答复,即使

  • 序·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序宋 魏了翁 撰【一】汉得今书于齐鲁孔注至魏晋方兴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防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聚儒雅与深穽同埋经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大济区宇广求遗逸采古文于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

  • 卷七·朱鹤龄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七     吴江朱鹤龄撰 鸿雁之什 鸿雁于飞【鸿雁春则北徂秋则南翔故以为流民往来之比】肃肃其羽之子【欧阳义之子使臣也】于征劬劳于野【读如墅】爰及矜【如字】人

  • 宗镜录卷第十九·延寿

    夫如上所说。祖教同诠。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现见众生。何不成佛。答。若以众生眼观。只见众生界有余。若以佛眼观。乃知诸佛界无外。故知无明妄风。鼓心海而易动。本觉真性。睡长梦而难惺。是以首楞严经云。汝之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梵行品第二十)释七善法为梵行谓知法知义等 释十二部经 广辨四无量心 辨爱行人多集喜舍见行人多修慈悲 广释四无量定数 广释怨亲中人有九品义梵行品第二十案。僧亮曰。以四等为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五·希叟绍昙

    拈古并颂举沩山卧次。(长蛇偃月势难分)仰山上问讯。(赤脚上刀梯)沩山转面觑后。(绵[果/衣]蒺藜)仰云。某甲是和尚弟子。何用形迹。(撩钩搭索)沩山作起势。(利动君子。半是真情半脱空)仰山便出。(黄蘗作驴锹)沩唤回云

  • 两河经略·潘季驯

    水利志。明潘季驯撰。四卷,首一卷。季驯有《河防一览》已著录。此书成于万历七年(1579)前后,三万余字。卷首冠黄、淮二河图,于沿河府、州、县治所及湖、堰、堤、烟墩、历代治水工程均有说明。正文共收《奉明旨陈愚见

  •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刘一明撰,解读吕洞宾《敲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