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隐晦卷一

【原文】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译文】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

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 ,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

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名教·方以智
  附錄·孙诒让
  大学衍义卷九·真德秀
  论语集编卷六·真德秀
  论语集注考证卷十·金履祥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林语堂
  卷二十四·湛若水
  卷八·范家相
  别通篇第三八·王充
  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中·任启运
  提要·朱熹
  福州玄沙备禅师·惠洪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答黄景基问(二次十九则)·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潜心·唐圭璋

      百字令   寿虞守正月十二   梅峰孕秀,太仙翁、咫尺元宵三夕。盛德温温如玉粹,多少殊勋嘉绩。两拥朱幡,独清节,高谊真难屈。景疏堂下,台星长伴南极。   雅羡椿桂联芳,金章紫绶,拜舞欢声溢。福备宜高仁者寿,喜占人间

  • 第十五折 金牌伪召·冯梦龙

    【双调引新水令】[生戎妆,二卒随上][生]寒烟一缕随线长,对陵京转添惆怅。虽然暂喜边尘荡,只是二帝呵未还京,望燕云尚有千重障。[岳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招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卷一百五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八 苏辙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夀院 山下晨光晩林梢滴片氷峯门斜见月野市早明灯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据鞍应梦我聨骑昔时曾 木山引水 引水穿墙接

  •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女剧界唯一之人物·李定夷

    民国四年,北京天气严寒。无业人民,冻馁相望。政界诸大老,如朱总长汪参政及京兆尹吴总监诸公,提倡恢复北京各处粥厂,藉苏穷黎,所惜经费无多,绅商各界均欲募捐以继其后。然终少大宗收入,不克展厥宏愿,讵意散花天女,大发慈悲,欲以舞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纪昀

    职官略 【七】明官制下○明官制下太常寺 【明置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二人掌祭祀礼乐之事总其官属籍其政令以听于礼部其属有典簿二人博士二人协 律郎二人赞礼郎九人司乐二十人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余襄公靖神道碑欧阳修始兴襄公既葬于曲江之明年其子仲荀走于亳以来告曰余氏世为闽人五代之际逃乱于韶自曽髙以来晦迹嘉遁至于博士府君始有禄仕而襄公继之以大曲江僻在岭表自始兴张文献公有声于唐为贤相至

  • 十国春秋卷九十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闽九列传陈岘 薛文陈郯 林兴蔡守防陈匡范 黄绍颇 余廷英李仁遇杨思恭陈岘为人有心计初事太祖为孔目吏时开府多事经费不给岘献计请以富人补利市官恣所征取薄酬其直富人苦之岘由是得宠迁支计官居数年

  • 文帝本纪·沈约

    太祖文皇帝号义隆,小时字东儿,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出生在京口,卢循起义时,文帝年方四岁,高祖派谘议参军刘粹辅助文帝镇守京城。十一年(415),封为彭城县公。高祖讨伐羌人到彭城,将出征时,任命文帝代行冠军将

  • 阳休之传·李延寿

    阳休之,字子烈。长得英俊豪爽,很有风度。喜好学习,热爱写文赋诗,人们都说他是“能写赋能作诗的阳休之”。开始,任州主簿。孝昌年间,杜洛周攻陷蓟城,阳休之与本族的人向南逃到章武,又辗转来到青州。葛荣作乱,河北一带流亡的人大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八人物志四十八大臣传三十四【满洲镶白旗二 兴鼐 觉罗巴哈纳 额色赫 叶玺 喀尔塔喇 乌库理 索浑 觉罗果科 纳都瑚 玛拉 逹克萨哈 莽依图 瑚图】兴鼐【兄孙喀尔奇】兴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五土田志四土田规制畿辅规制四【乾隆二十八年至五十六年】二十八年八月奉上谕上年因八旗回赎旗地积至一万余顷之多降旨令户部会同内务府及八旗大

  • 圣人无常师·孔子

    【原文】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②,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①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公孙朝。②文武之道:周文王、周

  • 卷三·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三左庶子叶酉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故不书即位说详桓元年公即位下仍书王正月者与隐公元年同三月夫人孙于齐凡称夫人必称某氏者恒词也专称夫人者着其为夫人以正其罪也公见杀於齐亲莫亲於夫人而乃

  • 降胎品第三·马鸣

    处兜术宫时,以天眼普观。睹众生苦恼,追忆往古誓。本愿安众生,累劫劳求佛。生生遭艰难,不厌种德本。第一上祠祀,从发意以来。以金遍布施,惠施手成德。从初种种施,闻者衣毛竖。头目身手足,妻子所爱重。严驾名象马,宝车垂真珠。若

  • 行品第一·佚名

    尔时世尊,为令四众各得欢喜。说是般若波罗蜜经使获利乐。即说伽陀曰:所有菩萨为世间,灭除盖障烦恼垢。发净信心住寂静,当行智度彼岸行。诸江河流阎浮提,华果药草皆得润。龙王主住无热池,彼龙威力流江河。亦如佛子声闻等,说法

  • 曹溪大休珠禪師偈讚卷第十二·佚名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偈贈雲松和尚且喜柴門對竹開綠陰,終日覆蒼苔,從教夏熱炎如火到底,無能入得來。寄宗始兄法門寥落冷如灰,爾已休心我已頹。山住總忘人世夢,自閒閒地自徘徊。寄大田兄獨坐山關懶世酬,蕭然不覺幾時秋

  • 贤愚经·佚名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是很特殊的一部佛典,其虽名为“经”,但实际上是一部“佛教故事集”,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全书共分十三卷、六十九品(节),也就是说共讲了六十九个故事。实际上其包括的故事更多,因为往往一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