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四九札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一六○五--一

台北知府陈,札委员徐铨,催办交代会算

札委员徐铨

钦加三品衔、即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札委催办事。本年五月初七日,准兼理台湾府孙移开:「案蒙会办交代事务司道宪,批据督催台湾交代委员、试用从九品丁鹿宾禀乞销差,另赐委员催办缘由。奉批:『据禀已悉,仰台湾府转饬遵照,一面将台属各厅县新旧交代,会同台北府,就近委员守催,赶紧分别勒限算定,造册结报,切勿任延,干咎。此缴』等因。蒙此,查台属各厅县,积压未清交代,经敝前府详明,设局勒办。截至同治十二年底止,已提算者共有四十八起,未算者四起;均系款目纠缠,或由本员离台、病故,以致莫能一时并算。其前次奉驳未改各交代,共四十八起,及续提算定盘案,均应迅速勒催查改,造册结报。又经周前府,于同治十三年正月间,详报撤局文内,议请:自十三年六月初一日起,另限年半,设局查办,即将各属前派友胥,仍令赴局,以凭督饬,漏夜次第办理,其散失案卷,亦可就近借查,详奉省局宪札示核办。正在移行办理间,适值台郡筹办海防,原到友胥,均已乘机散回;迨事竣,则相率因循,以致又复耽搁。再查同治十二年以后,未算、未结之盘案,复计多起;若不责成各现任,上紧设法厘办,恐致仍旧推诿,愈积愈多,欲求盘案全清,终无可待。上年间,□委员丁鹿宾赍奉省会交代总局宪札催;复经周前府,将台北交代,移请查追起办;并详奉会办交代事务司道宪批:『据详已悉,除将台北府所属交代,另檄严催起办外,仰即遵照,迅将该府所属各县,前次驳改,及续算未结交代,赶紧由府分别勒限办造。现奉部行交代定限綦严,切勿泛视、徇延,致干并参,凛之。此缴』等因。又经遵批,移行严催。去后,兹蒙前因,除转饬丁从九遵照,并另委员分赴台南各属,守催赶办外,合就移会。为此备移,请烦查照宪批,将台北所属新旧交代,就近委员守催,分别勒限算定,造册结报。至前次奉驳未改交代,亦即勒令先行改送。望切,望切。须至移者」等由,过府。准此,查台北积压未清交代,迭奉省、局宪檄催清办,迄今日久,未据各属办竣具报。兹准前由,除分饬赶办外,合行札委。为此札,仰该员立即遵照,迅即驰赴淡新各属,会同该县,催令经胥,即将未结新旧各任交代,上紧赶办,分别算定,造册结报,毋稍任延,致干未便。切切。此札。

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札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四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第八十四回 设行省遣子督师 避敌兵携妃投井·蔡东藩
  竹书统笺卷九·徐文靖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五·徐乾学
  卷之六十·佚名
  卷三·王世贞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第三十四卷 访目·缪荃孙
  忙哥撒儿传·宋濂
  吕原传·张廷玉
  卷之八十二  菽園雜記十(明) 陸容 撰·邓士龙
  卷一百四十一·雍正
  卷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彭定求

        卷890_1 【回波乐】李景伯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   喧哗窃恐非仪。   卷890_2 【回波乐】沈佺期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   袍笏未复牙绯。   卷890_3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元)杨显之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淮河渡波浪石尤风 正名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楔子〔末扮张天觉同正

  • 卷三十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二 宋 陆游 撰 雨夜书感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椀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羣敌满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九月丙寅朔上发临安府先诣上天竺寺焚香道遇执黄旗报捷者乃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所遣武翼郎李遇先是飞遣统制官王贵郝政董先引兵攻虢州卢氏县下之获粮十五万斛上已登舟召守臣李谟即舟中奏事遂宿北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五·乾隆

      南北朝  【癸梁承圣二年魏主钦酉二年齐天保四年】春正月魏宇文泰自加都督中外诸军事  三月梁武陵王纪伐江陵魏遣大将军尉迟迥【尉迟魏之别部后以为氏迥字□□罗代人】伐成都以救之  武陵王纪帅诸军东下留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庚午朔命署都指挥同知詹祥署都指挥佥事李爵茂镇各充京营参将祥神机爵五军镇緫督京城内外捕盗○辛未夜彗星渐西北行犯文昌○壬申升大理寺卿沈良才为兵部右侍郎顺天府府尹雷礼为工部右侍郎○诏复设管河

  • 一二八一 大学士和珅等奏请修书议叙升用人员缘事降调分别办理折·佚名

    一二八一 大学士和珅等奏请修书议叙升用人员缘事降调分别办理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大学士 管理吏部事务臣和珅等谨奏,为奏闻事。查四库馆纂校、提调等官,邀恩议叙,业经升用人员,奉旨分别内外任,酌罚廉俸,已邀议叙尚

  •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佚名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报到接奉台函,敬悉查办四库书底本内印本残缺遗失,将该提调等议处。所缮折稿虽为妥协,唯四十五年查办时曾照纪大人处所存书目抄录一

  • 甲午战事记·池仲祐

    池仲祐 撰中日构衅,由来久矣:溯厥肇祸,实自朝鲜:朝鲜,中国之藩属也,而日本岛国,孤悬东海,于朝鲜为近,恩蚕食之。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将军秀吉陷朝鲜,明师战败于平壤。厥后朝鲜迄无宁岁。中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未之能定也。迨万

  • 卷六十四 蜀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陈寿

    (三国志诸葛恪传、滕胤传、孙峻传、孙綝传、濮陽兴传、聂友传)诸葛恪传,(附聂友传)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的长子。他年少时就有才名。二十岁被任命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侍奉太子孙登讲授道艺,并与他们交为朋友。从中庶子

  • 昭宗本纪·欧阳修

    昭宗名晔,是懿宗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恭宪皇太后王氏。起初被封为寿王。僖宗乾符三年(876),李晔兼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僖宗遭逢变乱一再离京奔波,李晔握持兵器在僖宗身边侍卫,更被倚重信赖。文德元年(888)三月,僖宗病势危

  • 卷四十六·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六 卤簿二 皇后卤簿【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同】 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皆御金根车重翟羽盖加青交络帷裳唐皇太后皇后卤簿清游旗一人执二人引夹领三十人并带

  • 卷一百 邵子之书·黎靖德

      康节学於李挺之,请曰:"愿先生微开其端,毋竟其说。"又恐是李学於穆时说。此意极好。学者当然须是自理会出来,便好。〔方〕   "伊川之学,於大体上莹彻,於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康节能尽得事物之变,却於大体上有未莹处。"

  • 待轩诗记卷五·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小雅小弁序刺幽王也【续序太子之传作焉 幽王娶于申生太子宜臼后得褒姒而惑之信其谗黜申后逐冝臼冝臼之传知其无罪而悯之故述太子之情而作是诗冀王之一悟也小雅多君臣之变此则父子之变也白华则变及夫妇

  •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之三佛言:善现,八解脱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世尊,云何八解脱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染污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 卷第十·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法语下复严髻珠司马客秋九月山事寂寥之际。道旧好音忽千里而至。依依远情浃于心目中之感荷无可似者。入山之订夫岂虚语。然所谕此一大事因缘

  • 苏学士集·苏舜钦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苏舜钦著。据欧阳修《序》称:“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为十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有《沧浪集》15卷。此书现为16卷,卷1至5收古体诗96首,卷

  • 东谷赘言·敖英

    《东谷赘言》二卷,(明)敖英所撰。是书为著者于致仕后退居乡里所作。其最早由仁和沉淮刊刻于(明)嘉靖己酉年(二十八年)。书中所载多为先儒事迹及其语录,间或诗文评论、当朝史事。其行文採取问答的方式,既叙且议,阐释了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