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五十八

扁鹊列传第三十五

扁鹊者勃海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懐中药与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赵简子为晋大夫专国事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之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覇未老而死覇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防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覇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滛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畆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禳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气血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隂急故暴蹷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鄚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几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觧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曽不可以告咳婴之儿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聼声冩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隂闻病之隂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隂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澘忽忽承防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夫以阳入隂中动胃繵縁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隂脉上争防气闭而不通隂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絶而不为使上有絶阳之络下有破隂之纽破隂絶阳之色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隂支兰藏者生以隂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防有间太子蘓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隂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使圣人豫知防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隂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防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蘓子曰予于赵世家削简子之梦黜扁鹊之说以为为国不可以语怪及扁鹊列传则具载其说曰世或有是不足怪也葢孔子作春秋非人事不书而左丘眀所记鬼神变怪世所共传者録之无疑世有逹者当辨此耳【扁鹊见赵简子齐桓侯而中有虢公之事虢之亡在春秋之初而赵简子在春秋之末齐桓侯复次其后或疑其说之妄然战国之际薛亡久矣而孟尝君称薛公安知是时无虢公者哉】

古史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二·杨仲良
  卷第二百二十八·胡三省
  卷第一百八十·胡三省
  元明事类钞卷八·姚之骃
  ○玛噶喇庙二则·许指严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六·佚名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佚名
  附录一·佚名
  台巡事项·佚名
  卷九·佚名
  卷一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司马迁
  224.刘伯温求雨·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后跋·张炎

    乙卯岁,余以公事留杭数月,而玉田张君来,寓钱塘县之学舍。时主席方子仁始与余交,道玉田来所自,且怜其才,而不知余与玉田交且旧也,因相从欢甚。玉田为况,落寞似余,其故友张伯雨方为西湖福真费修主,闻之,遂挽去。子仁与余买小舟

  • 卷十一·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一明 李蔉 编晁冲之二十一首古乐府大星何厯厯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巍横紫防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欲沉虎抱空闗龙厌直峥嵘北斗着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弘治二年二月己丑朔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余子俊以疾乞致仕 上曰卿有疾宜善加调理不允所辞○给秦王诚泳禄岁万石米钞中半兼支○庚寅清理两淮盐法户部左侍郎李嗣言两淮运司递年掣过引盐无虑百余万而□人所缴截角引目十无二

  • 南唐书卷二十二·马令

    宋 马令 撰归明上第十八呜呼生草昧之世事偏据之国君臣上下行而已矣及其一覩圣人之化而得其所归则何异于离蔀屋之幽即天日之鉴哉故南唐之士事皇朝者皆谓之归明而归明之士未必皆善也作归明萧俨庐陵人也甫十嵗诣

  •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一篇是魏豹、彭越的合传。《史记》中的合传,多以类相从。他们都曾在魏地,都曾“固贱”,“南面称孤”,心怀二志导致身首异地:这是他们命运的相似之处。但是,作者对二人的处理,其笔法却有明显的差异。首先

  • 张孔孙传·宋濂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长大后以文学著名,召聘为万户府议事官。蒙

  •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杜预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阻隘鼓儳虽失正狥名昧义讵非痴经书明鉴传千古识务通权用者谁

  • 卷三十六·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六     婺源江永撰地示    吉禮三補天子祭天地歲徧【曲禮 此條通言一歲祭地】 大宗伯以黄琮禮地【禮地以夏至謂神在崑崙者也禮神者必象其類琮八方

  • 监理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鄂尔泰

    钦定三礼义疏监理总裁校对分修校刋诸臣职名监理和  硕  庄  亲  王【臣】允 禄和  硕  果  亲  王【臣】弘 曕总裁︵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鄂尔泰︵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张廷玉︵字位过密 无法显

  • 卷二·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二   明 傅逊 撰伯齐桓公之伯桓公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蔡今为河南汝宁府有上蔡新蔡县郑今为河南郑州新郑汜水县邓今为河南邓州楚都郢今

  • 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三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性空故。布施波罗蜜多於布施波罗蜜多无所有不可得。布施波罗蜜多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不可得。布施波罗蜜多中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

  • 罗睺罗品第四·佚名

    尔时大德罗睺罗作如是念。我今有何喜悦。有何称意。有何欣庆。而能堪忍面见世尊般涅槃。作是念已,东北方去此十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摩离支。佛号难胜如来应正遍知。时慧命罗睺罗。从拘尸城力士生地没。向东北方难胜如来

  • 佛说未生怨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鸡山中。诸天龙鬼神。帝王臣民。皆诣佛所稽首。承风供养之。仪靡不尽礼。调达睹之。其嫉无量。还告太子未生冤曰。汝父辇国众宝。以贡佛诸沙门。国藏空竭。可早图之。即位为

  • 古穰集·李贤

    诗文别集。明李贤(1408—1466)撰。三十卷。贤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县) 人。宣德进士。曾官文选郎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宪孝之世,名臣相望,多为贤所识拔。卒谥文达。尝奉勅编《明一统志》。有《古

  • 十先生奥论注·佚名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

  • 摄生纂录·王仲丘

    唐代王仲丘撰,1卷。《新唐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书书4篇;《导引篇》有赤松子坐引法、婆罗门导引法;《调气篇》载吐纳炼气法、胎食胎息法、食日月精法; 《居处篇》有摄理法、推岁德法、推月德法、埋

  • 白兔记·刘唐卿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或称《刘知远》,中国古代南戏剧本。元永嘉书会才人(姓名不详)作,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清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引注云“刘唐卿改编”。(刘唐卿,约元代中期在世,有

  • 法华玄义释签·湛然

    凡二十卷。唐代湛然(711~782)着于广德二年(764)。又称天台法华玄义释签、法华释签、玄义释签、玄签、释签、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笺释智顗之法华玄义之作。全书将法华玄义之本文作适当之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