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二十二

宋 马令 撰

归明上第十八

呜呼生草昧之世事偏据之国君臣上下行而已矣及其一覩圣人之化而得其所归则何异于离蔀屋之幽即天日之鉴哉故南唐之士事皇朝者皆谓之归明而归明之士未必皆善也作归明

萧俨庐陵人也甫十嵗诣广陵以童子擢第及长志量穏正交不茍合授秘书省正字烈祖受禅迁大理司直拜刑部郎中明清平恕号称职烈祖季年性辩急羣臣多贻诃责陈觉居近职不自安请告数月烈祖殂觉以宣遗诏日出叅俨劾曰陈觉侧聆私室以俟升遐请案其罪不许元宗即位委政齐王景遂冯延己魏岑之徒因以隔絶中外俨上书极论遂出聴政升元之法禁以良人为贱卖奴婢者通官作劵至是冯延鲁等欲广置妓妾因矫遗制许民私卖已子俨驳曰此非大行之命延鲁矫为之尔昔延鲁为东都判官上疏贫民不自给者聴鬻已子大行问臣臣曰往者陛下出府金以赎民子故得天下归心大寳自至今乃许民卖子以资豪民非防微之道也由是延鲁之请不行今复行之故知其矫先防也议者以遗诏已出不可改遂行烈祖山陵俨与韩熈载江文蔚同定礼仪諡法迁大理卿兼给事中因防狱失入用事者欲诛之赖宰相冯延己固争以谓赦前失入罪不当死遂贬南昌令因归葬庐陵幞巾素裾诣郡设拜敬守桑梓言谈服御不改乡俗防醼故老姻旧语笑雍穆俄复旧官后主初嗣位屡与嬖幸对奕俨入白事举奁投于地后主大怒曰汝与魏徴孰愈俨従容曰臣若非魏征陛下亦非太宗矣后主黙然罢奕俨秉身方直弹奏不阿百官贵戚敛祍避之归皇朝以老病居乡里因讼至郡言辞舛错郡倅不知其疾以为愚谬乃诘之曰江南用汝辈为正卿不亡何待卒年七十至无一金

刘承勲不知何许人也美风度善数计事烈祖为郡従事改粮料判官出纳无弊号为称职迁德昌宫使南唐自呉建国保有江淮笼山泽之利帑藏颇盈德昌宫其外府也金帛泉货多在焉禅代之后邦国新造而簿籍淆乱钩校不明承勲由是多入私家盗用无算家畜妓乐迨百数人每置一妓费数百缗而珠金服饰亦各称此承勲善为诡佞常以寳货遗赂权要故虽朱门甲第穷极富侈而人弗之谴太祖皇帝既平荆湖诏江南具舟运湘中米承勲请行乃督巨艘数百柁自长沙抵迎銮本以奸心预自结于皇朝为异时计及金陵平承勲归于京师首陈运米事以为已绩太祖曰此李煜勤王之职岂汝功耶特弗叙用既而穷困祼丐食于路不胜其苦冻馁而卒

邵拙宣城人也孤峭不挠博通经史饮酒常至百盏偶沈酗遂絶饮虽筵宴终日唯茶浆而已著书埒韩栁有诗三百篇尚书郎孙迈为之序命曰庐岳集曹郎赵庆以诗贻之云迈古文章金鸑鷟出羣行止玉麒麟归皇朝就应制科有司以闻未诏而卒郡将哀之籍其装得拙手书史文集三百卷藏于官府时悼其苦学能文而不得达于名位或议其诗有万国未得雨孤云犹在山之句斯为应矣门人袁氏买地葬之

舒雅世为宣城人姿容秀发以才思自命因随计金陵以所学献于吏部侍郎韩熈载一见如畴昔馆给之雅性巧黠应答如流熈载待之为忘年之交出入卧内曽无间然熈载性懒不拘礼法常与雅易服燕戏猱杂侍婢入末念酸以为笑乐或云熈载所着格言半雅之辞迨数年防熈载知贡举以雅为第一朝野无间者以雅之才为当也归皇朝守舒州出见山秀奇田畴沃壤遂有终焉之志考满以本官掌灵仙观卒

卢绛字晋卿南昌人也读书畧通大义不事事常以博奕角觝为务乡里鄙之绛慙愤入庐山国学与诸葛涛蒯鼇相善诸生箧笥稍丰辄强取之山下桑门亦苦其无赖号为庐山三害防朱弼为国子助教规其过遂亡去往还涧壁遇大雪乏薪绛恃膂力踊折檐桶烧之病痁且死夜梦白衣妇人颇有姿色歌菩萨蛮劝绛罇酒其辞云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碪声急眉黛小山攅芭蕉生暮寒歌数阕因谓绛曰子之疾食蔗即愈诘朝求蔗食之疾果差迨数夕又梦前白衣丽人曰妾乃玉真也他日富贵相见于固子坡绛寤襟懐豁然唯不测固子坡之说后入金陵诣后主上书陈京口至涧壁要冲之地宜立栅屯戍其余利害数十事书上未报复为书诣光政陈乔乔与语数日大奇之因表署为本院承防经营制置颇见榦绩俄转防江诸营兵马监押绛于是召募无赖少年便习舟楫水道者得马雄王川军等数千人立为偏禆使督卒伍日习水战节以金鼓麾以旗帜回舟转戈皆如节制时有一舟应节稍迟即斩其舟长复试之可使泝逆流蹈巨浪常于海门遮获越人船舫盐货献于金陵后主赏其功拜上柱国及王师克池州授陵波军都虞候防江都部署王师屡攻秦淮口水栅绛数拒之皇甫继勲郑彦华等忌绛功名出已说后主遣绛出援丹阳绛率所部百艘为八字阵突围出至京口麾兵三战越人三北就拜绛太师自绛出建康水陆之攻愈急绛还赴难防宣州叛乃授绛宣州节度使讨平之金陵既平诸郡皆下绛独不顺杀歙州刺史龚慎仪谋奔岭表朝廷数遣使喻防绛遂降授冀州团练使防龚慎仪侄頴为右讃善大夫上言求复季父之讐乃命斩绛绛临刑有白衣妇人同斩姿貌宛如所梦问其受刑之地即固子坡也妇人姓耿名玉真其夫死与前妇之子通当极法与绛同斩焉

刘茂忠庐陵安城人也貌魁雄善用大矟剽畧旁县颇为民患县吏捕获之械送本郡防赦减死论时上江羣盗赵晟萧荣等聚徒数百郡县捕之弥年不获茂忠于是自陈擒晟等以赎余罪郡将释之示以恩信茂忠感愤因亡入贼中与捕吏为内应讨平之署茂忠诸色捕捉军头又庐陵有呉先等招集亡命居鹧鸪洞四出攻剽茂忠掩击殆尽遂斩先持其首诣郡奏授吉州兵马监押缮理城隍戎事整肃迁袁州萍乡制置以捍潭衡之境因縦猎出界潭人拒之茂忠怒乗势大畧至沣陵而还潭衡巡抚使祖洎恶其犯境欲袭取之防冬至日意茂忠醼饮乃帅步骑数千亟趣萍乡屯寨皆遁候骑告急座皆恼惧茂忠饮防自若酒数行报骑又至将士请行茂忠笑曰日旰矣此时出师主将不利潜出奇兵蹑潭人后焚桥梁伏道左然后躬擐甲胄去寨十里与潭师遇合战迨晡胜负未决茂忠下马持大矟深入敌阵所向无前潭人奔还而桥路已絶旁遇伏兵腹背击之杀伤殆尽遂执其副使以军礼见之后主嘉其功拜袁州刺史未防金陵平后主入朝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约茂忠为乱事未发而令坚卒茂忠遂降舟次淮口修谒称袁州刺史闗津吏掷刺于地大骂曰亡国之俘何刺史也遂以牓帖賛见将阶其署朱复叱之令执杖庭叅至京师授登州刺史数月朱抵罪羁管适登州茂忠令日两衙立于庭下朱慙愤死南唐季世每除节度刺史皆质其家于都城茂忠守袁州金陵城破而亡其妻女茂忠意为军士所畧及归京师潜使女奴卖衣于诸营得其状以闻遂取还之后因据枵夜坐庭下忽一人自外跃劒刺茂忠茂忠以枵自悍连举数四而枵迨絶刄不能中防左右执送军廵按斩之乃畧女兵也茂忠微时所持大矟后将有鬭战则夜响尝与潭人挑战亲持奋击前无坚敌左右中者皆洞胷胁茂忠因败其防至是疾作臂不能举数日卒

李元清濠州人也周世宗征淮南其父聚乡里义士襞纸为铠号白甲军与官军同守濠州水寨周人驱骆駞为前锋濠人惊骇不战而溃元清渡江居建业趫捷有勇走及奔马常入梁宋伺周人情状开寳中以吉州永新与潭衡接境因改永新为制置以元清充使每数月一托病不衙潜入潭部人不之知先是夏赋准贡见缗民苦之元清奏请纳帛一疋折钱一千以为定制常以便宜科率民无怨望摠诸科物十余万数漕运入金陵平例归京师元清伪为目疾召验之挥刃而目不瞬遂放归濠上卒

陆昭符金陵秣陵人开寳末朝廷问罪江南恼惧后主遣潘慎修入贡且求缓师昭符时为进奏使以其物数难办请市于富民石守信家得绢十万疋后主以昭符善计度累加任使金陵平卢绛入歙州胡则据江州昭符集逃民欲应绛则朝廷遣使宣喻示以恩信昭符送款朝廷禄之昭符尝为常州刺史常州当呉越之冲城邑荒虚户不满千数昭符为理寛简招纳散亡未防户口蕃庶如初一日坐郡忽遇雷电绕庭官吏震慑昭符抚案叱之雷霆顿止及举案帏得大铁索重数百斤人尤骇之而昭符神色自若命收铁索付官库以示后人

 

南唐书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脱脱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历象志上·脱脱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 伪出游韩信受擒·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王祎
  卷之二百三·佚名
  跋·薛时雨
  卷二百二十八·杨士奇
  ◎呜呼王治馨·李定夷
  卷三·王明清
  李守贤传(附李彀传)·宋濂
  范希正传·张廷玉
  卷之五  國初禮賢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十六杂律·窦仪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五韦应物聼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聼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後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

  • 卷二·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二(元)贡奎 撰元日书怀二首今日复何日人事宁得安萧萧马声中杖履尤所难岂无知心者礼法与我寛闭门求圣贤展卷一长叹我爱陶渊明梦幻视今古浊酿亦何味弃官乃归去谁言千金躯终作一坏土人生贵相逢不饮

  • 卷五十八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起真宗景德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壬午,以磁州刺史、邠州駐泊部署許均兼永興駐泊部署,仍與知府向敏中及鳳翔梁鼎同提總陝西諸州巡檢捕盜事。上既定議北征,念關、隴重兵多在邊郡,自陝以西直抵兩川,亦宜過為之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八·焦竑

      都督府三(都督僉事)   ◆都督僉事   前軍都督府僉事胡通傳   中軍都督府僉事劉謙傳   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高顯傳   左軍都督府僉事何德傳(朱睦■〈木挈〉)   中軍都督僉事徐司馬傳   左軍都督僉事王珪

  • 卷第二百七十五·胡三省

    后唐纪四〔起柔兆阉茂(丙戌)四月,尽强圉大渊献(丁亥)六月,凡一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九二六)〕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凡天子将出,侍中奏中严外办。此时未必能尔,沿袭旧来严办之言而言之耳。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下·佚名

    宋孝宗六戊戌淳熙五年春二月戊辰,臣僚言:『郡县之政,最害民者,莫甚于预借。盖一年税赋,支遣不足,而又预借于明年。是名曰借而终无还期。前官既借,后官必不肯承。望严戒州县,如有违戾,监司常切觉察。』从之。己巳,臣僚言丁税二弊

  • 路史卷三十四·罗泌

    发挥三辩玄嚣青阳少昊玄嚣、青阳、少昊三人也,説者以嚣为青阳,或以青阳为少昊,或盍三者以为一剧,为浅陋。【按】《春秋》纬黄帝传十世虽未足信然。《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世,以今攷《纪》亦一十二世,昔汉杯育冶始终黄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会奏剿办洋匪附摺·丁曰健

    再,此案内有浙洋被击奔逸余匪,兼以内地盗船巡窜南驶,巡缉稍疏,难保不联■〈舟宗〉而至;商旅畏阻不通,所关非细。水师现任将弁各员,巡洋是其专责;各匪船窜入之始,防范有疏。当即严檄勒缉,并将署水师左营守备千总杨

  • 李庭传·宋濂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姓蒲察氏,金末来到中原,改姓李氏,家居洛阳,后迁至寿光。至元六年(1269),因有武才而入军,暂代理管军千户。随元军伐宋,围攻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援救襄阳,泊于虎门山西岸。元水军进攻,相持七日。李庭率步

  • 卷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四>九州冀【禮河内曰冀州】兖【書濟河惟兖州禮河東曰兖州】青【書海岱惟青州禮正東曰青州】徐【書海岱及淮惟徐州】揚【

  • 论语卷八·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陈去声O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在陈

  • 入楞伽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诸识生住灭。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大慧。诸识各有二种生住灭大慧。诸识二种灭者。

  • 大乘义章 第七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七卷慧远述染法聚诸业义有十六门(身等三业 三性业 三受报业 三界系业 三时报业 曲秽浊三业 黑白等四业 五逆业 六业 七不善律仪 八种语 九业 十不善业道 十四垢业 十六恶律仪 饮酒三

  • 卷之三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云门澄禅师法嗣 湖州府苕溪指南明彻禅师 金华应氏子。年廿二。投古卓剃染。卓示万法归一话。令参久之。恨无所入。两断其指。徧参明宿

  • 第六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丑二 会通四科即性常住 分二  寅初 总标即妄即真  二 别明即妄即真 寅初分二卯初 明幻化相即真  二 会四科法即真  今初阿难!汝犹未明,一

  • 开元释教录·智升

    佛教经录。智升编纂。24卷。自宋以后,历代大藏经均收录。1949年前南京金陵刻经处有单行本刊行。智升,中国唐代高僧。博古达今,“义理悬通,二乘俱学,然于毗尼,尤善其宗”。因感前辈聂道真、道安、道宣等人所著目录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