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二十八      宋 苏辙 撰晋范文子列传第五

晋范氏陶唐氏之后也陶唐在周爲杜氏宣王诛杜伯其子隰叔入晋范氏之祖也隰叔之子曰士蔿事晋献公爲司空蔿之子曰会逮事文公爲戎右事景公爲上卿秉国政晋国之盗逃归于秦所谓范武子也武子生文子文子名爕郤献子克有憾于齐武子请老以避之文子始佐下军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能对文子知之归以告武子武子怒曰尔以童子掩人于朝吾死亡无日矣击之杖折其委笄已而从却献子伐齐胜之归而后入武子曰何后也对曰师以喜归恐人属耳目于我也武子乃喜曰吾免矣景公之季年栾武子爲政以文子及知庄子韩献子爲谋主师不妄出出辄有功栾武子所以能保晋国者三人力也及厉公即位三郤骄侈而公多外宠六年将与楚争郑文子畏其成功也言于公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若惟郑叛晋国之忧可立竢也栾武子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及河闻楚帅将至文子欲还曰我僞逃楚可以纾忧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我若羣臣辑睦以事君多矣武子又不可六月晋楚遇于鄢陵文子不欲战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齐狄秦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惟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寕必有内患盍释楚以爲外惧乎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文子之子匄进曰若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防行首何患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遂战晋人胜楚而归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厉公卒不悟文子归而使其祝宗祈死曰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爱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范氏福也遂自杀公果欲尽去诸大夫而立其左右先去三郤将杀栾书中行偃而不忍书偃惧遂弑公及其外嬖而立悼公文子之子曰宣子匄爲晋执政传子鞅及孙吉射而败爲赵氏所灭苏子曰栾武子始用智范韩所至有功一不用文子几不免死虽免死卒蒙弑君之恶呜呼死生之于人亦大矣文子以死易乱而栾武子耻失诸侯不知兵之加其颈也其愚知盖已逺矣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论晋大夫之贤者称范武子夫武子文子吾未知其孰贤彼以死生取之是以遗文子与

古史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脱脱
  卷一百五十九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蔡东藩
  北征事迹·袁彬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十·王当
  通志卷第一百十二·郑樵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首·允秘
  三、二次革命的波折与民初山西的境遇·阎锡山
  ·会镇请筹款防洋议·丁曰健
  杨言传·张廷玉
  卷三·佚名
  职官二二·徐松
  卷一·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情悔·洪昇

    【仙吕入双调·普贤歌】〔副净上〕马嵬坡下太荒凉,土地公公也气不扬。祠庙倒了墙,没人烧炷香,福礼三牲谁祭享!  小神马嵬坡土地是也,向来香火颇盛。只因安禄山造反,本境人民尽皆逃散。弄得庙宇荒凉,香烟断绝。目今野

  • 卷六·蔡正孙

    李义山王荆公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古今诗话云:“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为诗,皆宗义山,号‘西昆体’。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诗句。尝内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

  • 卷十七·六朝(陈)·蒋一葵

    【徐陵】 〔字孝穆,攡之子。母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已而生。陵四岁,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慧之相。虞世基一见奇之,谓朝士曰:“此当今潘、陆。”因妻以女。由梁入陈,历迁

  • 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十一月庚辰。以雪泽未沾。上复诣大高殿祈祷行礼。  ○遣惇亲王奕誴诣时应宫。恭亲王奕诣昭显庙。惠郡王奕详诣宣仁庙。贝勒载澂诣凝和庙。拈香。记注  ○钦奉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慈禧

  • 绎史卷一百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田氏簒齐史记平公即位田常为相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已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徳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

  • 赵贵传·李延寿

    赵贵,字元宝,天水南安人。祖父赵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镇守武川,因而在那里安家。  他从小就有道德气概,..朱荣任他为别将,随..朱荣讨伐元颢立有功劳,被赐爵为燕乐县子。他跟随贺拔岳平定关中,升任为大都督。贺拔岳被侯莫

  • 咸丰九年三月十六日·曾国藩

    早,清理文件。饭后写雪琴信一件,看信稿数件。见先锋官三人。抄白绫记事。见客二次。中饭后习字二纸,温《史记》、《田窦传》、《韩安国传》。夜眼蒙,不敢看书。闻子序谈“养气章”末四节。言孔子之所以异于伯夷、伊尹者,不

  • 非命上第三十五·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

  •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至其抽筋凿骨,非行金斧不能决。圣主循性而化,有不从者,亦将举兵而征之,是以汤诛葛伯,文王诛犬夷。及后戎、狄猾夏,中国不宁,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

  • 怎样才算是好学?·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正:改正,修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

  • 辩言·员兴宗

    (宋)员兴宗 撰 余观歴世经解传注之言有出入于道者退且惧其不纯也约众万之指示精一之义随意而订正之余非以侈吾辩也求以辩道云耳训诸理作辩言 昭二十五年公逊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请飨从者公羊子曰两君以遇礼相见也孔子

  • 第十九章 23·辜鸿铭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辜讲孔子祖国(鲁国)朝廷

  • 七 幽默·林语堂

    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无论何时,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时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因为幽默没有旁的内容,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历史上任何时

  • 卷三十六·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六春秋纲领春秋只是直载当时之事要见当时治乱兴衰非是于一字上定褒贬初间王政不行天下都无统属及五伯出来扶持方有统属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后来五伯又衰政自

  •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净土法门, 理极高深, 事甚简易。由兹天姿聪敏, 知见超特者, 每每视作愚夫愚妇之事, 而不肯修持。岂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上成佛道, 下化众生, 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乎?彼以愚夫愚妇能修, 遂并法门而藐视

  • 淡定的智慧·李叔同

    淡定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弘一法师修行,修得了一份淡定与超然。我们羡慕这份淡定,我们追求这种超然。淡定的智慧就像佛的修行,这种修行让一切回归内心,让人宠辱不惊。《淡定的智慧: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