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史原叙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原叙

苏子曰古之帝王皆圣人也其道以无为为宗万物莫能婴之其于为善如水之必寒如火之必热其于不为不善如驺虞之不杀如窃脂之不谷不学而成不勉而得其积之中者有余故其推之以治天下者有不可得而知也孔氏之遗书曰喜怒哀乐之未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万物犹将赖之以存而况于人乎自三代之衰圣人不作世不知本而驰骋于喜怒哀乐之余故其于事业日以鄙陋不足以睎圣人之万一虽春秋之际王泽未竭士生其间习于礼义而审于利病如管仲晏子子产叔向之流皆不足以知之至于孔子其知之者至矣而未尝言孟子知其一二时以告人而天下亦莫能信也陵迟及于秦汉士益以功利为急言圣人者皆以其所知亿之儒者留于度数而智者溺于权利皆不知其非也太史公始易编年之法为本纪丗家列传记五帝三王以来后丗莫能易之然其为人浅近而不学疎略而轻信汉景武之间尚书古文诗毛氏春秋左氏皆不列于学官丗能读之者少故其记尧舜三代之事皆不得圣人之意战国之际诸子辩士各自著书或增损古事以自信一时之说迁一切信之甚者或采丗俗相传之语以易古文旧说及秦焚书战国之史不传于民间秦恶其议已也焚之略尽幸而野史一二存者迁亦未暇详也故其记战国有数年不书一事者余窃悲之故因迁之旧上观诗书下考春秋及秦汉襍录记伏牺神农讫秦始皇帝为七本纪十六丗家三十七列传谓之古史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丗至于得失成败之际亦僃论其故呜呼由数千嵗之后言数千嵗之前其详不可得矣幸其犹有存也而或又失之此古史之所为作也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沈约
  卷二百一十一·表第二·脱脱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三·柯劭忞
  青溪寇轨 全文·方勺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八·佚名
  ●宰惠紀略序·柳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九·杜大珪
  卷八十八·张守节
  一七九 反动老作家一·周作人
  解缙传·张廷玉
  职官二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二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五言律诗】西津            梵琦【八首】月满潮来盛天空野望低树侵吴甸北帆入楚江西俊鹘秋方下慈乌晓更啼即看霜露及风景

  • 卷十二·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宋 庠【字公序安陆人徙雍丘遂为汴人天圣初举进士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直史馆累迁左正言以争郭后之废坐罚金久之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诏为翰林学士宝元中参知政事与宰

  • 灉湖山寺·张说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 卷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九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首【起元丰已未五月尽十二月作】 愼按元丰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先生到湖州任七月二十八日中使到湖追摄八月十八

  • 卷一百三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五 ∷起重光大荒落十月,尽十二月,凡三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   冬,十月,诏曰:“朕履运中微,遭家多难。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二帝蒙尘,莫赎终

  • ●卷中·刘敏中

      夏四月乙丑,阿珠奉圣旨分兵筑围守扬州,屯于瓜洲城。丞相与吕文焕及诸将镇守建康,候秋再举。翌曰,侍奉御爱仙奉旨召丞相赴阙计事。丞相令蒙古万户阿喇哈权省事,仍咨升郎中孟祺、员外郎刘江议事。  五月辛巳,丞相趣装发

  • ◎抢匪之黑幕·李定夷

    鄂人王国桢,向在淞沪警厅充当勤务督察员。其妻冯氏,赁居闸北天保里。一日,忽有衣服华丽之匪徒一人,故作仓皇之状,来向冯氏声称,王先生刻因私通革党案发,被徐厅长拘禁,移时即解军署讯办。特命我前来通信,望尔速进城,有要言嘱付云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二 【起丁丑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止癸卯宋真宗咸平六年】凡二十七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诸国诸镇尽平惟辽雄据朔方至下卷真宗时澶渊盟後宋与辽号称兄弟之国仿三

  •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王礼考【三十】山陵   【上陵】雍正十三年十月更定列祖列后忌辰致祭陵寝仪是月戊寅皇上谕王大臣等曰据礼部以十一月十三日恭遇皇祖圣祖仁皇帝忌辰或照陵寝忌辰祭祀礼致祭或照

  • 卷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国用考【八】赈恤赈济顺治二年初定八旗赈济例八旗涝地每六亩给米二石王贝勒贝子公府属人役给米如之其投充人带来地不准给口外八旗蒙古地按口名折给米银许其沿边籴米毋令进口八旗游牧

  •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吕思勉

    从南北朝到隋唐,是由战乱而入于升平的。隋文帝本是个恭俭之主。在位时,国富之盛,甲于古今。虽然中经炀帝的扰乱,然而不久,天下即复见清平。唐太宗尤为三代以下令主。贞观、永徽之治,连续至三十年。亦和汉代的文、景,相差不远

  • 卷二·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宋 高闶 撰隐公二四年桓王即位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杞二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之後得东楼公封之于杞待以宾礼虽天子犹不敢臣之而莒人敢以兵伐其国夺取其先君所守天子所封之分地此王法所当诛

  • 诗解颐卷三·朱善

    明 朱善 撰大雅三文王首章此章之意约言之而四句已足惟周公告戒其君言有尽而意无穷故反覆申之其徳之显即于昭之谓也其命之时即维新之谓也其陟降在帝左右即文王在上之谓也然于昭以言其神而不显又言其徳何也葢周家天命

  • 爱臣·韩非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   復有[一]四種法嗢柁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何等爲四。一切諸行皆是無常是   名第一法嗢柁南.一切諸行

  • 梵网合注卷第七·智旭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七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彼果智分第十一之余论曰。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释曰。于大乘中诸佛法身如甚深相。今当显示。以十二颂。显示十二甚深之相论

  • 茶经·陆羽

    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唐代陆羽撰。书中的内容分为10门,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中,“一之源”指出茶原产于我国南方,对茶树的生态环境、特性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