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无常三启经

□□□□□□□  修者咸到无为岸

法云法雨润群生  能除热恼蠲众病

难化之徒使调顺  随机引导非强力

稽首归依真圣众  八辈上人能离染

金刚智杵破邪山  永断无始相缠缚

始从鹿苑至双林  随佛一代弘真教

各称本缘行化已  灰身灭智证无生

稽首总敬三宝尊  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沉溺  咸令出离至菩提

生者皆归死  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

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散坏

大海深无□  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上生非相处  下至转轮王  七宝镇随身

千子常围绕  如其寿命尽  须臾不暂停

还漂死海中  随缘受众苦  循环三界内

犹如汲井轮  亦如蚕作茧  吐丝还自缚

无上诸世尊  独觉声闻众  尚舍无常身

何况诸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眷属

目观生死隔  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子

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  当行不死门

佛教如甘露  除热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

能灭诸烦恼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苾刍。此老病死。于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应知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外事庄采咸归坏  内身衰变亦同然

唯有胜法不灭亡  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停  不久咸悉成枯悴

假使寿命满百年  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  恒与众生作无利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诸苾刍众天龙药叉干达婆阿苏洛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常求诸欲境  不行于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见死来侵  命根气欲尽  支节悉分离

众苦与死俱  此时徒叹恨  两目俱翻上

死刀随业下  意想并慞惶  无能相救济

长喘连胸急  噎气喉中干  死王催伺命

亲属徒相守  诸识皆昏昧  行入险城中

亲知咸弃舍  任黑绳牵去  将至琰摩王

随业而受报  胜因生善道  恶业堕泥犁

明眼无过慧  黑闇不过痴  病不越怨家

大怖无过死  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忉身

当勤策三业  恒修于福智  眷属皆舍去

财货任他将  但持自善根  险道充粮食

譬如路傍树  暂息非久停  车马及妻儿

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鸟  夜聚旦随飞

死去别亲知  乖离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

是真归依处  依经我略说  智者善应思

天阿苏罗药叉等  来听法者应至心

拥护佛法使长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于人世起慈心  日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销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  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花遍庄严  随所住处常安乐

佛说无常三启经一卷(初后赞叹乃是尊者马鸣取经意而集造中是正经金口所说事有三开故云三启也)

猜你喜欢
  卷第四·本谧
  四分律卷第二十七(二分之六明尼戒法)·佚名
  卷第二十三·呆翁行悦
  菩萨璎珞经卷第三·佚名
  第十六品·佚名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知礼
   第二十八則 百丈不為人說底法·胡兰成
  第一章 《玉历》之起源·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三·延寿
  大乘宝要义论 第九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六·澄观
  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太虚
  卷之二·佚名
  妙法蓮華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持戒相品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常建

    【臣】等谨案唐常建不知其字其里贯亦无可考据陈振孙书録解题知为开元十五年进士终于盱眙尉而已诗家但称曰常尉从其官也唐书艺文志载常建诗一卷此本三卷乃毛晋汲古阁所刋云不知何人类而析之据文献通考作于宋末元初尚作

  • 龙云集钞·吴之振

    刘弇赠贾仲武贾侯器宇何轩昂,下视龊龊真秕糠。眉分八字髭根黄,自许忠胆铁石刚。雕弓一挽—石强,锦臂错出虬青苍。匣剑排射星斗光,壮心飞过祁连傍。架鹰钥按血染裳,铁聪骑出辔闹装。健儿前呵檛列行,捷矢齐指云中鸧。岂惟武力

  • 志第九 祭祀下·范晔

    宗庙 社稷 灵星 先农 迎春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祫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余帝四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

  • 卷八十二 后凉录二·崔鸿

    吕绍 吕绍字永业光之嫡子也麟嘉元年与母石氏至自仇池遂立为世子光僭即天王位进为太子光死绍秘不发丧庶兄太原公纂乃排阁而入哭之尽哀拂衣欲出绍惧为纂所害以位让之曰兄功高年长宜承大綂愿兄勿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九月戊子朔卫尉少卿卫肤敏为起居舍人 诏诸军团结五人为伍等指挥并罢己丑建州军乱先是调建卒往守滑州为金人攻退故例当得卸甲钱转运司不时与是日大阅军校张员等作乱杀福建转运副使毛奎判官曾伃执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十二月。戊辰。谕内阁、鸿胪寺少卿延茂奏、景山官学。亟宜整顿。请饬妥议章程。并筹捐修置学舍器具。暨指拨各省闲款。为八旗官学经费各摺片。着派广寿。阎敬铭。张之万。会同宝鋆、李鸿藻。徐桐。

  • 第一二二票光绪九年七月一一三一一-六·佚名

    新竹知县周,就小夫店交付别人代管事,改差、催传(因无呈催而注销)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改催讯究事。案据本城总夫首陈顶禀称:「以北门外泉兴号小夫店杨九,不自经理,交付郑春风代管,有误差事,禀请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七 【起壬申宋文帝元嘉九年魏太武帝延和元年○止庚寅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凡十九年 表例说 见第四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七>

  •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佚名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真按:文源阁书校阅如此,而一把八国联军火就烧戮全尽!!嗟呼,文献之亡,岂敢或忘!!今兹所以任真书库屡开,而犹愿我辈同志者勠力于分享共产,以冀藏于天下,毋复亡佚

  • 三九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查交《华严经》武则天序文折·佚名

    三九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查交《华严经》武则天序文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初二日*臣陈祖辉跪奏: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准礼部咨,大学士于敏中奉旨:《华严经》内有武则天制序,着删去。所有颁发过藏经之处,查明俱着撤出销毁,并将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三。·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三卷百济本纪一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一。始祖[温祚王][多娄王][己娄王][盖娄王][肖古

  • 春秋纂言卷一·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一     元 吳澄 撰春秋【杜氏曰春秋者魯史記之名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孔氏曰不可徧舉四時為書號言春足兼夏言秋足見冬故錯互舉

  • 虽有嘉肴①·戴圣

    ——实践出真知 【原文】 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3)旨:甘美的

  • 襄公·襄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仲孙羯帅师侵齐。夏,楚子伐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齐崔杼帅师伐莒。大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二·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二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行相.謂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   波羅蜜多時如實知行如芭蕉柱葉葉[木*片]除[一]實不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

  • 天请问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颜容殊妙。过于夜分。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是天威光。甚大赫奕。周遍照曜誓多园林。尔时彼天。以妙伽他。而

  •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三如是己辨至复说五种者。此下第二明结等六门。就中。一正明结等。二诸门分别就正明结等中。一明结等五门。二明烦恼六垢就明结等五门中。一标章。二别释此即标

  • 瓜庐集·薛师石

    诗别集。宋薛师石著。一卷。师石隐居不仕,筑屋会昌湖西,题曰“瓜庐”,因以名集。师石去世后,其子薛峻于淳祐丙午(1246)刻以行世。今有鲍廷博知不足斋影抄《南宋八家集》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