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滇省向鲜著作仅得书四种呈进折

一一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滇省向鲜著作仅得书四种呈进折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一日

云南巡抚臣李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六日准礼部咨,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乃各省奏到书单,寥寥无几,且不过近人解经、论学、诗文、私集数种,聊以塞白。其实系唐宋以来名家著作,或旧板仅存,或副稿略具,卓然可传者,竟不概见。当此文治光昭之日,名山藏弆,何可使之隐而弗彰?此必督抚等视为具文,地方官亦第奉行故事,所谓上以实求,而下以名应,殊失体朕殷殷谘访之意。民间所有藏书,无论刻本、写本,皆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毫无所损。卽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各省聚书最富者,原不尽皆本地之人,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其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益宽,方不致多有遗逸。着再传谕各督抚等,予以半年之限,卽遵朕旨,实力速为妥办。俟得有若干部,卽陆续奏报,不必先行检阅。若再似从前之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将此一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移咨前来。

窃臣前奉谕旨,搜辑遗书,当经咨会学臣,并行司道,通饬悉心购访。嗣据各属覆称:查无旧存典籍,名人著作。等情。臣以滇省虽属边远夷疆,当兹国家重熙累洽,文治光昭,何致竟无一书上应明诏?又经严饬加意搜罗,先将查办缘由,恭折奏明在案。

兹准学臣郭元漋咨覆,并据布政使王太岳详据各道府厅州县申称:遵照续奉谕旨,恺切晓示,俾咸知圣主稽古右文,广罗遗编,不罪违碍字句,以期搜辑无遗。并于仕滇各员内,或有携带旧本,一并购借。又经数月,始据陆续呈到,仅得书四种,呈送采择。等情到臣。臣覆查滇省天末边隅,蛮倮杂处,椎鲁寡文,向鲜著作。卽间有名臣,如明代杨一清、杨慎辈,文学功业,卓荦可称,或以出仕迁居他省,或以谪徙,绝少流传。至本境绅士,见闻孤陋,不特陈编故册,家无藏弆,即坊肆所售举业时文,尚多缺略。臣巡历所至,亲加采访,实所深知。因复令于现任各员内,如有携带古籍及名编专集堪备采取者,不拘本省外境,饬令一并呈送。兹据各属陆续呈到书籍四部,计共二十七套,查系我朝及宋明儒臣纂订遗编。此外,委属无可采择。总缘边圉荒鄙,难以购求,并非奉行不力,致有遗逸。

理合会同督臣彰宝,据实覆奏,敬缮书目清单,恭呈圣主睿鉴。

再,滇省略遥,若俟奉取再呈,恐致稽迟。除径将所呈各书咨送礼部,转移总理处查收,以备采择外,【真按:此不当断句,一气连读「除...外...」,方知咨送礼部者,云南督抚也。转移总理处查收者,礼部也。若断句,则反疑督抚来转移了。】合并陈明。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國語卷第五·韦昭
  ●滿洲實錄卷二·佚名
  卷第二百三·胡三省
  第三节 郑成功之初生及其幼年·陈匪石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志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六十八·郑麟趾
  弁言·佚名
  泰戈尔在我家做客——兼忆志摩·陆小曼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民国五年(1916)四月十八日至七月廿一日·胡适
  刘沔传·欧阳修
  王恕传·张廷玉
  户口例·佚名
  卷八·陈骙
  龚礼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刘衍文

    余常谓:后之言诗者,或宗唐,或尚宋,而不读清诗,或于清诗不甚了了者,纵能作诗,亦作不好诗,或作不出好诗也。诗至清,诗之多样化始齐全,诗之艺术性始高妙,诗词曲之界限始清晰,而诗之立论亦齐头并进,各有专门之特色可观。分而言之:一、唐

  • 第二十一出至第三十出·徐霖

    第二十一出 堕计消魂【六么令】〔生上〕顚危老死。在他人尙要扶持。况吾为壻感恩私。心急急。敢迟迟。不辞辛苦忙归去。不辞辛苦忙归去。适纔贾二妈处。说将马来接我。久不见至。只得步回。呀。为何李大妈把门封锁了

  • 第三十二出 哭像·洪昇

    〔生上〕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但恨佳人难再得,岂知倾国与倾城。寡人自幸成都,传位太子,改称上皇。喜的郭子仪兵威大振,指日荡平。只念妃子为国捐躯,无可表白,特敕成都府建庙一座。又选高手匠人,将旃檀香雕成妃子生

  • 卷一百七十一·徐世昌

    袁昶袁昶,字重黎,号爽秋,桐庐人。光绪丙子进士,历官太常寺卿。谥忠节。有《渐西村人集》、《袁忠节遗诗》。游灵隐次日作诗记之少耽名山游,欲乘龙蹻去。昨游灵鹫岭,异状难名数。日行阎浮岚气殷,绿萝上覆云根

  • 谷城山馆集卷十九·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长律馆课灯市八韵燕市风光傍帝台上元灯火欲重开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雕鞍马上迷芳艹锦瑟楼中醉落梅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

  • 二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一百二十首【壬申五】六月四日侍皇太后观荷成诗一律敬书箑头以献轩凭香锦漾空明四唘氷疏暑气清永识承欢复承训所欣时雨更时晴延年那藉金仙露爱日

  • 卷三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七    宋 陈起 编刘过龙洲道人诗集 襄阳歌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彷佛见太行土风沈浑士奇杰

  • 卷四·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四蒲州吴雯撰七律霁公次壁刻金释重公韵索和即荅年华忽忽髩丝秋下泽常思马少游高咏喜闻清似鹤好山惊见翠如虬名心难遣千年妄世事谁为第一流今日追陪龙象後髻珠可许付裴休魏惟度留饮即赠汴柳当门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弘治十四年六月丁丑朔升顺天府府尹张宪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柴炭○戊寅黜广东按察司佥事金章以总督军务都御史刘大夏等言其素行不谨也○户科给事中丛兰等言近奉旨拣选官军正阳等九门官军宜并从拣选提督九门太监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戊申朔己酉总督李三才类叙各省直漕属官员其江陵等县李充太等以地灾违限免论○陈邦彦负死罪自杀御史刘国缙仍请内监陈永寿治之○刑部尚书沈应文乞放○庚戌开辽警急户部复以借冏金数十万请○辛亥辅臣

  •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刘军译注【说明】本世家在写法上不同于其他诸篇世家:只载述关于孝武帝封立三个儿子刘闳、刘旦和刘胥的疏奏策文而不及三王行事。这是因为“燕齐之事,无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在世袭的

  • 三十二年·佚名

    (己亥)三十二年大明萬曆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領議政李元翼還自京師。上箚曰:柳成龍以陳奏時,不卽請行被劾。夫辨誣之擧,晷刻爲急,而處事遲緩,以致人議,尙誰咎哉,而因此一事,攻擊之議紛然而起,遂大有蔓及之端,臣竊憂之。成

  • 卷第十三·朱熹

    明道先生语三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刘绚质夫录「公族有罪,磬于甸人,如其伦之丧,无服」,明无罪者有服也。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一无老字。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

  • 卷二·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钱塘程川  易二统论经义二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德意如利贞是教人利于贞正贞吉是教人贞正则吉至孔子则説得道理又多【李闳祖録杨道夫録云利贞贞吉文王説底方是教人随时变易

  • 卷十九·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九王制第五之五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食音嗣】正义郑氏康成曰兼用之备隂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隂气【孔疏郊特

  • 卷二十五·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五   宋 王与之 撰遂人中大夫二人郑康成曰六遂之地自逺郊达于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陈及之曰郑氏説六遂之地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若然则在郊甸中矣然秋官乡士掌国中遂士掌四郊则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澄观

    第二节疏。如泥中刺不觉其伤者。爱欲所覆犹如溺泥不知其伤。言如疮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为息肉故。彼十三经云。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妇女。三如妙莲华茎下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佚名

    二卷,一名伽耶山顶经论,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经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