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廿一折 看监被阻

【仙吕青歌儿】[小净扮提牢官上]才能勾狱官初署,好心肠变成铁铸。今朝该得放家属,非干我事,落得人情来做。自家大理狱官,天生蛇虺心肝,盆吊最是得法,土囊不用人传。岂要损人性命,只为自己赚钱。每到害人时节,怕他有冤报冤,便念职弥陀佛,都不与我相干。有了这等忏悔,怕不赦罪消愆。非是小子忒狠,个个都是一般。叫禁子隗顺过来。[外扮狱卒上应介][小净]隗顺,今日是放家属的日期,你可照往日的事例,将那大木一根放在中间,一边家属,一边囚犯。如今已是午时了,你每安置停当,便开了监门,放他入来。[外抬木介]已安置了,请老爷开门。[开门介][杂扮家属上]天堂有路偏不去,地狱无门强进来。[外报介]犯人家属进。[小净]取办犯出来。[杂扮牢囚出介][家属说话、喂饭、揉棒疮介,哭介][旦上]

【醉扶归】苦哀哀总是含冤路,望狱中心急步趑趄。[哭介]我那爹爹呵,你慷慨何难便捐躯,只抛得你娇儿幼女谁分付?传闻今日放家属,也暂与我爹相睹。今日是放家属的日期,往大理寺看爹爹去。母亲患病在家,只奴家一人来此。呀,已到监门,不免进去。[外]又有个犯人的家属进来了。[小净]看是那个的家属,便唤那个囚犯出来。[旦]奴家是岳少保的女儿,来看我爹爹。[小净]既然如此,便请岳老爷出来。[外]岳老爷有请。[内传介]万俟老爷分付,今日放家属日期,只有岳少保家属不许放入。[小净作慌介]怎幺是好?[止外介]快不要叫,快不要叫![推旦介]快出去![旦]怎幺一般都是犯人家属,偏不容奴家一见?[小净]此事实难奉承,都赶出去。[众家属出介,下][外锁门介][旦望内哭介]我那爹爹呵,

【二犯桂枝香】【桂枝香头】这监门才开还锢,教我来时不遇。天那!偏我呵,做不得罪犯家人,偏到我呵,做不得公私门路![生上]男儿死无时,骨肉恩恩岂断。囹圄望妻孥,展转不可见。适才外面叫我,怎不见个人?[问介]今日放家属,怎的还不进来?[小净应介]还早哩![旦望见生,叫介]爹爹,孩儿在此。爹爹![小净]万俟老爷来了,快进去。[扯生同下][旦大哭介]我那爹爹呵,【四时花】嗟吁,待呼天更从何处呼,盈盈怎生通半语?大哥,念我爹爹呵,是忠良还负屈。[外]我也知道,只是无可奈何了。[旦望内哭介][外感伤背泣介]【皂罗袍】[外]看忠良何罪,便这般惨毒!他的妻孥何罪,是这般局促!岳小姐,且自回去,下次再来罢。[旦]讲甚幺下次?【桂枝香尾】已是空归也,便重来总是虚。[外拭泪介]岳小姐请回,在此也是无益,又是我每的干系,不当耍的。[旦]如此无奈,我只得回去。正是:有灰溺安国,无路效提萦。[哭下][生上]

【醉扶归】往常间家属来相觑,却分明只在午牌初。怎幺如今还不见来?我那家属呵,不知你这度离家已来无?我悬悬凝望时惊顾,也是我本来羞做得保妻孥,便少不相担误。[问外介]怎幺今日放家属,还不见进来?[外]适才进来,去了。[生]怎不见我家属?[外作四顾无人悄说介]对你说罢:令爱小姐也曾来过,是万俟老爷分付不许相见,故此不敢放入,如今久已回去了。[生]呀,去了?[哭介]我那儿呵,

【三犯桂枝香】【桂枝香头】指望你今朝相聚,却早来还空去。[哭介]我那儿呵,便不能够与你一见,难道这儿女情怀,便不是英雄心绪?【四时花】欷,含冤自来何代无?偏教此冤难比数,便家属也隔绝吾。[外又做泣介]【皂罗袍】妻兮莫望,不须望夫;女兮莫望,不须望父![拭泪介]岳老爷且休悲苦,下次再会罢。[生]唉,还讲甚幺下次?我那儿呵,【桂枝香尾】若是骨肉缘还在,只有来生尚可图。一门如隔万重山,儿女闲愁亦等闲。只有英雄两行泪,尚随寒月洒满天。

把封建社会监狱的黑暗与奸党的掌权、忠良的被诬陷联系起来写,是一幅人间地狱图。

此为岳飞与子女最后一别,备极生离死别之惨。隗顺的善良、正义,由此开始显露。

万俟既是诬陷岳飞,必然断绝他与外界的消息。这是单引人对岳飞的同情,也见出奸佞的险恶。

欲面辞家属而不可得,只能遥遥呼唤,真的惨绝人寰。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三·彭定求
  卷第十·黄彻
  ●自序·刘衍文
  第三十六章 远谪夜郞·屠隆
  ◆郑提学元佑(侨吴集)·顾嗣立
  曲论·徐复祚
  五集卷二十四·乾隆
  黄庭坚诗全集二·黄庭坚
  卷二十三·曹庭栋
  卷二·康熙
  提要·朱翌
  沈佺期诗鉴赏·佚名
  34.李白:五言律诗三首·施蜇存
  云林集序·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李唐宾

    (任继图上,云)恰才迎候友人花仲清,至邮亭徘徊半晌,尚不见来,不免在寺中消遣去咱。(入廊下,见叶科,云)这里怎生有一片叶子从空飞将下来?我拾起来看波。(做拾叶科,云)多管是那一个知我失了浑家,故作此诗。想天与姻缘,夫妻必有完

  •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赠漳州守綦叔厚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十

  • 卷5 ·佚名

    白玉蟾 武昌怀古十咏 江汉亭 西风黄叶满秋城,水鸟飞无沙碛腥。 淮浪白如头似白,沔山青与眼俱青。 何人得见莲花女,此地空余江汉亭。 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 白玉蟾 武昌怀古十咏 灵竹

  •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脱脱

        鲁宗道 薛奎 王曙 蔡齐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着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

  • 卷二十·谷应泰

      ○设立三卫成祖永乐元年三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以大宁故地界三卫。大宁,故兀良哈地也。在乌龙江南,渔阳塞北。春秋时为山戎,秦时为辽西北境,汉为奚所据,后魏韩库莫奚服属契   丹,唐为奚、契丹,元为大宁路。

  • ●卷二百四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四。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张棣金虏(改作国)图经(旧校云:此卷以金史对舛巳极无从改正。又云:但有异同似非舛舛也。)曰:一京邑金虏(改作人)有国之初都上京府曰:会甯地名金源其

  • 康熙五十一年一月至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蒋良骐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刑部等题,察审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内有大逆等语,应即行凌迟。已故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亦有大逆等语,应剉其尸骸。汪灏、方苞为名世作序,俱应立斩。方正玉、尤云鹗闻拿自首,应发往宁古塔安插。编修刘岩

  • 李穆传·李延寿

    李穆,字显庆,李贤的弟弟。从小聪明敏捷,有度量。西魏文帝入关,他便侍奉左右,深被文帝亲近和知遇。他小心谨慎,从不懈怠。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岳,周文帝宇文泰从夏州率兵讨伐侯莫陈悦,陈悦的同党史归占据原州,仍替侯莫陈悦死守。宇

  • 隋高祖文帝纪·李延寿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小名那罗延。他原是弘农华阴人,是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孙子。杨震的八世孙是燕的北平太守杨铉。杨铉的儿子杨元寿,北魏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因而在神武树颓安家。杨元寿生了太原太守杨惠嘏,杨惠嘏生了

  • 卷一百五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建官商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大夫列士其相去何如伊尹对曰三公者知通於天道应变而不穷辩於万物之情通於天道者也其言足以调隂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故三公

  •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傅斯年

    五等爵之说旧矣,《春秋》《孟子》《周官》皆为此说作扶持矣。《孟子》所记史实无不颠倒。《周官》集于西汉末,而《春秋》之为如何书至今犹无定论。故此三书所陈五等爵之说,果足为西周之旧典否,诚未可遽断。吾尝反复思之,以

  • 定公卷二十六(起六年尽十五年)·何休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月者,内有︹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结怨,故危之。)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

  • 天道第十三·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之义。 〔释文〕中准丁仲反。大匠或云:天子也。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注〕夫有其具而任其自为,故所照无不洞明。 〔疏〕夫圣人

  • 磬氏/车人·佚名

    磬氏制作磬,[股、鼓]弯曲的度数为一矩半。以股的宽度作为一,股的长度就是二,鼓的长度则为三。把股的宽度分成三等分,去掉一等分就是鼓的宽度;把鼓的宽度分成三等分,用一等分作为磬的厚度。[磬发出的声音]太清就琢磨它的两面

  •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第二分善达品第七十七之二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谓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如芭蕉树叶叶析除实不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善现,云何菩萨摩

  • 卷第十六·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诈伪部第二十四(此有六缘)堕慢部第二十五  ·述意缘  ·诈亲缘  ·诈毒缘  ·诈贵缘  ·诈怖缘  ·诈畜缘述意缘第一夫至道无隔

  • 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余。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

  • 诗经劄记·杨名时

    一卷,清杨名时著。其书为读《诗》所记,大旨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但《诗所》论“季札观乐”,谓所陈皆西周之诗,无东迁以后诗。此书则据变风终于陈灵公,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至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