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一二

【续宋会要】

原稿旁批:「寄案,徐辑阙户部,其属官见此。」

《两朝国史志》:度支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调度之费,皆归于三司,本司无所掌。元丰官制行,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金部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库藏出纳之节,金宝财货之用,皆归于三司,而权衡度量之制主于太府寺,本司无所掌。元丰官制行,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仓部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仓庾受纳租税、出给禄廪之事,皆归于三司,而别置提点仓场官以督察之,本司无所掌。元丰官制行,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一二 总制司

总制司

【宋会要】

高宗绍兴五年闰二月二十五日,参知政事孟庾言:「准敕差提领措置财用,乞以『总制司』为名。令礼部下文思院铸印一面,以『总制司印』四字为文。行移取索文字,并乞依三省体式。应本司措置事务,依例进呈得旨,并关申尚书省。总制司乞专一检察内外官司应干钱物隐漏、失陷、侵欺、违欠之类,并从本司一面拟定取旨行下,仍申尚书省。其利害明白,事体稍重,今从宜更改。应内外主管财计官吏遇有员阙及不堪倚仗之人,并乞依圣调与宰执商议施行。行在并诸路州军及内外诸军合用钱物粮斛等,从来系户部与漕司应副,自合依旧。」并从之。

五月十八日,诏:「孟庾已除知枢密院事,所有见兼总制司自合依旧。」

七月八日,诏参知政事沈与求权行兼领总制司。以孟庾除知绍兴府故也。

六年三月四日,诏:「沈与求已除知明州,总制司官候三省别除执政官取旨。」

籍给剃度受戒文牒而已天头原批:「此系重文,见祠部。」。元丰改制,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膳部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供御之膳羞、内外饔饩隶御厨,以它官勾当陵庙牲豆、酒膳,诸司供奉口味,亲王以下常食料,皆分领它司,本司无所掌。元丰改制,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天头原批:「清本已缮校过。」。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职方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远近、四夷归化皆不与闻,本司但受诸州闰年图及图经而已原稿旁批:「查《职官》二十七」,天头原批:「此当校补入。」,又批云:「已补入。」。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驾部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舆辇车乘隶于太仆,传驿、给受一出于枢密院,牧之政总于群牧司,本司无所掌。元丰改制,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神宗正史职官志》,见《宋史》。

建炎三年,以驾部兼库部,复并太仆寺归驾部。绍兴元年,复裁内外官,于是驾部又当省,而即适赞读王府,而诏听留,需其迁勿补。厥后间或一置,而一员之制定矣天头原批:「已归太仆寺。」。

【续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库部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凡戎器分藏内藏库及军器库,以它官及侍典领卤簿、仪仗天头原批:「归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一三 礼部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七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魏收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脱脱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宋濂
  卷四十九·谷应泰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平闽纪卷之四·杨捷
  已疟编·刘玉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袁枢
  安同传·魏收
  吕祉传·脱脱
  吕大防传·脱脱
  卷六、削平流寇·黄鸿寿
  卷四十五典礼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三 韦应物 拟古诗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弘治十八年六月甲寅朔敕谕礼部曰朕惟自古嗣统之君必追述先世功德加之鸿名盛号以昭显扬顾政令出朝廷惠泽在天下虽庶民百姓莫不尊亲而辅理承化之臣其所闻见体行者尤为切至苟不博采公论详考旧章其何以彰示四方垂于万世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万历六年三月壬子朔以恭视写篆 仁圣懿安皇太后 慈圣宣文皇太后册宝赐辅臣张居正等各银币有差○截留本年漕粮八万石分贮沿河各仓听河漕衙门支用其遗下轻赍等银仍照数类角□羊济边○户部劾奏直隶州县卫所等官侯国安等

  • 第三二八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五·佚名

    一皂役蒙分府谕,协同城工总理等,选举林扬芳为东门总理台下一皂头役罗春叩首叩禀,为遵谕禀举,乞恩俯准着充,俾得趋效事。缘查东门总理周邦正,因母病回唐,所有总理遗缺,蒙谕,着春协同城工总理郑用锺等,另举妥

  • 第二○八札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九日一一四一○—四四·佚名

    新竹知县沈,札发光绪十八年春夏雨季养廉等银与典史即补清军府、本任宜兰县、调署新竹县正堂沈,为札发事。本年闰六月初六日,据该典史请领光绪十八年正月起,至闰六月底止,春夏两季养廉银一十两,增廉银一

  • 卷十四·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四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一 汉臣 徐璆 马日磾 陈登 太史慈 许劭 徐庶【石韬孟建】 谨案徐璆传阙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南

  • 齐郁林王何妃传·李延寿

    郁林王何妃名叫婧英,庐江飅县人,是伏军将军何戢的女儿。起初将要嫁为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何戢没有儿子,门庭孤独,不想和他家结成婚姻。王俭认为南郡王妃,便是将来的外戚,只需要是高族,不一定是强门。现在何氏门荫华贵而宗族孤

  • 苏威传·李延寿

    苏威,字无畏,苏绰之子。他从小就性情淳厚,五岁时丧父,悲哀痛苦的情形和成年人一样。宇文泰在世时,他继承父爵为美阳县公。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后给他以礼遇,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他。他见宇文护专擅大权,恐怕殃及自身,便逃入山中

  • 拓跋瞜君传·李延寿

    昭成皇帝有九个儿子,庶长子是萛君,次为献明帝,其次为秦王翰,其次为阏婆,其次为寿鸠,其次为纥根,其次为地干,其次为力真,其次为窟咄。  萛君性情愚昧,经常干些不仁义的事情。昭成帝晚年,苻坚派他的行唐公苻洛等前来进犯南部边境

  • 李克宁传·欧阳修

    克宁,为人仁孝,是各兄弟中最贤良的,侍奉太祖小心谨慎从不懈怠。太祖与赫连铎、李可举在云、蔚间交战,后来逃到鞑靼,帮助唐击破黄巢军,克宁都随行。太祖镇守太原,用他当内外制置蕃汉都知兵马使、检校太保、振武军节度使,军中的

  • 礼一五·徐松

    缘庙裁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五日,太常礼院言:「按唐制,长安太庙凡九室,皆同殿异室。其制二十一间,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 。即今太庙四室,每室三间,将来太祖皇帝升祔,共成五室。欲请依长安太庙之制,东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六·高晋

    恩纶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上命军机大臣传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曰尹继善奏南巡一切事宜现在立定章程预为筹备等语已扵折内批谕矣西北两路现有军务如成功迅速则于奏凯防勲后举行省方问俗之典实属应行之事总之南巡之迟早以

  • 卓镛诗·周诒春

    卓镛诗 年二十六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冀堂。业商。已婚。女一。初学于南京金陵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后得半官费。入斯丹佛大学。习经济科。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副会长。西美留学

  • 第七章&nbsp;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史记》记载,孟子(公元前371?一前289?年)是邹(今山东省南部)人。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当时的齐国(也在今山东省)是个大国,有几代齐王很爱好学术。他们在齐国首都西门-稷门附近,建立一个学术中心,名叫"稷

  • 杂宝藏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仇伽离谤舍利弗等缘  龙王偈缘  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共命鸟缘  白鹅王缘  大龟因缘  二辅相诡媾缘  山鸡王缘  吉利鸟缘  老仙缘  二估客

  •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临般涅槃后。佛法欲灭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前后围绕共会说法。当尔之时有执金刚神问

  • 学古绪言·娄坚

    诗文集。 明人娄坚撰。二十五卷。娄坚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人,一说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万历间贡生。少从归有光游。工书法。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号“嘉定四先生”。诗颇清新。是集近二十万字。其文颇

  • 入药镜·崔嘉彦

    气功著作。不分卷。唐代崔希范撰,撰年不详。此书以三字诀形式写成,记述了内气贯通任督二脉之过程、内丹功修练阶段与步骤,并介绍意守命门之法、月节律与练功之关系、练功偏差之预防等内容。此书述说习练气功之要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