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六

纪年

世宗圣明皇帝上

世宗圣明皇帝初名襃後改名雍武元皇帝孙晋王宗辅【按金史宗辅为左副将军薨追封潞王皇统六年进冀国王正隆二年改封许王未尝封晋王】之子也母曰图克坦氏生帝於云中【按金史本纪云母曰贞懿皇后李氏生於上京】其夜有光明体重倍於常儿性极仁厚在熙宗朝常侍立见有桎梏重囚帝问曰何不赦之熙宗嘉其意降其罪既长统兵为将达兰乌珠诸父南征帝未尝不在行间特以仁厚为士卒所推敌人所爱东京之役路允迪【按原书作路允中考世宗入宋东京与宋路允迪会相为宾主事见熙宗纪中今改正】承檄风靡入城之後不戮一人海陵晚年肆虐日甚宗族大臣悉被诛戮而旧臣如张通古孔彦舟亦皆坐死国人莫有固志及将用兵又借民间税钱五年民益怨愤是时豪杰并起大名王友直济南耿京太行陈俊倡集义衆而契丹之後耶律干罕亦兴於沙漠渤海一军万人叛之归辽阳府共谋立帝【按金史叛臣传云海陵伐宋籍西北路丁壮耶律干罕从萨巴为乱又世宗纪云海陵南伐籍契丹部丁壮为兵部人不愿行遂叛至是咸平府穆昆瓜里攻陷韩州据咸平府将犯东京起复东京留守海陵使博索路总管默亲会讨贼默亲即以臣礼上谒博索路本渤海地此云渤海一军万人叛之者谓博索路讨瓜里之军叛海陵而归世宗也但其辞太简於事之首尾不具今节附金史以申明其说】

冬十月丙午【按金史本纪世宗即位以丙午日是月庚子朔丙午乃七日也原书作庚子朔即位今改正】帝即皇帝位改元大定赦天下黄河以北皆下之【辛巳】大定元年十二月帝至燕京

帝知海陵被弑乃与皇子允升允迪拥甲骑一万趋燕京【按金史允迪即世宗太子章宗之父本名呼塔噶大定二年赐名允迪八年更名允恭金史列传及宗室表皆无允开世宗本纪大定元年封子萨喇拉为许王呼塔噶为楚王金史世宗诸子传云永中本名萨喇拉初封许王永中盖即允开允恭为允迪之更名永中亦必允升之更名而金史不载耳】

遣使入宋议和

移宋牒云正隆失德无名兴师两国生灵枉被涂炭已从废殒见议班师各务戢兵以图旧好

【壬午】大定二年春正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帝定都於燕告祠天地社稷且告祖庙

以父故名宗辅非帝王所称改曰宗尧追諡懿宗【按懿宗乃庙号非諡也且世宗追尊其父为睿宗在大定元年事已见上卷此又谓追諡懿宗金图经亦有懿宗宗尧之称则是尝改上庙号而金史不书岂史之阙畧耶今仍原文以备参考又原书此下云以故主亶旧諡武灵庙号闵宗於义未恊改諡孝成皇帝庙号熙宗考熙宗初加諡号在大定元年更定諡号在大定十九年不宜书於此年且已见於熙宗纪中今删正】

封皇子允升为齐王充西京留守

二月命使高忠建往宋告嗣位宋以中书舍人洪迈来贺登位知合门事张瀹【按金史交聘表宋史本纪并作张抡】副之

绍兴之和也近例屈节者凡十四事是时宋以徐喆馆伴始更改之凡十四事其大畧更定朝谒与进书受书仪范及伴使与北使抗礼而已於是畧如汴京故事

国书曰审膺骏命光宅丕图德合天人庆均遐迩比因还使当露悃悰爰从海上之盟获讲邻封之信中更多故频紊始图事有权宜始为父兄而贬损衅无端隙靡邀地天之鉴临又曰愿画旧疆宠还敝国结兄弟无穷之好垂子孙可久之谋庶令南北之民永息干戈之苦

洪迈至燕京锁之馆中抑令於表中改换陪臣二字报书有曰名分既一言而定贡输亦两纪於兹又曰蔑夫致庆之辞要以难行之事实为天鉴再作祸端

正隆之渝盟也宋复取海泗唐邓陈蔡许汝嵩夀等十州至是宋但得四州而已

是时我师攻虢州者败於王彦攻汝州者败於吴拱关陕一路丧秦陇环原熙河兰会洮州积石镇戎德顺军凡十二郡金州一路丧啇虢陕华州凡四郡独持重兵坚守大散关可以扼宋师吴璘遣杨从仪等攻下大散关遂分兵据和尚原未几我师又取河州驱老弱数万屠之选强壮数千充军焚荡其城而还又取怀宁府宋守臣陈亨祖登城督战中流矢死是时京东义士耿京率衆据东平府遣掌书记卒弃疾南附於宋授天平节度节制京东河北忠义军马既而遣使往南宋通和遂不复通京遂为其将张安国杀之以来降

时我兵犹围海州宋张子盖率兵往援仍听张浚【按原书作张俊考张俊绍兴二十四年已卒而是年七月张浚为江淮宣抚此当作张浚今改正】节制相遇於石湫堰率精鋭先入王友直以所部力战我兵大败引还

夏六月宋高宗禅帝位於皇太子是为孝宗遣使刘珙来报登位

珙行至境帝责以旧礼不纳而还

【癸未】大定三年春正月干罕余党萧哲伯耶律瓜里由海道奔宋【按宋史本纪哲伯奔宋在去年十月】

哲伯瓜里皆北朝骁将也

副元帅赫舍哩志宁引兵至虹县宋将李显忠邵宏渊两军皆溃

是时我师聚兵积粮於宿州之灵璧及虹县宋淮西招抚使李显忠建康都统制邵宏渊议欲袭二邑会元帅答南宋书谓境土当以正隆以前为界宋张浚闻於朝且上出师计至扬州合殿前江淮兵八万分隶二将济淮显忠取灵璧宏渊至虹我兵拒之显忠东趋虹县富察图们达周仁及右翼军都统萧琦皆叛降宋会副元帅赫舍哩志宁自睢阳引兵至城下次夕两南军大溃而归士卒死亡甚衆资粮器械委弃殆尽

秋副元帅赫舍哩志宁遣书遗南宋宋令卢仲贤持报书至

报书大畧谓泗海唐邓等州乃正隆渝盟之後本朝未遣使之前得之至於岁币固非所较第以两淮凋残之後恐未能充其数仲贤辞行时宋帝戒勿许四郡而执政命许之无伤冬十一月仲贤至宿州布萨忠义惧之以威乃言归当如命许四郡遂以忠义遗三省枢密院书来凡画定四事一叔侄通书之式二唐邓泗海之地三岁币银绢之数四叛亡俘虏之人且约令十一月二十日以前持誓书来宋汤思退为相遽奏以户部侍郎王之望为通问使知合门事龙大渊副之许割弃四州求减岁币之半【按原书无许割四州二句於情事未竟今据通监纲目补正又按通监纲目是时宋虽遣王之望使金旋手诏之望待命境上而使胡昉先来使昉至被执遂诏之望以币还此但言之望来使而不言其未至而还亦失事实今附识之以备一事之首尾】

五月立皇子越王允升为皇太子【按上文已书秋此又书五月颠倒已甚但此事本妄其先後亦无可更正耳】

时帝以贤厚为羣臣推立长子允升次子允猷皆有勲劳至是允升登储位诸子皆封王允升嗜酒喜游猎胆勇能用兵每劝帝南伐混一天下帝不听【按金史世宗纪大定元年封子呼塔噶为楚王二年立楚王允迪为皇太子八年更名允恭二十五年皇太子允恭薨又世纪云显宗皇帝讳允恭本讳呼塔噶世宗第二子世宗即位封楚王二年五月立为皇太子二十五年六月崩章宗即位追諡体道宏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是世宗所立之太子惟一允恭也此书则谓世宗初立允升为太子允升薨乃立允恭大定元年云立子允升为齐王充西京留守三年云立皇子越王允升为皇太子十二年云皇太子允升薨十九年云太子允升贼杀其弟晋王允猷奔和龙帝遣完顔宇追杀之二十年云立子允恭为皇太子储副至重果中间再立史岂无一语及之者且既云封齐王又称越王既书太子薨又言奔和龙见杀盖所言皆妄尔】

是岁宋孝宗隆兴元年

【甲申】大定四年春正月诏造总计録

大畧曰正隆失道土木征伐相继而起有司出纳动千万计浩瀚连年莫会其数临急空乏唯有取之於民自今除每岁收支外并将见管实在之数开具成册使朝廷通知有余不足之数且以革去吏奸俟储积果多然後议窠名之重轻考拨定之数目寛减州县优恤疲民

秋八月宋遣宗正少卿魏?来充通问使【按金史交聘表作礼部尚书魏?盖?摄卿以行也】

国书之来已许割四郡但求减岁币之半?及疆帝以书不如式不受又谕割商秦地及归正人且求岁币二十万?以闻诸朝宋帝命尽依初式再易书岁币亦如其数

是时宋丞相汤思退力主和议隂告我师俾以重兵胁和

冬十一月元帅布萨忠义遂自清河口渡淮且分兵取滁州

时因宋相汤思退隂输胁和之请乃以未得所欲为辞复自濠州系桥渡淮宋守将魏胜战死刘宝自楚州王彦自昭关南遁又分兵取滁州至六合县为宋步军统制崔臯所败【按原书无统制二字据宋史本纪补正】

宋使至颍河口见布萨忠义赫舍哩志宁令持国书诣燕山定和

国书畧曰修此齐盟出於初议中因曲见或为矛盾之言致此数年未讲衣裳之会兹聆嘉报不替旧欢仰卫社之大忠感睦邻之高义已遵约束无复异同二将令与其介康諝【金史交聘表作康偦】同诣燕山我师亦罢

宋遣洪适为贺生辰使龙大渊副之

【乙酉】大定五年春正月大雷【按是年大雷金史五行志不书】

二月赐高年孝悌力田人粟帛各有差

赦河南诸州

以被兵去处干戈涂炭故也

夏四月遣报问使完顔中【金史交聘表及宋史本纪并作完顔仲】杨伯雄至南宋宋遣李若川来贺上尊号

是年我所遣报问使副殿前左副都点检完顔中翰林直学士杨伯雄至南宋持国书入见始谓江南为宋皇帝【按此条分注原书属上年宋遣洪适为贺生辰使一条殊为失伦今移正】

元帅布萨忠义副元帅赫舍哩志宁来朝帝宴之於正隆殿赐金帛有差 是岁宋孝宗乾道元年

【丙戌】大定六年春正月己酉朔大会羣臣於紫极殿始用百戏酒三行则乐作鸣钲击鼓百戏出塲有大旗狮豹跷索上竿之类

夏熙州龙见

熙州野外泺水有龙见三日初於水面见苍龙一条良久即没次日见金龙以爪托一婴儿儿虽为龙所戏弄畧无惧色三日金龙如故见一帝者乘白马红衫玉带如少年中官状马前有六蟾蜍凡三时方没郡人竞往观之相去甚近而无风涛之害【按金史五行志以此为天眷元年夏事】

秋七月翁舍展国率户内附

以其地为资霖等州

冬十月宋遣使方滋来贺明年正旦帝亦遣使往宋贺会庆节寻又遣使往宋贺明年正旦【按金史交聘表大定六年正月宋礼部尚书方滋福州观察使王拚贺正旦七年宋试工部尚书薛良用昭庆军承宣使张说贺正旦此以方滋为七年贺正旦使误也】

十一月行幸东京行宫

十二月庚寅还宫

【丁亥】大定七年春正月赐酺一日

命羣臣赋诗京邑耆老亦会焉颁赐各有差

冬十月免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为白户

十一月诏往年兵士从征身殒战塲者蠲其家租赋帝与宋帝各遣使往来贺明年正旦

待宋使使副日给酒二十量罐羊肉八筋果子钱五百杂使钱五百白麫三筋油半筋醋二升盐半筋粉一筋细白米三升酱半筋柴三束上节加供细酒六量罐羊肉五筋麫三筋杂使钱二百白米二升中节常供酒五量罐羊肉三筋麫二筋杂使钱一百白米一升五合下节与中节同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四·柯劭忞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佚名
  六十三 曹寅奏尚未议定平粜缘由摺·佚名
  凡例·纪昀
  三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覆查给还原书情形并呈续获违碍书籍折·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二十一·郑麟趾
  韩性传·宋濂
  沙全传·宋濂
  胡居仁传·张廷玉
  杨文忠三録巻五·杨廷和
  卷五十二·陆宗楷
  第三节 儒、玄、佛思想转移·吕思勉
  程义藻·周诒春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棕窗杂记·王闿运

    湘绮楼词选三卷,湘潭王壬秋[运]纂。於古人词多所窜改。如欧阳永叔之“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改“窥”作“归”,谓“垂帘矣,何得始窥”,不知垂帘燕子正不得归,必著一&ldquo

  • 刻古赋辨体跋·祝尧

    古赋辨体凡十巻前守无锡顾君与新尝命工刻之未及告完寻陞广东臬司宪副是时吉安节推金城吴君子贞来署府事踵而成之然中多遗阙譌误观者病焉偶得侍御大梁熊君子脩按蜀时所刻全本乃今方伯颍川张公南溟所校者因取而补正焉庶

  • 第一百四十九回 救后路衡山失守 争关余外使惊惶·蔡东藩

      却说谭延闿见和议破裂,又入战争时期,和鲁涤平等定下计划,等湘谭的鲁涤平军准备好后,便和长沙对岸的蔡巨猷军的刘序彝部,以及湘阴、赤竹、洙州各面的军队,齐进以夺长沙。到了赵军下总攻击令的那一天,因鲁军还不曾准备定

  • ●海东逸史卷五·佚名

    列传二余煌字武贞,号公逊,会稽人,天启五年进士第一。历官至右庶子,乞假归,遂丁外艰,服除久不起。鲁王监国,起礼部右侍郎,再起户部尚书,皆不就。明年,以武将横甚,拜煌兵部尚书,始受命。时内阁田仰与义兴伯郑遵谦争饷,两军格斗,喋血禁

  • 第十五卷 清乾隆·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赵宏恩 乾隆元年任。庆 复 乾隆二年正月十一任。那苏图 满洲厢黄旗人,云骑尉世职,乾隆二年又九月十二日任。四年十一月丁忧。郝玉麟 乾隆四年十一月初五署。杨超曾 乾隆五年五月二十五署。那苏

  •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元 和 县经 部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清·惠 栋周易述二十三卷 惠 栋易汉学八卷 惠 栋易大义 惠 栋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惠 栋易例二卷 惠 栋古文尚书考二卷 惠 栋九经古义

  • 耶律合住传·脱脱

    耶律合住,字粘衮,太祖弟迭剌之孙。幼时不喜欢玩耍,遇事聪明机敏,善于谈论。初时因为是皇上亲近族人得以入宫侍卫,每次随从征伐都立有战功。保宁初,升任为右龙虎卫上将军。因为宋军多次骚扰边境,拜为涿州刺史,西南兵马都监、招

  • 萧挞凛传·脱脱

    萧挞凛,字驼宁,萧思温再从侄。父亲术鲁烈,擅长相马,应历年间任马群侍中。挞凛幼时敦厚,富有才智和谋略,精通天文。保宁初,任宿直官,累任困难繁重之职。统和四年(986),宋国杨继业率兵从代州侵犯我国,攻陷城池。挞凛任诸军副部署

  • 卷二十八·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八圣驾幸鲁恭纪二十韵翰 林 院 检 讨【臣】田成玉圣世隆师表明禋绍百王尼山勤景仰阙里溢辉光删述传难罄精微道不忘斯文悬日月于迈见羮墙翠栢桥门外香芹璧水旁鸾旂齐映日鹭序迥凝霜入庙

  • 四书留书自跋·章世纯

    道者有物之文理也其始也有所出其行之也有所成圣人因所能以制道因有功以名道人所不能不得而用之也推而往往而不得其所成则无谓用道也故道之所始因性所可能因物材所可任上从天地明法之悬意象相凖下倚万物长短之质比次调

  • 佚文篇第六一·王充

    【题解】本篇以汉武帝时发现散佚的儒家经书为话题,叙述了秦汉时期文章的盛衰史。他把儒家经书的存亡说成是文化盛衰的标志,并以此指责秦始皇“燔五经”是“厥辜深重”,颂扬了汉代“诏求亡失”的儒家经书

  • 卷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冠礼第一之一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朱子曰诸侯朝服以日视朝天子皮弁以日

  • 序·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序庆元己未冬先生文公令沈作书集传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緫若千万言呜呼书岂易言哉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而浅见薄识岂足以尽发蕴奥且生于数千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千载之前亦已难矣然二帝三

  • 伍制令第十四·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当时军队内部以伍为基础的连保制度,是当时统治阶级控制军队的另一种手段。68、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伍有于今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伍有诛

  •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梵行品之三迦叶菩萨言。如佛世尊为舍利弗说世间知者我亦得知。世间不知我亦悉知。其义云何。善男子。一切世间不知不见不觉佛性。若有知见觉佛性者。不名世间名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澄观

    第七正行甚深。疏二何故下。疏文有二。先总彰大意。二前四下别释经文疏。杂集第七说诸烦恼等者。解妨。问既分根本随惑。云何皆名为随。故为此通。故彼论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是烦恼。释

  • 墓畔回忆录·夏多布里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

  • 满城风雨·张恨水

    《满城风雨》通过大学生曾伯坚被军阀强行拉夫的种种遭遇,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军阀发动内战带来的灾难,并引发了外侮,是一部描写军阀混战的小说,有许多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