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五

纪年

海陵炀王下

【辛巳】正隆六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太史奏当交不亏羣臣称庆【按宋史及通监纲目是年正月甲戌朔日食不受朝而金史纪志皆不书】自去冬举兵江上汹汹讹言帝已崩幼主嗣立改元新德南宋信之後使者回言无此事大金已授甲造舟必为南渡计

夏五月遣高景山王全往宋贺天中节宋帝见於紫宸殿

时帝恃其强盛欲南伐久矣全因道帝意求淮汉之地及指取将近臣议事并报钦宗讣音且言帝以九月北巡今所指近臣当於八月至金国大率皆谩辞也

帝令诸处统军择其精於射者得五千人皆用茸丝联甲紫茸为上黄茸青茸次之号硬军亦曰细军

帝每自诧曰取江南此五千人足矣

六月南迁汴京自左丞相以下具九节仪从迎帝於南薰门帝及门而暴雨至仪从皆不克举帝入内至承天门迅雷大风并作【按原书此条接叙於帝弑太后图克坦氏之下考金史通监纲目帝南迁在六月弑太后在七月帝弑太后以其止南伐非以其止南迁也今改正】

宋徐喆来充起居称贺使

贺帝迁都也喆未至盱眙帝遣韩汝嘉先在泗州遂相见於淮岸口汝嘉传帝语谓卿等虽来既非所召可且回国令元指定一二近上人来须九月初定到

韩汝嘉自盱眙归谏帝寝兵议和帝曰汝与南宋为游说耶遂赐死

秋帝率其衆北巡至北邙山因改名其山曰太平彗出角【按此上三条原书皆叙於南迁汴京之前先後倒置今移正】

七月帝弑其嫡母皇太后图克坦氏

宿王帝亲弟也诸王戮宿王独存时帝怵於梁大使之言宿王尝隂至太后处告曰今郎主信梁大使伪言广筑汴京用兵南伐皆是败国之事三王欲谏郎主不问已斩之矣今告娘娘望谏止之时太后方病适帝至因命之坐而问曰闻今广筑汴京签民造船聚糗粮制军器果有之乎帝曰有之太后曰吾无他疾以皇帝用兵不止远征江南是吾病也若行此事民心必离乱之端也历代无道之主皆亡国败家若果有此事其能免乎帝大怒遂使护军将军持嘉彦忠即宫中弑之以威言者於是左右缩颈国人以目而皇后图克坦氏与太子光煐【按金史作光英】复谏帝亦欲诛之母子俱避去三日方出

帝一日坐正隆殿召臣下问曰许多宰执孰能有为统军者右丞刘萼【按原书作刘谔考金史宋史并作刘萼今改正】曰臣请为之上喜即拜萼为汉南道行营统军将二万衆历唐邓以瞰荆襄又以金紫光禄大夫张忠彦【按金史作张中彦】统步军孟州防御使王彦章副之将五万衆据秦凤以伺巴蜀工部尚书苏保衡统水军【按金史海陵纪及保衡传并云为浙东道水军总管】骁骑上将军完顔郑家努【按金史作郑家】副之由海道趋二浙余兵帝自将焉

时帝与梁大使及妃嫔数人在宫游观闻李贵儿歌柳耆卿望海潮词咏钱唐之景帝喜梁大使曰此神仙词也既而后亦到遂饮酒时汴守孔彦舟进木樨一株帝喜梁大使因曰此花乃江南植以为薪於是帝问朝中谁曾往江南者梁大使曰有兵部尚书胡邻遂召邻问钱唐之景邻曰扬州琼花润州金山平江姑苏钱唐西湖尤为天下美观帝闻之大喜决意南征

九月西元帅喀齐喀攻宋黄牛堡败还

喀齐喀以五千骑自凤翔大散关入凤州界三十里攻黄牛堡宋守将李彦坚告急於吴璘驰至杀金平遣将援之彦坚督衆用神臂弓射却我师璘又遣别将至宝鸡渭河夜刼桥头大寨我师败焉

刘萼攻光化军败还

我师攻光化军骑兵数百忽突入城宋守臣张超开谯门令从者率郡人巷战我军死者千余人遂引还

刘萼又攻信阳军仍失利引还

我师攻信阳宋赵撙引兵赴之军即还【按原书云西元帅喀齐喀攻宋黄牛堡光化信阳二军败还又云喀齐喀又攻信阳军仍失利引还光化军今襄阳之光化县信阳军今汝宁之信阳州喀齐喀之师在陕西凤翔安得至此考金史本纪攻光化信阳者乃汉南道刘萼之师原书舛谬殊甚今改正又按金史本纪刘萼取光化军信阳军宋史本纪张超守信阳军金兵至拒却之金人犯信阳赵撙引兵赴之敌骑败走二史互异此书与宋史同与金史异】

帝以右丞李通为大都督尼雅满阿萨呼副之令先造浮桥於淮水上帝遂自将南征

帝衣橘红袍乘金甲马自宋州门出皇后图克坦氏与太子光煐俱送行帝掩泣徐曰天实使之不自由也时兵号百万氊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絶南方大震

冬十月取安丰和光等州

帝既渡淮令万户萧琦以十万骑自花靥镇由定远县取滁阳路至扬州琦至藕塘驻军先以百骑至清流关南军无与敌者遂长驱而入直抵滁州守臣陆亷弃城去琦复自滁州引兵至瓦梁扼滁河不得渡执乡民欧大者问之大绐以有路自竹冈镇可径至六合琦从之使为郷导遂纡路半日故六合居民皆得逃去琦得城不入径自山路趋扬州攻克之

我师三千至樊城宋翟贵王进战死

时翟贵王进戍樊城兵不过三百我师至城下会无桥不得渡贵进引兵出战俱死士卒半淹入江中至晚我师退

我师至德顺【按原书作顺德考家史地理志德顺军属秦凤路金史地理志德顺州宋德顺军国初隶熙秦路宋史吴璘传攻德顺八日而克今据改】

宋吴挺向起乃吴璘所遗攻德顺之师【按原书无攻字据宋史吴璘传补】抵於城下有秦世辅者与其父出欲归宋师金人执其母妻招之世辅将还其母曰还亦死不还亦死等死耳曷若善事赵天子我师杀其母妻

是役也宋统制官朱勇被执不屈杀之高师中力战死璘寻遣王中立败我师於治平寨又败我师於照城坡

我师既得扬州即遣兵来瓜州渡为刘錡撃败於皂角林

錡命部将贾和仲吴超等来拒於皂角林我师陷重围下马死战数合錡部将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设伏我师既入张弩俄发我师以运河岸狭非骑兵之利稍稍引去遂大败宋斩我统军高景山俘数百人

我师分兵围海州宋魏胜邀李宝舟师并撃围解继又败於胶西

先是宿迁人魏胜为宋起义兵复海州宋总管李宝承制以胜知州事至是帝渡淮恐胜睨其後分军围海州会李宝率舟师由海道将拒我於胶西胜遣人邀宝於东海县同撃败我师於新桥胜还守北关据沙堰寻以单骑叱逐东门外我师望风骇散翼日引去胜於是遣辨士招内降伏时山东豪杰王世修辈皆各以义旗聚衆争为应援李宝乃与其子公佐引舟师密至胶西石臼岛【按宋史李实传作唐岛】而我舟师已出海口泊陈家岛相距止一山候风即南行不知宋师之猝至也宝伺我师之未觉遣其将曹洋黄端祷於石臼神祈风助顺忽风自南来衆喜争奋引帆握刃俄顷过山薄近我舟鼓声震荡我师大惊失措我师舟帆皆以锦缬为之弥亘数里忽为波涛卷聚一隅窘促摇兀不能动宝命以火箭射之烟焰遂发延烧数百艘有火所不及者犹欲前拒宝命健士跃登舟上以短兵撃刺我师尽殪余军多中原旧民脱甲而降者三千衆斩我将完顔郑家努等六人唯统军苏保衡未发旋闻其自经死【按金史保衡传及范成大揽辔録皆言保衡世宗时为右丞此书误】

我师攻陕州为宋任天锡所败

渤海军万人叛归辽阳府【按原书作会宁府考金史上京为会宁府东京为辽阳府世宗立於东京乃辽阳非会寜也已於年谱中辨正今改正】立东京留守襃为帝自帝发汴京将士多亡归者哈斯罕明安福夀高忠建卢万家努东京穆昆金住等始受甲於大名即举部万余人亡归且宣言将归东京立新天子时咸平府穆昆瓜里反据咸平将犯东京海陵使博索路总管默亲来讨贼以兵属东京留守襃【按原书云哈斯罕明安福夀高忠建卢万家努博索路总管谋住东京穆昆金住等始受甲於大名即举部二万余人亡归考金史海陵纪云哈斯罕明安福夀等始受甲於大名即举部万余人亡归又世宗纪云咸平路穆昆爪里反将化东京海陵使博索路总管默亲来讨贼以兵属帝是默亲与福夀等虽同至东京翼戴世宗然一为从征亡归之衆一为海陵遣归讨贼之师 原书乃比而合之殊告事实今改正】襃留守东京天性仁孝沉静明达为衆心所归故吏禄锦自汴还具述帝弑母等事且言将尽杀宗室兄弟襃惧谋於其舅兴中少尹【按原书作兴元少尹通监纲目亦同据金史世宗纪作兴中少尹金史地理志兴中府属北京路兴元府即今之汉中府此时属宋金未尝得之此书与通监纲目并误今改正】李石石劝襃杀副留守高存福【按原书劝作惧据金史世宗纪改正】会福夀等以军至遂共杀存福等御宣和殿即位大赦改元大定下诏暴扬亮罪恶十事追尊父晋王宗辅为帝追諡简肃庙号睿宗【按原书但言庙号不书追諡今据金史补】

宋虞允文败帝於西采石【按宋史本纪作东采石】杨林渡

时帝为内变所挠於是亲率细军驻和州鸡笼山临江筑坛刑马祭天必欲驱诸军渡江丙子发坛建寅綉旗二中张黄盖帝执小红旗麾衆时宋虞允文迎李显忠交王权军且犒师至采石而王权已去李显忠未至诸将莫肯用命宋军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尽伏山崦唯提举张振王琪稍任其责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立督诸军勉以忠义由是皆奋用海鳅船迎撃士皆殊死鬬北舟沉溺万数其回北岸者帝皆杀之卒不得渡

帝得大定赦诏亟遣郭安国还讨叛乱【按金史海陵纪左司郎中鄂博库白东京即位改元事上拊髀叹驻军江北遣武平总管阿林先渡江至南岸失利上还和州是海陵闻世宗即位在未渡江之先也据通监纲目则海陵先於采石渡江为虞允文所拒还次和州乃闻世宗即位此书上条言帝为内变所挠在未渡江之时与金史合此条言帝得大定赦诏在渡江不利还师之後与通监纲目合盖由杂采诸书故前後互异今姑并存以俟考云】

左丞相张浩自汴京録大定即位赦诏驰报帝军帝叹曰朕欲俟江南平後取一戎大定之义以纪元是子乃先我乎命左右取书一帙示其下果预识改元之事即遣先锋郭安国回衆攻之令尽诛黄河以北之叛已者

衆军弑帝於扬州元帅府

帝自采石之败乃北抵瓜洲宋虞允文亦自建康驰至镇江时江岸有车船二十四艘允文同总领朱夏卿等相与临江按试命战士踏车船径趋瓜洲迫岸复回我师皆持满以待其船中流上下其转如飞我师相顾骇愕时帝已闻李宝由海道入胶西焚我战舰而荆鄂成闵诸军方顺流而下愈忿乃回扬州召诸将约三日毕济过期尽杀之诸将相与谋曰南军有备如此进有淹杀之祸退有尽戮之忧奈何中一将曰等死求生可乎衆皆曰愿闻教有总管万载曰杀郎主却与南宋连和归乡则生矣衆口一辞曰诺帝有细茸等军不临敌专以自卫诸将虽欲弑逆而细军卫之甚密衆因谓细军曰淮东子女玉帛皆逃在泰州我辈急欲渡江汝等何不白郎主往取之细军欣然共请帝从之於是细茸去者过半帝语威胜统军耶律劝农曰尔所将胜兵我明日自点数少必诛汝劝农自计兵已亡过半与其子宿直将军穆尔谋亦欲弑帝乙未诸将集兵万余人控弦直入帝寝帐中左右亲军散走诸将射帐中矢下如雨帝崩并杀妃侍与谋事者十余人时太子光煐留汴京亦为衆所杀先一夕四鼓浓云塞空东北有大星坠其声如雷盖不祥之徵也南宋有知数者诣行府上书曰以太乙局考之北帝不烦甲兵冬至前自有萧墙之变已而果然

帝凶问至东京【按原书作会宁今改正】世宗乃废帝为海陵王諡曰炀废后图克坦氏为海陵王夫人

细茸军陷宋泰州

刘萼次茨湖为宋守将所败【按原书无刘萼二字接上细茸军一条为一事茨湖在鄂州去泰州远甚细茸军安得并陷之考宋史高宗本纪刘萼复犯汉南之茨湖鄂州军史俊获其一将诸军继进萼师北去则次茨湖乃萼军也原书殊为舛误今增刘萼二字另为一条】

茨湖在大江洪口之南与光化军相对至是我师以舟度欲攻光化趋襄阳会风声不利不得着岸宋军校史俊麾旗登我舟来撃我师遂却

我师次全椒宋李显忠遣将来撃连为所败

时海陵虽殒我师未退为宋杨钦败於洪泽镇又为吴起败於杨林渡翼日始还

海陵被弑於扬州府瓜洲镇之龟山寺时正隆六年十一月乙未也【按原书作十月考金史海陵纪海陵被弑在十一月乙未今改正】在位凡十二年

海陵少而知书既长弥自矫饰府库资财无所爱当世称贤诸王之诛预有力焉而窥觎非望熙宗莫之觉也一吟一咏冠絶当时深沉严重莫测其志及登极之後以法驭下勇於诛杀以会宁僻陋迁都燕京相宅未几复营汴邑初而篡君继而杀母背盟兴兵构祸累年自采石与海道败後不胜其忿而身亦亡矣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五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刘昫
  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脱脱
  ●滿洲實錄卷八·佚名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六·汤球
  提要·李心传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通志卷七十五·郑樵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卷七之二·佚名
  四四 风潮二·周作人
  萧范传·李延寿
  钱习礼传·张廷玉
  卷三十八·佚名
  卷四十一·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四·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四    宋 陈起 编敖陶孙臞翁诗集 以入定大士太乙真人像送莞晦叔 真人与大士兰菊而异芳坐卧得定力铜眼铁脊梁是中有佳趣山海俱茫茫或时现神妙尘蹟生怪光云何得此本有僧吴下狂饮酒不

  • 卷二十五 本纪二十五·赵尔巽

      ◎宣统皇帝本纪   宣统皇帝名溥仪,宣宗之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监国摄政王载沣之子也,于德宗为本生弟子。母摄政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光绪三十二年春正月十四日,诞于醇邸。   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二·杨仲良

      徽宗皇帝   讲议司   崇宁元年七月甲午,诏曰:『朕闻治天下者,以立政训迪为先;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虽华夏乂安,黎民乐业,而法难一定,事贵变通,损益之间,理宜稽考。况宗室蕃衍,而无

  •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七·王祎

    唐武宗皇帝防昌六年春三月帝改名炎不豫左神防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怡爲皇太叔甲子帝崩于大明宫太叔即皇帝位改名忱【以新纪修】解题曰韦昭度续皇王寳运录宣宗宪皇第四子早【本文作便】合绍位乃与侄文宗文宗崩武皇虑有他谋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世宗实录三·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春正月丙寅朔,上不御殿。辛卯,致仕户部尚书徐问卒。问,武进人。深沉廉静,历官所至有声,终始无玷,士论尚之。二月甲寅,宣府谍报,虏移帐驻威宁海子;已而,复报虏欲寇朔州。时谍报日闻。辽东谍者复报,虏欲寇海西、开

  • 卷四十一·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一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师古曰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後与高祖俱

  • 御制读史丹传·班固

    御制读史丹传史美顷侯辅道周皇孙燕啄竟贻忧恰如杜牧评黄绮不是安刘是?刘

  • 九〇 大逆事件·周作人

    上面这篇小文是庚戌(一九一〇)年十月所写,这提醒我其时还住在本乡的西片町,铃本亭在这条街的尽头,便是我们时常去听落语的“寄席”(杂耍场)。在十一月中我们便又搬家了,这回却搬出了本乡区,到了留学生所极少去的麻布,那里靠近芝

  •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司马光

    晋纪十六 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 [1]春,正月,温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阳。 [1]春季,正月,温峤来救援建康,屯军寻阳。 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知口处,兵败而死。 韩晃偷袭在慈湖的司马流,司马流素来怯懦,临战时

  • 第六节 交 通·吕思勉

    隋、唐两代,交通之业,远迈前朝者,莫如运河,其功实成于隋世。则以南北久分,骤见统一,而南方之富庶,又远非分裂以前比也。炀帝开通济渠,已见第二章第四节。自此已前,文帝已开山阳渎。《隋书·高祖纪》:开皇七年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

  • 93.诸葛亮隆中对策·林汉达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有一

  •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晏婴

    柏常骞去周之齐,见晏子曰:“骞,周室之贱史也,不量其不肖,愿事君子。敢问正道以行则不容于世,隐道危行则不忍,道亦无灭,身亦无废者何若?”晏子曰:“善哉!问事君乎。婴闻之,执二法裾,则不取也;轻进苟合,则不信也;以易无讳,则速伤也;新始好

  • 乡党第十·孔子

    这一篇在《论语》中非常特殊,不是记录语言,而是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情况,是一篇孔子的生活素描。全篇原文没有分章,后世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分为若干节。本书根据刘宝楠《论语正义》25节的划分选出6节,以见孔子生活情况之

  • 卷十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二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十三年】平丘之会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其何敌之有【同上】晋自平公以後所谓霸业仅存而已到得昭公时诸侯皆有二心在晋无策不过扫境内

  • 卷第十七·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七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法嗣第五世下二十六人袁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二十六人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洞山第二世道全禅师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京兆蚬子

  • 第三十五則 文殊前三三·胡兰成

    第三十五則文殊前三三舉:杭州無著文喜禪師遊五臺山,中路荒僻處文殊化一寺接他宿,遂問無著近離甚處?答南方。又問南方佛法如何?答:末法比丘,少奉戒律。問多少眾?答或三百,或五百。於是無著問文殊:此間如何住持?文殊云:凡聖同居,龍蛇

  • 卫生宝鉴·罗天益

    二十四卷。元罗天益撰。罗天益,字谦甫,真定 (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曾从著名医家李东垣学习,为李氏得意门生,尽得其师倾囊所授,故造诣颇深。兼承师意,撰有《内经类编》一部,惜无传本。《卫生宝鉴》为罗天益代表作,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