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第十
这一篇在《论语》中非常特殊,不是记录语言,而是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情况,是一篇孔子的生活素描。全篇原文没有分章,后世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分为若干节。本书根据刘宝楠《论语正义》25节的划分选出6节,以见孔子生活情况之一斑,同时有助于读者从做人的角度来了解孔子,加深印象,从而更加深入而立体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精神。
到哪个坡唱哪个歌
【原文】
孔子于乡党①,恂恂②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③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④言,侃侃如⑤也;与上大夫言,圁圁(6)如也。君在,踧踖(7)如也,与与(8)如也。
【注释】
①乡党即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居民单位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这里的乡党相当于今天说家乡。②恂恂(xun):恭顺的样子。③便便:明辩。④下大夫: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又分下大夫和上大夫。⑤佩侃:和乐的样子。⑤圁圁(yin):和颜悦色而正直的样子。(7)踧(cu)踖(ji):恭敬的样子。(8)与与:郑重而自然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父老乡亲面前非常恭敬,极像不能讲话的样子。
他在宗庙和朝廷之上,讲话明辩但也很谨慎。
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而正直。在君主面的恭恭敬敬,但威仪郑重而自然。
【读解】
俗话说:“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适合那个场合、那种人的不同语言方式和仪态。这不是庸俗,而是诗人处世恰如其分的问题。
孔子在父老乡亲面前恭敬而近乎羞涩.很少说话,而在庙堂和朝廷上却明辩且侃侃而谈,显出雄辩的样子。与作为政府高级官员的上大夫说话,与作为一般干部的下大夫说话,以及与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说话,都有不同的语言方式和仪态。
其实,不仅孔子如此,我们今天的每个人也都应该是如此。否则,在儿女们面前说话像跟你的上司说话一样;或者反过来,当你向上司汇报工作时,用教训你的儿女一样的口气和态度,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然是不堪设想的了。
所以,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这本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要把它与那种专门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张三面前一套,李四面前一套的两面派行为区别开来罢了。
猜你喜欢 求人之志·黄石公 卷五·刘因 卷四十一·李明复 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康熙 卷一百六十三·秦蕙田 五辅第十·管仲 卷二十二 士丧礼第十二之三·李如圭 禹贡说断卷三·傅寅 定公·定公元年·左丘明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大乘宗地图释后序·太虚 现乳哺品第二十八·佚名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银货两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