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六

  威蕃錄

  彭城王紘以肅祖明皇帝好佛。手畫形像。經歷寇難而此堂猶在。宜成作頌。蔡謨云。今發王命。稱先帝好佛。于義有礙。文選頭陀寺碑文注。

  譙閔王承字士敬。為湘州刺史。中宗謂承曰。湘州南楚險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會。是用武之國也。今以叔父為之。書鈔。

  譙王承鎮湘州。至武昌。釋軍備見王敦。敦因宴集謂承曰。大王雅素佳士。非將御才也。承曰。公未盡耳。安知鉛刀不能一割。承以敦欲測其情。故發此言。敦果謂錢鳳曰。彼不知懼而學壯語。此之不武。何能為。聽承之鎮。御覽百五十一。

  譙王承為湘州刺史。王敦遣參軍桓羆說承。以劉隗專寵。令討之。請承為軍司。承歎曰。吾其死矣。地荒民尠。勢孤援絕。赴君難忠也。死王事義也。死忠與義。亦復何求。便唱義眾。府長史長沙人虞悝。慷慨有志節。共盟誓。囚桓羆。馳檄湘州。于是一州之內。並皆同赴。同上四百十七。

  司馬無忌讓屯騎校尉之任。職典禁兵。宿衛事重。必宜其人。豈臣微弱。所克堪也。書鈔六十一。

  褚褒為江州。無忌于坐拔刀斫耆之。裒與桓景共免之。御史奏無忌欲專殺害。詔以贖論。世說注二十。

  譙原闕。王恬無忌子。字元愉。一作逾。為御史中丞。值海西公廢。太宗即位。未解嚴。大司馬桓溫屯軍中堂。夜吹警角。御史中丞司馬恬奏劾大不敬。請治一作理。罪。明日溫見奏事。嘆曰。此兒乃敢彈我。真可畏也。初學記十二。 書鈔。 御覽二百二十六。

  梁王珍之。初桓玄篡位。國人有孔璞者。奉珍之奔尋陽。義旗既興。歸朝廷。仕至太常卿。以罪誅。世說注八。

  南頓王宗之字延祖。拜左衛將軍。為肅祖所昵。委以禁旅。御覽二百三十七。

  元皇以明帝及琅邪王裒並非敬后所生。而謂裒有大成之度。勝于明帝。因從容問王導曰。立子以德不以年。今二子孰賢。導曰。世子宣城俱有爽明之德。莫能優劣。如此。故當以年。于是更封裒為琅邪王。世說注二

  東海原闕。王沖為長水校尉。年十一。高選綱佐。以劉耽為司馬。顧和為主簿。書鈔。

  武陵威王晞為桓溫所忌。表晞廢王。徙新安郡。受拜流涕。書鈔。 引晉中興書威蕃錄。

  武陵威王晞為桓溫所收。忠敬王少子也。被廢後。新安王遵初封新寧王。年十二。受拜流涕。哀感左右。將軍桓伊嘗造遵。遵怒門人曰。何通桓氏。門人曰桓伊與桓溫疏宗。相見無嫌。遵曰我聞人姓木邊。便欲殺之。況諸桓乎。由是少稱聰察。及長輒凡退。無復名望。御覽百五十一。

  會稽文孝王道子。初封琅邪王。領會稽王。太元八年。以錄尚書六條開府。領司徒。太元十一年。又領揚州。錄尚書事。太元十七年徙為會稽王。

  安帝即位。公卿奏進位丞相、揚州牧。假黃鉞羽葆。書鈔。 類聚六十八。

  武陵王令曰。丞相墳塋翳然。飄薄非所也。文選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注。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赵尔巽
  ●卷十六·陈康祺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尚史卷三十·李锴
  ◎女医生之趣谈·吴虞公
  一三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将《扬子法言》讹写之处夹签进呈片·佚名
  一一九五 总管内务府奏将誊录恭安列入本府议叙初次一等班内补用折·佚名
  后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裴骃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初记·丁曰健
  武成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卷四十·佚名
  齐王建入朝于秦·佚名
  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637)·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九·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桂·唐圭璋

      桂字惟月,号竹山。张俊裔孙,曾官大理司直。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闲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

  • 第三折·康进之

    (王林做哭上,云)我那满堂娇儿也,则被你想杀我也。老汉王林,被那两个贼汉将我那女孩儿抢将去了,今日又是三日也。昨日有那李逵哥哥去梁山上寻那宋江、鲁智深,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老汉如今收拾下些茶饭,等侯则个。(做哭科,云)

  • 《哀永逝文》译文·潘岳

    出殡的前夕事务繁多。心中的悲哀几乎无法承受。在雕绘著龙纹的灵车旁手扶著门。等待著太阳升起就要出殡了。嫂嫂和侄女心中凄惶。慈祥的母亲心生同情。在听到鸡叫的那一刻启程。大家都悲伤而捶胸哭号。死后的日子多么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经筵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仁宗即位,皇太后垂帘听政。   十一月辛巳,始御崇政殿西閤。召翰林侍讲学士孙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冯元讲《论语》,侍读学士李维、晏殊与焉。初,诏双日御经筵,自是虽只日,亦

  • 绥冦纪畧卷六·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谷房变熊文灿黔之泸州人五溪好役属獠丁峒户故自诩知兵既贵侨楚之蕲水其督两广也以闽海招抚功即其术用之粤冦刘香而恵州三道员受绐被执防不効矣无何香死得褒赏益重岭表称富实而

  • ◎死而复活·李定夷

    前清光绪二十九年,武进怀南乡张家村有张品大者,佣人为业。子仲华,娶怀北李姓女为媳。女性疏懒,奉事翁姑,未能尽职,以是不得翁姑欢。女以不能见爱于翁姑也,乃故肆流言,诬翁姑以种种虐待行为。未几,女忽失踪,四处探寻,杳无踪迹。于

  • 通志卷一百十一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四上后汉杜根【成翊世】栾巴 刘陶 李云 刘瑜【尹勲】谢弼虞诩 傅 盖勲 臧洪【陈容】张衡 马融 蔡邕 左雄 周举【子勰】黄琼【孙琬】荀淑【子爽孙悦】韩

  • 一五五 四库全书处副总裁金简奏核销制刻活版木字器具实用工料银两并请为定例折·佚名

    一五五 四库全书处副总裁金简奏核销制刻活版木字器具实用工料银两并请为定例折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二日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二日,臣金简谨奏,为奏闻核销钱粮数目事。前经臣奏请将四库全书内应刊各书改为活版摆刷通行,拟刻

  • 卷八·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八宋 杨侃 辑大驾 法驾 小驾【舆服志二十九】胡广汉制度曰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乗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乗备千乗万骑法驾八卿不在卤簿唯河南尹执

  • 徐鹿卿传·脱脱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府丰城县人。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嘉定十六年(1223),参加廷试,考中进士,有关官署按其对策决定他名列第二位,详定官因其直率压抑他,结果置第十位。徐鹿卿调南安军学教

  • 卷五十七、平定新疆及回收伊犁条约·黄鸿寿

    德宗光绪元年,春三月,命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初,同治元年六月,陕西回民滋事,围攻省城,并扰同州、蒲城。命皖豫督师胜保移军往讨。十月,胜保覆军,逮京赐自尽,以别州将军多隆阿代之。至二年二月,甘肃回民攻陷固原、

  • 卷七·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七    宋 袁燮 撰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古人亦有言梦者矣武王朕梦恊朕卜孔子吾不复梦见周公周礼亦有占梦之官季冬献吉梦于王盖事有兆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宗喀巴

    学菩萨行〔科〕辛二显示学习智能方便一分不能成佛第二者,如是欲求成佛犹非满足,应须进趣成佛方便。又此方便须无错谬,于错谬道,任何励力终不生果,如欲构乳而扯牛角。若虽不错,然不圆满,纵多励力亦不生果,犹如种子及水土等,随缺

  • 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胡兰成

    第六十五則外道問世尊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

  • 卷第四(观世音卷上)·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四(观世音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注是人意粗是经本此卷总有五十二印五十是主二印是客)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中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摩诃萨大众俱。前后围绕。尔时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偈颂二 侍者 文斌等 编 送全首座回仰山 须弥槌打虚空鼓。万象森罗齐起舞。惊倒南泉王老师。踈山失却曹家女。宽时徧法界。窄处不容针。短绠四五尺。古井千万寻。莫谓仰山年代远

  • 牧令须知·刚毅

    清刚毅著,葛士达辑。二册,六卷。本书汇录衙门公牍程式。内有居官蒞位、吏房文移稿件式、户房文移稿件式、礼房文移稿件式、兵房文移稿件式、刑房文移稿件式等卷。

  • 妙法莲华经文句·智顗

    二十卷。隋代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文句》简称为《法华文句》,略称为《文句》。为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由天台宗始祖智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开讲《妙法莲华经》对经中字句及意义详加解说,其弟子灌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