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七日

办理军机处为咨照札知事。

照得续办三分四库全书处具奏,所有存贮装成书籍,行令遇有便员来京,赴馆请领等因一折,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咨照前来。相应抄录原折,行知遵照办理可也。须至咨者。

右咨浙江巡抚兼管盐政。

计原奏一单。(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六十三·赵尔巽
  卷二十三 肃宗·王夫之
  卷一百·国朝·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吕祖谦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纪昀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七。·金富轼
  江总传·姚思廉
  康默记传(附康延寿传)·脱脱
  卷第六十四·佚名
  卷三·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四言诗张养浩有田 野人遂其闲也弱冠出仕知命而归爰处于郊有琴书以自乐也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爰力于书且勤于苗朝斯夕斯以咏以謡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旣我狎川亦余媚维禽维鱼亦莫

  • 巻十三·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三    明 宋公传 编五言长律诗律屡变意度则一南朝沈休文辈始尚排偶音韵相谐属对精宻至唐沈宋又拘以声病约句准篇名曰排律杜子美有百韵是编盖存其似唐者正月十一日朝囘即事【虞集】宫树

  • 卷九·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九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六十五首 【起自常润复还杭州寻去杭之密州任作 施注缺今补】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聨聨衔尾鸦荦

  •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蔡东藩

      却说元丰八年正月,神宗不豫,命辅臣代祷景灵宫。及群臣分祷天地宗庙社稷,均不见效,反且加剧,辅臣等入宫问疾,就请立皇太子,并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已无力答言,只略略点首罢了。查神宗本有十四子,长名佾,次名仅,三名俊,四名伸,

  • ◎禀牍笑柄·李定夷

    扬友某营官,皖人也。目不识丁,一切来往公文,皆由幕友主持。乃前月奉调,移营才毕。忽又撤任,某茫然不知其故。继有知者,传出内容,一时传为笑谈。盖军营惯例,移扎之后,应上一禀于上官,请示期点验。此次某营官禀词云:某自奉札移屯某

  • 二九六 寄谕李侍尧等查缴《皇明实纪》《徧行堂集》并椎碎澹归碑石·佚名

    二九六 寄谕李侍尧等查缴《皇明实纪》《徧行堂集》并椎碎澹归碑石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九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李<侍尧>、广东巡抚德<保>,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九日奉上谕:昨因高秉家内查出《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二田赋考【十二】官田【臣】等谨案官田之名见於周礼郑衆以为公家所耕田郑康成以为庶人在官者所受田二说不同马端临前考官田类止载殷周之公田耤田不及载师之官田似未赅备自汉至唐不闻云官

  • 卷九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五雍正八年六月上谕十七道初一日奉上谕噶达等处兵丁口粮据该副将等称彼地米价甚贵商贩每斗须八九钱一两不等从前所定折色之价不敷买米之用请永远供运本色而宪德等则以民夫挽运艰

  • 卷一 原道训·刘安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冥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

  • 卫灵公篇·王夫之

    一&ldquo;吾道一以贯之&rdquo;,&ldquo;之&rdquo;字所指,包括周遍。&ldquo;予一以贯之&rdquo;,&ldquo;之&rdquo;字所指,则子贡所疑为&ldquo;多学而识之&rdquo;者也。于此有别,故集注曰&ldquo;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rdquo;。若

  • 孟子集编卷五·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汩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

  • 第三章 6·辜鸿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辜讲这一章第一节所提到的那个很有权势的贵族头领(季孙氏)准备到泰山山顶去祭天(一种帝王特权),孔子听闻后对在这个贵族门下效力的学

  • 谈规矩·梁漱溟

    前天在火车上,同一位朋友谈到济南齐鲁大学医院的一位外国大夫,他检查病人,执行他的职务,格外周匝到家,凡事都是按照规矩去做。而中国学生跟他学习的,遇着不在他监督之下的时候,就不肯按照规矩去做,凡事似乎可省事的就省了。大

  • 复李管卿先生书·太虚

    去年底谈话半途中止,不单你底意思未尽宣扬,即我也觉得尚多讨论的地方,故今日接读你的来信,把去年研究未了的问题提出来继续研究,我是极欢迎的!承你的过分夸奖,我可是不敢当,今亦聊贡所知以凭审裁而已,还望你再进而赐教为幸!据说

  •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八万四千波罗蜜门。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者不。佛告喜王。今此会中有菩萨大士。得是三昧。亦能入八万

  • 卷第十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五门第三子摄颂曰。佛三转法轮  初度五人已不唤名族等  俱尸宣略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

  • 南明野史·佚名

    题南沙三余氏撰。五卷,分述福藩、鲁藩、唐藩、桂藩、唐王聿事。书撰于《明史》既成之后,采摭旧闻,多所补正,揭出南明君臣多“苟安无智,苟且富贵”,颇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