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 吏部尚书刘墉等奏遵旨清查四库全书字数书籍完竣缘由折
一一四○ 吏部尚书刘墉等奏遵旨清查四库全书字数书籍完竣缘由折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臣刘墉等谨奏,为清查四库全书字数、书籍,据实覆奏事。
先经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称:自乾隆三十八年开馆以来,业经十有除载。除现在续办之三分全书,仰蒙皇上特发帑金,按字核算,毋庸置议外。至从前议叙誊录所缮之书,每人名下正课、余课,计各该二百余万字,馆臣自必查核足数,方予议叙。但此外如绘图、篆、隶等誊录,每名下抵字若干、补写若干,又誊录中有缮写尚未足数而告退、革退及中式得官、捐纳、事故等项,其人不下数百名,其字不下数千百万。除给过加级外,此外字数归于何着,【真按:不知此着字何义,前文亦作着!疑为着落之着.】恐供事人等不无影射冒销之弊。且现在之三分书已有字数可稽,则办过之全书及《荟要》,以人核字,又可按数而得,似应彻底清查。将在馆缮竣之誊录若干员、所缮字数若干,及未经缮竣因事离馆之誊录若干员,每名下实在写过字数若干,统计办过书籍赢余字数共有若干,以杜弊混。但此案清查字数,头绪繁多,现在在馆之提调等官,既日有承办之事,不暇兼管,且恐不无回护之见。合无仰恳皇上另行派员会同馆臣详细清厘,以归核实。再,各省采进遗书,荷蒙圣恩,谕令缮写告成,将原书发回本家,以示体恤。臣查其中有同此一书,而数省俱各解到者,馆中自有从前奏到之清单可考,且有誊录自行捐书以供缮写者,并恳饬下馆臣,于三分书成后一并清查。将采进者发回本家,捐交立档存贮,庶各供事人等不致有偷卖等弊。等因一折。于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四库全书缮字总数,并各省采进交出书籍,分别办理一折。所奏是。着派刘墉、福长安、王杰、胡季堂、苏凌阿、勒保,将该馆字数、书籍逐细详查,办理具奏。钦此。
臣等遵奉谕旨,公同会查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八年开馆以来,为时既久。全书及《荟要》各书,卷帙浩繁,各分头绪,及缮写字数之各项誊录不下二千余名。【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人数】以书核字,以字核人,必须彻底详查,方昭确实。随各派所属司员查照该御史原奏,一面行文续办三分全书馆,将缮写三分书籍、字数若干查明声覆,以便核办去后。
嗣据续办处覆称:办理三分全书,每分计字七万万三千零八十一万九千字。【真按:四库全书的字数.】等因前来。臣等查该馆原定章程内开:【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以二百万检索,似乎未见此章程!】每誊录一名,缮字二百万者,列为一等;一百六十五万者,列为二等;篆字以一作十,隶字以一作五;绘图一页作字一千;【真按:绘图与缮写的折算比率-果然是千倍也,前面已可得见矣.】疎者,自两、三页至八、九页折作一页;密者,一页申作两、三页至十页不等。其绘图、篆、隶不足额者,俱以楷字补足,按其多寡,分别议叙等第。年限未满,中式、捐纳得官,酌其写字多寡给予加级。誊录中有字画不甚端楷者,记过一次,罚写字一万,均属有册可稽。
臣等查自乾隆四十三年起至五十年春季止,前后共议叙一等誊录一千五百八十四名,二等誊录一百四十三名【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人数】。内有加课一百万改为一等者四名,年限未满、中式捐纳得官给予加级者六十二名,功课已足、未经到馆议叙移付翰林院咨部存案者六十七名。外有缘事离馆、因事革退未经议叙者七百六十名,记过誊录二百二十五名。共应写字三十七万万三千五百七万四千字。今核该馆所缮四分全书,按照续办处核算,该字二十九万万二千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字,内除《永乐大典》系翰林院缮写,应扣字一万万四千三百八十万余字,【真按: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诸佚书之数量.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诸佚书之字数. 】实计字二十七万万七千九百四十七万六千字;《荟要》二分,计六万万字。【真按:四库全书荟要之字数.】以上书籍,俱以议叙誊录所缮字数作正开除外,尚有留办三分书,计二万万七千零八十五万七千四百字;另行陈设书,计六百四十五万字;已经缮写进呈奉旨扣除改纂、更定各书,计八千四百余万字;全书、荟要中各种提要,计一千三百二万字。【真按:此又不加书名号矣;殊不统一!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的字数.】以上各书核算,共计三十七万万五千三百八十万三千四百字。【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字数.】以人核字,尚盈余一千八百七十二万九千四百余字。统计各书字数,核之各项誊录所缮字数,实属有盈无绌。谨分别款项,另缮清单,恭呈御览。
再,查议叙一、二等誊录,除应写正课之外,各有盈余字数,其中多寡不齐,自应按照功课原册详细稽查,以归着落。今该馆所送功课清册,每誊录名下盈余二、三万至十数万不等,且有核减字数,此项盈余作何着落。再,功课清册,捆积浩繁,检查多不齐全,保无供事人等有意抽藏,以为影射冒销之地。询据该馆提调覆称:此项盈余,原有数千余万,实因书籍浩繁,赶办缮写,经手既多,间有误发重本,有一、二卷至十数卷不等,俱属盈余字数。至功课清册,则因历年既久,经手供事屡经更换,不无遗失,其现存者尚可约略统计。其核减字数,因收书时恐销算或有不准,每名量加核减,以归核实,其实为数无多。等语。臣等随检查所存重本废书,实系分架排列,不下数千卷。伏思此项,虽系正课议叙之外盈余之字,但既系重本,概归无用,似不致有影射冒销之弊。惟供事等发书错误,究系该馆提调等未能随时查察,以致误发重本,多费字数,实属办理不善。至誊录功课清册,更应检齐存贮,以备查核。乃遗失不全,以致不能逐名细算,亦属非是。相应请旨将在馆承办之提调各官交部议处。
至各省采进遗书并各家呈进书籍,自应分项清查,以稽全数。臣等行文翰林院详晰开送数目去后。旋据翰林院查明付覆:收过各省采进及各家进呈各种书籍,共计一万三千五百零一种。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书数. 除送武英殿缮写书籍三千九十八种,又重本二百七十二种,已经发还各家书三百九十种外,现在存库书九千四百十六种,内应遵旨交武英殿者六千四百八十一种,应发还各家者二千九百十八种,军机处及内庭三馆移取者十七种。【真按:疑当作廷字(内廷)!按:作庭亦可,参汉语大词典.】又销毁书一百四十四种,抽毁书一百八十一种,均另行存贮。臣等各派司员赴翰林院,按各项细册清查,并将该馆所存之书照数检阅,均无亏少。至武英殿所存翰林院移送各书,现交续办三分全书处缮写,应俟三分书完竣后,交馆臣送武英殿分别办理。其重本书二百七十二种,并各誊录捐书五百八十九种,亦逐项点查,俱属实存。现有武英殿立档可稽,亦不致供事等有偷卖情事。
所有臣等遵旨清查四库全书字数、书籍完竣缘由,相应据实覆奏。为此谨奏。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十六日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刘墉
署兵部尚书 户部左侍郎臣福长安
兵部尚书臣王杰
刑部尚书降为四品顶带臣胡季堂
署吏部左侍郎臣苏凌阿
兵部右侍郎臣勒保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刘昫 卷一百六十四·志第一百一十七·职官四·脱脱 卷九十九·志第五十二·礼二等·脱脱 卷一百五十一·毕沅 卷十九 后赵录九·崔鸿 卷一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始、至四·计六奇 第五十三回 挟妓纵欢歌楼被泽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蔡东藩 第三十回 承兄位诛逐奸邪 重儒臣规行科举·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十·佚名 一三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询问纪昀前奏王杰派令书吏出银一事情形片·佚名 吴一鹏传·张廷玉 卷二十九断狱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