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国朝

【倭国】  〔吴自泰伯至夫差二十五世,勾践灭吴,其子孙支庶,入海为倭,故《通鉴前编》注云:“今日本国,吴泰伯之后。”。〕

国初尝欲征倭,其国王遣使害哩嘛哈奉表乞降,上问:“倭国风俗如何?”害哩嘛哈以诗答曰:“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刍新酒,金刀脍细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

成化甲午,倭人入贡,见蜀葵花不识,问何名?人绐之曰:“此一丈红也。”其人以纸状其花,题云:“花于木槿花相似,叶与芙容叶一般。五尺阑干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正德间,有日本国使者经西湖,题诗云:“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着工夫。”

倭人入贡,每舣舟定海通津桥,时防闲之法颇严,赋绝句云:“弃子抛妻到大唐,将军何事苦相防?通津桥上团团月,天地无私一样光。”

嘉靖间,倭子从终兴雨中往曹娥江,赋诗曰:“渺渺茫茫浪泼天,霏霏拂拂雨和烟。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又:“天连泗水水连天,烟锁孤村村锁烟。树绕藤萝萝绕树,川通巫峡峡通川。酒迷醉客客迷酒,船送行人人送船。此会应难难会此,传今话古古今传。”

万历二年三月,倭子三人同一破船漂至登州府。其一能诗,是日雨雪,登守就出为题,倭即写云:“一夜东风胜北风,鹅毛飞乱满长空。梨花树上白加白,桃杏枝头红不红。莺问几时能出谷,燕愁何日化泥营!寒冰锁住辙千架,路阻行人去不通。”

【安南】  〔古交趾,其国人之足大指交,故名。〕

交趾王原姓陈氏,后有黎季厘者,江西人,幼时贩至其国,登岸时,见沙上有字云“广寒宫里一枝梅。”厘后夤缘得官。一日,陈王避暑于清暑殿前,有桂干树,王出对云:“清暑殿前千树桂。”群臣皆未对,厘忆沙上所见,遂以对之,王大惊曰:“子何以知吾宫中事?”厘以实告,王曰:“此天数也。”盖王有女名一枝梅,建广寒宫以处之也。遂配之。

弘治间,安南使过吉水,《吊文丞相》诗曰:“吉水江头系客舟,缅怀丞相旧风流。堂堂大义勤王日,竺耿孤忠就死秋。北伐自期终复汉,东征谁谓竟亡同?一身独任网常责,肯戴南冠学楚囚?”

交趾使游京师、西湖,赋一绝曰:“一株杨柳几苎花,醉饮西湖卖酒家。我国繁华不如此,春来遍地是桑麻。”

嘉靖初,都御史毛伯温征安南,其国王以《萍诗》讽云:“锦鳞密砌不容针,带叶连根不计深。常与白云争水面,岂容明月坠波心?千层浪打诚难破,万阵风颠永不沉。多少鱼龙藏未见,太公无计下钩寻。”毛伯温依韵答之云:“随田逐水冒英针,到底原来种不深。空有根苗空有叶,敢生枝节敢生心?宁知聚处焉知散,但识浮时不识沉。大抵中天风势恶,扫归湖海竟无寻。”国王见诗大惊,由是贡服。

交南莫登庸称降,遣侄文明赴京,事毕濒回,辞兵部云,言不能达意。遂上一启。乃同行阮文泰所撰。文泰,其国以状元及第者。词曰:“乾坤发育万物,必资六子以成其功。圣人统御万邦,必籍六曹以宣其教。上下一理,古今同符。文明等抱本投降,赴京伺命。先先周隰,风霜靡惮于驰驱;荡荡尧天,云日第<厂堇>于就望。孚正切,惊惕殊深。恭惟兵曹钧座了,量度包荒,忠形纳约。上俾帝介,宏推一世之仁;外溥海隅,咸遂并生之愿。文明等观光伊迩,受赐良多。车制指南,欣觌遣还之礼;心存拱北,敢忘造命之恩。”

【占城】  〔地在交趾南,滨海,古越裳氏。〕

占城使人入贡诗,其《初发》云:“行尽河桥柳色边,片帆高挂远朝天。未行先识归心早,应是燕山有杜鹃。”其《杨州对客》云:“三月维杨富风景,暂留佳客与同床。黄昏二十四桥月,白发三千余文霜。玉句诗闻贤太守,红莲书寄好文章。欲寻何逊旧东阁,落尽梅花空断肠。”其《江楼留别》云:“□峰俯楼楼俯渡,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杨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脱脱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赵尔巽
  卷五·吴兢
  卷第二百六十三 唐紀七十九·司马光
  第六回 纳群娃羊车恣幸 继外孙螟子乱宗·蔡东藩
  春秋别典卷七·薛虞畿
  宋史全文卷十七上·佚名
  名山藏卷之七十七·何乔远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佚名
  毕再遇传·脱脱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司马光
  卷二十四·佚名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卷2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脱脱

        滕元发 李师中 陆诜 赵禼 孙路 游师雄 穆衍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东阳人。将生之夕,母梦虎行月中,堕其室。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

  • 卷九·辛文房

      ○崔道融   道融,荆人也,自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出为永嘉宰。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 卷第五十四·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七陈瑚 应撝谦 沈昀 徐芳声(蔡仲光、仲光从弟宜之)黄宗炎(弟宗会) 王锦阐陈瑚应撝谦沈昀徐芳声(蔡仲光、仲光从弟宜之)黄宗炎(弟宗会)王锦阐(补)陈瑚字言夏

  • 班马异同卷十五·倪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史记九十九汉书同郦生诸传汉书四十三刘娄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雒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夏四月。己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谕内阁、前据御史李灼华奏倢■<曰融>■<石木>江苏赣榆县知县徐树锷各款。当经谕令魏光焘、恩寿、确查。兹据查明覆奏。所倢■<曰融>■<石木>各款。查

  • 一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原任卢龙知县郭棣秦打湿运送盛京书籍被参革职片·佚名

    一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原任卢龙知县郭棣秦打湿运送盛京书籍被参革职片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七日郭棣秦,山西贡生,原任直隶卢龙县知县。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经原署直隶总督英廉以该员于运送盛京书籍并不亲身照料,又不预备席片

  •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佚名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二日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臣胡翘元跪奏:臣窃惟四库全书,皇上开馆纂集,用昭石渠美备,并以嘉惠士林,典至巨也。比闻督抚大吏遵旨呈送遗书,不

  • 杨行密传·欧阳修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唐乾符(874~879)中,江淮造反群起,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刺史郑蓕以其相貌奇特,解绑放走。后来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迁为队长。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军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

  • 自警编卷六·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事君类上忠义冦莱公当国真宗有澶渊之幸而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冦敌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吕文靖公夷简在章献朝近臣颇以言事去职或劝公宜退公曰先帝待我厚期以宗庙安宁死而不愧于先帝故平勃不去所以安汉仁

  • 卷二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九存旧尚书卷第五古文尚书盘庚上第九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九【宋板】盘庚上考异古本经于今五邦于上有至字 由乃在位由上有曰字 小人之攸

  • 卷九下·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九下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牼卒邾子执矣不书卒于晋归之也归不书不告也不书葬有怨也宋人伐陈宣十四年宋师伐陈为晋讨贰也此则传不见二国致衅之由意亦晋令乎但

  • 身命观与人生观·太虚

    ──十七年十一月在德国福朗福特大学讲稿──一 宇宙之身命观  二 死身命与活身  三 活身命之原理  四 活身命之究竟  五 身命之人生观  六 敌人生与仁人生  七 仁人生之原理  八 仁人生之究竟

  • 续灯正统目录·别庵性统

     清 性统编集 续灯正统序盖闻。普陀之胜无穷也。去四明虽云才数百里。然大洋当其前。西望外国。三韩诸山若在杳冥。北接蓬莱。其东则高丽日本。苍茫云霭间。当海涛盛壮排空触岸之时。风与水相搏。咫尺不能辨。而鱼龙

  • 卷上·学蕴

    嘉兴大藏经 知空蕴禅师语录知空蕴禅师语录序滇楚九台山知空蕴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通(□□□)等编上堂辛亥年三月十五日师于楚雄府福城寺接湖广衡州府开峰山南云禅院密行老和尚书并法拂真仪合楚宰官居士设斋请师开堂

  • 第八十章 十六王章·佚名

    其时,彼大王[普罗加玛婆夫]之外甥,为诗圣而贤者有奇奢耶婆夫[之]楞伽王。(一)践王位[行]灌顶此贤[王]仁宽而大,又其时依自己叔父普罗玛普奢王,令投狱受笞缚痛苦之楞伽住民解放其苦恼。(二、三)于各处,与彼等所有各自之[领]邑、田地及其他

  • 感气十六转金丹·佚名

    宋代炼丹著作。作者不详。1卷,仅3,000余字。继承《青霞子十六转大丹》、《葛仙翁九转灵砂金丹》、《日华子口诀十六章又十六变》等所述丹术,重在论述如何炼出药物来点汞成金。所谓“转”,是指次数。十六转,是炼十六次

  • 续镜花缘·华琴珊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续镜花缘全编》。四卷四十回。作者华琴珊,号醉花生,清末民初时上海人,生卒年月不详。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现仅存稿本,藏国家图书馆分馆。1992年书目文献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