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六 湖南巡抚刘墉奏查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三)

八○六 湖南巡抚刘墉奏查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三)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为查缴应毁遗书,恭折具奏事。

窃照违碍书籍,钦奉谕旨频颁,饬令悉行查缴,业经前任抚臣遍加搜访,节次奏缴在案。

今据布政使陈用敷详称:据印委各官晓谕士民将应禁各省书籍及前人著作陆续呈缴解省,董率局员逐一校核,内有各省暨本省曾经奏缴今续获重复各书共一百四十九种,计完全者一千五百九十二部,残缺者一千八百四十七部。此外,查有本省人著作陆续呈请销毁之书五十种,计完全者四十九部,残缺者十一部;又外省人著作应营销毁之书二十四种,计完全者十三部,残缺者十四部;应行摘毁之书十一种,完全者二部,残缺者九部;并各板片二十四副。俱应解京销毁等情。臣细加核对,凡有违碍之处,俱黏签贴说,编号装箱,预期委员运解起程,咨送军机处验收,酌计此时可以运至京城。理合开具书目,恭呈御览,听候军机处请旨销毁。

再,查违碍遗书,前奉谕旨予限二年,钦遵在案。限满以后,现在加意查缴,以期净尽。此后如有续缴书籍,照旧校阅解缴。再,《湖南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悉经磨勘,凡应行芟节之处,俱逐条删削抽换另刊。

合并陈明。谨缮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四白奉朱批:览。钦此。

附一 湖南本省人著作书目板片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湖南本省人著作应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韵槐阁文集》,四本。安乡人毕雨周着。《韵槐阁诗集》,四本。安乡人毕雨周着。板片共四百四十四块。《楚诗纪》,五本。长沙人廖元度辑。板片二百六十一块。《杨文弱集》,二十五本。武陵人杨嗣昌着。《孤儿吁天录》,四本。武陵人杨山松着。《损斋诗集》,六本。湘潭人刘授易着。板片二百八十三块。《罗氏藏书》,八本。益阳人罗喻义着。板片二百四十二块。《石邨文集》,三本。湘潭人郭金台着。《石邨诗集》,三本。湘潭人郭金台着。《硕薖园集》,八本。永明人蒲秉权着。板片三百零八块。《辽金大传》,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刘友光批注李文正乐府》,一本。攸县人。残板一十四块。《船山自定稿》。三本。 《五十自定稿》,二本。 《六十自定稿》,二本。 《七十自定稿》,一本。《夕堂戏墨》,二本。 《船山鼓棹》,二本。《五言近体》,一本。 《七言近体》,二本。 以上八种,俱衡州人王而农着。《廖大隐诗集》,四本。板片一百四十八块。《环山堂文集》,一本。攸县人蔡来苏着。《梦草亭集》,三本。上湘谢天墀着。板片一百一十二块。《青湖诗集》,一本。华容人严承范着。板片一十八块。《秋心草》,一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一十六块。《大学衍义迩言钞本》,三本。平江人彭其位辑。《云秋养和录》,一本。酃县人谭衡瑗着。板片三十三块。《天听楼偶兴》,五本。湘乡人李嗣亮着。板片三百三十八块。《龙邻遗谱》,一本。益阳人曹尔质着。板片四块。《紫岩集钞本》,一本。长沙人黄学谦着。《濑园诗集》。二本。华容人严首升着。《濑园文集》,七本。华容人严首升着。板片五百一十五块又三十九块。《天放古文》,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古唐诗》,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南溪草》,安乡人杨明伦着。钞本。《慎斋诗》,溆浦人舒宏训着。钞本。《南浦遗训》,酃县人谭秀云着。钞本。《晴江草堂诗集》,八本。衡阳人李稳着。板片三百一十五块。《楚风补》,十本。长沙人廖元度辑。板片五百六十块。《常华堂文集》,二本。宁乡人张鸣珂着。板片七十三块。《一纪删余稿》,一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一十五块。《后一纪删余稿》,二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六十六块。《秋感诗》,一本。清泉人周士仪着。《耕余堂》,一本。安化人郭洪起着。《楚风冷诗集》,一本。攸县人陈五玉着。《了葊文集》、《诗集》,各八本。湘潭人王岱着。又诗板六百二十五块。《夕堂绪论》,三本。衡州人王夫之撰。板片二十四块。《燕日堂录》,七本。醴陵人廖志灏着。《国朝诗选》,十二本。攸县人彭廷梅选。《后场经济类编》,一本。古吴杨廷枢选,古潭张运泰笺释。

以上书五十种,均有违碍及板片,俱请销毁。

注:此单中《孤儿吁天录》前有乾隆朱点。

附二 外省人著作应请销毁书目清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查获外省人著作应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赖古堂尺牍新钞》,六本。高阜罗耀选。《写心集》,四本。西湖陈枚辑。《天盖楼述评》,十本。吕葆中选。《唐顺之稿》,十五本。逆犯吕留良评。《皇明制书》,五本。《通鉴会纂》,十二本。竟陵锺惺订,西陵汪桓定。《听嘤堂汇选名表》,二本。吴郡黄始选。《樵史》,一本。无撰人姓氏。《古文观止》,六本。山阴吴乘权、吴大职同辑。《明文得珠》,二本。古棠徐暄评释。《叩钵斋》,一本。西陵李之浵、汪建封同辑。《历朝鉴谱》,未钉。云间聂慎行着。《二三场有神集策》,二本。江宁黎利宾编次。《二三场有神集表判》,二本。江宁黎利宾编次。《二三场开宗表策》,一本。赵城赵灿英评。《英烈传小说》,四本。君召余应诏刊。《明文大家二编》,三本。《明文得》,一本。《小题合评文在》,一本。《今文大小题商》,一本。《通鉴约义》,一本。吴郡王世贞纂。《历朝纲鉴辑略》,六本。古虞朱青岩着。《四书尊注会意解》,十二本。广陵张九达着。《半窗史略》,十二本。永新龙体刚纂。

以上书二十四种,俱应销毁。

附三 外省人著作应请摘毁书目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外省人著作应请摘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古文快笔》,一本。吴门杭永年、琅琊王化远同评。查目录载钱谦益文一首。

《明文初学读本》,二本。长洲汪份选。内有钱谦益文三篇。

《香海棠诗歌》,一本。四川袁子让着。内有花命妇歌。

《诗持》,二集七本,三集六本。闽中魏宪选。内有龚鼎孳、钱谦益、吴伟业、屈大均等诗。

《明文分类传针》,一本。江南汪思回编。内有钱谦益文。

《明文小题传薪》,三本。濮阳臧岳评选。内有钱谦益文四首。

《江辰六文集》,十一本。贵阳江闿着。内有引钱谦益语并屈大均诗。

《程墨衡》,一本。查系明人程墨选,不着选人名氏。有锺惺文一篇。

《合并纲鉴全编》,一本。无撰人名氏。总论多引《历朝捷录》。

《陶庵诗集》,一本。明嘉定黄淳耀着。查集内《少年走马行》、《宏光改元书怀》等诗,字有空缺。

以上书十一种,俱应摘毁。(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汉本纪第十·欧阳修
  ●卷六·徐梦莘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蔡东藩
  ●卷十一。恩叙六·梁章钜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纪昀
  金佗稡编卷二·岳珂
  ●弘光实录钞卷四·佚名
  元行冲传·刘昫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四年·佚名
  三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陈廷敬

    目  录 二十调五十三体,起一百十三字至一百二十五字玉山枕一体 期夜月一体 轮台子二体 沁园春七体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丹凤吟三体 紫萸香慢一体 瑶台月三体又名瑶池月 宣 清一

  • 卷六·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六    宋 贺铸 撰近体诗长句上五十首 上已有怀金明池游赏 熙宁乙卯临城赋 西城小雨宿尘消春水溶溶拍尽桥拾翠汀洲白苹发披香宫殿紫云高彩舟日晚绮罗醉油幕风晴丝管焦侠少朋游应念

  • ●序·沈泰

    或曰:杂剧非古也。虽唐、宋代有之;然宋只有词无曲,浸淫至胜国而始盛。王、关诸子,擅美一时。今考其爵里,灭没不传。此岂词林不朽事?州云:“词兴而乐府亡,曲兴而词亡。即词,亦鄙其婉娈而近情也,何有杂剧?”余谓不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冬十月戊子朔置孳生马监于饶州命守臣提领括神武诸军及郡县官牧马隶之仍选使臣五人专主其事时言者以为军旅之事马政为急多事以来国马为强敌所侵盗贼所有其在诸军者无几乞讲求孳生之利于江东西择水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六·佚名

    台阳集台阳集唐赞衮光绪十七年,奉调渡台,权台澎道兼按司篆,于七月二十二日履任;旋补台南府知府:在台将及四载矣。窃思红毛辟地,赤嵌营城;自建行省,如适乐土。三千界外,白浮吉贝之花;九十峰前,红醉槟榔之酒。听羊更于老衢之岭,浪静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正德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樊凯代行礼○遣神乐观乐舞生赍香帛令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陵寝○升云南左布政使俞深为南京太仆寺卿昆阳州知州陈阳为广西按察司佥事○兵科左给事中张王□赞等劾奏肃州参将苏泰等

  • 高句丽传·魏收

    高句丽国,出于夫余,自称其先祖是朱蒙。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被夫余王关在一所屋子里。她被日光照射,抽身避开,日影又追逐她。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卵,大有五升。夫余王把它丢给狗吃,狗不吃;丢给猪吃,猪也不吃;抛弃在路旁,牛

  • 张耀传·李百药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事。解褐给事中,转司徒水曹行参军。义旗建起,高祖擢耀为中军大都督韩轨府长史。韩轨任瀛、冀二州刺史时,又让耀做了自己的咨议参军。后遭御史弹劾,州府僚佐

  • 二十四年·佚名

    (戊寅)二十四年清康熙三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丑,以閔鎭周爲都承旨,李健命爲執義,尹弘离爲掌令,魚史徽爲持平,李喜茂爲修撰。1月2日○戊寅,引見差使員、還下去守令,問民事,勉勵以送。○淸許開市,粟米四萬石,分運水、陸,使其吏、

  • 遇不遇第二十四·佚名

    贤有常质,遇有常分。贤不贤,性也,遇不遇,命也。性见于人,故贤愚可定;命在于天,则否泰难期。命运应遇,危不必祸,愚不必穷;命运不遇,安不必福,贤不必达。故患齐而死生殊,德同而荣辱异者,遇不遇也。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

  • 宫室考卷下·任启运

    宗人府府丞任啓运撰天子殷屋四注四霤诸侯四注三霤大夫夏屋二注二霤士二注一霤【郑曰天子诸侯屋用殷制四阿四注卿大夫以下屋用夏制前后二注孔曰阿栋也四阿四面皆有正栋霤承檐也诸侯士皆无后霤愚按注者水之所流霤则所以

  • 卷一百四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一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四十一【宋板】谨按第四十一卷明堂位防下宋板备矣而足利学后人所补至丧服小记者为重复尔又按补本无第四十卷题目盖其所

  • 致林宰平先生书·太虚

    宰平先生大鉴:违教云久,时切思慕。比读大著“李石岑人生哲学序,所主张之自然的及非个人的人生哲学,与虚曩在星洲讲演之无我缘成的人生世界,大意相同。以尊意说自然在明无我见,说非个人在明众缘成故──或自然即缘成,非个人即

  • 鬼谷子天髓灵文·王诩

    道教书。托名鬼谷子,实出唐以后。二卷。道教符箓法术之书。其中有符箓若干,讲到隐身法、撒豆成兵、撒草成马等法术。收入《道藏》第579册。

  • 所欲致患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道异学等问彼五阴六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等苦患之因;诸比丘遂诣佛所请示,佛告以五所欲产生之因缘,并

  • 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佚名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三卷,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依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者。

  • 法句经疏·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一卷十四品本《法句经》的注疏。卷首先释《法句经》名,然后分明序分、辨正宗分、明流通分三门释疏正文。研究者或谓本疏约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作者可能与摄论学派有关

  • 浮石禅师语录·浮石通贤

    十卷。清代释通贤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