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本纪第十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氏,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其后世居于太原。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高祖留守北京,以知远为押衙。

潞王从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镇州朝京师,遇愍帝于卫州,止传舍,知远遣勇士石敢袖铁槌侍高祖,以虞变。高祖与愍帝议事未决,左右欲兵之,知远拥高祖入室,敢与左右格斗而死,知远即率兵尽杀愍帝左右,留帝传舍而去。

废帝入立,高祖复镇河东,已而有隙,高祖将举兵,知远与桑维翰密为高祖谋画,赞成之。高祖即位于太原,以知远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节度使。契丹耶律德光送高祖至潞州,临决,指知远曰:“此都军甚操剌,无大故勿弃之。”

天福二年,迁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军节度使。已而以杜重威代知远领忠武,徙知远领归德,知远耻与重威同制,杜门不出。高祖怒,欲罢其兵职,宰相赵莹以为不可,高祖乃遣端明殿学士和凝就第宣谕,知远乃受命。五年,徙邺都留守。九月,朝京师,高祖幸其第。六年,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七年,高祖崩。

知远从高祖起太原,有佐命功,自出帝立,与契丹绝盟,用兵北方,常疑知远勋位已高,幸晋多故而有异志,每优尊之。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又拜北面行营都统。开运二年四月,封北平王,三年五月,加守太尉,然王未尝出兵。契丹寇澶州,别遣伟王攻雁门,败之于秀容。八月,杀吐浑白承福等族,取其赀钜万,良马数千。

四年,契丹犯京师,出帝北迁,王遣牙将王峻奉表契丹,耶律德光呼之为儿,赐以木拐一,木拐,虏法贵之如中国几杖,非优大臣不可得。峻持拐归,虏人望之皆避道。峻还,为王言契丹必不能有中国,乃议建国。

二月戊辰,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上笺劝进。辛未,皇帝即位,称天福十二年。磁州贼首梁晖取相州来归。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取代州,杀其刺史王晖。晋州将药可俦杀守将骆从朗及括钱使、谏议大夫赵熙来归。辛巳,陕州留后赵晖、潞州留后王守恩来归。三月丙戌朔,蠲河东杂税。辛卯,延州军乱,逐其节度使周密。壬辰,丹州指挥使高彦询以其州来归。壬寅,契丹遁,以其将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守汴州。夏四月己未,右都押衙杨邠为枢密使,蕃汉兵马都孔目官郭威权枢密副使。契丹陷相州,杀梁晖。癸亥,立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甲子,河东节度判官苏逢吉、观察推官苏禹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丑,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取潞州。戊辰,奉国指挥使武行德以河阳来归。史弘肇取泽州。丙子,契丹耶律德光卒于栾城,契丹入于镇州。五月甲午,太原尹刘崇为北京留守。丙申,如东京。萧翰遁归于契丹,以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戊申,次绛州,刺史李从朗来归。六月丙辰,次河阳,杀李从益及其母于京师。甲子,至自太原。戊辰,改国号汉,赦罪人、蠲民税。于阗遣使者来。是夏,刘昫薨。秋闰七月乙丑,禁造契丹服器。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反,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为邺都行营都部署以讨之。庚辰,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湍谥曰明元,庙号文祖,祖妣李氏谥曰明贞;曾祖昂谥曰恭僖,庙号德祖,祖妣杨氏谥曰恭惠;祖僎谥曰昭宪,庙号翼祖,祖妣李氏谥曰昭穆;考琠谥曰章圣,庙号显祖,妣安氏谥曰章懿。以汉高皇帝为高祖,光武皇帝为世祖,皆不祧。八月,护圣指挥使白再荣逐契丹,以镇州来归。丙申,安国军节度使薛怀让杀契丹之将刘铎,入于邢州。九月甲戌,吏部尚书窦贞固守司空兼门下侍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李涛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辰,北征。冬十月甲申,次韦城,赦河北。十一月壬申,杜重威降。十二月癸巳,至自邺都。

乾祐元年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己未,更名暠。丁丑,皇帝崩于万岁殿。

隐皇帝,高祖第二子承祐也。高祖即位,拜右卫上将军、大内都点检。魏王承训长而贤,高祖爱之,方属以为嗣,承训薨,高祖不豫,悲哀疾剧,乃以承祐属诸将相。宰相苏逢吉曰:“皇子承祐未封王,请亟封之。”未及封而高祖崩,秘不发丧,杀杜重威。

乾祐元年二月辛巳,封承祐周王。是日,皇帝即位于柩前。壬辰,右卫大将军、凤翔巡检使王景崇及蜀人战于大散关,败之。癸巳,大赦。三月壬戌,窦贞固为大行皇帝山陵使,吏部侍郎段希尧为副,太常卿张昭为礼仪使,兵部侍郎卢价为卤簿使,御史中丞边蔚为仪仗使。丁丑,李涛罢。护国军节度使李守贞反,陷潼关。夏四月辛巳,陕州兵马都监王玉克潼关。壬午,永兴军将赵思绾叛附于李守贞,客省使王峻帅师屯于关西。杨邠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威为枢密使,镇宁军节度使郭从义为永兴军兵马都部署。戊子,保义军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兵马都部署。河决原武。五月己未,回鹘遣使者来。乙亥,魏州内黄民武进妻一产三男子。河决滑州鱼池。旱,蝗。秋七月戊申朔,彰德军节度使王继弘杀其判官张易。翙鹆食蝗。丙辰,禁捕翙鹆。庚申,郭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癸亥,契丹鄚州刺史王彦徽来奔。庚午,杀成德军副使张鹏。乙亥,王景崇叛附于李守贞。八月壬午,郭威讨李守贞。九月,西面行营都虞候尚弘迁及赵思绾战,败绩。冬十月甲申,吐蕃使斯漫笃兰毡药斯来。十一月甲寅,杀太子太傅李崧,灭其族。壬申,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于睿陵。十二月己卯,彰武军节度使高允权杀太子太师致仕刘景岩。

二年春正月乙巳朔,赦囚。二月丙子,蠲民纽配租。夏五月,李守贞之将周光逊降。乙丑,赵思绾降。六月辛卯,回鹘首领杨彦珣来。西凉府遣使者来。蝗。秋七月丁巳,郭威杀华州留后赵思绾于京兆。甲子,克河中。八月,郭从义杀前永兴巡检乔守温。丙戌,郭威使来献俘。冬十月,契丹寇赵、魏,群臣进添都马。契丹陷内丘。己丑,郭威及宣徽南院使王峻伐契丹。十一月,契丹遁。

三年春正月,西面行营都部署赵晖克凤翔。丙午,郭威进添都马。壬子,赵晖献馘俘。二月甲戌,旌表颍州汝阴民麹温门闾。三月己酉,寒食,望祭于南御园。夏四月壬午,郭威以枢密使为天雄军节度使。六月癸卯,河决原武。秋八月,达靼来附。冬十一月丙子,杀杨邠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灭其族。郭威反。庚辰,义成军节度使宋延渥叛附于威。壬午,威犯封丘,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军于七里店。癸未,劳军于北郊。甲申,劳军于刘子陂。慕容彦超及郭威战,败绩,开封尹侯益叛降于威。郭允明反。乙酉,皇帝崩,苏逢吉自杀。汉亡。

呜呼!人君即位称元年,常事尔,古不以为重也。孔子未修《春秋》,其前固已如此,虽暴君昏主,妄庸之史,其记事先后远近,莫不以岁月一二数之,乃理之自然也。其谓一为元,亦未尝有法,盖古人之语尔。及后世曲学之士,始谓孔子书“元年”为《春秋》大法,遂以改元为重事。自汉以后,又名年以建元,而正伪纷杂,称号遂多,不胜其纪也。五代,乱世也,其事无法而不合于理者多矣,皆不足道也。至其年号乖错以惑后世,则不可以不明。初,梁太祖以乾化二年遇弑,明年,末帝已诛友珪,黜其凤历之号,复称乾化三年,尚为有说。至汉高祖建国,黜晋出帝开运四年,复称天福十二年者,何哉?盖以其爱憎之私尔。方出帝时,汉高祖居太原,常愤愤下视晋,而晋亦阳优礼之,幸而未见其隙。及契丹灭晋,汉未尝有赴难之意。出帝已北迁,方阳以兵声言追之,至土门而还。及其即位改元,而黜开运之号,则其用心可知矣。盖其于出帝无复君臣之义,而幸祸以为利者,其素志也,可胜叹哉!夫所谓有诸中必形于外者,其见于是乎!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一 文帝上·令狐德棻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五·张廷玉
  卷九 钦宗·王夫之
  第三十回 畅春园圣祖宾天 乾清宫世宗立嗣·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尚史卷四十八·李锴
  稽古録卷十二·司马光
  通志卷一百十六·郑樵
  卷十七·温达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上·班固
  薛胄传·李延寿
  卷五十三·杨士奇
  卷四十八·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武汉臣

    (张郎同旦儿上,云)欢喜未尽,烦恼到来。自家张郎的便是,这个是我浑家引张。我当日与这刘员外家做女婿,可是为何?都则为这老的他有那泼天也似家私,寸男尺女皆无,所以上与他家做女婿,我满意的则是图他这家私。不想老的近日间着这

  • 《词综》(发凡)·朱彝尊

    唐、宋以来作者,长短句每别为一编,不入集中。以是散佚最易。常熟吴氏讷汇有《宋元百家词》,抄传绝少,未见全书。近日毛氏晋刻有汲古阁《六十家宋词》,颇有裨于学者。是编所录,半属抄本,白门则借之周上舍雪客,黄徵士俞邰,京师则

  • 卷168 ·佚名

    李新 西轩 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 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李新 西轩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 卷四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卢宗回卢宗回字望渊南海人登元和十年进士第终集贤校理诗一首登长安慈恩寺塔东方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寒【一作冷】光揺藻井玉峰晴色上朱阑【一作栏干】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

  •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自有诗以来,求其尽一代之人,取古人之诗之气体声辞篇章字句,节节摩仿而不容纤毫自致其性情,盖未有如前明者。国初诸老,尚多沿袭。独横山起而力破之,作原诗内外篇,尽扫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而极论不可明言之理与不可明言之情与事

  •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班固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

  •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蔡东藩

      上回说到索额图赴会时,本自蒙古通道,因土谢图与准噶尔构兵,中道被阻,以致折回。索额图与俄订约,已于上回叙毕,只准噶尔构兵一事,还未说明,本回正要续说下去。却说中国长城外,就是蒙古地方,分作三大部:一部与长城相近,叫作漠

  • 卷二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乙夘熈寜八年止庚申元丰二年】乙夘熈寜八年春正月京东分东西路雨木冰治防狱改窜郑侠初议保甲养马如周

  • 第四一五单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七--五·佚名

    淡水分府陈,饬一皂头役,传总理姜荣椿赴验赏戴花翎、特授淡水分府陈为饬传验充事。本年五月十三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等庄,监生詹国和、生员魏缵唐、垦户徐荣章、业主潘坤光,暨生员、职员、乡耆、铺户等

  • 一三一六 军机大臣奏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刷印完竣片·佚名

    一三一六 军机大臣奏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刷印完竣片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查小板《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一书,于五十二年五月刻竣,刷印样本进呈。奉旨着刷印一百二十部,共计七千二百本。现在俱已刷得,交提调等覆

  • 续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五 宋 李幼武 纂集 洪皓 魏国忠宣公 字光弼其先徽州人唐末避乱徙乐平之洪岩遂为饶州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主台州宁海簿摄令拜南京国博未上主兵馈有功为秀州录宣和六年丁大中忧禫中

  • 卷二百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慎刑汉文帝元年十二月上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亡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孥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

  • 卷一百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九>鍾虡磬虡詩曰虡業維樅賁鼓維鏞又曰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明堂位曰夏后氏之龍簨簴【鬻子曰大禹為銘於筍簴教我以道者擊

  • 鹿鸣·佚名

    ——宴饮是一种仪式【原文】呦呦鹿鸣①,食野之苹②。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③,承筐是将④。人之好我⑤,示我周行(6)。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视民不恌(8)。君子是则是效(9)。我有

  • 蟋蟀·佚名

    ——选择活法【原文】蟋蟀在堂①,岁聿在莫(2)。今我不乐,日月其除③。无已大康(4),职思其居⑤。好乐无荒(6),良士瞿瞿(7)。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8)。无已大康,职思其外(9)。好乐无荒,良士蹶

  • 卷十四·佚名

    △虚空藏品第八之一所问品第一尔时婆伽婆。游如来行处妙宝庄严堂上。如来威神大功德庄严众相具足。因於本行佛地得报。菩萨宫宅称无量赞。如来神力之所建立。入无碍智行处生胜喜悦。思念进智分别巧说。众德具足来世所

  • 法镜经序·佚名

    夫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周旋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由海吞流。火之获新。六邪之残。已甚于蒺藜田之贼鱼矣。女人佞等三魅。其善为而信置。斯家之为祸也。尊邪[病-丙

  • 卷第七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 尔时善财童子。往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