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六    宋 贺铸 撰近体诗长句上五十首

上已有怀金明池游赏 熙宁乙卯临城赋

西城小雨宿尘消春水溶溶拍尽桥拾翠汀洲白苹发披香宫殿紫云高彩舟日晚绮罗醉油幕风晴丝管焦侠少朋游应念我一年佳赏负今朝

赠张士元 张字善长善为诗丙辰十月临城赋

夫子长贫五十年年来生事更茫然青衿稚子彼何有白首故人谁见怜霜後鹑衣寒绽线日高鱼釡冻无烟冗官犹愧苏司业不得时时送酒钱

雨晴西郊寓目 丁巳五月赵郡赋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思多蚕蔟趂晴初摘茧麦场经润欲生蛾营巢黄鸟啼深树引犊青牛饮暮河老圃念人留伫久挽衣沽酒愿相过

寄周文清 周时流寓海陵丁巳八月赵郡赋

节物惊心不久留故人相望海边州芰荷老尽池塘晩鸿雁来多云汉秋谁共清尊寻乐事独将长幅写离忧明年芳草青门道好试青衫伴侠游

寄王岐 王钜野人黄州曾孙熙宁初京师朋游也字夷仲戊午滏阳赋

未从名宦两蹉跎可但诗狂与酒魔紫陌尘埃日【阙】逐青楼灯火夜经过当时豪纵年方少今日疎慵病更多惟见凭阑复敧枕往来方寸奈情何

和答郑郎中见寄 郑临城人名渊字邻几登进士第仕至职方郎中年垂七十即谢事居近泜水自目为泜川逸老性嗜诗虽老不废与予詶唱累数十百篇既来滏阳复有诗见寄因和答之予诗用他人韵者皆不取特録此篇欲见斯人于集中耳时元丰己未重阳日赋

客子由来怀故乡苏门冷落白云旁梦随夜月钟前断诗入秋风草共荒操板鎌靴游宦厌开尊挥麈旧欢长泜川逸老应相念为倚阑干向夕阳

和田录事君义咏雪 己未十一月滏阳赋

千里龙沙失旧荒四来云物助苍凉直疑见月应无影未必因风始解狂枉费铅华【阙】楚女不禁汤饼试何郎回中自是人间世怊怅龟台去路长

和田录事新燕 庚午三月滏阳赋

新巢故国两依依似与春光秋叶期雨过池塘得泥近日高台榭卷帘迟秋千节後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双侣多情拟凭杖小牋封就碧云诗

冠氏县斋书事寄滏阳朋游 魏之西园在滏阳南漳水上辛酉四月赋

小阁烧香麝煎浓翠苔庭院緑隂风卷帘燕自双飞去攲枕人方半梦中秋鬓先于怀县令春愁多似义城公西园酒伴无消息欲寄鱼牋水自东

冠氏寺居书怀 辛酉五月赋

古刹荒凉昼掩门鸣鸡吠犬接西村窗间自记曾归梦楼外谁招欲断魂漫汗新诗题琬琰少逢佳客佩兰荪更堪愁肺经春病负尔商歌酒一尊

题彭城张氏放鹤亭 亭有石刻苏眉山制文唐之阳春亭故址在徐城之东薛能尚书有诗见集中壬戌九月赋

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许昌应负重泉恨当日阳春枉赋诗

九日登戏马台

当时节物此山川倦客登临独惘然戏马台荒年自久射蛇公去事空传黄华半老清霜後白鸟孤飞落照前不与兴亡城下水稳浮渔艇入淮天

九日呈李成父 癸亥彭城赋

城中雾雨晓冥冥坐失城头百尺亭行乐固知非我事苦吟犹得有君听未应白发饶新贵任使黄华笑独醒异日肯寻鸡黍约太行长绕故园青

题彭城南台寺苏眉山诗刻後 癸亥十月徐之走卒还自京师误传苏黄州被召南台寺公旧题数诗先摹刻诸石因赋此书其左

秋风几度老江篱鼎水眉峰隔梦思下走误传宣室召上前谁进子虚辞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鵷鸾占一枝独有野僧违一俗翠珉新勒旧题诗

春怀 甲子二月彭城赋

东风吹雪隂复晴西日冉冉林间明着水苔衣渐涵緑向阳竹鞭初引萌官粮得饱酒不足春物有意人无情驰书相谢五陵侠汗板尘鞾今半生

登快哉亭有属 甲子三月二十五日登快哉亭偶闻舟中吹杨华者有怀京师昔游因赋

南浦东风拂水文汀洲芳草緑罗裙桃花旧叶应相望杨柳新声我独闻酸鼻可怜香欲絶断肠不待酒初醺斜阳归去书窗下一幅蛮牋赋梦云

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眄眄 眄眄马氏善书染死葬南台即凤皇原也生赋诗十篇因和其一甲子四月望日

东园花下记相逢倩眄偷回一笑浓书簏尚缄香豆?镜奁初失玉芙蓉歌阑燕子楼前月魂断凤皇原上钟寄语虞卿谩多赋九原无路达鱼封

临汳亭送客还马上作 甲子九月彭城赋

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壮心已服驽骀老羇思常先鸿雁飞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

送陈传道摄双沟戍商税 乙丑六月彭城赋

墙外长川拥万舟门前山色入南州风来浦口客争发日下庭隂印未收乍厌折腰从吏役屡应回首念朋游病夫颇有东流兴预约清尊为少留

送彭城周主簿建中移黄县令 周字元通乙丑七月赋予方抱疾

客馆逢迎泗上州酒筹诗卷慰淹留九层灯火偃王塔四面溪山彭祖楼此去君辞栖棘地年来吾有负薪忧终期一过河阳县相对春风话旧游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 李字子微新葺东斋成有书求诗因次书中语以题之乙丑七月彭城赋

树竹开窗小屋东低檐却日竹通风长年驰骛欲何往终日退藏于此中未厌睡魔常有在苦思人事即无穷躬耕不是悠悠计来作苏门邻舍翁

病後登快哉亭 乙丑八月彭城赋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鬓上生

送李宗古录事谢病南归 李字从已乙丑八月彭城赋

十旬病免谢鸡羣收得闲身付白云南浦少留【阙】别赋北山相待敢移文松舟桂楫晓将发菰叶鲈鱼秋未分异日有怀长笑客西飞燕子一相闻

汶上留别李智父 乙丑八月赋

一马西投汶水滨自惊愁鬓带尘纷秋风尽日吹黄叶心事经年寄白云去矣尺书勤访我醉来尊酒强欢君北窗络纬寒声急明夜伤心独自闻

答陈传道 陈以予领宝丰钱官每有贺监之呼因赋此诗戏为答乙丑九月彭城作

吾家季真登大篷我为斗筲来宝丰公乎时以监呼我自笑名同实不同樽酒相望今夜月鲈鱼又负一秋风少须婚嫁匆匆毕会买扁舟下淛东

怀寄宼元弼 时宼官荆山戍乙丑九月彭城赋

君投筦库可知非我饱官粮又愿违旧国秋高鸿雁过长淮水落白鱼肥西风吹梦端相覔南物留人也念归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樽酒洗尘机

招宼元弼兼呈白云庄张隐居 乙丑九月彭城赋

长铗长铗归来乎十口想厌淮南鱼游宦非徒饱而已浮生且问乐何如定无佳客清尊酒赖有古人黄卷书我亦尘埃同病者与君长愧白云居

答王文举 王诗有何日面青山相竝两茅屋之句乙丑九月彭城赋

茫茫尘土欲安之珍重吾人个处期绿野相随一藜杖青山正对两茅茨自怜悾愡负平昔尚敢婆娑临莫迟第恐阿戎犹喜仕他时不与五君诗

题渊明轩 陈传道葺双沟官舍濒水之北轩索名於我因命曰渊明轩陈即日去职予高斯人为赋是诗寄题轩上乙丑十月彭城作

渊明轩榜揭门眉夫子高情俗不知未仰秫秔供岁计本于松菊有心期卧来不浅羲皇兴归去何慙乡里儿窗破檐倾从此始祗应风月解相思

将发彭城作 元佑丙寅正月作

四年吟笑老东徐满目溪山不负渠得米径须偿酒债有田便拟卜吾庐明朝门外扁舟雪别夜灯前满纸书会问匆匆解擕客相思命驾定何如

留别张白云谋父 丙寅正月彭城赋

三年官局冷如冰炙手权门我未能赖与白云之隐者不持黄卷即寻僧萧萧帘箔风披竹草草盃盘雪洒灯尘土浮游漫相远吴鱼燕雁两难凭

留别宼定 字应之元弼兄子丙寅正月彭城赋

不见步兵今一秋年来复与仲容游苍顔白髪慙衰暮纵饮狂歌作辈流顾我宦情真漫浪为君行计几淹留能寻三月皇州约拍手同登卖酒楼

永城邂逅周元通再索诗赠别 周将海道之官黄县丙寅二月赋

泛泛流萍衮衮蓬偶然南北偶然逢一樽通济桥边酒两夜临濉驿外钟行矣风波宜尚慎归哉尘土不相容事功早立须知退学稼他年访老农

寄题泉南陈氏步云亭 永城主簿陈琳字伯?居泉南之东山有亭名步云出图求诗于予丙寅二月赋

紫翠峰前水一湾趣亭微径白云关渔樵不见擕筇去猿鹤相随采药还晩月带潮来海上春风吹雨到人间恨君轻为苍生起曾得东山几日闲

题永城园水亭 丙寅二月赋

诘曲池塘碧玉流禊亭孤占小汀洲长纫洲上芳兰佩不系檐前尽鷁舟好泛羽觞修旧事为书茧纸记清游季真待得东还日初见红蕖十亩秋

招同毕绍寓泊永城招李深昆仲 毕字彦祖李字道源丙寅二月赋

满城杨柳正黄?几处秋千出短垣经雨河流识清浅带云春色乍寒暄从来嵇阮眈琴酒况得机云好弟昆咫尺津亭望斋馆杖藜相过莫辞烦

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丙寅二月赋

日日东风吹旱云弄鞭低?送西曛客亭五里复十里春物三分今二分但解征衣平酒债莫随肥马作尘纷扁舟不及清明约紫笋朱樱未负君

将发永城留题李斋壁 丙寅闰月赋

匹马扁舟寄此身可怜投老尚迷津黄尘是处随游子明月相逢即故人东道琴尊能惜夜西园花絮欲伤春分擕後日匆匆去灯火虹桥梦更频

京居春日遣怀 丙寅二月赋

青梅小叶柳长条相对春风各动揺物色依依如有待人情忽忽自无聊五陵剑侠知谁健三径车弓不我招好去广津门下水新秋稳送木兰桡

送赵令畤之官陈州兼简周文清 赵字景贶越懿王玄孙时蔡仆射镇淮阳丙寅十二月望京师赋

朱衣白面懿王孙好去淮阳事相君已放扁舟下南浦更持尊酒醉西曛青云计自此行始明月惜从今夜分拟仗短书裁不及但传穷逹报知闻

汴上有怀李易初 丁卯三月京师赋时予请罢大匠属为淮南行

何处经行特惘然津头曾送木兰船桃花春水生前夜杨柳秋风忆故年驿路尺书疑断絶官仓斗米愧留连飘颻复作江湖计从此长安是日边

詶宗室令率惠墨 令率字景道丁卯四月京师赋

麝煤新剂黝而坚谁谓奚生法不传信是文房希代宝益知公子过人贤蔡中郎老喜飞白扬执戟穷躭草玄雅意肯要琼玖报十丸聊以助吾颠

陈留南城马上简李公年 李字之茂戊辰二月赋

南郭何人卜筑幽平田高树带清沟隔墙野鸟啼晴昼驻马行人照白头二顷难寻归老计一尊宜结探春游步兵不惜供厨宝更作东风数日留

寓泊金陵寻王荆公陈迹 戊辰三月赋

晩泊扁舟一问津依然节物思羁人江山月照六朝梦桃李风吹三月春宅枕谢公墪下路诗寻萧寺壁间尘可须尊酒平生约长望西州泪满巾

答孙休兼简清凉和上人二首 孙岐山人字安之戊辰三月邂逅于金陵清凉寺休家流以两篇见投因答之

声迹相闻忽此逢杖藜萧散一相从平生诗酒真吾事何处江山不尔容芳草自生南北路孤云难系往来踪异时荒戍长回首风送石城楼上钟

渭北人游楚水东论诗说旧偶从容乡关此日几多远春酒与愁相胜浓且免牛衣愧妻子莫将羊酪诧吾侬哀王孙赖弥天释肯学扬州饭後钟

春怀有寄代同行作 戊辰三月金陵赋

未应一笑为千金且解尊前绿绮琴归雁不将书北去行云长伴日西沉楚兰径远飞黄蝶湘水帘空对緑隂无复赏心詶节物断肠翻咏白头吟

送潘景仁之官岭外兼寄桂林从叔 戊辰三月金陵赋

夜衔舟尾昼聨樯齐发都门到楚乡我欲尘埃投衮衮君方湖海去茫茫伤心客路逢寒食回首家园但夕阳想见步兵应访问仲容无复竹林狂

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王字周臣寺有白云上方戊辰三月赋

六代风流不可寻石头胜槩古犹今疎钟答响江山迥啼鸟忘形松竹深借问白云谁卜筑拟要明月共登临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答王拙见寄 王字闲叟戊辰五月石蹟戍赋

好在金陵王隐君尺书忽与我相闻蓴鲈久负秋风约猿鹤终寻旧日羣横笛卧吹南浦月杖藜笑度北山云六朝陈迹何须问一曲沧浪酒十分

庆湖遗老诗集卷六

猜你喜欢
  卷六·陈廷敬
  第十出 送愁·陆采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译诗)·徐志摩
  残花的泪·戴望舒
  卷一百九十二·徐世昌
  余集目录一·乾隆
  卷第四·陈与义
  唐诗镜卷三十八·陆时雍
  卷四·吕诚
  卷二十七·乾隆
  卷三百四十八·陈廷敬
  ●昆仑奴·沈泰
  詹玉词作鉴赏·佚名
  小栖霞说稗提要·平步青
  张大家兰雪集下·张玉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352_1 【登柳州峨山】柳宗元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卷352_2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汤。

  • 卷二百二十八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壬午朔,權襄邑縣都監楊復為開封府界東路都巡檢兼教閱保甲,仍令提點司訪察諸縣巡檢有不練武藝者,奏選官代之。去年十二月【一】乙丑,初立保甲法。今年八月二日,可考。九月

  • 卷四十三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三下 【庚午】十八年春正月以裴光庭为侍中○二月初令百官休日选胜行乐 【初令百官于春月旬休选胜行乐自宰相至员外郎凡十

  • 通鉴续编卷十五·陈桱

    【辛亥】绍兴元年【金天防九年】春正月己亥朔帝在越州帅百官遥拜二帝不受贺○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以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时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李成据江淮湖湘十余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志多造符防蛊惑中外以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刘瑾传·张廷玉

    刘瑾,兴平人。本姓谈,因为依附一位刘姓宦官得以入宫,遂冒刘姓。孝宗时,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其后得以在东宫侍奉武宗。武宗即位后,他执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甲、张永一起以旧恩获得武宗

  • 台湾四县四至陆路里数·佚名

    凤山县东至港西里五十五里,南至河马矶头三百七十里,西至打鼓港十里,北至二赞行溪台湾县界八十里。台湾县东至罗汉门内门六十五里,西至海三里,南至二赞行溪凤山县界二十里,北至曾文溪嘉义县界三十里。嘉义县东至大武垄山二十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七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庙祀国初於阙左建四庙德祖庙居中懿祖东第一庙熙祖西第一庙仁祖东第二庙与主皆南向洪武元年定以四时孟月及岁除凡五享 二年重定时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

  • 附录一 李宗仁声明·李宗仁

    亲爱的同胞们: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中,我已经从海外回到人民祖国的怀抱里来了。此行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照顾,感激良深。当飞抵北京机场之际,又受到热烈的欢迎,内心感动,尤难自已。谨借此先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

  • 第八章 1·辜鸿铭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辜讲孔子谈到前一个王朝——周帝国 创始人(泰伯,后人多称“太伯”。周文王的哥哥,因知道父亲想把君位传给弟弟而主动离家出走)时,说:“这是一个伟人,或者可以说,一个

  • 一切相应诸佛三昧曼罗仪轨分第二十一·佚名

    金刚手菩萨,复说甚深法。微妙不思议,广大最上明。清净本无相,无作而无荆是真实究竟,最胜无有上。大適悦妙乐,以真净法界。而利益众生,最上义妙字。施一切成就,善施安乐法。以金刚入寤,而觉寤众生。是秘密胜义,决定金刚具。为第

  • 佛教当把民间的信仰组织起来·太虚

    中国人的普通心理,于生人则求“多福、多寿、多子孙而无疾病”;对亡灵则求“超升安乐”,依此演成民间种种通俗的信仰。在昔乃由儒、释、道三教中的释、道两教混合应付著,而僧尼、道冠寺观庵院亦即依此而存活,近今则除昔日儒

  • 答方亦民问·太虚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

  • 卷之一·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周姬姓。起武王己卯。止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合八百六十七年。世尊乃第四主昭王时生。故今断自昭王甲寅起。止赧王乙巳。历三十四主。共七百七十二年。甲寅 昭王二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准提真言。本出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欲求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成就者。依经作法。速获灵验。但今法末。人多懈怠。根性钝劣。及初机行人。依经修习。三业未淳。不能作诸观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嗣法门人湛祐编山门雨过云开青天白日大解脱门信足而入。佛殿释迦已过去弥勒犹未来正当恁么时礼拜阿谁展具云看新长老自倒自起。伽蓝襄阳米公在鹤林寺作护法自宋至今非一日矣新长老入门便请相见插香

  • 竹轩杂著·林季仲

    宋代诗文别集。林季仲著。《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的《竹轩杂著》为15卷,其书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录其诗文,重编为诗2卷(《四库全书总目》误标为“诗一卷”),文4卷,凡6卷。宋代陈岩肖《庚溪诗

  • 庐隐文集·庐隐

    庐隐著。庐隐,1898年—1934年,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 “福州三大才女”。本书收 《或人的悲哀》《曼丽》等小说,散文,共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