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四一 寄谕江西巡抚海成等速将王锡侯解京严审并搜查其家及流传各省书板

四四一 寄谕江西巡抚海成等速将王锡侯解京严审并搜查其家及流传各省书板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海<成>、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

海成奏据新昌县民王泷南呈首举人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实为狂妄不法,请革去举人,以便审拟等因一折。朕初阅以为不过寻常狂诞之徒,妄行著书立说,自有应得之罪,已批大学士、九卿议奏矣。及阅其进到之书第一本序文后凡例,竟有一篇将圣祖、世宗庙讳及朕御名字样悉行开列,深堪发指!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卽应照大逆律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乃海成仅请革去举人审拟,实大错谬,是何言耶?海成既办此事,岂有原书竟未寓目,率凭庸陋幕友随意黏签,不复亲自检阅之理?况此篇乃书前第一页,开卷卽见,海成岂双眼无珠,茫然不见耶?抑见之而毫不为异,视为漠然耶?所谓人臣尊君敬上之心安在?而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之义又安在?国家简任督抚,厚给廉俸,岂专令其养尊处优,一切委之劣幕,并此等大案亦漫不经意,朝廷又安藉此辈尸位持禄之人乎?海成寔属天良尽昧,负朕委任之恩,着传旨严行申饬。

至王锡侯身为举人,乃敢狂悖若此,必系久困潦倒,胸多牢骚,故吐露于笔墨。其平时所作诗文,尚不知作何讪谤!此等悖逆之徒,为天地所不容,故使其自行败露,不可不因此彻底严查,一并明正其罪。着海成卽速亲身驰往该犯家内,详细搜查,将所有不法书籍字迹卽行封固进呈。若再不详查,或有隐饰,是与大逆同党矣!一面选派妥干大员,将该犯王锡侯迅速锁押解京,交刑部严审治罪,务于十一月内解到。其犯属应行缘坐之人,亦着查明,委员分起解京。仍饬该员等沿途小心管押防范,如途中或有疎虞,致令自戕及兔脱等事,恐海成不能当其罪也。至书中所有参阅姓氏,自系出赀帮助镌刻之人,概可免其深究。朕于诸事不为已甚,此亦其一端也。至所有书版及已经刷印成帙者,并着查明,解京销毁。并恐此书或有流传各省者,着各督抚留心访查,如有此书刷印本及翻刻版片,均着卽行解京销毁。将此由六百里传谕海成,并于各督抚奏事之便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十一·岳珂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四·李心传
  第五十二回 争棋局吴太子亡身 肃军营周亚夫守法·蔡东藩
  卷一·张廷玉
  提要·芮长恤
  第二十六回 御犬厩·德龄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第一卷 驿铺·缪荃孙
  四○二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再添设总校办理《四库全书荟要》折·佚名
  六〇 伯升·周作人
  杜慧度传·沈约
  冯文通传·魏收
  梅华铨·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总论南北曲第二·王骥德

      曲之有南、北,非始今日也。关西胡鸿胪侍《珍珠船》(其所著书名)引刘勰《文心雕龙》,谓: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于“飞燕”,始为北声。及夏甲为东,殷整为西。古四方皆有音,而今歌曲但统为南、北。如《击壤》

  • 唐储光羲诗集卷四·储光羲

    五言古诗同房宪部应旋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落髪自南州燕居在西土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啓处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 卷二十七·沈德潜

    ☆金志章字绘卣,浙江钱塘人。雍正癸卯举人。官口北道。著有《江声草堂诗集》。○乾隆壬申,不戒于火,诗俱灰烬,友朋搜罗散佚荟萃贻之,只十之二三也。然豪情盛气,勃勃纸墨,可以想其生平。○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明皇昔日侈东封

  • 同文馆唱和诗巻八·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答天啓张耒黄钟无声登瓦釡蔡子青衫在尘土逼人爽气百步寒知子胸中有风雨三年河东走胡马絶口鱼虾便酪乳归来万巻付一读不觉儿曹用心苦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莫徒彩笔云锦张要是宝剑蛟龙舞天兵百

  • 卷九十五 北凉録二·崔鸿

    沮渠茂虔[一作牧犍] 沮渠茂虔蒙逊之第三子也初为酒泉太守后迁炖煌蒙逊病甚国人共议以世子菩提幼弱而菩提之兄茂虔聪颕好学和雅有度量乃立为世子加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及蒙逊卒遂僭即河西

  • ◎直吴再起与法统尾声·刘以芬

    自袁世凯称帝以来,拥护法统之声,洋洋盈耳,而每一次护法战事告终,对此问题均未尝根本解决。故护者自护,毁者旋又自毁,且同是护法,而彼此之间意见时或相左,久之,法统之说乃渐为人所厌闻。及曹锟贿选,国会受万众唾骂,废弃法统,遂适成

  • 卷四十四·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子产相郑【西宫纯门之难诸臣兴废附】襄公五年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 八年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惟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徳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

  • 七十一、女学校教书·包天笑

      自从到了时报馆,从事于记者生涯以后,我是决计放弃了教书工作了。我自从十七岁父亲故世后,即开门授徒,做了一个小先生,一直处馆教书,坐热了那只冷板櫈。以至脱离私塾制度,又踏进了新式教育,什么吴中公学社咧,又是山东青州府

  • ●一四 在燕迁徙·佚名

    天眷五年,宋绍兴八年戊午,或日,帝同契丹海滨侯耶律延禧共入一官署,相谓曰:「赵公,你从何处来?」帝曰:「自源昌州筠从州西江州五国城至此,踯躅数千里,父母妻室俱亡,苦楚备及。今日重瞻,乃余生也。」海滨侯曰:「我与你相去不远,自海耀

  • 职官七·徐松

    学士【宋会要】《职官》九《学士待制》:文明殿学士,观文殿大学士、学士,枢密直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学士,初名宣和。龙图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直阁。宝文

  • 卷三十三、台湾林爽文之乱·黄鸿寿

    高宗乾隆五十一年,冬十一月,台湾彰化民林爽文作乱,陷彰化、诸罗、淡水。凤山民庄大田起兵应之,据凤山。知府孙景燧,都司王宗武,同知程峻,长庚刘亨基,知县董启埏、汤大奎,巡检冯启宗等焉。爽文彰化巨族,世居县之大理杙庄,豪富雄一

  • 知识青年僧的出路·太虚

    ──三十五年一月作──近来就学于各佛学院及各级学校的知识青年僧渐渐多起来,而内撞寺僧昏腐顽固的壁,外撞国人轻蔑欺虐的壁,深深感觉得退无可退,进无可进,进退维谷了。但中国的国家社会深深地陷在贪官恶吏土豪劣绅(另一群

  • 摄大乘论释序·世亲

        大唐桑门道基撰摄大乘论者。盖是希声大教。至理幽微。超众妙之门。闭邪论之轨。大士所作。其在兹乎。若夫实相宗极。言亡而虑断。真如体妙。道玄而理邈。壮哉法界。廓尔无为。信矣大方。超然域外。是以王城三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诸恶中初明观境中。云夫善恶无定等者。先明通相善恶也。此则未可尽为观境。何者。展转相望得善恶名。是则人谁无善谁不有恶。是故不以为今观境。言宁起等者。心凶为恶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

  • 卷之二·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二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辰 坐禅 每日粥了。堂司行者。先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禅牌。报众。令供头僧堂内装香。点琉璃。堂司覆首座鸣众寮前板一下。大众即归被位坐禅。堂司见被

  • 春明丛说·俞蛟

    俞蛟,会稽山阴人,字清源,号梦厂居士。自幼失学,一生不得志。乾嘉年间曾于豫、楚、西粤、燕、赵、齐、鲁等地“辗转为幕”,“奔走四方”,见闻较广。《春明丛说》二十九则。其所闻所见,辄留意于笔端,总名之曰《梦厂杂著》,《春明

  • 啸亭杂录·昭梿

    史料笔记。正录十卷,续录五卷,共十五卷。昭梿,号汲修主人,清宗室皇族,礼亲王。性嗜学而善待下,遇名儒宿学辄爱敬之,贤士乐从其游。所作诗文甚多,然多散逸。是编记作者平日随手所得,亦听其散漫而不惜。后醇邸得此稿,增删厘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