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四○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令试用敎职回籍访查应毁书籍折

四四○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令试用敎职回籍访查应毁书籍折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十七日接奉八月十九日上谕:三宝奏查缴应毁各书,若止责令地方官及各教官等劝谕呈缴,势难遍行清检,云云。遵旨抄录原折,寄信到臣。

除行司钦遵外,伏查苏州书局收缴违碍各书,臣于上年恭奉圣训,督率所属州县及教职等上紧查收。复因捐发试用佐杂敎职等员闲空颇多,委令专意购求呈缴,卽以各该员缴书之多寡,详记档案,定为委署补缺之先后,委员等靡不踊跃从事,各向书贾坊林及有书之家劝谕呈献,并发价分头购买,随时送局。一年以来,经臣节次奏缴之书同现在另折恭缴各种,其中新获违碍及各项重复书统计一万六百四十余部,目下陆续送局者为数尚复不少。

兹蒙圣明垂训,以分发敎职籍系本省,于亲友家所藏书籍知之必详,翻查亦易,饬令仿照浙省办理,尤当凛遵谕旨,实力奉行。现又责成试用敎职等员于原籍藏书之家,因亲及友,转相访询,详细检查呈献,务期收缴净尽,以杜流传,亦不致稍有滋扰。仍饬州县等一体加意妥办,仰副皇上随事提撕之至意。

所有钦遵办理缘由,理合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奉朱批:毋为空言,实力妥为之。卽如王锡侯之书,何未见尔等查出也!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张廷玉
  卷三十八·谷应泰
  ●卷十五·邵博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蔡东藩
  卷第一百一十八·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第十卷 宋·缪荃孙
  八九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刘权之协同校办《简明目录》可否遇缺补用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三·杜大珪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二·佚名
  康怀英传·欧阳修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纪事三·冯金伯

    苏轼与少游别词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闻其将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於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後与少游维扬饮别,作虞美人曰:“波声拍枕长淮晓

  • 第七出 寻笺·周履靖

    〔小旦上〕春色恼人眠不得。阑干独倚消闲寂。依稀玉漏出花来。〔内打更介小旦〕报道三更已将及。呀。笺儿如何不见。想遗在外厢了。此时不寻。倘被人拾去。如何回覆小姐。不免唤靑娥同去寻了回来。且住。若说笺儿。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脱脱

        ◎天文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 中星 土圭   夫不言而信,天之道也。天于人君有告戒之道焉,示之以象而已。故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唐虞羲、和,夏昆吾,商巫咸,周史佚、甘德、石申之流。居是官者,专察

  • 卷第三十五·胡三省

    汉纪二十七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二)〕①春,正月,辛丑朔,〔考异曰:荀纪云「辛卯朔」,误。〕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孟昶传·欧阳修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子。知祥任两川节度使时,昶为行军司马。知祥称帝,任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祥病,任昶为监国。知祥死,秘不发丧,王处回连夜到赵季良处相对哭泣,季良严肃地说:“现在藩镇掌握重兵,专门等待形势变

  • 萧陶苏斡传·脱脱

    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人称之“长发因吉”。祖父里拔,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生性诚实,不妄交友。伯父留哥因犯罪被免官,得知重元叛乱,带着家属赶赴行宫。当时陶苏斡尽管年幼,已显得像个成人,补为

  • 卷十六·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六宫殿六西苑下永安寺为金源琼华岛踞太液池中奇石叠垒而成皆当时辇致艮岳之遗也元时称万夀山亦称万岁山石磴隂洞古桧乔松萦纡?郁俨然壶峤旧有广寒殿相传为辽

  • 履信第八·佚名

    信者行之基,行昔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之无以立。故信之行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

  • 卷五十一·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一   宋 王与之 撰夏官司马下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刘执中曰凡以道艺仕于国不以贵贱緫谓之士始附于版者士也故

  • 万善先资集卷一·周梦颜

      因果劝(上)  劝阅是集者(此篇是戒杀之纲领)  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只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

  • 卷五百五十五·佚名

    △第四分随顺品第二十九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观诸法不和合故随顺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诸法无分别故随顺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诸法无杂坏故随顺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诸法无变异故随顺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诸法无表示故随顺般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八复次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佛十力。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佛十力。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四无所

  • 卷第一百一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二三恶行。十不善业道。为三摄十。十摄三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恶行十不

  • 卷第九·本谧

    嘉兴大藏经 二隐谧禅师语录二隐谧禅师语录卷第九江南扬州高沙天王禅寺 湖广荆州江陵水月禅院 嗣法门人 超巨 超秀 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ldquo;天上天下,惟吾独尊。&rdquo;&ldquo

  • 卷第十一·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嗣法门人今辩重编杂着楞严宗趣论宗也者极乎道之所究也。趣也者正乎道之所归也。匪宗则趣无所示。匪趣则宗无所造。故宗以宗乎趣者也。趣以趣乎宗者也。以祖意教意而言。则祖宗也教趣也。然祖

  • 扈从西巡日录·高士奇

    一卷。清高士奇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迹,人物风土,皆考源流,颇为详核。而康熙帝所

  • 汤头歌诀·汪昂

    中医方书。一名《医方汤头歌诀》,一卷。清汪昂撰。汪昂字訒庵,宁休(今属安徽)人。中秀才,壮年弃儒习医。通晓经史百家之学,尤擅长医学。著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经络歌括》、《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