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

随机推荐

  • 楔子·萧德祥

    (冲末扮孙大同旦杨氏、梅香、保儿上,云)小生姓孙名荣,字孝先。祖居南京人氏。在土街背后居住。浑家杨氏。还有一个小兄弟,叫做孙虫儿,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眼里偏生见不得他。今日是小生的生辰之日,大嫂,你与我卧羊宰猪,做

  • 唐贤三昧集巻中·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回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岀回潭石下深緑篠岸傍密鲛人濳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隠者自怡悦

  • 金针诗格·白居易

    [旧题唐] 白居易撰居易元和中,有诗友数十人,爱相酬唱。独得诗之深者刘梦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时人多以元、刘为先,号曰刘、元、白。故知元、刘之诗,知诗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骚、雅者也。梦得相寄云:“沉舟侧畔千帆

  • 60.刘禹锡:竹枝词九首·施蜇存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

  • 卷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六 【起庚申汉宣帝神爵元年尽庚子汉成帝阳朔四年】凡四十一年 【庚申】神爵元年春正月帝如甘泉郊泰畤三月如河东祠后土遣

  •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协修官华焯恭纂  总纂官钱骏祥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二签三月二十三日正总裁那恭阅四月十四日专司藳本陆恭覆阅壬子六月十二日  徐恭阅二签六月二十二日  荣恭阅二签八月十一日副总裁唐恭阅九月十六日  宗室宝

  • ◎萨镇冰与张作霖·刘以芬

    张作霖雄踞关外,整军经武,无日不思乘瑕抵隙,问鼎中原,然性阴鸷,不轻举妄动。当段派全盛时,张深与结纳,后以徐树铮经略蒙疆,与之利害冲突,而徐又遣姚震侄步瀛入奉,煽动奉军叛张,为张所破获,乃大愤恚,转而与直系联合攻皖。然心仍畏定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六·阿桂

    三月戊辰富德奏言本月初九日准将军阿桂行咨令将存下兵丁仍留绒布驻守查头二起兵丁一千启行已越三日仍令副都统徳赫布带往宜喜备用余俱撤回派赴各要隘驻守奏入上谕军机大臣曰前因富德续派兵三千往宜喜恐南路存兵太单或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佚名

    庄公郑伯克段于鄢【东坡】子产【颍滨 昌黎 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滨】懿公许穆夫人赋载驰【郑獬】灵公祝鮀之佞【东坡】出公世子蒯聩【孙明复 颍滨】季路【颍滨】郑伯克段于鄢东坡曰春秋之所深讥圣人之所哀伤而不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三·佚名

    北魏太子晃魏太武帝延和元年立晃为皇太子晃太武长子立时年五岁明慧彊识所闻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太武甚竒之西征凉州命晃监国真君四年从太武讨柔然至鹿浑谷与贼相遇言于太武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速进击掩其不偹尚书

  •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管仲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呜呼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

  • 卷二·魏了翁

    <经部,书类,尚书要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二宋 魏了翁 撰舜典舜世有国土孔云庶人以瞽瞍失国虞舜侧微为庶人故微贱正义曰帝系云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舜昭八年左传云自幕至于

  • 卷之四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七智朋友之智《後汉书》:锺皓以笃行称,与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同郡陈皇,年不及,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对曰:明府必欲得人,西门亭长

  • 卷二十六·道世

    △宿命灾第十八(此有四部)▲述意部第一夫业行参差,宿缘之途非一;寿命修短,明昧之理无恒。良由业因善恶,致使报有冥爽。或有忆识多劫,或有缘念累代,或有但记一生,或有唯知现在。所以凡圣殊隔,宿命延促。虽复讬神感圣,习气尚存;除惑

  • 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众委质虔恭。斯乃趣极果之胜因。结道场之妙业。然经论所载戒

  • 卷之十二·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九世 天童派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宁无镜彻禅师 举僧问岩头。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头曰。铜沙锣里满盛油话。颂曰。百万雄兵入汉关。威如猛虎阵如山

  • 春秋集解·苏辙

    十二卷。宋苏辙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报”,废之不列于学官,加之当时孙

  • 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

    凡三卷。又作因明大疏。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论者颇多,所知凡十一家:(一)净眼,(二)神泰,(三)文备,(四)靖迈,(五)灵雟,(六)胜庄,(七)壁公,(八)文轨,(九)顺景,(十)玄范,(十一)窥基。以上十一家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