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诗格
[旧题唐] 白居易撰
居易元和中,有诗友数十人,爱相酬唱。独得诗之深者刘梦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时人多以元、刘为先,号曰刘、元、白。故知元、刘之诗,知诗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骚、雅者也。梦得相寄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此二聊神助之句,自能诗者鲜到于此,岂非梦得之深者乎?
居易贬江州,多游庐山,宿东西二林,酷爱于诗。有《闲吟》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惟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自此味其诗理,撮其体要,为一格目,曰《金针集》。喻其诗病而得针医,其病自除。诗病最多,能知其病,诗格自全也。金针列为门类,示之后来,庶览之者犹指南车,而坦然知方矣。
○诗有内外意
一日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诲之类是也。二曰外意,俗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内外意皆有含蓄,方入诗格。
○诗有三本
一曰有窍。二曰有骨。三曰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凡为诗须具此三者。
○诗有四格
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三曰五支字句格。四曰拗背字句格。
○诗有四得
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圆。四曰格欲得高。
○诗有四练
一曰练句。二曰练字。三曰炼意。四曰练格。练句不如练字;练字不如练意;练意不如练格。
○诗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二曰忌字俗。三曰忌才浮。四曰忌理短。五曰忌意杂。
○诗有八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纽。八曰正纽。
○诗有五理
一曰有美。二曰有刺。三曰有规。四曰有箴。五曰有诲。
○诗有三体
纪帝德曰颂。干王道曰雅。讽上曰风。
○诗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二曰有怒而得之者;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四曰有乐而得之者。喜而得之者其辞丽;怒而得之者其辞愤;哀而得之者其辞悲乐而得之者其辞逸。
○诗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三曰失之太哀其思伤;四曰失之太乐其思荡。
○诗有上中下三等
一曰纯而归正者上等也。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三曰华而不浮者下等也。
○诗有四不入格
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谓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两平头,谓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诗有扇对格
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诗有魔
好吟而不工者才卑也;好奇而不纯者格卑也。
○诗有三般句
一曰自然句;二曰容易句;三曰苦求句。命题属意,如有神功,归于自然也;命题率意,遂成一章,归于容易也;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也。
○诗有数格
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轳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诗有六封
一曰正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彷韵,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春树、秋池是也。
○诗有四字对
一曰叠韵字对;二曰叠语字对;三曰骨肉字对;四曰借声字对。
○诗有义例七
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得言闻;三曰说远不得言远;四曰说静不得言静;五曰说苦不得言苦;六曰说乐不得言乐;七曰说恨不得言恨。第一聊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第二聊谓之“领聊”,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聊”者,言其雄赡遒劲,能卑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聊谓之“警聊”,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第四聊谓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诗有二家
一曰有诗人之诗,二曰有词人之诗。诗人之诗雅而正;词人之诗才而辩。
○诗有物象比
日月比君臣。龙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泽。雷霆比君威刑。山河比君邦国。阴阳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节义。鸾凤比君子。燕淮比大小。早鱼草木,各以其类之大小轻重比之。
猜你喜欢 张孝祥·唐圭璋 楼采·唐圭璋 姚述尧·唐圭璋 卷之一一·魏庆之 第十一出 诒婚·周履靖 楔子·郑廷玉 楚辞集注卷第五·朱熹 提要·蒋骥 鹤年诗集卷三·丁鹤年 介庵词·赵彦端 果啰罗易之诗序·迺贤 金渊集卷六·仇远 卷二百二十五·陈思 卷十八·王安石 御选明诗卷九十九·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