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帝系六

宗室杂录

【经进总类会要】:

绍兴二年三月二日,臣僚言:「窃闻皇兄故州观察使安信亡殁「州」上当脱一字。,有孤遗男女三人,止是乳母张氏提携往来,寄食他舍,行路之人,见者怜悯。其本宫尊长安时亲则伯父,又职承祀,实任一官之事,坐视不恤,乞赐行遣。」诏安时特降一官,其张氏并孤遗三人并给孤遗钱米,令仲蒸收管存恤。

四月二十五日,权主管行在宗正司仲蒸言:「宗室文武官近有径诣朝廷陈乞差遣,意在侥求。欲乞自合该堂除之人方得经由朝廷,余官并合赴吏部注授。」从之。

闰四月十三日,诏:皇叔祖检校少保、武泰军节度使、追封平原郡王仲综合得遗表恩泽,候孙女出嫁日,夫特与补承信郎。从其子士申所乞也。

八月十九日,吏、礼部、太常寺言:「宁州观察使、安定郡王令话薨。伏见荣州防御使、权行在宗正司令畤时止切属近行尊,合依例袭封。缘别无案籍检照,乞依昨令话袭封事理,集行在见任待阙寄居宗室议定,取旨施行。」从之。

十二月一日,诏:故安定郡王令话亲孙女三人,候出嫁日,依仲综例,女夫与补承信郎。以其用遗表恩陈乞也。

三年正月四日,臣僚言:「比来宗室〔有〕贫乏不能自存,官不为给历者;或已给历,而不为支俸。有该普恩量试,不为保奏;或因去失告敕,已给公据,而有司尚需去失以前干照者。望诏有司,凡宗室流寓所在,

其未给历者,令依累降旨挥,速以给历,即令按月支俸。其该普恩量试,或去失告敕,若已给公据,别无伪冒,即令起奏施行,并不得非理阻难,致有失所。」诏令户部勘当。本部言:「祖宗朝,非袒免亲荫补外官,父祖俱亡,年未该参部之人,自合依条施行。如年及参部,若普恩量试补授选人,自合厘务日给历,起支请受,罢日不住。如系补授使臣,已赴吏部公参了当,及参部日别无差遣,其请受文历依前项指挥别无违碍,合行出历。如未参部,及参部日已有差遣,依〔上〕件指挥,未合出给历。今欲行下逐路转运司遵依施行。」从之。

三十日,诏:「宗室添差差遣,每州十县已上,不得过十员;不及十县至五县去处,各随所管县分数目添差;三县已上五员;三县已下三员。诸县万户已上三员,万户已下二员。仍并以二年为任。」以吏部言:「检准敕:宗室添差合入差遣,每州亲民、监当不得过七员,诸县监当不得过三员,并不厘务。盖为优恤宗子。今已添差数足,不住有宗室陈乞接续添差,而元降指挥内即无今后之文,亦无止添差一次指挥。本部切详宗室□法,每州县限定员数,比之外官,所入阙次绝少。况目今在部宗室已是员多阙少,差注不行。其诸路州军所管县分多寡不等,难以一概作州七员、县三员差注。谓如江阴军止管江阴一县,建昌军止管南城、南丰二县,若与福州、临安府等县分多处一

般差七员,实为不均。欲乞令今后诸州军添差不厘务宗室,每州十县已上,亲民、监当通不得过十员;不及十县去处,合随所管县分数目添差;其不及五县,并不得过五员;诸县不得过三员。并从本部于去替前一年内,以先到任人使阙,候见任人罢日赴上,并三年为任。其昨来州七员、县三员已添差处,自合终满今任。其差注条法并依建炎四年六月五日已降指挥施行。」故有是诏。

四月二十六日,诏:今后宗室南班官不许出谒及接见宾客。着为令。

六月十八日,诏:令畤、安时、士、仕于切。士輵古万切。月廪特免一半折钱,依尚书侍郎等则例并支本色。从所乞也。

二十三日,知大宗正丞谢伋言:「奉诏与令畤同条画移司事务,谨具五事。一曰举贤才以强本支。夫宗室之有人,邦家之光,社稷之卫也。望诏内外从官各举宗室一二人,略及其才行履历,以备任使。二曰更法制以除烦苛。臣尝取大宗正司敕令阅之,多有不便于今者,宗室耆老为臣言曰:熙宁、元丰之令,纲条至简。昨据宗正仲忽多所建白,行之二十年,徒有峻深之具,而无耻格之风。其大宗正司敕令,乞下详定所访寻旧令,与新令参酌删修。三曰择官师以专训导。真宗咸平间,使辅臣选醇儒教授南北宅。比来选用寖轻,至或久阙正员,簿书期会之吏得以摄事,使宗室何视以为模范哉!其大小学教官,乞诏三省遴择儒臣,以专训

导。四曰继封爵以谨传袭。夫宗室袭王公之爵,以奉其先祀,不过十数人而已。艰难以来,几废绍封。比年渐复旧典,仲湜嗣濮王矣,令畤袭安定矣;而亲贤之宅徒得主奉祭祀之名,广、睦诸位不袭国公之号,非所以隆骨肉之恩也。望诏有司定次行封,以传谨叙之法。五曰修图谍以定亲 。宗正之掌图谍,所以分源流之远近,定世次之戚疏。比年以来,虽间置卿,漫不省察。宣和之间,有乞附属籍而非宗室者,令国是也。近年以来,亦有诈称宗室而兴兵者,不蘉是也。远虑过防,必于无事之际;世系远近,当使天下明知之。汉律: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今宗正有寺而无官,以太常兼治。望诏宗正寺下州县取索名籍,编修玉牒,或先为宗室世系表,颁之天下。」诏:内外侍从各举宗室一员,大小学教授各选差一员,袭封令吏部勘当,余从之。

八月二十九日,嗣濮王仲湜言:「孤遗宗子散居州县,支请钱米,乞令诸路转运司下逐州军委检察尊长检察诈冒。其尊长每月添破茶汤钱三贯。如有诈冒,许诸色人告,每名赏钱五十贯。仍许逐宫宗子互相觉察,亦支上赏。其钱米令按月支给,过期不支,许监司按劾。」诏:「自今检察尊长满一年无诈冒者,与减三年磨勘;如有不实,责亦如之。其勘给官司有失觉察,重作行(违)[遣]。仍令所在月具管下宗室支过钱物数以闻。余从之。」

九月十八日,诏:仲湜、士从、士术、

士籛月廪依令畤等例,特免一半折钱,并依尚书郎官则例支破本色。

十一月十日,令畤言:乞于逐宫各选差年长可以表率宗子一员充都尊长。从之。

十二日,江阴军进士李韬、苏白上书言:「宗子分寓郡县,搔动民庶。或暴人以威,而强取其物;或攘人之物,而不偿其直。或挟以雠而肆欺,或指他事而见虐。稍涉触忤,则动以尺铁棰之至死,而弗之恤。或挟弓带矢,飞鹰走(大)[犬],骤骏马,驱小人,驰骋田野,踏践谷麦,曾不顾藉。或酝造酒货,兴贩私物。百姓无所申愬,郡县不敢谁何。」诏令诸路帅臣、监司、守臣常切觉察,如有似此之人,仰具事因闻奏,取旨重作施行。

二十五日,诏:今后宗室添差厘务小使臣权以二年为任。

四年二月一日,诏南班宗室自今并赴台参。以侍御史辛炳言:「右监门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士等一十一员,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朝见讫,并无故不赴台参。累牒大宗正司告报逐官回牒,取到士輵等状,止称自从升换南环卫官,及今二十六年,并不曾赴台参;并昨来自东京至建康府以来,一(搬)[般]宗室趁赴朝参,亦不曾台参;兼详台参令注,即不该载南班环卫官赴台参之文。检准本台令:诸节度观察留后至刺史、诸卫上将军至副率,到阙出使,仍参辞。绍兴《职制令》:诸金吾卫上将军至诸卫将军为卫官。又本台令:诸不赴台参者,无故过十日,同以见谢辞日为始,殿中

侍御史具姓名申台,取审状申尚书省,太中大夫、侍御史以上并奏。余官拒过饰非准此。今契勘,逐官依条令并合赴台参。兼检照得去年有宣州观察使仲弓 弓权知大宗正司事,在任替罢,到阙见朝讫,依本台条限趁赴台参。及新授郢州防御使安时朝谢讫,亦曾台参。今来士等不依本台条令趁赴台参,亦不伏取审,却一向他说,显是违本台条法,拒过饰非。」故有是诏。

五月十三日,诏:检校少保、光山军节度使、同知大宗正事士仍了切第三男秉义郎不言叉初加切特与换文资;第四男忠翊郎不怞文又切特换环卫官。以士陈:靖康末得太后密旨,遣管押张邦昌赍圭宝诣南京,未曾推恩;及不言叉昨系宗学升补上舍。故有是命。

六月五日,诏令 若谤切特与转行左太中大夫,别与知州军差遣。寻有指挥更不施行。臣僚言:「契勘元丰更定官制,以左右谏议为太中大夫,秘书监为中大夫。虽两官相去一间,然官制既定,则谏议者侍从也,秘书监庶官而已。故吏部法:自承务郎已上应迁官者,至中大夫止;若太中大夫,非侍从不得转行,谓之碍止法。令 系中大夫,庶官寄禄,至此极矣,而辄得转行太中大夫,则是庶官超转侍从,于法有碍。夫国家立法,所以公天下也。使令 得以超越转行太中大夫,非惟名器可惜,亦恐方今天下官至中大夫者不少,若其间苟得无耻之士佗日引此

为例。兼令 在宗室中廉声不闻,昨居福州,于太守程迈处关说公事,不满其意,遂兴诉讼。近差知泉州,泉人知其贪而畏其来。今又改除别郡,不知果能为陛下赡养百姓乎 欲望陛下将令 转行太中大夫并知州差遣指挥特赐寝罢。」有旨:赵令 别与知州军差遣指挥更不施行,令以次官命词行下。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王居正奏:「庶官中大夫之不可转行太中大夫,则此祖宗之法,万世不可改易。以令 为贤邪,则贪惏苟得,众所共知;以一太中大夫为不足惜耶,则宗室之为承宣使者不还踵求为节度使矣。臣诚不敢曲从,助成朝廷之过举。臣未敢命词行下。」于是并寝。

七月二十二日,大宗正司言:「洺州防御使、前知西外宗正事士从状:任满依格推恩,合于见今官上改转一官。吏部却依外官转至武功大夫,作止法依条回授。士从系南班缌麻亲,依条格合转观察使止,即与外官迁转条法不同。」诏士从特与转行正任观察使。

五年二月二十一日,诏:「应在外宗室等合得请给,并遗孤钱米,令所在州军按月支给。如州军应副请给之后,尚有遗漏之人,仰所属具姓名申尚书省。」

二十二日,嗣濮王仲湜言:「契勘宗室昨系本司元保奏,因遭兵火,有全去失告札者,召知合、御带、管军之类作保,吏部方许给据。切详宗室若与知合、御带、管军素非亲识,难使终身不得从仕「难」下疑脱「于作保」三字。。欲乞许全

去失告札宗室,召异姓大使臣二员并宗室无服亲小使臣一员保识,同本宫尊长保明,结除名编置之罪,许本司保奏。」从之。

闰二月十三日,福建路安抚使司言:「眉州防御使、知西外宗正事士樽到任三年,宗室无犯徒以上罪,保明,乞依条施行。」吏部勘会:「宗正司称:昨士暕古限反任满,于密州观察使上特转清远军承宣使。今来士樽与士暕事一同。」诏士樽与特转行正任观察使。

四月七日,诏赉之与减三年磨勘。以大宗正行司言其任绍兴府钤辖,稽察宗子,更无冒请,乞行推赏。故有是命。

六月二日,大宗正司奏安定郡王令畤薨。诏皇伯武经大夫令玒古邦切可特授华州观察使、安定郡王。

四日,诏南班宗室见居屋宇窄隘,令临安府相度检计,申尚书省。

七日,上曰:「朕以南班宗室请给至薄,贫窭者众,昨日出内帑钱赐二百千,令宗正丞沈禹卿散给。尚有亲贤宅近属,以取会人数,别行给赐。」赵鼎等曰:「陛下敦睦如此,盛德事也。」

十七日,添差通判湖州子捻言:「诸州宗室未有屋宇,欲乞以官地盖造,拘在一处。内选差尊长一人钤束,检察伪冒,仍差监门官一员禁止出入。年未及十五岁,附入州小学;十五岁以上入大学,依学生月给钱米,仍许依进士科举法取应。未出官者,亦许入学听读,实及一年,方许参选。庶可教养成材,以副敦叙之意。」从之。

同日,尚书省言:「昨南班宗室

合支食料,除羊肉见折支价钱外,余物依靖康元年十一月指挥权行住支。今行在物价稍贵,其见在不带遥郡南班宗室日赴朝参,每月用度不足,理宜措置。」诏:南班不带遥郡大将军至率府副率,特依御厨第等食折支钱例支给,其见折支羊肉钱更不支破。

十一月二十八日,上曰:「南班宗室当此时寒不易,朕前日各赐绵绢,共支过绢三千六百疋、绵一万两。」赵鼎等曰:「陛下尽敦睦之道,可谓盛德,然赐出内帑,故外庭无由知之。」上曰:「不欲令户部支者,恐伤经费故也。」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宗正司言:「南班宗室並隨侍共十四員,內士 癸瞿龜切痼疾,慮朝參人少,欲於紹興府士、魚吻切士人二它大切前赴行在。」从之。

六年正月十四日,诏子彦男伯玖赐名璩,除正任防御使。九年三月七日,以和州防御使为保大军节度使、崇国公。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诏璩宅令临安府张叔献相视,普安郡王宅屋宇一体修造。十五年正月十一日,诏璩可于三月内选日出外第,应合行事并依普安郡王例施行。二月二十二日,制为检校少保,进封安平郡王。三月一日,诏璩所差官吏并合行礼仪等,并依普安郡王体例。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制授依前检校少保、充武康军节度使、恩平郡王。十九年三月二日,诏璩(德)听读《周礼》终篇,本府教授官吏并各与减二年磨勘。四日,诏璩府官吏等,自今

后有官吏到府,及两任无过犯,特与转一官资。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无名目人候有名目日收使;白身宅案、书表司楷书自差到府,满七年无遗阙,并特与补武进副尉出职。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制以璩从吉,除旧官。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制特授开府仪同三司,依前武康军节度使、恩平郡王、判大宗正事,绍兴府置司。

四月九日,诏亲贤宅益王府开府仪同三司、豫章郡王孝参两女,特依晋安郡王孝骞女和容宗姬体例放行请给米麦。时有旨并权住支,(所)[从]所乞也。

六月二十五日,诏左太中大夫、充集英殿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令(应)[ ]特除阆州观察使令 :原作「令应」,据《建炎要录》卷一○二改。,封安定郡王。

七月二十九日,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蔡安(疆)[强]言:「自艰难而来,宗籍散阙,立嫡以继,漫不可推。在昔诸王皆祖宗之子,而其后世袭封公爵,如秦、汉、魏、燕、周、冀、商、越、镇、楚,国公不过十人。古者有子孙存,不可以乏先祖之祀;今诸王之祀,十年不供,而有司未闻有议之者。愿诏有司考诸王之世,选属近而行尊者各一人补环卫官,袭封公爵。」后太常寺讨论:「如有依条合袭封公爵之人,令大宗正司拟定,取旨施行外,其乞行尊一节,即不应袭封条令,难以施行。」从之。

十一月十八日,象州防御使士街言:「昨差充宗庙神主五享献官,前后五年,及自温州护从至临安府,并昨主管四朝五殿御容,自建康府迎奉至洪州,并无

虞。」诏特依黄正彦、麦伸、士土穹立弓切已推恩体例,与减七年磨勘。

二十四日,诸王宫大小学言:「大学生不微,系润王宫士位,母病,割股奉母,所患平复。」不微特与转一官。

二十八日,诏:知邵武军子木到任,陈献利害,深有可采,特与减二年磨勘。

七年正月二日,吏部言:「阆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安定郡王令 昨为集英殿修撰,止于绍兴六年七月八日,准告特授前件官袭封。依条,袭封人不碍止官,合该磨勘转行。」诏令 与磨勘,特授镇东军承宣使。

十一月二日,知南外宗正事仲儡言:「昨降指挥,依嗣濮王仲湜申请,将诈冒请钱宗子押送外宗正司 闭。检准宗子犯罪 闭条内,诸杀人、已杀「杀人已杀」四字疑误,据本书帝系六之三○,当作「谋杀」二字。、强盗、十恶、故烧有人居之室,各罪至死,贷免;或罪不至死,谓如知人强盗,藏匿、过致资给,令得为盗,而分受所盗赃物之类。而所犯丑恶者,本宫院 闭,满三年取旨。特旨永不放免,依特旨。契勘本司见有临安府并大宗正司牒送到冒请钱米及累作过犯宗子赴本司 闭,缘逐人所犯不系前项该载,及不系特旨永不放免之人。」诏:见 闭冒请钱米宗子,并放逐便。

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知大宗正事士言:「南班宗室自团练使以上每月各有俸米,遥刺以下则不合支破。此固成法,然在承平之时,如生日、郊天,支赐既厚,每月生料米麦亦可资助。今来一切住罢,所有俸钱,有不足于籴者。望将南班宗室遥刺以下,权依寺监丞近

例,每月逐员特给米三石,俟将来放行其它支赐日住罢。」诏令绍兴府每岁于合发上供苗米内支拨五百石付士均俵。

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左迪功郎善时言:「切见沈晦榜初罢三舍改科举,宗子分三科,亦分三等推恩:有官 应,先转两官,换文资;无官取应,上三人保义郎,余承节郎;无官应举,补修职郎。见今 应取应人依旧推恩,善时系无官应举沈,晦后方第一牓,若是补迪功郎,是与庶姓进士一同,别无宗室恩数。」诏善时特补左修职郎。

九月二十四日,诏:「东京首先远来宗子,实及二十岁,并特补承信郎;未及,令大宗正司支给钱米养赡,候年及日取旨。」时收复河南之地,保平军院宗子东京尊慧之自陈东京尊:疑有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二作:「用魏悼王五世孙慧之等请也。」,故有是命。

十一月二十八日,臣僚言:「契勘宗室在京日,系分宫院居处,自太祖下燕王院以及诸位凡十有九所。崇宁年间,又置两外敦宗院,拘籍非袒免已下宗室。渡江以来,未及定居,除南班在宫随司居住(位)[外],其余在外宗室随所在州军居住,朝廷又于泉、福州置两外宗正司以处之。依政和重修令,非袒免以下孤遗之人愿往敦宗院居住者,听经本司陈乞前去。今行在除(陆)[睦]亲宅居南班外,其余(诣)[诸]宫院孤遗宗子及女妇,虽依格支破钱米养给,即无拘籍宫院,不免散居民间,出入市井,混杂细民,所为自如,殊无检约。欲令措置,若未于宗司添置屋宇,且当处分两外或邻

近绍兴府诸处居住,勿令散处行在民间及僧寺处。所有续自京师来者,亦乞依此,庶几收集存养,各得其所。」诏令礼部取会大宗正司祖宗典故,措置申尚书省。

十二月八日,礼部言:「故嗣王仲儡男士周不欲遽远丘坟,欲乞候仲儡出殡了日,止于法安寺歹赞所居住,候至百日,却归本宫。」从之。

十一日,臣僚言:「恭以翼祖皇帝世子孙实在〔保〕州敦宗院,自河朔失守,得过江南者仅十数人。陛下悯其失所,乃诏宗司收系属籍。今有官者止四人,至于注授差遣,未得与两京宗室侔拟。此虽昔时颇有等差,然两京宗室中兴之后,于旧法之外已尝推恩,而保州宗子颠沛远来,亦宜稍加厚于昔时。乞令合赴部之人,权依两京宗室体例注授。」诏:保州宗子令吏部先次注授。

十六日,臣僚言:「比年宗子有官无官人,初缘兵革,避地遐方,无资而不能归;间有因循安土,留滞而不肯归;甚者逐什百之利,为懋迁之计,与商贾皂隶为伍,故多有未隶宗司者。欲召诸路转运司委州县检括,凡宗室寓居与往来者,量给路费,发归所属宗司居之。有所往,则给与假,朝廷增廪稍以养之。庶几人人贵爱,知自别于流俗,以称陛下惇叙之意。」诏检会。

十一月二十八日,臣寮上言乞措置宗室居处,令礼部一就措置申尚书省按此日事前文已有详细内容,此条只是隐括其文,不知何以重复隔越于此。。

十八日按此是十二月十八日,承前「十六日」条。,臣寮言:「仰惟陛下惇叙九族,袒免近属合得生料米麦,西南两司皆有

孤遗钱米。方其出适,则因等第而给嫁资;逮其送终,则〔依〕官品而支赗赠。法令具存,亲睦厚矣。昨因削裁,遂致匮乏。即令近属有若孤遗宗妇,孀居而或无子弟,虽有子弟而未能出官;宗子年未入仕,宗女幼未出嫁。既不支钱米,又缘住罢生料,平日已见贫窭,一或凶变,多是临时假贷。望诏有司将袒免以上宗子宗女妇逐月合得生料(内)米麦等,依旧放行。宗妇有子弟者候到官,宗子年未及者候出官,宗女幼小者候出嫁,方令住支。其余宗妇虽孀居而子弟出官,宗女虽幼小而父兄可恃,宗子已参部,宗女已适人,不得援例。所有赗赠,乞依嫁资等第给赐。」诏令大宗正司开具申尚书省。

绍兴十年正月五日,臣僚言:「知建州士謜,鱼园切与本州岛添差通判士禡,莫驾切皆系宗室。依条,宗室知、通不得同任。其士禡合行迥避,而迁延在任,无迥避之意。乞将士禡放罢,听归部别注差遣。」从之。

二十九日,大宗正司言:「修武郎士谷昨取福建路转运司文解,未尝试。欲依宗室令芹、子薿例换授文资。」诏:士谷令中书后省召试时务策一道,特与补右宣义郎。其后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宗室子攸进文字,乞换文资,上曰:「朕固欲宗室向学,然文资岂可侥幸而得 须令后省试策乃可。」

十一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五日:疑有误。下文「八月十一日礼部言」,考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乃是绍兴十一年八月事,则石延庆上言不应在十年。疑此作「十一年七月十五日」,脱去「年七」二字。下文「八月十一日」即承「十一年」,故不复再举年份。,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石延庆言:「仰惟神宗皇帝诞颁诏旨,以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令世世封公,补

环卫官,以奉祭祀,不以服属故杀其恩礼。爰自艰难以来,属籍散漫,继袭之宗,未易推考,故诸王之祀阙然弗举,上轸圣虑。昨因臣寮之请,尝令大宗正寺拟定袭封,累年未决。〔乞〕诏有司趣令拟定应将(未)[来]袭封宗子、合居环卫官,量与升等补授,仍特优其稍廪,庶几继袭之人各修厥职。」诏令礼部依已降指挥疾速取索拟定,申尚书省。八月十一日,礼部言:「宗正司欲将诸王之后见在最长一名,权令主奉祀事,即不改换环卫,添破请给。将来有已袭封人来归,及见得有合袭封人,即依自来法(法)施行。检会本司令:诸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名为宗,世补环卫官,以奉祭祀。今来所乞权令主奉祭祀事,并不改换环卫、添破请给,别无违碍。」从之。

祖宗旧法,南班宗室大将军以下每二年一试艺业,取中选者推恩。切详立法之意,以谓大将军至副率府率,官卑齿壮,可以专心学问。既设官以教导之,又间岁以程试之,选其艺业之精,增以禄秩之赐。故官卑者有升进之望,学成者得袭宠之荣,而怠惰者莫不相与激劝,一举而三利,实良法也。建炎二年秋试选人,合行附试,有司以大宗正司及南班宗室尚在京师,乞候次年春秋试依旧施行。因循至今,未曾检举。望诏有司遵行旧制,来年春试选人,复许宗室大将军已下附试艺业。取人之数、推恩之法,一依条格 同日,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范雩言:「伏

施行。」诏令礼部行宗正司等处,疾速取索合用条法,开具申尚书省。

十一年九月二十九日,诏宗子持之特送西外司 闭,永不放出。以大宗正司言其累冒刑禁,顽恶不悛故也。

十月七日,判大宗正事士言:「近来行在南班宗室或有物故,及换官民出外,其趁朝参人日益稀少。乞将绍兴府行司宗室正任以上,并发赴行在奉朝请,庶几增益班列,少壮国体。」从之。

十二年二月六日,吏部言:「勘会小使臣宗室经任添差,一州十县以上通县合差伍员,七县以上四员,五县以上三员,余二员。初任添差宗室,大藩节镇二员,余州诸县各一员。续承绍兴八年七月十四日申请指挥,为初任阙多员少,将初任员阙亦许经任宗室指射。如无初任人指射,许差经任宗室,止理为初任员数。本部见遵执逐项指挥,依格差注。近累有经任宗室指射诸州县初任员阙。内有课利升及三万贯以上去处,依格,经任有举主、无过犯,较量功分高下定差。缘初任宗室拘碍格法,不合注授,从来未经申明。本部欲将诸州县初任宗室员阙内,有课利升及三万贯以上去处,许经〔任宗〕室指射,较量功分高下,依格差注,止理为初任员数。」从之。

五月六日,知大宗正事士言:「行在趁赴朝参南班宗室元系一十七员,昨缘士纠、士恭、士雄换授外官,仲壬余箴切身亡,今止有一十三员。后虽令士街等四人赴行在趁赴

朝参,又缘士街、士术、士筏并以病免,士珸五胡切见丁母忧。今乞据见阙员数,于绍兴府行司南班宗室内选择循守规矩,别无疾病,可以趁赴朝参之人,具名申取朝廷指挥。仍乞今后遇有行在睦亲宅赴朝参宗室事故,准此施行。」从之。

九月十三日,赦:「应宗女在外,因夫亡亲死,无所依倚,听于所在自陈,仰州县当职官验实,量支盘费,差厢军或舟船津发赴宗正司。责委本位尊长抚养,与计口依孤遗法给钱米,勿令失所。」

十一月三日,右监门卫大将军、开州团练使士谙奏:「乞依行在南班近屬令疇、士輵、士、安時、士 癸月廩米麥特支一半折錢,依尚書侍郎則例並支本色。」从之。

十三年九月一日,诏:「宗子先往军前未回之人,有遗下妻孥,已依格支破俸给。其间或无子孙依倚,如愿往父母及亲兄弟之家归宁,并亲女已出适之家权暂居住者听。候夫若子还日依旧。如无父母、亲兄弟及亲女,或虽有而不愿出外者,责本位尊长主管养赡。」从宗正司请也。

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宰执进呈:乞以军器监子厚暂权吏部侍郎。秦桧曰:「今日宗室所宜崇奖,令聚于朝。」上曰:「宗室之贤者如曾试中科第,及不生是非之人,可收置行在,如寺、监、秘书省皆可处之。祖宗以来,不用宗室作宰相,其虑甚远,可用至侍从而止。」

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宰执进呈大宗正司申宗子不皦古了切不法等事。

上曰:「宗子不肖,至于如此!然其间不无清贫有守之人。前日有贫而不能娶者,朕赐之千缗,所以勉之也。」

三月十八日,诏取应宗子伯摅抽居切令赴正奏名廷试。先是上谕宰执曰:「朕阅其程文,多引《诗》《书》,颇不易得。」故有是命。

四月二十五日,诏:和州防御使、知西外宗正事士慷身亡,令福建路转运司支给银绢各一百疋两。

五月十三日,礼部状:「准敕:臣僚奏国家三岁取士,于宗室特加优异,盖示亲睦。昨国子监申,请行在宗室并赴国子监试;如授外任差遣、并宫观岳庙,并赴转运司试。特从其便,初非有内外之别。其赴国子监试者,有官 应,每七人取三人;无官应举,每七人取四人;无官袒免亲取应,文理通者为合格,不限人数。唯赴转运司试者,其所取之数即与进士一同,非所以奖进宗子之意。望诏有司详酌施行。」国子监言:「欲除行在宗室依见行条法外,其诸路宗室不以有官〔无官〕,如愿赴行在应举、 应者,欲依熙宁旧制,并许国子监请解赴省。如不愿,即依见行崇宁通用贡举条法施行。」从之。

九月九日,诏:「(诚)[成]忠郎不皦以倡女为妻,伪冒请受,追四官,罚铜三十觔,勒停(特)除名,送宗正司庭训拘管。」

二十九日,吏部言:「近潼川府路转运司乞将本路宗室大小使臣陈乞添差之人,不候季首使阙,出榜五日,许占射。窃详在法,遇有射阙宗室,并会问三选并宗正司,与见任宗室有无服

纪相干,方许差注。到任半年,使阙二年为任。缘四川即无宗司可以会问,今欲将见在四川宗室,令逐路转运司遇使阙差注,先令射阙人供具与见任宗室别无服纪职事相干结罪文状,依定差外官格式,缴录申部照应,出降付身。」从之。

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刺史居中言:「昨缘父殁无依,得旨令赴伯母咸宁郡夫人王氏位恩养,仍不妨祭祀。今来成立,义当还本宗。切见故伯安统位下无人主奉祭祀,望以居中承嗣,并主奉本位祭祀,以报鞠养之德。」从之。

八月二十九日,诏:故宁国军节度使安时合(德)[得]遗表恩泽,依〔安〕信例,与安时亲男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团练使居广转行两官,千牛卫将军居仁、居申、居修各转行一官。从所乞也。

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诏:承节郎、监泽州南岳庙伯广以(欧)[殴]打百姓致死,会赦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送宗正司拘管。

三月九日,西外宗正司言:不頠五罪切久居庠序,文艺卓然,众所推誉。诏与免文解一次。

九月十四日,〔宰执〕进呈安德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士赴行在供职,乞上殿奏禀职事。上曰:「南班有分处绍兴府者,比之行在日奉朝谒,劳佚不均。祖宗时待遇优恤,间有服汤药假,比及合参见,但令随班起居。朕念宗子口众食贫者多,如衣裘仆马之费时有以资助之。」秦桧曰:「向日郊礼,锡予加厚,足见圣慈惇叙之意。」

九年六月十五日,西外宗正司言:伯仁在学二年,文艺优长,众所推誉。诏特免文解一次。

二十年七月七日,诏右监门卫大将军居申特降一官。以权主奉益王祭祀居广劾其不遵礼法,衩袒私出故也。

十三日,太府少卿徐宗说言:「昨降指挥,州县寄居宗室见请孤遗钱米文历,缴纳户部换给。自降指挥累年之间,尚有缴发旧历未到者。窃虑既已住勘,因致失所,欲乞且令照旧请检旁,权与按月放行,仍催促供申换给。」诏令户、礼部同大宗正司看详。户、礼部、大宗正司言:「昨换旧历,已有绍兴八年六月指挥更展一年,已是出违年限。若依今来臣僚所请,用旧旁放行,虑别有诈冒。今欲将四川、二广、福建、湖南北路州军再展限一年,其余邻近州军半年。专委守臣并检察尊长催促,依绍兴五年四月指挥召保,取索宗枝等所属保明申部。其缴到旧历之人,权行给据批勘,候新历到日追据毁抹。如更违今来年限之人,令所属具名申本司取旨。如守臣并检察尊长容纵盖庇,许监司按勘。」从之。

十二月四日,诏:「宣州观察使士衎特许用兄士术所得回授一官恩例,与减三年磨勘;仍依仲温例除在京宫观,任便居住。应合得请给支赐等,并依南班旧法支破。」

十二日,诏:无官宗子师椿令大宗正司押赴南外宗司拘管。以本司言其过犯非一,屡经庭训不悛故也。

二十二日,诏:知大宗正

事、权主管濮安懿王祠事士男不言帛、弥连切不赇特与依不凡例换授文资。

二十一年四月十九日,诏:取应宗子公乂令赴正奏名廷试。

二十二年二月五日,安庆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街言:「行在南班宗室目今穷窘,用度不足,至有亡殁而无以办棺殓者,若宗室士晴仓向切并士阐妻王氏是也。欲乞行在奉朝〔请〕南班宗室,应权住支请给及郊礼支赐等,并乞依旧格全放施行。」从之。

四月二十一日,诏:无官宗子不辱,令秀州差人押赴大宗正司庭训(乞)[讫] 闭。以夜游殴击右迪功郎吕褫致死故也。

五月一日,诏:右监门卫大将军、开州团练使士谙,令大宗正行司发赴行在,依旧奉朝请。所有应住支请给人从等,并依行在见今南班宗室支破。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右监门卫大将军居申降一官,特送绍兴府宗正司拘管。以乘马撞踏百姓致死故也。

二十三年三月十三日,诏:福州观察使、前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士任满,特令再任。请给人从等并许于经总制钱内支破本色,仍免减借。

二十二日,诏:皇侄右千牛卫将军、权主奉吴王祭祀居端转两官吴:原缺,据本书帝系六之二五补。 ;右监门率府率居靖转一官。以居端等言:「祖父检校少保、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康郡王孝骞,自靖康以来该遇圣节并大礼共三十余次,合得奏荐恩泽,乞依安时、仲如昆切例,止于居端及居靖官上转行。」故有是诏。

五月四日,故检校少师、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齐安郡王士男不怞言:「先臣曾判大宗正事,兼主奉濮安懿王祠事,乞依仲湜、仲儡例赠官封爵。臣乞依不微例转行一官,候服阕日差在京宫观。亲弟六人,乞以(遣)[遗]表恩泽各转两官。曾长孙汝砺系白身,乞补文资。姑崇德县主乞特封郡主。诸妹所生母五人,乞依士妾焦氏封号。仍许踏逐功德院。」诏并从之。

十一月一日,琼州观察使、权主奉益王祭祀居广等言:「祖父各任检校少保,孝诒淮康军节度使,孝悦奉宁军节度使,孝颍顺昌军节度使,孝愿静江〔军〕节度使。自靖康以来遇大礼并圣节合得恩泽共一百二十余次,乞附收使。」从之。于是以居广特授常德军承宣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居中特授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刺史居门右于救切特授荣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居仁特授吉州刺史;右监门卫大将军居修特授高州刺史;右千牛卫将军居厚特授右监门卫大将军;降授右千牛卫将军居申特降右监门卫大将军。

二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诏:「士(大)[太]上遗表,可依士例赠官进爵。弟士谙、士大可巨宜切各特转行一官,男不言帛与转行两官,不赇、不 微并特与除直秘阁,不骋、不呰、祖尔切不刓、吾官切并特改次等合入官,并幼男二人与赐名补官。仍拨赐绍兴府山阴县天衣寺充功德院。」

二十八日,诏:无官

宗子公宝,令大宗正司庭训讫押送南外宗正司 闭。以宗正司言公宝在镇江府凶暴扰民,累犯不悛故也。

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诏〕:左朝(仪)[议]大夫、直秘阁、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令誏下恳切可特授利州观察使、安定郡王。

二十八日,安定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言:「窃惟天下之才成于激昂,败于自弃,况天族之贵乎!陛下建宫学,选师儒,所以崇奖宗子,委曲备至。比年以来,布衣韦带与进士群试有司者甚盛也。望令今后得解宗子,不以有官无官,愿与异姓举子混同考试者听。如有中选之人,乞稍加采擢。如不愿与异姓举子混试者,只依旧法施行。庶几人思自励,奇才辈出,以彰宗党得人之盛。」从之。

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诏:左朝请大夫令衿除明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初,令衿坐累拘管,尝诏左朝(仪)[议]大夫、直秘阁令誏袭封,至是令誏言:堂兄令衿系齿序最长,偶因停降,乞赐改封。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枢密院编修官吴(□)[埭]言:「仰惟国家敦叙九族,是故睦亲有宅,敦宗有院,又设学校,尊师儒,以教导之。比年以来,以科举进,数倍日前,可谓甚盛。然特精于文艺耳,其于行检,庸或阙然。望下内外宗正司,其间宗子有能砥节砺行,不同流俗,恪遵士检,可为宗室表仪者,上其名于大宗正司,籍记姓名,以俟他日登科,优加擢用,庶几有〔以〕激劝。」从之。

四月七日,右监门卫

大将军、昌州防御使、提举佑神观不微言:「先臣士元任开府仪同三司,恩数依见任执政条例。昨来身薨,虽蒙恩与男三人、弟二人各转一官,其致仕遗表恩泽等并未得指挥。窃见故叔士樽亦任开府仪同三司,遗表恩泽男九人内八人各转一官,一男除直敷文阁、添差通判,一弟叙复观察使。其给使减半,并皆依所乞。望依故叔士樽前后已得指挥施行。」从之。

六月二十二日,故敦武郎子骏男伯琎言:「故父子骏曾于济南府募兵勤王,隶大元帅;又于济南劝进,并护从至南京,该遇登极。乞补授一初补使臣名目。」诏伯琎补承信郎。

七月十九日,知南外宗正事士雪先活切言:善从、伯迈、伯仁在学,文艺为众所推。诏并特免将来文解一次。

十月四日,上谕宰执曰:「往年京师宗室繁盛,侍从官以至建节者甚多。今如南班,亦绝稀少,朕甚念之。或有材行文艺者,选三两人与除行在官。」

二十六日,定江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奏:具到宗室正任观察使三员,正任防御使一员,遥郡防御使四员,遥郡团练使八员,遥郡刺史二员,右监门卫大将军二员。诏:南班近属,所存无几,久不推恩,可特与转行一官,承宣使者令回授。于是以皇叔、均州观察使士洪为华容军承宣使;潭州观察使士 丘检切为静江军承宣使;宣州观察使士谙为清远军承宣使;和州防御使、知濮安懿王园令士輵

为建州观察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和州防御使士 丕攀悲切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和州防御使士豢乎串切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御使士周为复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象州防御使士程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仲车胥写与切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铢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窘九又切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士 音乌感(戚)[切]为复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果州团练使士()人补彻切为郢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穆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石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歆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士秀为成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刺史士阐为果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士言别丘列切为恭州刺史;右监门卫大将军士岘户显切为达州刺史。其所带环卫官并依旧。

十一月二十六日,诏:亲贤宅南班宗室居广等九员,可依士 等例,特与转行一官。内居广系承宣使,许依条回授。于是以蕲州防御使居中为宣州观察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均州防御使居门右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居仁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权主奉吴王祭礼居端为复

州防御使、权主奉吴王祭祀;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居申为成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州刺史居修为贵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刺史居厚为忠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居靖为果州团练使。所带环卫官并依旧。

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楼韦奏:「伏见绍兴五年七月十七日敕:诸王、宗室年未十五岁附入州小学,十五岁以上入大学,依学生日给钱米,依进士科举法取应。其有官而未出官,亦许入学听读,实及一年,许参选出官。敦叙之道、训迪之方,可谓至矣!而比年以来,诸州宗子入学或止系籍,而身未尝到。至于有官参选之人,往往临时计会有司,虚给公据,上下相蒙,寖以成俗,甚非所以奉承休德。乞下大宗正司严行约束,仍敕监司、郡守督所在尊长检察劝诱,痛革前弊。」从之。

七月二十日,吏部尚书陈康伯言:「勘会绍兴令:诸宗室知通与兵职官不得同任兵职:原脱,据本书帝系五之二三补。;又令:诸职事相干或统摄有亲戚者并回避。尚书右选差注宗室兵官,见依建炎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指挥,会问大宗正司,与见任宗室无服纪,许行差注。缘尚书左选每遇差注宗室知通,即会问本州岛,如有已差宗室兵官,即拘上条,不以有无服纪,不得同任。近来诸州兵官多是添差宗室。又近承指挥,应通判除武臣知州、高丽人使经由、及元系堂除使阙外,余并令本部使

阙。若不申明朝廷,不惟宗室已关升通判资序,无阙可入,使本部亦差注不行。今欲乞注拟宗室知通,其见任已差下宗室兵官系是添差厘务者,并行会问大宗正司,若别无服纪,即行拟差。如有服纪,及系正额兵官,到罢月日相(防)[妨],并不许同任。」从之。

二十八年二月七日,诏益王府宗子居申、居修各特降一官,内居修送绍兴府宗正司拘管。以在府喧嚣不肃也。

二月十七日,礼部言:「契勘本部见在宗室职事官随侍子弟,乞依条国子监补试,缘自来未有立定条法。窃详在法,补入学国子生,虽赴公私试,即不许升舍,不差职事;至发解年,系别立号,于十人取三人为合格。今来若令宗室职事官随侍有服亲依国子监法补试,即合依庶姓例,如补试入学后,亦不许升舍,不差职事。至发解年,即合自依宗室取解本法,更不与庶姓太学、国子监生混试。庶几天支之秀,得与寒士均被教养。」从之。

五月十五日,宰执进呈宗正司乞将取应宗子比类府监得解人理年免举。上曰:「此等皆有条法。且如祖宗时,宗室子孙众多,朝廷费用亦广,自分袒免、非袒免亲以来,俸料之数稍就科格。此事若可行,当亦不至今日。只令遵守旧制可也。」宰臣沈该等奏曰:「自神祖朝加意宗室,法令周备,当依圣训,同共遵守。」

八月二十六日,知大宗正丞陈棠言:「切观比年以来,宗室补环卫者无几,而朝谒之员寖阙;

合袭封者不举,而主祀之人或废。是皆有司失于讲明,甚不称陛下惇睦之意。臣闻祖宗时,近属并留京师参奉朝请,治平中为最(感)[盛]。爰自时艰,环卫稀少,又分处绍兴府外司者几半。顷者宗官建言,遇朝参宗室阙员,乞于绍兴府南班内选择循守规矩之人,具名以闻,既得请矣。今睦亲、亲贤两宅,奉朝请者不满二十人,而在他司者未闻选择,寘之周行。凡奏告荐飨,摄行祀事,轮差猥并。以此知朝谒之员寖阙也。臣又闻,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世世封公,补环卫官,以奉祭祀。缘袭封公爵并须传嫡,遂难其人。后因臣僚论奏,乞选属近行尊者各一人承袭,于是宗司拟定,将诸王之后最长宗室一名,权令主管祀事。阅时滋久,逮今十国公位,典祀之人阙员甚多,楚、晋、秦、魏,祭享旷然。以此知主祀之人或废也。望诏有司检会前后已得指挥,举而行之,庶几益壮宗子维城之势。」诏令礼部、宗正寺讨论,申尚书省。开具(项下)[下项]「开具下项」上当有脱文。:一、(切)契勘趁赴朝参南班宗室系一十七员,目今止是一十一员。今欲令大宗正司于绍兴府行司南班宗室内选择循守规矩、无疾病可以趁赴朝参之人,具名申取朝廷指挥;如不足,亦乞于在外居住南班宗室内依此选择施行。一、十国公位除商国公、周国公见有仲 、仲车胥权行主管祀事外,有冀国公、汉国公、越国公虽元系子堂、不世、不斁权行主管,今来未知存亡。

其秦国公、昭国公、楚国公、镇国公、魏国公五位见阙人主管祀事。今欲令大宗正司将逐位各推见在最长宗室一名,权令主管。所有子堂、不世、不斁亦令本司再行取会诣实,令于本位下别推最长之人,权令主奉施行。」从之。

十月十九日,诏利州观察使居门右特降一官。以大宗正司言其太庙告迁祖宗神主不赴也。

十一月十七日,定江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言:「自来宗室文臣参选,并免铨试。盖祖宗优异宗枝,别于庶姓,德至渥也。近有宗室不近于切系京官参选,吏部告示,令赴铨试。若是本选去失指挥,无可籍考,自合申明,通用选人见今免试条法,窃恐后来成例。欲乞自今后京官参选,许通用选人免试条法施行。及武臣宗室,昨因臣僚论列,应任监当并不厘务,亦非国家并用文武、均惠戚 之意。乞依祖宗旧例,仍旧注授厘务差遣,如有愿就岳庙宫观者听从便。兼契勘宗子犯罪,据所司根勘,约法定断,得旨拘管或 闭之人,自有条法,立定〔年〕限,取旨放免。近来遇有拘管 闭年限已满之人,有司又行看详元犯情理,再行展年。如此,则罚责尤重于异姓。欲乞依祖宗旧制,依年限取旨放免,以彰陛下加惠同姓之德。」诏吏、刑部看详,申尚书省。逐部欲以初官宗室无出身,如试不中,及无免试恩例,未应出官之人,令比选人法,(不)候年及三十;如授官,候满三年,年二十五,许

行出官。及宗室 闭、拘管、监管之人,除犯谋杀、强盗、十恶、故烧有人居止之屋各罪至死死:原脱,据本书帝系六之一一补。贷免;或不至死,而所犯凶暴或丑恶,及谋杀、强盗、十恶、放火、私铸钱、强奸、略人而:原无,据本书帝系六之一一补。又「谋杀、强盗、十恶放火」八字当是衍文。,罪至流;并杀牛马,徒以上,经断再犯者,皆系情犯深重,即难以便依常法取旨放〔免〕,从刑部参酌,具申朝廷施行。其余罪犯,欲依所请施行。从之。

二十三日南郊赦:「勘会行在、绍兴府孤遗宗子、宗女、宗妇等,所请钱米微薄,不可赡养。可比附两外司孤遗体例,将见请钱米之人籍定名字。如十五岁以上,每月添支钱一贯、米一石;十四岁已下,减半添支。」

十二月十六日,礼部言:「准今年郊礼赦,应宗子三经覆试不中,依条合推恩。据取应宗子善翚、吁韦切师孟、师闵、善 、公愿、彦进叙陈,并系三经覆试不中,年四十以上,乞依条量材录用。」诏并与补承信郎。

二十九年四月七日,大宗正司言:「礼部、宗正寺讨论,令本司于绍兴府行司南班宗室内选择可赴朝参之人。缘人数稀少,难以选择。今于在外南班宗室,有静江军承宣使士 、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不怞可以趁赴朝参,乞先次发遣。」从之。

六月十二日,诏:无官宗子公 古镬切特贷命,令临安府差人押赴大宗正司庭训讫拘管。坐令百姓殴人至死故也。

七月十一日,礼部言:「奉诏,安定郡王袭封,令有司检举。太常寺检准神宗熙宁元年八月手诏:令中书、门下考太祖之后,以

属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从献于郊庙,世世勿复绝。」九月,以泾州观察使、舒国公从式为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进封安定郡王。是时宗正言从式于诸曾孙在者为长,故命之。大宗正司引集燕王院宗室尊长,保义郎伯杲等状:「左太中大夫、权户部侍郎、兼提领诸路铸钱令誏,系故世膺第二十八男,见年六十一岁,言行最长,法当袭封。」从之。

八月十四日,崇宁军承宣使、安定郡王令誏奏:「前此未有自从列而袭封者,欲乞少加优异。遇大礼奏荐,及将来致仕遗表恩泽,仍旧依权侍郎格例,于文资内安排。其应干请给并大礼生日支赐,及公使拆洗、食料等,依行在东南班官帮行旧请格例,及出入接见投下文字依外官外,并宣借人数、书表、客司等请给,欲乞并依前定安郡王令枚已得指挥施行。」从之。

九月十日,皇叔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言别言:「父光山军承宣使仲 而由切自靖康以后,遇圣节、大礼恩泽三十余次,未曾陈乞。兼自宣和三年升朝,合理磨勘,至绍兴十七年方使过十周年转行一官,所有绍兴十七年已前实历过一十三年,至今未曾收使。乞依复州防御使居厚体例,及已未曾收使磨勘,于见任官上特与转行。」从之。

十二月六日,主管亲贤宅所言:「复州防御使居厚母亡,合解官持服,其本官身分请给,依条历内帮勘。所有该遇大礼、生日支赐

等,乞依在京日南班宗室丁忧体例依旧放行。」从之。

二十二日,诏:建宁军节度使、知(内)[南]外宗正司士雪,如遇生日,特依士衎例取赐。

三十年八月十二日,诏静江军承宣使士 趁赴朝参,所有请给支赐等依士谙等例支破。

十一月二十六日,诏: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士谙可权暂内外任便居住,请给及郊礼、生日支赐、人从等,只就行在勘支。以病,从其请也。

二十九日,诏:华容军节度使、权主奉益王祭祀居广合差破马下人从及生日取赐,并比附士輵体例施行。居广言:「士輵见差破抱笏祗应六人,今乞差四人;书表、客司、通引官七人,今乞差五人;宣借兵士二十五人,乞依例全破。其抱笏祗应依例每月各添支茶汤钱一十贯,书表、客司各一十二贯。益王影前书表、客司各一人,乞依例各人每月支破添给茶汤钱一十二贯文。所有臣生日支赐,乞依士輵体例取赐。」从之。

十二月二日,诏:和州防御使士歆与久任宫观,任便居住,请给及郊祀、生日支赐、人从等,就行在支勘。以病,从其请也。

九日,安德军节度使、同知大宗正事士街言:「本司所管南班宗室,除宫观任便居住外,又士谙、士歆因病陈乞内外任便居住,行在勘支请给支赐等了当,每日趁赴朝参不及十员,并每年五享三献、奏告朝拜行事,委是轮差不行。乞将见今在外随侍南班宗室士穆并宫观任便居住不

怞,令所在州军日下发遣趁朝参。其请给、支赐并乞依行在南班宗室各随服属体例。所有士谙、士歆请给,却令在外勘支。」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八月十六日,孝宗即位,未改元。诏:「恭奉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旨:右宣义郎、添差权通判明州伯圭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母张氏特与依禄式支破诸般请给禄式:原作「禄氏」,据本书帝系七之二九改。。」

帝系 宋会要辑稿 帝系七 宗室杂录 绍熙宗室杂录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脱脱
  卷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司马光
  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蔡东藩
  第七十六回 段芝泉重组阁员 龙济光久延战祸·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六·乾隆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九·刘恕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二·佚名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佚名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卷一百二十八·司马迁
  七二 兰星·周作人
  柳带韦传·令狐德棻
  职官二三·徐松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二·钱若水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出 婚走·汤显祖

    【意难忘】〔净扶旦上〕〔旦〕如笑如呆,叹情丝不断,梦境重开。〔净〕 你惊香辞地府,舆榇出天台。〔旦〕姑姑,俺强挣作,软咍咍,重娇养起这嫩孩 孩。〔合〕尚疑猜,

  • 皇明诗选卷之十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律诗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三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刘凤朱曰藩张佳胤汪道昆高岱王宠魏学礼刘景韶朱笈王世懋魏裳黎民表欧大任胡应

  • 卷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九预宴八十八人诗九十九首【佐领】邵源浩【年六十六】皇握寳枢均七政日开筵洽欢庆月纪堦蓂茁六英万年仁夀悬金镜木公排夀人三千似水朝宗星丽躔共仰垂裳瞻藻火讴歌率土齐争

  • 卷三十九·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九平湖沈季友编明宁献王朱权【太祖第十六子】送御史戈定逺归觐柏台御史久思亲泗水津头望白云几处别情春晚路隔年小梦夜归人嘉禾海上青山冷萱草堂前白髪新此日天心应可鉴由来孝子是忠臣【附

  • 提要·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提要潜山集十二卷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潜山集十二卷宋释文珦撰文珦於潜人其生平游历略见於所作旧游一百十韵诗中大抵出家於杭州游于湖州因而游浙东至闽由金华严陵返越北又

  • 卷八十四·志第六十·河渠二·张廷玉

        ◎河渠二   ○黄河下   万历元年,河决房村,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明年,给事中郑岳言:“运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馀里,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发,淮口出水之际,海沙渐淤,今且高与山等。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

  • 卷一百八 志八十三·赵尔巽

      ◎选举三   △文科武科   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

  • ●卷八·刘一清

    ○张世杰入卫 乙亥三月初十日,张世杰入卫京师。内空,赖张世杰一军万人自荆湖至。世 杰本信安归正人,擢承宣使。陈宜中疑世杰易其所部之军,世杰不得尽其力。时 吕文福请提兵入卫。文福,文焕兄也。 ○议迁跸

  • 卷六·杨士奇

    二年正月丙寅朔 上至蔚州城守不下指挥李诚号冲天李者仓卒城外走匿水沟中士卒搜得之 上释之诚愿献城自效遂遣归城中人不从执诚囚之诸将候诚不至遂欲攻城 上曰观其守备非旬日不能拔兵钝威挫难以符志当用智取之其城外

  • 一四六九 山东巡抚吉庆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等情折·佚名

    一四六九 山东巡抚吉庆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等情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山东巡抚臣觉罗吉庆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发明》、《广义》二条,多有议论偏谬之处,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

  • 八五七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五七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三十日三品顶带 留闽浙总督任 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查缴禁书,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查缴违碍书籍,经历任抚臣先后奏缴过十九次,臣于二十次奏缴时,因此

  • 卷六·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六     明 湛若水 撰桓公【桓王十九年】十有一年【齊僖三十年晉緡四年衛宣十八年蔡桓十四年鄭莊四十三年卒曹莊公射姑元年陳厲六年杞靖三年宋莊九年秦出子三年楚武四十年】春正月齊人衛

  •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冯友兰

    讲完了中国哲学全部的演变和发展之后,读者可能要问这样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哲学,特别是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哲学对于未来的世界的哲学,将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我经常被人询问这些问题,而且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提问

  • 卷四百五十六·佚名

    △第二分同性品第六十二之二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威德力故。摄持一切波罗蜜多。增长一切波罗蜜多。导引一切波罗蜜多。何以故?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中。含藏一切波罗蜜多故。善现,譬

  • 卷九·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四人)○唐京兆慈恩寺义福传(行恩)释义福,姓姜氏,潞州铜鞮人也。幼慕空门,黍累世务,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凡二十余年,未尝出房宇之外。后隶京师慈恩寺,道望高峙,倾动物心。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

  • 致宁达蕴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达蕴居士鉴:十月十八日之来信,今已在此间之中国学院收到。吾已由法、英、比而至于德,再二三月可回国矣。读来书,藉悉国中及佛学会之现况。九月一日中国佛学会常会所议之另组中国佛教会,甚赞同!然鄙意可即以中国佛学会为中

  •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佚名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云笈七签》卷六引《四极明科》云,昔黄帝于青城山诣宁封真君,受《灵宝龙蹻之经》,当即此书。今本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十三章,第一章《黄帝问宁君诀》为全书

  • 北使纪略·陈洪范

    一卷。清陈洪范(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明季南都左都督陈洪范与侍郎左懋第奉使至北事。洪范私输款于摄政王,贾左萝石得自脱归,遂为北朝反间。南都破,入浙力劝潞王投降,及清兵至,遂迫使潞王降清。此为其南还时饰辞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