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二十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

权德舆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裵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绦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於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諡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黄

花媚新霁碧树含余清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平春【一作睿】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小臣谅何以【一作幸】亦此彯华缨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一作久】安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天文丽庆霄【一作天丽庆霄汉】墨妙惊飞鸾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一作羣臣】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余煌煌菊花秀馥馥茰房舒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一作理】在化成藻思焕琼琚微臣徒窃拚岂足歌唐虞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

仲春【一作月】蔼芳景内庭宴羣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鈎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一作裀】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一作荚】初景丽星【一作百】鸟春藻思贞百度着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锺洽庆属五稼丰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慙击壤曲何以荅【一作达】尧聪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寒露应秋杪【一作节】清光澄曙空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一作黍禾】丰声明【一作名】畅八表宴喜陶九功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圣言在推诚臣职惟【一作事】匪躬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赠文敬太子庙时享退文舞迎武舞乐章

干旄羽龠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读谷梁传二首【第二首第八句缺一字】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羣臣自盟?君政如赘旒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空文徒尔贬见此空血流

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

故人怆久别兹夕欵郊扉山僮漉野醖穉子褰书帷清露泫珠莹金波流玉徽忘言我造适瞪视君无违但令静胜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卧病喜惠上人李链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

沉痾结繁虑卧见书窻曙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整巾起曳策喜非车马客支郎有佳文新句淩碧云霓裳何飘飘浩志淩紫氛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羣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心源蹔澄寂世故方糺纷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

多病戏书因示长孺

行年未四十已觉百病生眼眩飞蝇影耳厌远蝉声甘辛败六藏冰炭交七情唯思曲肱枕搔首掷华缨

古兴

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海底有龙珠下隔万丈渊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晦明乌兔相推迁雪霜渐到双鬓边沈忧戚戚多浩叹不得如意居太【一作大】半一气暂聚常恐散黄河清兮白石烂

感寓

残雨倦欹枕病中时序分秋【一作寒】虫与秋叶一夜隔窻闻虚室对揺落晤言无与羣冥心试观化世故如丝棼但看鸢戾天岂见山出云下里【一作一歌】徒击节朱弦秘南薰梧桐【一作椅梧】秀朝阳上有威凤文终待九成奏来仪瑞吾君

跌伤伏枕有劝醲酒者蹔忘所苦因有一絶

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牀蹔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

病中苦热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倦眠身似火渇歠汗如珠悸乏心难定沈烦气欲无何时洒微雨因与好风俱

览镜见白须数茎光鲜特异

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一作舞】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竹迳偶然作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一作氤】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伊予此南亩数巳踰前贤顷岁辱明命铭勲镂贞坚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乃葺塲圃事迨今三四年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自慙廪给厚谅使井税先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早春南亭即事

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振衣慙艾绶闚镜叹华颠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目前璩授京兆府参军戏书以示兼呈独孤郎

见尔府中趋初官足慰吾老牛还舐犊凡鸟亦将雏喜至翻成感痴来或欲殊因慙玉润客应笑此非夫

书绅诗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感物惑天性触里【一作理】纷多名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败礼因近习喆人自居贞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苟非不踰矩焉得遂性情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纎茎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先师留中庸可以导此生

侍从游後湖讌坐

絶境殊不远湖塘直吾庐烟霞旦夕生泛览诚可娱慈顔俯见喻辍尔诗与书清旭理轻舟嬉游散烦劬宿雨荡残燠惠风与之俱心灵一开旷机巧眇巳疎中流有荷花花实相芬敷田田绿叶映艶艳红姿舒繁香好风结浄质清露濡丹霞无容辉嫮色亦踟蹰穠芳射水木欹叶游龟鱼化工若有情生植皆不如轻舟任沿泝毕景乃踌躇家人亦恬旷稚齿皆忻愉素弦激凄清旨酒盈罇壶夀觞既频献乐极随歌呼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湖清光照酒酣頫倾百虑无以兹心目畅敌彼名利途轻肥何为者浆藿自有余愿锁区中累保此湖上居无用诚自适年年翫芙蕖

晨坐寓兴

清晨坐虚斋羣动寂未諠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得丧心既齐清浄教益敦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养拙方去諠深居絶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疎代累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三径日闲安千峯对深邃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独鸟带晴光疎篁浄寒翠窻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散髪对农书斋心看道记清言核名理开卷穷精义求誉观朶颐危身陷芳饵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暮春闲居示同志

避諠非傲世幽兴乐郊园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稍与清境会蹔无尘事烦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小池泉?凑危栋燕雏喧风入松隂静花添竹影繁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罇

田家即事

闲卧藜牀对落晖翛然便【一作更】觉世情非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一作裳】衣山僧相访【一作劝】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待学向平婚嫁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寓兴

弱冠无所就百忧锺一身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俛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巳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浩歌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一作愁思】长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孤云浄远峯緑水溢芳塘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塲出处两未定羁【一作孤】羸空自伤沈忧不可裁伫立河之梁晚归茅檐下左右陈壶觞独酌复长謡放心游八荒得丧同一域是非亦何常胡为苦此生矻矻徒自强乃知【一作泛】杯中物可使【一作令】忧患忘【一作亡】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一作着】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澂明沈沈帘帏下霭霭灯烛清四支动用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趋【一作取】舍叩齿集神灵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释宗称定慧儒师着诚明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视履苟无咎天佑期永贞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丙寅岁苦贫戏题【四十句共缺十九字】

清朝起藜牀雪霜对枯篱家人来告予今日无晨炊鹾醯一已整薪炭固难期厚生彼何人工拙各异宜间岁从使檄亲宾苦川驰虽非悖而   常相随吴门与南亩颇亦持鎡基有时   岁计犹不支顔渊谅贤人陋巷能自怡   子野泰然倾薄糜愧非古人心戚戚愁   古犹不及太上那可希奈何时风扇使衰巧智竞忧劳展转生浇漓吾观黄金  胜

青松枝麤令有鱼菽岂复求轻肥顾慙  拙甘使羣下嗤如何致一杯醉後无所知

独酌

独酌复独酌满盏流霞色身外皆虚名酒中有全德风清与月朗对此情何极

知非

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诫言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醉後

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愿将花柳月尽赏醉乡春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

猜你喜欢
  王玉·唐圭璋
  魏了翁·唐圭璋
  王克勤·唐圭璋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萧晶玉
  第四十一出 珠圆·陆采
  灵 感·林徽因
  卷534 ·佚名
  卷七十七·陈思
  卷十九·王琦
  天台续集拾遗·李庚
  卷四百六十六·陈廷敬
  巻二·童轩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增补菊部羣英》·张次溪
  02、双戏·蒲松龄
  八集 一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角类五言律边城听角        【唐】李咸用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鎗细引云成阵高催鴈着行唤廻邉将梦吹薄晓蟾光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六言絶句冬夕          【元】

  • 卷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三龙门山类五言古过蜀龙门        【唐】沈佺期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煦濳石瀑布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

  • 志第十五 五行三·范晔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

  • 本纪第十九 懿宗 僖宗·刘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 ,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七。帝姿貌雄杰,有异稠人。籓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冬十月庚午朔张浚斩同州观察使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赵哲于邠州哲之诛史及诸书不载日历绍兴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承节郎赵甡进状父哲建炎三年落阶官除同州观察使于当年十月一日宣抚张浚挟私輙从军法身死故

  • 医闾漫记·贺钦

    九月曰,清河羊山之战,虏见我军奋勇追之,即退遁。追者归,辄随之。有军士数人谋曰:&ldquo;此有沟可伏兵,汝等牵我数人之马归。我辈伏之渠。彼蹑尔后,伺其至,伏起射之。尔等反兵追之,贼可得也。&rdquo;谋出于下,非将令也,无人为牵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正德十六年三月癸丑朔日食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以 上不豫 奉慈殿免行礼遣惠安伯张伟祭 裕陵○甲寅升户科右给事中刘济为工科左给事中○升黄州府同知夏廷芝许州知州潘棠为按察司佥事廷芝山西棠云南○录云南十八寨平夷贼功

  •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冬十月。乙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

  • 卷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一      宋 萧常 撰帝纪一 昭烈皇帝讳备字玄德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後也胜子贞元朔二年封陆城侯因家於涿郡祖雄举孝亷官至东郡范令父弘亦仕州郡昭烈生於桓帝延熙

  •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赵浚。○赵浚字明仲侍中仁规之曾孙。 自幼倜 有大志。 恭愍王在寿德宫望见浚挟书过宫前召见奇之问其家世卽命属宝马陪指谕。 王使洪伦辈强

  • 赵炳然传·张廷玉

    赵炳然,字子晦,剑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新喻知县。诏封为御史。与给事中李文进一起核实宣府、大同、山西的兵饷。弹劾前后督抚樊继祖、史道,监司杨锐,指挥冯世彪等一百七十七人的侵冒罪,定罪受贬各不相同。又逐条

  • 卷十九·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九      明 黄佐 撰学士荣选丘濬曰宋人有言宰相有责任之忧神仙乏爵位之宠既都荣显又享清闲惟学士然也学士之职在前代为荣选然所掌者大封拜大诏令大制作之外下至於青词斋文口宣致语之类

  • 卷二·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    宋 时澜 撰舜典第二       虞书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厯试诸难作舜典聪明舜生知之德也舜居草野可谓侧防矣尧居朝廷何以闻之尧舜二圣人防

  • 补篇·钱穆

    1979年本拟重印此书特撰补篇一文,内分八题,因故未付印,87年又检拾历年随笔札记十二条附后,合成此文。中国文言与白话,即所谓语言与文字,有分别。亦可谓雅俗之分。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特别之处,为其他民族所无。但文言即从白

  • 战法第十·商鞅

    题记:战法就是作战方法,本篇论述了作战致胜的根本原则。一般说来,战争的策略必须以政治上的胜利为根本。有政治上的胜利,人民才不争夺。人民不争夺,才不逞个人的意志,以君上的意志为意志。所以成就王业的国君的政治,使人民乡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佚名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复次大王。是沙门瞿昙。成就十八不共佛法。大王。何等十八不共佛法。大王。是佛如来。无有错乱。口无言说。无有失念。无有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退减。进无退减。念无退减

  • 序言·印光

    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陕西郃阳(今合阳)人。印光大师早年遍参南北众多丛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藏数十载,深入念佛三昧,彻悟自心、圆悟藏性而专修净土。

  • 范德机诗集·范梈

    又名《范德机诗》、《德机集》、《选校范文白公诗集》等。诗别集。元人范梈(1272—1330)撰。七卷。梈字德机,一字亨父,清江(湖北施恩)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使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耽诗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