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七七 寄谕各督抚查办违碍书籍卽行具奏

一七七 寄谕各督抚查办违碍书籍卽行具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

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载>、安徽巡抚裴<宗锡>、江西巡抚海<成>、两广总督李<侍尧>、广东巡抚德<保>、浙闽总督锺<音>、浙江巡抚三<宝>、福建巡抚余<文仪>、署湖广总督陈<辉祖>,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

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登册府,下诏数月,应者寥寥。彼时恐有司等因遗编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惧涉干碍,而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因复明切宣谕,卽或字义触碍,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不必过于畏首畏尾,朕断不肯因访求遗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若仍前疑畏,不肯尽出所藏,将来或别露违碍之书,则是有意收存,其取戾转大。所降谕旨甚明。并寄谕江浙督抚,以书中或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后学者,进到时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至督抚等经手汇送,更无关碍。朕办事光明正大,各督抚皆所深知,岂尚不能见信于天下?该督抚等接奉前旨,自应将可备采择之书,开单送馆。其或字义触碍者,亦当分别查出奏明,或封固进呈,请旨销毁,或在外焚弃,将书名奏明,方为实力办理。乃各省进到书籍,不下万余种,并不见奏及稍有忌讳之书。岂有裒集如许遗书,竟无一违碍字迹之理?况明季末造野史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营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此等笔墨妄议之事,大率江浙两省居多,其江西、闽粤、湖广,亦或不免,岂可不细加查核?高晋、萨载、三宝、海成、锺音、德保皆系满洲大臣,而李侍尧、陈辉祖、裴宗锡等亦俱系世臣,若见有诋毁本朝之书,或系稗官私载,或系诗文专集,应无不共知切齿,岂有尚听其潜匿流传,贻惑后世?不知各该督抚等查缴遗书,于此等作何办理者,着卽行据实具奏。

至各省已经进到之书,现交四库全书处检查,如有关碍者,卽行撤出销毁。其各省缴到之书,督抚等或见其书有忌讳,撤留不解,亦未可知,或有竟未交一关碍之书,则恐其仍系匿而不献。着传谕该督抚等,于已缴藏书之家,再令诚妥之员,前去明白传谕,如有不应存留之书,卽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朕凡事开诚布公,既经明白宣谕,岂肯复事吹求。若此次传谕之后,复有隐讳存留,则是有心藏匿伪妄之书,日后别经发觉,其罪转不能逭,承办之督抚等亦难辞咎。但各督抚必须选派妥员,善为经理,毋得照常通行交地方官,办理不善,致不肖吏役藉端滋扰。将此一并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范晔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沈约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九十三·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 上半卷原阙·杨仲良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第七编 吕思勉、孟森讲明史·王国维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八 书房·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十九·薛允升
  陈钢传·张廷玉
  樊山政书卷十八·樊增祥
  卷六十五·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563_1 【题泐潭】裴休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卷563_2 【赠黄蘖山僧希运】裴休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 卷一百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白石樵唱钞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温之平阳人也咸淳辛未太学释褐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客於会稽王修竹英孙之家会杨琏真伽发宋陵英孙使客收其弃骨景熙得高

  • 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脱脱

        陈俊卿 虞允文 辛次膺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服勤职业,同僚宴集,恒谢不往。一日,郡中失火,守汪藻走视之,诸掾属方饮某所,俊卿舆卒亦假

  •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蔡东藩

      却说张勋辞去议政大臣,及各种兼衔,自思从前徐州会议,诸多赞成,就是一二著名人物,亦无违言,今乃群起反对,集矢一身,不得不自鸣不平,通告全国,电文有云:  我国自辛亥以还,因政体不良之故,六年四变,迭起战争,海内困穷,人民殄瘁,推

  • ●卷上。安宗皇帝纪·佚名

    安宗简皇帝讳由崧(校者案:《清史纪事本末》卷八载,永历十四年夏四月,上圣安皇帝谥号曰安宗简皇帝。今即据以补入),神宗次子福王常洵子也。神宗五子:长光宗,次福王常洵,次瑞王常浩,次惠王常润,次桂王常瀛。万历二十九年冬十月己卯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纪昀

    列传五代 【十三】○五代十三张全义 朱友谦 朱汉宾刘玘周知裕 陆思铎霍彦威 房知温 王晏球安重 霸 王建立 康福张全义朱友谦朱汉宾刘玘周知裕陆思铎霍彦威房知温王晏球安重霸王建立康福△张全义张全义字国维濮

  • 第五节慈善事业·佚名

    第一 谕示第二 育婴堂记事第三 执照第四 献业字第五 转典契字第六 碑文第七 呈及批第八 谕示第九 义冢第一○ 谕示第一一 义冢碑文第一二 合约创建义冢乐施田业字第一三 谕示第一四 转典契字第一五 卖断山园契字第一

  • 瓜棚闲谈·徐一士

    旧时教官(各府厅州县之儒学教授、学正、教谕、训导)之职,责在教士,浸久而所以施教者渐为具文。儒官清苦(其间亦有号为美缺者,而多数以贫瘠为苦),其贤者犹守固穷之义,以学行为士流所重,不肖者则以滥贻讥,为师儒之玷,轻侮所集,有自来

  • 卷三百二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知延州庞籍论范仲淹攻守之策上疏曰臣近奉诏详范仲淹所上攻守之策及范仲淹近遣本州推官张问至具述延庆之

  • 卷三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世职表二十五镶黄旗汉军世职【一等轻车都 尉二等轻车 都尉三等轻 车都尉骑都尉 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

  • 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七大传第十六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於别录属通论通论陈氏祥道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者孝之大者也名者人治之大者也人道者礼义之大者也是篇言人道者

  • 卷八十·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四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无忘失法若常若无常。不应住恒住舍性若常若无常。不应住无忘失法若乐若苦。不应住恒住舍性若乐若苦。不应住无忘失法若我若无我。不应住恒住

  • 卷第六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法光明法门深信趣入。专念於佛不断三宝。叹离

  • 卷第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 大愚芝禅师上堂。大愚相接大雄孙。五湖云水竞头奔。竞头奔。有何门。击箭宁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还曾两度春。两度春。帐里珍珠撒与人。撒与人。思量

  • 魔山·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瑞士某高山结核疗养院里。主人公汉斯·卡斯特罗普是个商人之子,大学毕业后来到疗养院看望生病的表兄。他本来只打算在这里逗留3个星期,可是他发现自己也

  • 百川书志·高儒

    私人藏书目录。二十卷。明高儒撰。成书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字子醇,号百川子。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弘治嘉靖间。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父亲高荣,字邦庆,家多藏书。高儒的武艺老师是折桂,字天香,别号月蜜,

  • 诚斋诗话·杨万里

    南宋杨万里作。万里号诚斋,故名。一卷。成书年代未详。《诚斋诗话》主要论诗,亦涉及书法、古文、四六文、箴、祭文、对等。杨万里论诗,一方面受到江西诗派的某些理论束缚,如认为学习古人,应“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另

  • 海角续编·陆筠

    陆筠著,祁龙威校注,辑入中华书局近代史料笔记丛刊本《漏网喁鱼集》(外一种《海角续编》)。主要记太平天国在常熟设立乡官、赋税、考试制度以及军事、宗教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