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六十三

 

  卷563_1 【题泐潭】裴休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卷563_2 【赠黄蘖山僧希运】裴休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卷563_3 【登望京楼赋】令狐绹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卷563_4 【享太庙乐章】夏侯孜

  于铄令主,圣祚重昌。兴起教义,申明典章。

  俗尚素朴,人皆乐康。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卷563_5 【和重阳锡宴御制诗】魏谟

  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卷563_6 【贺王仆射放榜】周墀

  文场三化鲁儒生,三十馀年振重名。曾忝木鸡夸羽翼,

  又陪金马入蓬瀛。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卷563_7 【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周墀

  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莲掌月高珪币列,

  金天雨露鬼神陪。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卷563_8 【寄华州周侍郎立秋日奉诏祭岳诗】李景让

  关河豁静晓云开,承诏秋祠太守来。山霁莲花添翠黛,

  路阴桐叶少尘埃。朱轓入庙威仪肃,玉佩升坛步武回。

  往岁今朝几时事,谢君非重我非才。

  卷563_9 【句】李景让

  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毛。(见《北梦琐言》)

  卷563_10 【续梦中十韵】郑颢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

  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飘翎。

  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

  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

  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

  卷563_11 【扬州送人】刘绮庄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

  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卷563_12 【置酒】刘绮庄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逭百年愁。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卷563_13 【重阳宴东观山亭和从事卢顺之】张固

  乱山青翠郡城东,爽节凭高一望通。交友会时丝管合,

  羽觞飞处笑言同。金英耀彩晴云外,玉树凝霜暮雨中。

  高咏已劳潘岳思,醉欢惭道自车公。

  卷563_14 【独秀山】张固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卷563_15 【长门怨】刘皋

  营营孤思通,寂寂长门夜。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

  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

  卷563_16 【宿日观东房诗】李质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

  古木愁撑月,危峰欲堕江。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

  卷563_17 【赠副戎】南卓

  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江南路几千。

  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

  卷563_18 【命妓盛小丛歌饯崔侍御还阙】李讷

  绣衣奔命去情多,南国佳人敛翠娥。

  曾向教坊听国乐,为君重唱盛丛歌。

  卷563_19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崔元范

  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馀声。

  卷563_20 【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杨知至

  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

  声随御史西归去,谁伴文翁怨九春。

  卷563_21 【覆落后呈同年】杨知至

  由来梁雁与冥鸿,不合翩翩向碧空。寒谷谩劳邹氏律,

  长天独遇宋都风。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

  二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卷563_22 【送韦觐谪潘州】李明远

  北鸟飞不到,南人谁去游。天涯浮瘴水,岭外向潘州。

  草木春秋暮,猿猱日夜愁。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卷563_23 【前望江麹令颂德】萧缜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

  谁论重德光青史,过里犹歌卧辙风。

  卷563_24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

  茱萸房湿露香浓。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卷563_25 【责汉水辞】李善夷

  汉之广兮,风波四起。虽有风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为下国而倾天子。汉之深兮,其堤莫量。

  虽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行潦之汪,不为下国而溺天王。

  汉之美者曰鲂。吾虽饥不食其鲂,恐污吾之饥肠。

  卷563_26 【大堤曲】李善夷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卷563_27 【金灯】卢溵

  疏茎秋拥翠,幽艳夕添红。有月长灯在,无烟烬火同。

  香浓初受露,势庳不知风。应笑金台上,先随晓漏终。

  卷563_28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卢溵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卷563_29 【对酒】赵牧

  云翁耕扶桑,种黍养日乌。手挼六十花甲子,

  循环落落如弄珠。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人生如云在须臾,

  何乃自苦八尺躯,裂衣换酒且为娱,劝君朝饮一瓢,

  夜饮一壶。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桐君桂父岂胜我,醉里白龙多上升。菖蒲花开鱼尾定,

  金丹始可延君命。

  卷563_30 【南歌子词三首】裴諴

  不是厨中丳,争知炙里心。井边银钏落,展转恨还深。

  不信长相忆,抬头问取天。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

  卷563_31 【新添声杨柳枝词】裴諴

  思量大是恶姻缘,只得相看不得怜。

  愿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长抱在胸前。

  独房莲子没有看,偷折莲时命也拌。

  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

  

猜你喜欢
  吴景伯·唐圭璋
  第十九出 侦误·李渔
  第五出 访翠·孔尚任
  第一折·马致远
  楔子·关汉卿
  韵语阳秋卷八·葛立方
  慈姑的盆·周作人
  余集卷五·乾隆
  西樵语业·杨炎正
  宛陵羣英集巻一·汪泽民
  卷四百六十·陈廷敬
  卷三十九·徐倬
  黄裳词作鉴赏·佚名
  柳中庸诗鉴赏·佚名
  第四十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尚仲贤

    (外扮泾河老龙王领水卒上,诗云)义皇八卦定乾坤,左右还须辅弼臣。死后亲承天帝命,独魁水底作龙神,吾神乃泾河老龙王是也。我孩儿泾河小龙。有洞庭湖老龙的女儿,叫做龙女三娘,娶为小龙媳妇,琴瑟不和,使我心中甚是不乐。且待

  • 卷306 ·佚名

    释心道 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释心道 野狐 石崇富贵粀铿寿,潘岳容仪子建才。 但原

  • 白石樵唱集补钞·吴之振

    林景熙晓意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南山忽人几,相对各老苍。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秋夜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

  • 卷三十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六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四十八首 【时在惠州作施注缺今补】 真一酒【并引】 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 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蠭又欲醉先生【公自注真一

  •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欧阳修

    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皆隶度支。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盐州五原有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灵州有温泉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红桃池、回乐池、弘静池、会州有河池,三州皆输米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七十八·柯劭忞

      史弼 高兴 亦黑迷失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彬,有胆勇,木华黎兵南下,蠡州闭城自守,彬率乡人数百家诣营门请降,木华黎书帛为符,遣还。既而城破,独彬与同降者得免。   弼长通国语,膂力绝人,能挽强弓,里

  • 卷之六十五·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冬十月。乙未朔。时享太庙。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第一四九详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六·佚名

    台湾邮政总局,详请台湾巡抚刘,如何处理公文遗失事件为详请事(注)。光绪十四年四月初六日,准台湾北路右营新竹翁尤吉咨称:「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本年四月初二日,据竹堑城站驿书林春发、

  •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佚名

    九二五 谕内阁《明臣奏议》体例乖舛着将六阿哥等交部议处并另行编次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前经降旨派皇子同总师傅等编辑《明臣奏议》一书,原因明季朝多秕政,廷臣谠言直谏者亦不乏人

  • 赵弘智传·刘昫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北魏车骑大将军赵肃的孙子。父亲赵玄轨,为隋朝陕州刺史。弘智早年丧母,以奉事父亲孝顺闻名。勤于治学,精通《三礼》、《史记》、《汉书》。隋朝大业年间,为司隶从事。武德初(618),大理卿郎楚之应诏命举

  • 孙傅传·脱脱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升任秘书少监,又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

  • 卷第一百二十三·佚名

    典礼八北郊罢合祭诏绍圣三年正月戊午朕惟先王之祀天地。其时物器数。各以其象类求之。故以阳求天。祀于冬至之日。以阴求地。祭于泽中之丘。载于典经。其义明甚。而合祭之论。特起于腐儒之臆说。历世袭行。未之有改。

  • 卷九·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九宋 司马光 撰丧仪五小祥将及期年先以栗木为祠版并趺皆如桑板之制考以紫囊妣以绯囊盛之各有借褥贮于漆匣于十一月之末主人设香炉炷香卜筮日于影堂外西向先择日于来月下旬卜筮之不吉次择中旬不吉

  •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下·道宣

      习禅六之余(本传七人 附见二人)   唐衡岳沙门释善伏传十四。   代州照果寺释解脱传十五(普明僧奣)   润州牛头沙门释法融传十六。   卫州霖落泉释惠方传十七。   扬州海陵正见寺释法向传十八。   蕲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一世汾州太子禅院善昭禅师法嗣潭州兴化禅院慈明禅师讳楚圆。姓李氏。全州人也。童稚神悟。迥与众殊。依隐静寺出家受具。摄衣游方。遍参知识。最后访汾

  • 覆李哲生先生书·太虚

    哲生先生大鉴:展奉惠书,极佩高明。承询三事,兹以应事鲜暇,略答如下:一、情意理智为一人所具,固应平均发达,西洋判为截然之二事,正其偏至之处。而佛法则平均发达圆满,故曰智悲兼大或悲智圆融。去其偏而除其执,则曰非宗教且非哲学

  •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中国近代长篇小说。韩邦庆撰。初刊于作者自编文艺刊物《海上奇书》,自1892年2月至10月共出14期,刊28回,1894年出版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社重新排印出版。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

  • 原道醒世训·洪秀全

    洪秀全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写于1845—1846年间。是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它依据“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实则一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