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

二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

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奏明事。

窃臣于本年十一月十七日钦奉上谕,需用刻书梨板约计五、六万块,交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各先采办三百块解京。等因。钦此。钦遵。当即飞饬出产梨木各州县,照依颁发尺寸,星速办解,并恭折覆奏在案。

兹据布政使张镇详,据祥符等属如式办齐梨板三百块,真按:此张镇前文有藩司张镇,藩司即布政使也。彼张镇即此张镇,断句之误,殊为失考。不若如陈垣旧本不加断句,愈为得宜。虽然,于某些官话旧语若能标明,亦便学者。但偶尔难免失误至此,读者却不可不慎已!此句当断作「布政吏张镇详据祥符等属....」张镇详据者,张镇详加依据也。均属干整坚致,合式堪用,饬委巡检丁祚梁解送等情。现饬该委员卽日领解起程,赴内务府交收。至梨木惟秋冬收脂之时,采买锯板,方得平整不翘,一交春夏,难免翘湿。所有其余应办板片,仍令出产各州县随时预为妥协购办,以备将来陆续解送。并严饬地方官凛慎办理,毋许胥役人等借端滋扰,致干参究。

所有豫省遵旨先办梨板三百块,委员解京缘由,臣谨缮折恭奏,伏祈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杂星气 史传事验)·房玄龄
  卷七十五·列传第五·脱脱
  ●序·皇甫谧
  ●卷二十七·邵博
  大明孝宗敬皇帝宝训卷之二·刘健
  ●乙编·姜侠魂
  第二九○移光绪八年四月十一日一一七○七--一·佚名
  柳泽传·欧阳修
  丘行恭传·欧阳修
  卷二百七十六·杨士奇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卷十七·雍正
  卷二百五·佚名
  卷一百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炼师守仁(蒙泉集)·顾嗣立

    守仁号蒙泉,天台黄岩人。幼着道士服,长游京师,寓蓬莱坊之崇真宫,不事干谒,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蒙泉读书僵卧自若,京师号为独冷先生。至正间,出主白鹤观。诗多失传,仅见《玉山雅集》。 登桑干岭迎达礼部 和句曲张外史韵寄

  • 卷四 五言律·佚名

    元好问少室南原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九月晦日王村道中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

  • 卷之三十四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成化二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言事君以忠不忠者服上刑行师以仁不仁者有常宪迺者两广流贼猖獗荼毒生民 皇上轸念地方命都督同知赵辅统率大军

  • 今献备遗卷十四·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魏骥魏骥字仲房浙江萧山人也举永乐三年乡试为松江府学训导励志作人诸生宿号者携茶视之夜分则以粥供诵读者九载满去诸生诣阙请留复任三年两考江西乡试十七年吏部尚书师逵荐升南京太常博士侍昭皇帝北上留行

  •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佚名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三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奏明请旨事。乾隆四十年六月二十九日,据四库全书处分校 原任太常寺典簿郭祚炽呈称:窃炽于乾隆三十八年闰三

  • 序·鲍彪

    战国策序防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舛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防

  • 冯文通传·魏收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改封为中山公,仍旧任领军,在内掌管宫廷禁卫之事,在外总管

  • 王伟传·李延寿

    王伟,祖上是略陽人。父亲王略,在魏国作许昌县令,于是家居颍川。王伟通晓《周易》,文章华美,在魏国作行台郎。侯景叛乱后,高澄写信让侯景回去,王伟替侯景给高澄复信,文辞很漂亮。高澄看后问:“是谁写的?”左右便都称赞王伟的文章

  • 靳德进传·宋濂

    靳德进,祖先潞州人,后迁大名。祖父靳璇,是儒生。父靳祥,曾以陵川郝温为师,兼善星历。金末兵乱,祥与母散失,母亲因悲泣而双目失明,祥后来找到母亲,用舌舐母眼,百日后复明,人称其孝。当时蕃帅有生杀之权,许多无辜的人,多由于祥而得免

  • 渚宫旧事卷四·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汉氏 魏氏秦昭王廿九年使白起攻楚拔郢置南郡太守楚有旧郢县遂分为临江俱隶南郡至汉景帝改临江为江陵始秦置监御史掌监诸郡汉仍秦制置荆州刺史居南郡与太守并始太守总属县而刺史部南郡南阳长沙零陵桂阳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情性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为作者,情与性也。昔儒旧生,着作篇章,莫不论说,莫能实定。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

  • 正道·黄石公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译文  

  • 尽心(尽,从聿从火从皿)·方以智

    天何以生烧人乎?生而累,累而死,不如不生;而必生而烧之,故怜之曰可怜生。请怜而烛之。以死烧生,生本不生。当知生所以烧,烧所以生;何以有生?何以生心?其始生魄,其阳曰魂。气生血肉而有清浊,气息心灵而有性情。本一气耳,缘气生“生”

  • 提要·方苞

    【臣】等谨按礼记析疑四十六卷国朝方苞撰苞有周官集注已着録是书亦融防旧说断以己意如文王世子以大司成即大司乐辨注疏以周官大乐正为大司乐师氏为大司成之非于郊特牲郊血大飨腥序荐璧用乐荐血实柴之次一条谓凡经传中

  • 诗经稗疏卷二·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小雅苹 唐文宗问宰相苹是何草李珏曰臣按尔雅苹是藾萧文宗曰朕看毛诗疏叶圎而花正白丛生野中似非藾萧然文宗李珏要未审知其为何草也陆玑疏云青白色茎似筯抑与文宗之说又别以义考之当求之鹿食九草之中故李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澄观

    疏。如不思议品十种勇健法中第一法说者。经云。谓一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乃至云八部天龙尽其势力雨大金刚山。如须弥山及铁围山。遍于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俱下不能令佛心有惊怖。乃至一毛亦不摇动疏。具那罗延支

  • 阿育王经 第三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三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尔时阿育王。于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般涅槃。于一一处。各以十万金供养于菩提树。倍生信乐作是思惟。此是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日日之中最胜珍

  • 谪星说诗·钱振锽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钱振锽,字梦鲸,号庸人,又号名山,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授刑部主事。有《名山集》等。《谪星说诗》一卷,以论评为主,大抵推重白居易,服膺王若虚之论;强调作诗要自抒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