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献备遗卷十四

(明)项笃寿 撰

魏骥

魏骥字仲房浙江萧山人也举永乐三年乡试为松江府学训导励志作人诸生宿号者携茶视之夜分则以粥供诵读者九载满去诸生诣阙请留复任三年两考江西乡试十七年吏部尚书师逵荐升南京太常博士侍昭皇帝北上留行在与闻大事宣徳元年升行在考功员外郎转南京太常少卿三考会试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郎巨珰王振独礼骥八年以老辞调礼部又辞改南京郎中殷时暴亡亲往吊以已木敛之拒直不受戊辰进尚书己巳率诸司条陈破敌安民之策景泰改元年七十七请老至京师大学士陈循骥所取士也请曰先生愿少待骥退语人曰渠将朝廷事为已事邪竟致仕去家居二十余年布袍粝饭不治生业成化七年卒年九十八御史梁昉言骥耆德请优礼之诏遣行人存问赐羊酒有司月给米三石勑至骥已卒卒之前一夕大星陨舍旁遗言辞恤典从之谥文靖所著有南斋集松江志水利切要理学正义传于世

吴讷

吴讷字敏德直隶常熟人父遵道沅陵县主簿诬系京师乞身代事未白而父没以学行声闻江东郡县荐为校官不就永乐末举医生至南京所居邻有婺妇少而美夜穿壁将奔之讷亟排戸冐大雨出旦日即迁他所时仁皇帝监国命教诸功臣子弟拜监察御史巡按贵州还三司所遗馈金题之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匿碧波间亷而不激类此厯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左副都御史致仕亷直敬慎持正不挠为文根据义理而本于六经有文章辨体行于世卒年八十六谥文恪

鲁穆

鲁穆字希文浙江天台人也登永乐丙戌进士赐归杜门力学及赴召有司以钞为赆谢弗受且曰筮仕之始未有益于乡里而先厉之可乎尝核江北诸卫仓粮巡两淮盐法及监龙江抽分竹木局综理精密吏莫肆其奸拜监察御史文皇帝巡北京仁宗皇帝监国汉庶人不法穆具启闻不报擢福建按察佥事理寃滞绳贪墨摧豪右无所顾避漳民许姓者有妾生子许死兄子言孤子非叔出逐之奄有其资妾诉于穆穆潜以许孤杂羣儿中父老指孤类许某悉归孤资宣庙初大臣荐穆治行拜右佥都御史卒之日家无以为敛公卿赙治其丧  论曰魏公建事耄年好学不倦吴公刚严方正表仪有位鲁公亷洁执法不回身死家无余藏此三公者翩翩焉其盛世之孤标与

今献备遗卷十四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一·赵尔巽
  客座赘语卷三·顾起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七百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第七二甲牌示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第十六卷 洋款·缪荃孙
  谢承后汉书卷五·周天游
  第八章 西征之役(上)·冯承钧
  王稚登传·张廷玉
  第四章 大唐帝国自此衰·吕思勉
  刘玄德·苏辙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揭招·李渔

    (外、末、小生扮地方上)不开铺面不耕田,惯走街坊趁野钱。管得一桩闲事着,妻孥几日做神仙。——我们是地方上面一班游手弟兄,终日在街坊之上走来走去,弄些闲事管管,好趁各处的钱财。今日约齐众人,一同出去。众兄弟,我

  • 三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十一首【癸末四】耕藉还宫经郊外即目园居一日又还宫耕藉时因告协风艰矣逢年已洊馑先之力穑在予躬笼衢懒问柳烟窣被陇欣看麦露芃究是近畿资助厚远村僻壤讵能同丰泽园演耕作耕岂

  • 卷二百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一 王十朋 观国朝故事 昔在元佑初朝廷用老成元恶首窜殛贤隽偕彚征帘帷八年政内外咸清明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绍圣党论起曲学尊金陵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 读礼通考卷二十五·徐乾学

    丧期二十五心丧上干学案圣人制丧服所以序伦纪也在昔司徒敬敷五教一曰父子有亲故父母为斩衰齐衰之首二曰君臣有义故君服次之三曰夫妇有别故夫妻之服又次之四曰长幼有序故世父母叔父母昆弟昆弟之子又次之五曰朋友有信宜

  • ●续吴先贤赞卷之九·刘凤

    刘凤 文学二 郭翼 袁华 偶桓 张适 张仲简 叶颙 周砥 朱应辰 ○郭翼 郭翼羲仲昆山人少尝学问与卫培游亦通经义言王氏易摛辞必范之古有奇气杨廉夫极重之谓可几太史左氏诗亦质有骨体与顾瑛孝彦伯矶等相和皆服其气调见羣

  • 卷二·邹漪

    南都(上)崇祯十七年三月,贼李自成逼京师,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兵勤王。四月十二日,闻京师陷、先帝殉社稷,南京府部科道等官会议推戴讨贼。时惠王、桂王道远难至,潞王、福王、周世孙各避贼,舟次淮安。潞王人望所属,伦序稍疏。凤

  • 茹纊传·张廷玉

    茹王常,衡山人。洪武年间,由监生被授予承敕郎,历任通政使。他勤于职守,太祖觉得他有贤才。二十三年(1390)他任为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加封为太子少保。惠帝即位后,他改任吏部尚书,与黄子澄不相容。刑部尚书

  • 晋纪十八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338)·司马光

    晋纪十八 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 [1]春,正月,燕王遣都尉赵如赵,听师期。赵王虎将击段辽,募骁勇者三万人,悉拜龙腾中郎。会辽遣段屈云袭赵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帅舟师十万出

  • 卷三·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明 黄训 编保治【正统】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刘球】臣谨按春秋而知君心之所感天心之所应有如响之答声影之随形而国家成败兴亡莫不系之董子所谓国家失道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

  • 卷一五七·邱濬

    △成功化 ▲圣神功化之极(上之上) 《易乾》:元亨,利贞。 程颐曰:“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干为《干》。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干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

  • 第四章 3·辜鸿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辜讲孔子说:“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爱憎分明。”辜解《中庸》里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东亚社会的基础就是:因为我们热爱父母,所以遵从他们的意愿。因为我们尊敬

  • 卷二·佚名

    △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二尔时北方尽克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胜。佛号胜帝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有菩萨名曰胜授

  • 卷七十八·佚名

    释净愿品第六十四(经作愿乐随喜品)【经】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时,出一切众生之上,何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鼻奈耶卷第一·佚名

    (鼻秦言去奈耶秦言真也去若干非而就真故言真也降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故曰真也降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三戒。无上戒戒。无上意戒。无上智戒。彼云何无上戒戒。于此比丘比丘持戒。以戒解脱自严饰。习

  • 请益录目录·佚名

    卷上(一)文殊过夏  (二)卧轮伎俩  (三)百丈上堂  (四)南泉圆相  (五)洞山尊贵  (六)法灯开堂  (七)香严上树  (八)风穴离微  (九)玄沙过患  (十)莲华不住  (十一)雪峰饭罗  (十二)智门莲华  

  • 河南集·尹洙

    诗文别集。北宋人尹洙(1001—1047)撰。二十七卷,附录一卷。洙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圣进土。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曾参与西北边防事。性外刚内和,博学有识度。此集收诗一卷,杂议、杂文二卷,记、序、书等八

  • 伊川易传·程颐

    注释《周易》并阐发理学思想的著作。又称《周易程氏传》、《程氏易传》。宋程颐撰。程颐称伊川先生,故以之名书。《宋史·艺文志》作九卷,《二程全书》作四卷,1981年中华书局《二程集》亦作四卷。杨时《跋语》说:“伊

  •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于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