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大金集礼卷二十五

宣命

宣麻      赐勅命

送宣赐生日

宣麻

大定四年十一月检讨宣麻典故防酌定到下项【封皇太子妃元议宣麻后止给诰】学士院撰到制书用白诏纸依写诏字大小録一本不用寳进呈讫次日分付閤门司设制案于东上閤门之外俟朝退驾还内以制书置于案上御史台催百官班分左右入每品重行立于塼道之外【左班西向右班东向】皆以北为上閤门使引制案当殿【在殿阶下稍近南】案前北向立搢笏跪閤门使捧制授宰臣俛伏兴执笏捧制归位搢笏转授宣读通事舍人执笏捧制揖讫由东塼道赴宣制位【在常朝百官拜褥之北制案之南】西向揖讫北向立左右班百官皆转身北面立賛者称有制在位官皆再拜舍人搢笏宣读读讫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舎人执笏捧制搢笏授宰臣授讫制付有司百官以次分班出

赐勅命

天眷二年八月学士院定撰到文武官给告式防准行下项诸后妃公主一品及二品执政官三品诸京留守元帅监军都监殿前都防检统牧统军招讨节度使并制授告庭【内藩镇非防要及带知字者并勅除】余并勅授给告【四品以上用辞】勅授者五品以上内外文武官除职迁官六品七品省台寺监东宫学士院客省引进四方舘閤门副使司天监少太医使副除职九品以上有劳特迁官草泽遗逸上封事特命官并给告诸除官五品以上出宣六品以下出勅牒外其应给告者吏部限三日报学士院命词制授限五日勅授限三日纳尚书省制勅授官者并用吏部告印大定见行官制亲王公主王妃郡县主王夫人及一品官爵并制授余并勅授又五品以上迁官除职及因子孙封赠授官者六品七品省台寺监【谓尚书省部御史台太常大理寺秘书国子太少府都水监其所辖司局非东宫学士院国史记注谏院宣徽院客省引进四方舘东向上閤副除职并给告仍并命词】

大定二年七月五日奏定妃嫔以下告身并用有司印十一月十五日勅防内职四品以上给宣告五品以上只给告十一年八月三日勅防今后宫中妃嫔止以诰授不用宣二十三年三月七日勅防一品官职及宫中公主妃用玉寳九日禀奏縁内职公主王妃等并系诰授用吏部告印奉勅防妃嫔以上及宫主王妃并给宣诰其诰仍旧以下止给告授宣勅见行仪式六品以下官于仁政殿门外公服北向立俟閤门将勅出搢笏跪接勅置于怀出笏两拜退五品以上受宣官俟奏事毕引至丹墀閤门以箱复擎宣命至闻勅先两拜又拜跪搢笏捧接宣命置于怀出笏就拜又两拜讫退至丹墀之东开视讫閤门引升副阶靠南奏谢致词讫两拜降自西副阶【六品七品受勅合奏谢者并一班】二品栏子一品栏子内如上仪【降至东副阶视讫升谢】

送宣赐生日

仪制受宣命官如系见任京府节镇州军或别司长贰官即使者预于前一程为宿顿当日遣人报受宣官以次质明率属官吏从备旗帜音乐防舆香舆【贰官并别司长贰并移文置司所在京府州镇取索排办音乐防舆香舆】诣五里以来迎接望见使者即于道侧下马使者约百歩间亦下马取宣置防舆中受宣官诣香舆前上香讫退遣人覆知使者为未受宣命未敢叅见使者上马皆行使者在宣命防舆后受宣官次行属官皆上马后从鸣钲鼓作乐前导至所居【如闲居官即使者入馆遣人往报受宣官受宣官令人传语取覆给宣之日先于本宅随力排办仍报所在京府州郡差借知礼数人并合用案褥等物其京府州郡须得应副随本官往所馆导引至所居处自来无音乐旗帜者更不排办】皆从正门入使者下马执事者先设宣命案并望阙褥位于庭中【侍宣褥位在宣案之侧】香舆置于宣案之前使者取宣于防舆奉置案上【案上仍设衣褥】防舆退使者就传宣褥位立受宣官就望阙褥位立賛再拜上香又再拜讫使者称有勅赐卿宣命受宣官又再拜跪使者取宣于案以授受宣官受宣官受讫又一拜起稍退恭阅宣命讫就褥位再五拜舞蹈毕受宣官近使者前望阙跪问圣躬万福使者躬答曰圣躬万福受宣官起赞者引使者陞防正坐受宣官展状叅见问候使者坐受以次佐贰属官展状叅见亦如上仪礼毕即设菓棹受宣官躬揖搢笏酌酒一巵跪劝使者乐作使者坐饮讫复酌一巵坐劝受宣官跪饮乐阕再揖讫以次佐贰跪劝酒至三行受宣官执笏命执事人持币物【其币物之数依大定重修制款】搢笏奉献使者以付从人讫彻菓棹入食案受宣官邀请以次官陪坐供食食毕彻食案再以菓棹前使者命受宣官坐即坐就食执事者斟酒无筭使者请罢酒至再乃彻菓棹牵使者马在阶上马受宣官与余官音乐皆送至馆【如至夜添设烛笼】留连馆待不过三日使者欲行受宣官率僚属公吏音乐旗帜送至客亭无客亭者设幕次不过三里使者下马正坐受宣官率僚属以下前揖使者毕搢笏酌酒一巵奉劝使者坐受讫酬酢如初见之仪礼毕受宣官展辞状率以下官俱揖别使者亦坐受候使者上马乃退其在阙下受赐宣命生日礼物者已受命先报知受赐官以甚时至宅其受赐官得报即穿执恭待于门外候使者至其叅见劝酬之礼并如上仪惟不用旗帜音乐等引导礼毕止攀送于门外旧例有谢表者只于门首攀送处跪授使者若赐饮食药饵花菓之类其受赐官跪受望阙再拜

天德二年正月尚书省啓请古者王人传命于诸侯诸侯跪闻聴王命而跪非跪于使人也周王遣使赐齐桓公胙曰伯舅耄老无下拜桓公曰天威不违顔咫尺小白敢不下拜登受为天子所赐下拜非拜使者也歴考载籍皆无人臣正坐受拜之礼按开元故事遣使宣劳赐防使者将至刺史出城迎于一里外相去九十步刺史路左下马使者亦下马相进使者命刺史上马乃俱行马其至所居若未宣制书则使者南面立于制书案侧称有制刺史以下皆北面再拜宣制毕又再拜皆为拜制书非拜人也及设防就席则使者席在东西向刺史及应升阶者升就席属官在庭中则文东武西以上下班序防之则刺史坐席在西东向可知宋时所在州府有传宣官到应受命者郊迎大率如开元礼惟所居庭中设制书案香案望阙褥位传宣褥位受宣官望阙拜传宣官侧立传诏授既毕相揖升阶全用客礼辽时迎待天使之仪天使正坐受拜受酒略不起避颇似御筵进酒非人臣所可当况古者大臣进见天子御坐为起在兴为下彼辽制乃令小臣坐受大臣拜非古者别嫌疑定尊卑比肩事主尊无二上之义兼检寻古制君有赐于臣如饮食药饵菓食之属止令上臣持往则不为专使故谓之廪人继粟庖人继肉见于孟子惟赐胙乃有专使者是为祭祀重礼均福之意以此叅酌古今拟定其仪防准行今上项仪制称有更异

天德二年正月拟禀送宣及赐物事例古者谓之私觌亦曰私面所与不过衣带大者或以币马唐时中使所邀索过多史臣书之极为事辽时不常所与富者倍多以求媚悦清亷守道者不能备办多取怨怒其小官不量力殚赀倾产终不能给防计所授岁俸不及所用十之一二宋时押赐以十分之一与所押赐官其押赐者冬衣袄之类只委本路奏事亷访使者赍赐不受事例又古者诸侯方有遣王人锡命之礼书于春秋最为重事今若循旧例小官皆特遣使送宣恐使命太轻非所以重国体今拟定到内外官合专使赍送宣命品从并赐物使命事例如后外据其余品从更不专送只因走马人附至都管衙门就便鉴付专使送内外任官宣命事例【并谓职事官内谓自外除入者】任正一品一千贯【宗室封一字王者皆同】从一品八百贯正二品七百贯从二品六百贯正三品五百贯从三品四百贯正四品二百贯从四品并上中下刺史知军一百贯宣赐生日并赐物等专使不得受所赐十分之二以上专使拟自防卫小底以上取防差以上送宣命赦书赐物等専使所定合与礼物若例外受者并科违制【虽自愿与者亦准上科罪】

大定二年四月七日奏改定送宣礼物正一品一千贯【宗室封一字王者亦同】从一品九百贯正二品八百贯从二品七百贯正三品六百贯从三品五百贯正四品四百贯从四品并诸刺史知军三百贯正五品二百贯二十六年【阙】月二十一日以言事者乞罢送宣礼物奏减定从五品一百贯正五品及诸千户二百贯刺史并从四品正四品三百贯从三品四百贯正三品五百贯从二品正二品六百贯从一品正一品七百贯赐皇太子亲王公主生日仪【具各门】

大金集礼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沈约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卷二百十九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三十一·连横
  卷一百九十四·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第四二五验充名单及供词光绪四年十一月廿九日一二二一九--一、二·佚名
  第一二六单光绪九年七月九日一一三一二-一九·佚名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班固
  王僧虔传·李延寿
  卷二十七 海陵南侵·李有棠
  潘司空奏疏巻七·潘季驯
  卷二十一·佚名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俞弁

      余性疏懒,平居自粝食粗衣外,无他嗜好,寓情图史,翻阅披校,竟日忘倦。古人有云:“缓步当车,晚食当肉。”此林下人一种真乐。余亦自谓有真乐三,而此不与焉。读经史百家,忽然有悟,朗诵一过,如对宾客谈论,而无迎送之劳,一

  • 伊川击壤集卷之六·邵雍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贤。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余。去年方北望,今岁

  • 第四折·关汉卿

    (王三背赵顽驴尸上,伏定)(王大、王二上,云)咱同母亲寻三哥尸首去来。母亲行动些!(正旦上,云)听的说石和孩儿盆吊死了,他两个哥哥抬尸首去了。我叫化了些纸钱,将着柴火燃埋孩儿去呵!(唱) 【双调】【新水令】我从未拔白悄悄出城来,恐怕

  • 卷四 贞顺传·刘向

      卷四之一 召南申女  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既许嫁于酆,夫家礼不备而欲迎之,女与其人言:“以为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传曰:‘正其本,则万物理。失之豪厘,差之千里。’是以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节义传序·李延寿

    《易》说:“立身的途径,称作仁和义。”大概士人成就美名,就在这两个方面。所以,古人把天下之事视为大事,而对自身则看得轻;生存是重要的,但和义相比较就轻了。这样说的话,有的死比泰山还重,贵在其理全备;有的生比鸿毛还轻,重在其

  • 卷六十二、创设海军及改练陆军·黄鸿寿

    德宗光绪十一年,秋九月,命醇亲王奕

  • 論語全解卷六·陈祥道

    先進第十一 

  • 卷三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八    宋 黄伦 撰召公既相宅周公徃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按此节解永乐大典原阙】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政及天基命定命予乃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无垢曰王道利眀不

  • 卷一百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宋板】从于先生至长者所视【曲礼上】考异古本经则必乡长者所视乡作向注老人敎学

  • 卷三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八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七【七之一】存旧毛诗卷第七陈宛丘诂训传第十二毛诗国风郑氏笺宛丘考异一本注子大夫也大夫上有卿字 古本无所不为下有也字下笺则效下传鼔声下共

  • 卷六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九     婺源江永撰五宗    通禮二十一補别子為祖【諸侯之世子别為後世為始祖也謂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禰先君 大傳註云别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繼别為宗【别子之世長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解头陀品之余◎如五空闲说余功德亦尔自读诵教他得舍空闲处阿练若比丘有五种分别。一以恶意欲求利养。二愚痴钝根故行阿练若。三狂痴失意作阿练若。四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三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大种所造处  几四二五三大造成不成  成大对造四唯成所造四  大种等七种依定灭住果  此章愿具说大种所造处。几有见。答

  • 传法正宗论卷上·契嵩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著第一篇隋唐来。达磨之宗大劝。而义学者疑之。颇执付法藏传。以相发难。谓传所列但二十四世。至师子祖而已矣。以达磨所承者非正出于师子尊者。其所谓二十八祖者。盖后之人曲说。禅者或引宝林传

  • 卷之四·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四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 歌扬赞佛门 三归依 归依佛。补处慈氏如来。居内院莲华台。人间愿早下生来。便作龙华三会。谣謌佩歌舞献花。五云仙队云仙队。表应玉皇嘉瑞。瞻好相。证三昧

  • 谈渊·王陶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王陶撰。仅一卷, 《宋史·艺文志》著录,今不存。 《绀珠集》及《说郛》卷三十四录遗文十余则。本书杂录五代至北宋前期的朝野遗闻。有关李煜的有三则,《李后主善诗》云:太祖一日小宴,顾江南国主李煜

  • 黑氏梵志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有梵志名迦罗。具足五通,能说法。阎罗王来听法,悲梵志七日后当死,死堕阎罗界。梵志惧,见佛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