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购访遗书情形折

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购访遗书情形折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陈明购访书籍章程,仰祈圣鉴事。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来未登大内收藏书目者,已降旨直省督抚会同各学政通行购访,汇列书名奏闻,再令廷臣检核,行知取进。迄今几及匝岁,曾未见一人将书名录奏,饬办殊为延缓。我国家重熙累洽一百二十余年,于今文治光昭,远暨山陬海澨,所在经籝书库,藏弆甚多,采掇本非难事。其间卽属家传善本,珍秘有加,然一闻稽古右文之诏,且令有司传钞副本,善为经理,当无不踊跃争先。为大吏者果能及时率属加意搜罗,自当有求必应,何至阅时既久,裒集无闻?或各督抚等因前后适遇调任,受代因循,未及悉心董率,又或疑陈编故册,非如民生国计为刻不容缓之图,因以奉行具文,徒致往返迟滞。此在远僻省分,一时或难于荟萃,至如近畿之北五省及书肆最多之江浙地方,又复从何借口?甚非所以体朕念典勤求之至意也。各督抚等其卽恪遵前旨,饬催所属,速行设法访求,无论刊本、钞本,一一汇收备采,俟卷帙所积稍充,卽开具目录,附折奏明,听候甄择移取。仍将现在作何办定章程及有无购得若干部之处,先行据实奏覆、将此于奏事之便,通谕督抚、学政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查前任抚臣海明于本年三月初二日奉到谕旨,卽恭录行司,通饬各府厅州县出示晓谕,钦遵谕旨内指示各项书籍,遍行购觅钞缮。嗣据各府陆续呈送书籍,俱批发在省司道悉心查办。续经前护抚臣李瀚以饶九道秦承恩向在三通馆校阅书籍,熟习其事,遂檄令协同校核。臣到任之后,屡经行催,据各司道禀称:现在书籍已有四十余部,但其中纯驳互见,亦有剿说、巵言无关采择之作,尚须详加甄校。臣以圣世右文巨典,自不敢因陋就简,聊取充数。且江西人文素盛,流传著述必不止此,诚恐穷乡僻壤,犹有未获周知,或存观望不前,当谕令各司道谆饬所属加意搜罗,不必拘于时代省分,悉加访购。又行遍示,将钦遵谕旨官为刷印装钉及缮毕发还原本之处,广为明白晓谕,务令踊跃呈送,以备采择。业将搜查辗转需时缘由,咨明礼部展限在案。

今恭奉谕旨查询,除会同学臣再行一体钦遵,通饬加意搜辑,并催令司道将现有各书赶紧校择,开呈目录,另行具奏外,理合将现在办理缘由,谨先遵旨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刘昫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蔡东藩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新中央政权”是什么?·陶希圣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卷二十四·司马迁
  一五二 东方文学系的插话·周作人
  卷四十八 蜀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陈寿
  刘秀之传·沈约
  元叉传·李延寿
  卷之一百八  後鑒錄中(明)謝蕡 撰·邓士龙
  八一、子莫考·钱穆
  卷三十六·陆宗楷
  卷七·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三·彭定求

        卷253_1 【登鹳雀楼(一作朱斌诗)】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卷253_2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卷253_3 【凉州词二首】

  • 沈曾植·龙榆生

    沈曾植字子培,号异斋,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生。光绪庚辰(一八八○)进士,官至安徽布政使。清亡,侨寓上海,为一代儒宗。学识淹博,尤精於西北史地。所居海日楼,中外学人争往质疑问字,座客常满。

  • ●南楼月·沈泰

    (楚中时泉许潮编西湖孟朱炜评钱江珂月卓人月、叔荐张鹗举阅) (〔副末扮南楼大使上〕黄鹄矶边水落时,白苹红蓼满江湄。免寒蟾皎天如洗,正是诗人咏月期。念吾非别,乃武昌江夏驿南楼大使是已。今夕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庾府参佐

  • 刘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迎(?-1180)字无党,自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威海)人。初以荫试部掾。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对策第一。次年登进士第,除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二十年(1180)扈驾凉陉,以疾卒。《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三。所著诗文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甲午朔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原任河道总督王新命、以修理永定河、绘图呈览。上披阅指问良久。顾王新命曰、此图曲折阔狭、与河形不符。如一百八

  • 第七二乙谕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新竹知县周,对皂总头役倪源给发谕戳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事。照得本衙门,额设皂快总役,有督催公项之责。兹查皂总役洪忠,缘案斥革,其缺未便旷悬,应即就于各班役遴选。查有站堂役倪源

  • 钦定执中成宪目录·佚名

    卷一 儒家类唐帝尧虞帝舜夏王禹商王汤商王太甲商王盘庚商王武丁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汉髙祖皇帝汉太宗孝文皇帝卷二汉孝景皇帝汉世宗孝武皇帝汉中宗孝宣皇帝汉世祖光武皇帝汉显宗孝眀皇帝汉肃宗孝章皇帝汉

  • 裴秀传·房玄龄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去拜访裴秀。然而裴秀母亲出身微贱,嫡母宣氏

  • 一四五、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钱穆

    《庄子?说剑篇》:“昔赵文王喜剑,太子悝请庄子。”《释文》:“司马云:赵文王,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万几无所不叅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

  • 卷三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三十五书籍十四校刊重刻十三经一部皇上嘉惠士林式彰文治乾隆十一年特命开经史馆选择词臣校正十三经注疏刊为善本每卷各附考证凡三百二卷皇上御制序 班固氏曰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

  • 卷十二·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十二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四书十二哲按十哲颜子居首颜子既配飨以曽子当其数而居子夏之下后曽子又升配飨人以为必有若进矣已而进子张子张不愧也窃思有若终不可屈两庑但难位置之偶读王伯厚论语考异

  • 抱朴子內篇卷之三   對俗·王明

    或人難曰:「人中之有老彭,猶木中之有松柏,稟之自然〔一〕,何可學得乎〔二〕?」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三〕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

  • 卷五 祭礼·颜元

    四时祭【温公曰:「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月,荐以仲月。」○高氏曰:「何休云:『有牲曰祭,无牲曰荐。大夫牲用羔,士牲特豚,庶人无常牲:春荐韭以卵,夏荐麦以鱼,秋荐黍以豚,冬荐稻以雁,取其新物所宜。凡庶羞不踰牲

  • 三十七品第九·佚名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意止。若有菩萨分别观察。行四意止。何谓四意。自观其身痛痒想法。亦复如是,何谓自观痛痒想法。于斯菩萨自观身行察如真谛。无常苦空非身之要。身为疮病。危厄众害以用乐习。动摇游去荒秽不净。以

  • 青州百问序·佚名

    元 辩和尚问 觉和尚答夫禅分五派。本乎出自一源。教列三乘。大底终归一法。利生接物。若洪钟随扣而腾声。遇缘即宗。犹大鉴对形而现影。是以高低普应。妍丑齐分。须令入圣超凡。必使识心见性。恭惟青州法祖大师提纲

  • 附录·雪峰义存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语录序翰林侍读学士中散大夫守尚书礼部侍郎同知承进银台 普门下封驳事判太常寺权判尚书部省主护军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九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王 随 撰余早惭懵学。偶窃上第。出遭熙世

  • 皇明异典述·王世贞

    《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撰。共八卷,记录了明朝政治的奇闻异事。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