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沈曾植

沈曾植字子培,号异斋,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生。光绪庚辰(一八八○)进士,官至安徽布政使。清亡,侨寓上海,为一代儒宗。学识淹博,尤精於西北史地。所居海日楼,中外学人争往质疑问字,座客常满。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卒,年七十三。所著书已刊行者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注》、《海日楼诗》、《曼陀罗呓词》等,尚不及全书十之一二云。

○渡江云

〔赠文道希〕

十分春已去,孤花隐叶,怊怅倚栏心。客游今倦矣!珍重韶光,还共醉花阴。长亭短堠,向从来雨黯烟沈。人何处?匣中宝剑,挂壁作龙吟。登临,秦时明月,汉国山河,尽云寒雁噤。行不得鹧鸪啼晚,苦竹穿林。寻常总道归帆好,者归帆愁与潮深。苍然暮,高山流水鸣琴。

○临江仙

〔沪上与子封同居作〕

倦客池塘残梦在,秋声不是春声。小屏风上数行程。三危玄趾,关塞不分明。楼阁平芜天远近,长宵圆月孤清。夜栏珍重短檠灯。对床病叟,欹枕话平生。

○前调

〔彊村词来,调高意远,讽味不足,聊复继声。〕

西北浮云车盖去,晚来心与飘风。高楼独上与谁同?名随三老隐,声在九歌终。不是凭栏无下意,新来筋力添慵。江心桃竹倚从容。音书迟雁字,经本閟龙宫。

右沈曾植词三首,录自《曼陀罗呓词》。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四·彭定求
  张炎·唐圭璋
  赵蕃·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五十七·吴景旭
  第三折·佚名
  第一折·石君宝
  秋夜思·戴望舒
  龚自珍·龙榆生
  卷313 ·佚名
  卷四十三·冯惟讷
  唐诗镜卷四十五·陆时雍
  跋·房祺
  卷十一·文洪
  卷九十三·陈邦彦
  卷六百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又编·贺裳

      ○初唐  △太宗皇帝  《大风歌》冲口而出,卓伟不群。即《鸿鹄》酸楚之音,犹有笼罩一世之气。太宗沾沾铺张功烈,粉饰治平,即此便输汉祖一筹,不徒骨之靡弱。○“萤火不温风”,真为宫体之靡。“圆花钉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陆采

    第三十一齣 假公荐举【北点绦脣】〔末上〕月淡星疎。花凝淸露。晓啼乌。千官蹈舞。玉陛动山呼。雉尾高张拥玉皇。彤庭金榜灿明光。侍臣鹄立阶前地。欲纪尧年化日长。自家乃晋朝黄门官是也。时値早朝。但见星河光淡。

  • 七言巻二十二·洪迈

      七言〈原缺〉

  •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舎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四明刘良佐先生尽力于诗惟石湖范至能独深赏之每为客言客未必领也予曩时数逰四明独不识良佐近乃见其诗百篇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如颇

  •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 卷七·本纪第七·柯劭忞

      ○世祖一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必烈,睿宗第四子,宪宗同母弟也。以太祖十年乙亥秋八月乙卯生。   太祖十九年春,自西域班师,至乃蛮境阿拉马克委之地,帝与皇弟旭烈兀来迎,帝射一兔,旭烈兀射一山羊。国俗:童子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九月丙子朔○丁丑荣府惠安王载塾薨赐祭葬如例谥宣懿○己卯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景陵○惠济扯巴寺畨僧剌麻舍儿坚昝等来朝贡方物宴赏如例○庚辰诏锦衣卫逮讯道士龚中佩及刑部员

  •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绎史摭遗卷十·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武臣列传李定国(靳统武)郑成功(子经、孙克塽)案前史「原例」中,以孙可望降附本朝,例不得载,详于「李定国传」;以李成栋事属无始,但于其子元胤传中见诸;以郑氏父子、祖孙仿「吴越世家」例,专合一传之。此三者,温

  • 于谨传·令狐德棻

    于谨字思敬,是河南洛阳人,小名巨弥。曾祖于婆,任魏国怀荒阵将。祖父于安定,任平凉郡守、高平郡将。父于提,任陇西郡守,封荏平县伯。保定二年(562),由于于谨功勋卓著,追赠于提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保、建平郡公。于谨性格

  • 孝宗纪·脱脱

    (一)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名矺,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原来,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的儿子是英国公赵惟宪,赵惟宪的儿子是新兴侯赵从郁,赵从郁的儿子是华阴侯赵世将,赵世将的儿子是庆国公赵令讠会,赵令讠会的

  • 卷六(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诸智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人无我智。二者法无我智。三者无方分智。四者知定境界智。五者加持智。六者不坏智。七者善观一切有情诸行智。八者无发悟智。九者善解一切法相智。十者出世间

  • 瑜伽论记卷第六(之上)(论本第二十至二十四)·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卷第二十修所成地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因定所发解理事慧名为修慧。此慧及相应心心所等并所得果若有为若无为皆此地体。大文分二。初结前问后。后对问正释。释中有三。初列四处。次以七

  •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本)·义寂

    新罗沙门义寂述释轻戒中大分亦三。一结起总摽。二次第别释。三说竟总结。就别释中。四十八轻随文所结。凡为五段。段末皆指余文。应有广说。此五段中随文克取皆通三聚。段段皆说离恶摄善益生义。故从宗多论。前十重戒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三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三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二明境智离合者。初释谛中。先总次别。先总序诸经者。诸经论谛离合不同。今以不同通约四教。三藏下。即别约四教。于中初明二三离合者。初明但二无三。次菩萨下。寄人

  • 处世悬镜·傅昭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 清稗琐缀·佚名

    清代笔记

  • 坐禅三昧经·佚名

    梵名Dhya^na -nis!t!hita-sama^dhi-dharmaparya^ya-su^tra 。凡二卷(或三卷)。姚秦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弘始九年复校。又称坐禅三昧法门经、菩萨禅法经、阿兰若习禅法、禅法要。略称禅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