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别集上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十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赵密

字叔微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以步将戍燕大元帅建府檄统先锋援京师以功补阁门祗候建炎间转武节郎左军统领进武功大夫为统制绍兴初陞亲卫大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进中卫恊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拜宣州观察使十二年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受诏主管侍卫步军除定江军承宣使进崇信军节度使录管军十年劳转太尉三十二年拜开府明年颔殿岩又明年告老以万寿观奉朝请隆兴二年进少保虏犯淮孝宗起公重临和议旋成乞归除醴泉使乾道元年致仕寻病卒寿啓八袠赠少保

公生四岁知学所居茂林芾翳异人不知所从来憩其下而咤曰是宜有贵人宗党子弟争出揖了弗视最後目公曰儿是已壮当以疆场之事杰立语罢索酒一引空其罍去不复见

金陷扬州士民争从乘舆渡江衆数万畏不得免公露立水滨麾舟讫济悉拱手加额称为佛子至以标其军

受诏入卫时方多虞申儆千般几通夕不敢寐忠勤结知自兹始以其生於酉命绣鸡於旗幷锡之斧及赐常御巾履

海寇朱明暴闽连岁不少戢临以官军势益甚以诿公即择畀张守忠方畧且戒之曰海道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集矜定之尔

南北通好戎备颇玩弛整理训齐常若待敌赏励介士空单帑藏不惜笥无兼衣

虏亮南下诸道御之徼赏者得一级匹马亦飞驿告捷公言彼倾国涉吾地那得久坚壁以老之伺间而图之万全计也屑屑上功那用许亮竟自灭

公天性简谅幼嗜兵书虽用武爵显而诗书俎豆之习终身不少置资治通监或成诵不脱口闲暇接宾客笑言融怡处躬浑然无微玷可指

王德

字子华通远军人从刘光世勤王为前军统制以斩韩世忠部将编管江州光世为御营副使复起为统制累功加中亮大夫同州观察使加清远军节度使张俊入枢荐为建康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秦桧忌其英勇罢为浙东副总管绍兴驻劄复为湖北总管荆南驻劄绍兴二十四年卒

善谋有胆勇方张遇据池州刘光世往讨之以百余骑进为遇所败公以兵救之得免追至江州败之雄勇无敌军中号为王夜义

金犯扬州光世兵溃公引兵四百至和州城外会张育聚兵五万据和州移文令公听其节制公不从育亲领三千兵来却之公尽伏其兵於深林草中育至不见公乘马往来於草中寻之公与弟青幷王世忠挺枪跃出刺育坠马斩之复移文城中招育诸将令听节制诸将闻之皆降公乃入据其城待育一家如亲戚抚其诸将皆如故旧人心归焉俄而羣贼张和尚以兵五万来寇置书於公曰昔张育杀我骨肉故我来复仇耳公书解之不听又来索育之骨肉公尽斩育一家遣其头劝之退兵和尚曰此但育一家而已必尽斩其一军老少我乃退兵矣公乃宴诸将告之咸请死战乘锐一击溃之和尚走为乡兵所杀其衆尽降公领兵十万渡建康见光世光世喜分为六军军威大振

金人寇淮南公与战于滁州桑根败之再战于和州又败之未几逆豫复遣兵入寇公被命往战于滁州涡口败之又战于安丰县败之斩三千级刘麟亦领兵犯庐州而闻猊先为杨沂中所败遂望风而走公等击之降其兵数千光世请宫祠罢兵以公为都总管命吕祉往节制其军郦琼王世忠等不伏诉公于朝公奏诸将骄暴命公以本军归御营而琼等果叛

拓臯之战金人将邢王韩常等以铁骑十余万为两隅夹道而阵公曰金右隅皆劲骑吾将先破之乃与田师中麾兵薄其右隅金阵动公乘势大呼驰击诸军皆鼔噪金大败刘錡谓公曰昔闻公威畧如神今果见之请以兄礼事公

乌珠寇淮西命公与战昭关败之又战仙宗镇败之杨沂中战乌珠於拓臯乌珠陈兵三十万沂中轻进为贼所包部下多死公以骑军横击大破之杀金万余沂中幸免遂复庐州

张俊大军至亳州城外公已下宿州即乘胜趋亳州与俊会郦琼闻之谓葛王褒曰夜乂公来矣其锋未易当请避之遂遁时俊军甚盛而智谋勇敢赖公为多公亦先计後战故未尝败

乌珠再围濠州公劝张俊沂中急往击之俊以粮乏俱退军黄连镇濠州陷俊密令沂中往收复之金伏兵数十万皆起沂中被围殿前司兵几歼公与田师中等往救之力战濠州夺沂中出而乌珠退兵於是有节使之命

张子盖

字德高其先凤翔人後徙秦州初从韩世忠捕苗傅补承信郎又从叔俊迁武功郎绍兴六年败刘猊授武功大夫合门赞舍明年除御械授昌州刺史江东路马步军都总管十年授登州防御使兼宣司衙兵副统制明年以功除兴宁军承宣使和议成除建康驻劄御前诸军统制十三年授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两浙西路马步军都总管高宗幸俊居授安德军节度使三十二年为镇江都统授海州寻以疾还镇江授检校少保淮东招抚使未赴卒年五十一赠太尉

绍兴七年乌珠?庐州寇含山县渐犯历阳时张俊诸军虽已趋装未发俊遣渡江谕诸将曰先得和者胜公及王德鼔噪而行径至城下驰骑先登入和州金退屯昭关会刘錡自东关引兵出清溪邀击金俊遣公与錡会大战于拓臯败之军势赫张乌珠复犯濠州公又败之於周梁桥

公自镇江往谒张浚浚与语见其智识过人谋虑精审与图规取山东之计浚奏公才勇而性刚气直愿优容之且乞益以精甲资以财用俾屯淮上措置招徕

金攻海州急诏公往援之公至镇江乃整龊师渡江至楚州金知公且至有退意有大呼于城外者曰我知尔大军来也顷之公率骑军至步军犹在後也魏胜出城外与公议战

公先至楚州时淮东漕龚涛谓金十倍兵力不支宜虚张声势攻淮阳使之必救则海州可解公曰彼不救淮阳奈何乃亟趋涟水择便道以进金闻公至歛大伊兵阵磨行公率锐骑先进诸军絶道以请曰敌近不可进公不从贼望公旗断二桥而去公夜布桥而进

翌日至石湫堰贼万骑阵於河东公与相射至暮解鞍抹马憇於河西贼不敢动中夜大军至即架梁以渡黎明翼衆军追之二十里

贼再阵於海州西北诸军见贼兵衆不敢前攻曰彼衆我寡利於速战不可使贼知吾虚实亟遣统制张圯等掠敌圯中流矢公令诸将曰事急矣国之安危在此一举奋臂大呼驰入阵诸将继之殊死战贼大败拥入河溺死者半金复整军来战公再率精锐击之获车马铠仗万计暮至新桥西金再阵问主军者谁答以张循王侄金叹服曰小鉄山也公又率军追杀会日晡贼歼焉余骑遁去公还定海州民皆出迎以手加额至绘像祠之

李宝

字【原阙】乘氏人初从岳飞为马军後为统领至绍兴三十年为淮西马步军副总管兼知黄州改添差两浙西路副总管平江府驻劄兼副提督海船三十一年入奏事请徙守江阴从之後以海州功超授右武功大夫静海军节度使京东招讨使浙西沿海制置使

公少无赖尚气节乡人号为泼李三岳飞入朝公愿归军中飞未之奇也公怏怏与其徒谋北归事露飞尽斩之公抗言欲归者宝也衆皆不预飞奇而释之公愿归山东会合忠义人立功飞许之募得八百人赴飞军飞乃以公统领军马屯袭城

守黄州乞於沿江州县招水军効用千人诏许三百又请器甲弓矢及乞镇江军中官兵曹洋等五千人自隶从之

三十一年公入奏事翌日上谓辅臣曰宝非惟骁勇兼其心术可以倚仗朕素识其人观之久矣他日未易量先是公言连江接海便於发舶无若江阴臣请徙守万有一不任甘死无赦上从之公即遣其子公佐与边士宁潜入金境伺动静至是金谋益泄复召至阙问方畧公奏以海道无险要可守万一金舰散入诸洋则难以荡灭臣止有一策出万全上问何如对曰凡用兵之道自战其地与战人之地不同自战其地者必生之兵也战人之地者必死之兵也必生者易破而必死者难却今金未离巢穴臣仰凭天威掩出不意因其惊扰而疾击之可以得志上曰善问所总舟几何曰坚全可涉风涛者得百一十皆旧例所用防秋者所总人几何曰仅三千止是二浙福建五分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帜器甲亦已粗备事急矣臣愿亟发陛辞赐宝带鞍马尚方弓刀戈甲之属

公自行在还江阴即谋进发军士汹汹争言西北风力尚劲迎之非利公下令大计已定不可摇敢再有出一语者斩遂以舟师三千人进发平江守洪遵给资粮器械济之放苏州大洋行三日风果怒甚舟散漫不能收公慷慨顾左右曰天欲以试李宝耶此心如铁石不变矣即酹酒自誓风亦随止退泊明州关澳追集散舟不浃旬复故而禆将边士宁自密州还言魏胜已得海州矣公大喜促其下乘机进发而大风复作波涛如山者经月未得进

海陵踰淮虑魏胜在海州睨其後乃分军数万攻海州公师至东海县金围海州鼓声震十数里胜使人邀公同击金新桥公麾兵登岸以剑画地令曰此金界非复吾境当力战因握槊前行接金奋击士皆一当十金惊出意外亟引去於是胜出城迎公公维舟犒士遣辩者四出招纳降附声振山东豪杰聚衆争为应援

公与金舟遇于密州胶西县陈家岛败之初亮用降人倪询商简梁三儿等计造战船数百使苏保衡等统之约以十月十八日至海门山入钱塘江干事毕令雄州刺史阿瓦来江上迎报敌舟泊唐家岛公舟泊石臼山相距三十余里而北风日起公忧之有大汉军水手数百来降大汉军签起工等户也公问之颇得北军事实禆将曹洋请逆战朐山县宰高敞曰不可彼衆我寡宜避之洋曰彼虽衆皆不谙海道且降人云女真在船中惟匍匐而□畧不能动虽衆何为公伺敌未觉遣其将曹洋黄瑞祷于石臼神祈风助顺得卜如期楫师欢拚夜漏将尽起碇进船风犹未顺衆有难色良久风忽自柂楼中来铿如钟铎衆喜争奋引帆握刃俄顷过山薄虏鼔声震荡海波腾跃敌惊失措嚣呼分挐掣碇举帆弥亘数里而帆皆以油缬为之舒张如锦绣忽为波涛卷聚一隅窘蹙摇兀无复行次公命以火箭射之着其油帆烟焰随发延烧数百艘火不及者犹欲前拒公叱健士跃登其舟以短兵击刺殪之舟中其余签军皆中原旧民脱甲而降者三千余人获其副都统完颜郑家努等五人斩之阿瓦亦被杀保衡舟未发亟引去得倪询等三人及虏诏书印记征南行程历与器甲粮斛以万计

公盛兵厉气欲乘胜席卷公佐切谏谓亮渡淮已陷通泰得远地失近土且有腹背忧公即日还师驻东海视缓急为援遣曹洋奏捷

捷奏至上大喜即召见洋曰朕独用李宝果立功为天下倡矣即赐诏褒谕书忠勇李宝四字表其旗帜

上至镇江未就舍先乘马幸江下观戈船公从上行因陈俘获与所得百尺舟上奬谕甚至因叹曰始朕用宝谤书盈箧至谓必复从伪今竟如何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十二

 

猜你喜欢
  志第四十 兵·欧阳修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脱脱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司马光
  卷二十五·王夫之
  卷第九十二·胡三省
  ●卷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六·佚名
  皇王大纪总目·胡宏
  第一七四告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二六—二·佚名
  清宣宗实录选辑一·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佚名
  第二十三章 讨伐复辟·冯玉祥
  罗秉忠传·张廷玉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发凡)·朱彝尊

    唐、宋以来作者,长短句每别为一编,不入集中。以是散佚最易。常熟吴氏讷汇有《宋元百家词》,抄传绝少,未见全书。近日毛氏晋刻有汲古阁《六十家宋词》,颇有裨于学者。是编所录,半属抄本,白门则借之周上舍雪客,黄徵士俞邰,京师则

  • 性情集巻四·周巽

    (元)周巽 撰○七言古诗姑苏台吴山髙吴水长乌啼霜枫落鹿逰烟草荒百花洲在春无主曽见蛾眉花下舞祗怜西子捧心颦那觉越王尝胆苦山围水绕阖闾城故国台倾空有名子胥伏剑夫差死悲风哀动寒潮声黄金台邉风动燕云开千金买骏骨宛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六·徐乾学

    宋纪八十六【起阏逢困敦七月尽防防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六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元丰七年秋七月甲辰伊洛溢河决元城知大名府王拱辰言河水暴至数十万众号呌求救而钱谷禀转运常平归提举

  •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爱俪园中新趣话·吴虞公

    爱俪园中本有万年耆老会并乡射礼等设备。前日因乡射礼,特令仓圣明智大学休课一月。襄兹盛举,由主其事者推定王揖唐为大宾,而以左君孝问陈君邦瑞为众宾。左陈本前清遗老,与民国政客素无一面之缘。当由某君介绍修士相见礼。

  • 顾越传·姚思廉

    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家住新坡黄冈,世代办乡学,因此顾氏家族多儒学之人。顾越少年丧父,以勤奋刻苦自立,聪明有辩论之才,讲《毛氏诗》,能旁通不同的义理,梁太子詹事周..非常欣赏他。入仕为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顾越精通

  • 卷九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歌颂【十】万夀祝厘茂典记一首礼部尚书【臣】纪昀钦惟我皇上正位星枢凝神云牖九阳元气运槖龠以周流二曜贞明转玑衡而不息万万年绵延凤纪积算无穷五五数契合龙图循环复始当由庚之直岁八

  • 卷七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三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十五日两广总督【臣】孔毓珣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钦奉 谕旨先至河上详勘将通盘修理事宜细加商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八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朔,上御谨身殿,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侍,因论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当以威制。”上曰:“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

  • 孟子集注考证卷七·金履祥

    盡心上盡其心者【舊說盡心則知性知性則知天朱子以上句文法如得其民者得其心也故集註反舊說而得此章之意○入要畧一之二十二】修身以俟之【語録既不以夭壽貳其心又須修身以俟之方始立得此命自身有百年在世百年之中須事

  • 卷二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七蔡仲之命考异古本经克慎厥猷惟厥终改厥度厥并作其 克勤无怠无若尔考皇天无亲民心无常无作聪明无并作亡注罪不相及下有也字 册书命之册作防 

  • 春秋集解卷四·苏辙

    宋 苏辙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子般之庶弟不言即位继故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耳齐人救郉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庆父之贼子般也季友奔陈君幼国乱鲁人思其贤请于

  • 诗故卷十·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周颂清庙祀文王也成王营洛而作清庙以祀文武此其始奏之乐也洛诰称王在新邑烝祭歳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而君牙之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此言不显不承其义一也知文武竝崇不独祀文矣维天之命太平告文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六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六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彼佛世尊有一大智比丘。于声闻众中最为第一。名曰降胜。犹如我今上座舍利弗。彼佛世尊有一神通比丘。名曰寂行。譬如我今上座目揵连。彼佛世尊有一侍者比丘

  • 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来应正等觉。在舍卫国。与诸苾刍众俱。是时如来广为时会人天及彼未来而说师范。尔时如来告苾刍众言。苾刍当具足十种法得度人出家受戒。为苾刍得一生不依止住

  • 卷第四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宁宗(光宗子。母慈懿皇后李氏十月十九日瑞庆节 永茂陵)庆元三年。荆门军申忠翌郎赵善莹状。当阳县玉泉山景德禅寺为隋智者禅师开山道场。蜀将军关

  • 金台答问录·湛若水

    《金台答问录》,又名“金台问答”,是明代儒学家湛若水与学生讨论问题、解析疑难、指导启迪等有关内 容,共一卷,收于《泉翁大全》卷七十七 和《甘泉集》(又名“湛甘泉集” )卷三十二 中。

  • 玉搔头·李渔

    一名 《万年欢》。戏曲。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据明止德时史实及有关传说敷演。写明武宗微服私行至太原,钟情妓院周二娘收养之女刘倩倩,托名威武将军万遂与订婚约。倩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