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繆荃孫跋

  《安祿山事迹》三卷,署華陰尉姚汝能撰。汝能始末,陳振孫《書錄解題》云:「里居未詳。」則在宋時已無可考矣。是書上卷序祿山始生至玄宗寵遇,起長安三年,盡天寶十二載。中卷序天寶十三、四載祿山構亂事。下卷序祿山僭號被殺,並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事,下盡寶應元年。分綱列目,兼有論議,較正史紀述頗詳。據《通鑑考異》,與《幸蜀記》、《天寶亂離記》、《河洛春秋》、《薊門紀亂》等書相出入,今諸書不存,獨此書尚為完帙,洵屬可寶。此本出於知不足齋鮑氏,訛謬滿紙,從友人章碩卿處假得秦敦夫石研齋鈔本校正大字,秦本無小字,分卷亦不合。惜小字僅据《新舊唐書》、《通鑑》采者校過,未能一一復舊也。

  光緒甲辰十月,江陰繆荃孫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許房宇文班」,清抄本作「許子房、宇文班」。

  [43]「流於崖州」,「州」原作「洲」,今據《類編》本改。

  [44]「黝堊之彫飾」,「堊」上原脫「黝」字,今據《類編》本補。

  [45]「為祿山偽度支副向潤客所覺」,「向潤客」,本書上卷作「向潤容」。

  [46]「唯三數人伏草莽間」,《類編》本作「存」。

  [47]「六月八日乙酉……十四日辛卯」,考《新唐書》卷五《玄宗本紀》,是年六月癸未朔,則八日當為庚寅,辛卯當為九日。

  [48]「賊將崔乾祐叩關數請戰」,「關」,原作「闕」,今據清抄本改。

  [49]「不可勝計」,「計」原作「紀」,今據《類編》本改。

  [50]「十五日壬辰」,據《中西回史日曆》,是月「壬辰」當為十日。

  [51]「何物音樂為如此不祥之名」,「物」原作「忽」,今據《類編》本改。

  [52]「十六日癸卯玄宗幸蜀」,是月十六日當為戊戌,另《新唐書》卷五、《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均作「甲午(十二日)詔親征」。

  [53]「明日亦未有來朝者」,「有」上原脫「未」字,今據《類編》本補。

  [54]「十八日至馬嵬」,《新唐書》卷五《玄宗本紀》作丁酉(十五日)、《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作丙辰(十四日),皆非十八日,未知孰是。

  [55]「十七日甲午」,按長術,是月癸未朔,十七日當為「己亥」,《新唐書》卷五《玄宗本紀》亦作「己亥,祿山陷京師」。

  [56]「露刃持戈以脅之」,「戈」原作「滿」,今據清抄本改。

  [57]「拘於菩提佛寺」,「拘」原作「初」,《舊唐書》卷一九○下《王維傳》、《類編》本、清抄本均作「拘」,據改。

  [58]「總莫能制」,「總」原作「絕」,今據《類編》本、清抄本改。

  [59]「知其兆矣」,「兆」原作「戎」,今據清抄本改。

  [60]「八月二十五日敗賊將安守忠等於香積寺」,按《舊唐書》卷十《肅宗本紀》記此事在九月壬寅,即二十七日。

  [61]「汾陽領軍從城南赴西都」,「西都」原作「東都」,考下文有「十月六日,又收東都」之記載,則此處作「西都」為是,今據《類編》本改。

  [62]「十月六日又收東都」,按,《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作「壬子」(十月八日),《舊唐書》卷十《肅宗本紀》作「壬戌」(十月十八日)。

  [63]「明年六月十四日汾陽自上都赴軍」,《類編》本作「明年十月十四日」。考《舊唐書》卷十《肅宗本紀》亦作「十月乙未……郭子儀奏破賊十萬於衛州」。則作「十月」是。

  [64]「汾陽以敕賜刀授懷軍」,「軍」上原脫「懷」字,今據清抄本補。

  [65]「官健走脫一半」,「一半」下原有「己來」二字,文意不貫,清抄本無此二字,今據刪。

  [66]「廳前東西而立」,「前」上原脫「廳」字,今據《類編》本補。

  [67]「令偽史官官稷一撰祿山慶緒墓誌」,「稷」上原脫「官」字,今據本書卷上補。

  [68]「諡祖考為皇帝」,清抄本無「祖」字。

  [69]「必驛宣示」,按「驛」,清抄本作「譯」。

  [70]「作刀割破黃胞衣」,「破」下原脫「黃胞衣」三字,今據《類編》本補。

  [71]「王於姜子嶺失律」,「律」,清抄本作「利」。

  [72]「領朝義部下數百人擐甲詣驛」,「下」上原脫「部」字,今據清抄本補。「擐」原作「釋」,今據清抄本改。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志第二·历上·脱脱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靠粪发财的王永康·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二·佚名
  大事记卷一·吕祖谦
  五 水果莲生·周作人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范晔
  岳飞传·脱脱
  卷六十·阿桂
  翰苑羣书卷十·洪遵
  ●序·壁昌
  卷第五十四·佚名
  卷四十四典礼一·冯煦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¾íÁù°ÙÁùÊ®Áù·彭定求

    ¡¡ ¡¡¡¡¾í666_1 ¡¾±Èºì¶ùÊ«¡¿ÂÞò° ¡¡¡¡ÐÕ×Ö¿´ÇÖ³ßÎåÌ죬·¼·ÆÕ¼¶Ï°Ù»¨ÏÊ¡£ ¡¡¡¡ÂíáͺÃЦµ±Ê±Ê£¬Ðé׬Ã÷»ÊÐÒÊñ´¨

  • ●例言·沈德潜

      康衢击壤,肇开声诗。上自陶唐,下暨秦代,韵语可采者,或取正史,或裁诸子,杂录古逸,冠于汉京,穷诗之源也。诗纪备详,兹择其尤雅者。  风骚即息,汉人代兴,五言为标准矣。就五言中,较然两体。苏李赠答、无名氏十九首,古诗体也。庐

  • 第三十二出 买药·陆采

    【北点绛唇】〔末上〕雪霁梅梢。霜风弄晓。银蟾小。一派笙箫。引出蓬莱岛。小道乃陕西茅山仙子位下一个徒弟是也。自幼随师父隐居山中。修眞养性。服药求仙。受天外之逍遥。避人间之喧扰。自是一般受用。怎见得受用

  • 香销酒醒词·赵庆熺

    清赵庆熹忆萝月梦魂如絮。随定东风去。一堵红墙拦不住。直到画楼深处。  落花小院池塘,鹦哥唤醒回廊。谁道昼长春永,只消几炷沉香。点绛唇独上城楼,一声画角吹寒早。楚天云杳。帆去如飞鸟。  树里青山,山外长江绕。西

  • 卷第七·陈与义

    ○闻葛工部写华严经成随喜赋诗如来性海深复深,著书与世湔蓬心。画沙累土皆佛事,况乃一字能千金。老郎居尘念不起,法中龙象人师子。前身智永心了然,结习未空犹寄此。怪公聚笔如须弥,经成笔尽手不知。凌云题就韦诞老,愿力所到

  • 卷268 ·佚名

    彭龟年 庆元戊午临江劝驾多士凡由进士科进者皆预焉且沿乡人饮酒之意叙坐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 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 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 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

  • 第十五回 奋英谋三战平齐地 困强虏两载下舒城·蔡东藩

      却说光武帝自桃城启行,转幸沛郡,亲祠高庙,复进至湖陵,探得董宪刘纡,合众数万,屯据昌虑,因即督兵往攻。到了蕃县,与昌虑相隔百里,忽又由探马走报,董宪招诱五校余贼,进逼建阳。诸将以贼来较近,请即出击,光武帝面谕道:“五校远来,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朔 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公服朝参朔望御殿自此始○巡抚顺天等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韶言畿内之民徭役繁重而大兴宛平昌平漷县尤甚乞裁损夫役以苏民困户部覆奏拟以各项夫役下顺天府酌量分派宛平大兴二

  •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元遗山《续夷坚志》云:“古人称祝多云千万岁。国初种人淳质相祝,但云百廿岁。自太祖收国元年乙未至哀宗天兴二年甲午止,适得甲子两周,是其谶也。”余因忆清代北京俗语谓人之茸者曰“八代半”犹吾锡

  •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丁曰健

    台湾僻处海外,狃于治安久矣!朱一贵突尔跳梁,戕害官兵,窃踞郡县,虽曰猖獗之极,其实不难平也。无赖子弟,偶尔乌合,尚未知战守纪律为何事。当即命将出师,星夜进讨,如救焚拯溺,勿容稍缓。彼不意官军猝至,必将手足忙乱,仓

  • 侯莫陈顺传·令狐德棻

    侯莫陈顺,是太保、梁国公侯莫陈崇之兄。从小豪迈任气,有志向气度。最初担任尔朱荣的统军,后来跟随贺拔胜镇守井陉。武泰初年,讨伐葛荣,平定邢杲,征讨韩娄,都立下战功。被任命为轻车将军、羽林监。又参与击败元颢,升任宁朔将军

  • 目录·樊增祥

    自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

  • 陰陽位第四十七·苏舆

      陽氣始出東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轉而北入,藏其休也。陰氣始出東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轉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陽以南方為位,以北方為休;陰以北方為位,以南方為伏。陽至其位而大暑熱。陰至其位而大寒凍。陽至其休而入化於

  • 卷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内则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三大学士傅以渐恭纂敬之道事夫内则曰礼始于谨夫妇又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孟子曰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道宣

      习禅四 本传十四 附见二。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僧定传一。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林传二。   唐京师清禅寺释法应传三。   唐南武州沙门释智周传四。   唐终南山紫盖沙门释法藏传五。   唐并州大兴国

  • 普曜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出家品第十二  尔时菩萨普观眷属。视众伎女犹如木人。百节空中。譬如芭蕉中无有实。乱头倚鼓。委担伏琴。更相扶枕。臂脚委地。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笛乐器纵横。鵁鶄鸳鸯惊怖之辈。皆

  • 下二·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下二释四药篇四药者摄尽一切所食之物。对治新故二种之病。通名为药。受兼手口俱该四药。但时药手口互塞。余三并通。净谓说净。唯局七日。若论护净作净则通四药。受净二字从法为名。叙意中上二句叙

  • 太上宣慈助化章·杜光庭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