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九八详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一一七一四--七

苗栗、新竹两县书勘定界绘图详覆巡抚刘、布政使沈等

前署台北府新竹县,代理台湾府苗栗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为会勘定界,绘图详覆事。案奉藩司宪台蕃宪札:「奉宫保宫保爵抚宪刘批据署新竹县令祖荫禀,新、苗两邑,拟以原定竹南一、二保界址之沙仑崁分界情形请示缘由;奉批:『此案分界,并据苗栗林代令具禀到院。披阅各禀议论,似以中港溪分界为可采。仰布政司,迅即酌议,速分复夺,毋延,缴』等因。又奉宫保宫保爵抚宪刘批据代理苗栗县林令桂芳禀,新、苗分治,应以何处为界,请示遵办缘由;奉批:『仰布政司,迅即查照新竹县方署令禀内批示办理,缴,图存』。各等因,到司。奉此,查此案,先据该二县具禀到司,业经批饬台北府,转饬会勘,核议详办在案。兹奉前因,合就饬知。札到该县,即便遵照,毋违,此札」等因。又奉本府宪台本府宪札,奉藩司宪台藩宪批据新竹县方令祖荫禀同前情;奉批『仰台北府,遵照另札办理,并饬该令知照』;仍候宫保爵抚宪批示,缴』。同日又奉批据苗栗县林令桂芬禀同前情;奉批:仰台北府遵照另札办理;并饬林令知照缴,图并发,覆日仍缴」。又奉札开:「据代理苗栗县林令桂芬禀称:『窃卑职抵苗,接印任事,随即驰往方令所议沙仑之处查勘。该处即属苗栗保保界,离卑邑维祥庄建城之处,仅隔八里,其沙松浮,恐难经久。查新辖之中港保之中,有大溪一条,溪北距新竹城三十里,溪南离卑邑亦有二十里,该溪直通内山,诚属天生界限;若以为界,最得相宜。理合绘图,禀请察核』等情。计禀旦绘图一纸。又据新竹县方令禀称:『卑职〔查从〕(注一)前竹南一、二保,原定以中港溪之南沙仑崁为界,闻系自设淡水厅治以来,该两保即以崁分界区。如果新、苗两邑(遵)照此崁为界,则可将竹南二、三、四保地方划分,全归苗邑管辖。倘若以溪〔为〕界,〔又须〕以竹南一保地方,截分三分之一,所有清赋粮额、图册,均须(逐一改换,颇费)周章。况台地每逢久雨大水,溪道时有变更,究不若原定之沙仑〔崁系属〕硬界。禀请察核』等情。各到司。据此,查新竹与苗栗分治,其界址必须〔确勘划〕清。究竟应以何处分界为宜,亟应饬令勘覆,由府核议详办,札饬遵照办理,并转行该二县知照。计发绘图一纸。并据新竹县方令禀同前由。各到府。奉、据此,查核该二令所禀情形,如以沙仑为界,逼近苗栗建县之处,仅止八里,局势太促,诚不如以中港大溪为界,北距新竹县城三十里,南距苗栗县城二十里,较为适中。且划分疆域,向以溪水为贵,沙仑究系陆地,并无一定可以指实之区。纵有一、二处可指,而亦不能处处俱有。溪道则天生形势,由内山而通海口,界址显然,非人所能移易;既无虑疆界之争,且可杜跨籍之弊。纵谓溪道水有迁移,而同属一溪之中,大致了然。且钱粮原准升除,此坍彼涨,两县仍以溪为界,于事并无窒碍。方令所称:以中港溪为界,竹南一保须截为两。查方令前送清赋图册,竹南一保今已改名中港,何妨将隶于苗者,名为中港南保;隶于新者,名为中港北保。前送清赋图册,系未分治以前之案,无所庸其更改。而界址既以溪为分,粮额应由县划清,各归各征。前奉札饬委勘,即经檄委张令延■〈木干〉会勘,并移知台湾府台湾府在案。兹奉前因,除再移知台湾府台湾府并分饬各员遵照外,札饬遵照札指,并照前札会同履勘定界,绘图具覆,此札」等因。又奉本府宪台本府宪札,奉藩司宪台藩宪批据新竹县方令祖荫禀,新、苗分界一案,现因身患咯血,恳请委员会同履勘缘由;奉批:『据禀已悉,仰台北府酌核委勘,并饬林令与方令知照缴,禀抄发』,等因。奉此,查新竹现委张令廷■〈木干〉署理,所有分界一案,应即委令该员会同方、林二令,妥为履勘,除移知台湾府台湾府,并饬方、林二令遵照外,合行札委。札仰该员,立即遵照,会同方、林二令履勘明白,定界绘图,禀复察夺」等因。又奉台湾府台湾府宪宪台札行前因。各到卑职。奉此,卑职等遵即订期,于十一月二十日,同赴□□,会勘得中港溪,西通外海,东达内山,自西至东,港口大溪一条,至公馆仔庄等处,分为中港南北两溪。中港北溪至溪心■〈土具〉庄,又分两两,(注二)过牛栏堵庄,复合为一。合而又分,中间系南埔庄,南溪迤南,北溪绕北,直抵东北内山,溪道迂长,难以分界。又中港南溪至六份仔庄,亦分为两,北至大桃坪庄,又分为二。南溪两条,均属迤南,北溪一条,过接隘仔庄,斜抵内山。当经卑职等三面会商,按照溪道形势而论,莫如中港口达南港溪至六份仔、大桃坪,过接隘仔等庄溪流为新、苗分界,最为相宜。各人意见相同,当于中港南溪之南边,立碑为界,溪边以南,归苗栗县管辖;溪以北,归新竹县管辖。计新竹县城起,至中港南溪止,二十八里;又自苗栗县城起,至中港南溪南边止,二十二里。归苗栗管者,名为中港南保;归新竹管者,名为中港北保。所有分归苗栗管辖之竹南二、三、四保田园甲则、粮额、庄户、实征钱粮图册、单根等件,业经卑职祖荫在任时,移交卑职桂芬接收核办在案。兹以中港南溪分界,尚有应分苗栗管辖之溪南各庄田园甲则、粮额、庄户,并实征钱粮册,容俟卑职廷■〈木干〉于本年十二月底,钱粮截数之后,即当吊齐各项册籍,按庄逐户,一一理分;另造田园甲则、粮额、户名清册,并光绪十四、五年分应完钱粮实征册,开年移送卑职桂芬接收,即于明春开征起,无谕新旧钱粮,统归卑职桂芬接征。一面仍由卑职廷■〈木干〉另行详办。将来卑职桂芬续征光绪十四年分钱粮若干,移归卑职廷■〈木干〉接收汇解。所有卑职祖荫暨卑职廷■〈木干〉已征苗栗管辖各保之光绪十五年分钱粮,亦由卑职廷■〈木干〉核出数目,移归卑职桂芬汇造奏销,以足分数。是否有当,合将会勘定界情形,绘具新、苗分界舆图,会议详请宫保宪台察核,俯赐批示定案,实为公便。除详某宪外,为此备由具申。伏乞照详施行。须至详册者。

计详送:

新苗分界舆图壹纸。

一、详爵抚宪刘台藩宪沈台澎道宪唐台北府宪雷台湾府宪程

印 苗栗县印

私记 填十二月初二日

光绪拾伍年十一月廿八日承粮工总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苗栗县正堂林行 印

前任新竹县正堂方行 印

调署台北府新竹县正堂张行 印

(注一)据一一七一三--三补之。下文〔〕内文字,亦同。

(注二)「两两」二字中,上字似系「为」之误。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志第五十一·刑法二·宋濂
  卷五十八 漢紀五十·司马光
  卷十 高宗·王夫之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尚史卷五十三·李锴
  第三○七详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一二一○二--四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四·杜大珪
  卷八十一·傅恒
  ·复鹿港厅兴宜泉书·丁曰健
  狄仁杰传·欧阳修
  胡安国传·脱脱
  第八章 孔子之卒·钱穆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卷1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著词·龚自珍

    跋无著词选右《无著词》一卷,始名《红禅词》,凡九十二阕,壬午春选录四十五首。癸未夏付刊。菩萨蛮文廊匼匝屏风曲。轻寒恻恻侵帘箔。秋思正沈吟。秋阴几许深。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蝶也不禁秋。凉花相对愁。梦芙蓉&m

  • 卷一百九十二 嘉祐五年(庚子,1060)·李焘

      起仁宗嘉祐五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戊子,美人周氏為婕妤。皇第十二女,婕妤所生也。   庚寅,詔河北兩地供輸人輒過黃河南者,以違制論。初,邊臣言,兩地供輸人,舊條私出本州界,並坐徒,後乃更從杖,恐漸入近南州軍刺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万历五年二月己未朔升山东副使李承式为河南左参政成都知府徐元气宁波知府周良宾俱副使元气浙江良宾四川工部员外王廷简户部员外周有光俱佥事廷简福建有光陕西○升刑科给事中王道成郭四维俱右给事中道成户科四维本科○

  • 卷三十六·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六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一 或谓常曰子之不与魏以禅者何曰禅名也有其实而名随之实不至而强与之名其可哉曹氏代汉以簒而特假禅之名

  • 史记集解卷九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寗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

  • 王若虚传·脱脱

    王若虚,字从之,是藁城人。幼年聪明有悟性,就像往日是在文字之间成长的。承安二年(1197)选拔为经义进士。调往..州任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的县令,都有好的政绩,任满,老幼挽留送别,数日才得以成行。若虚被推荐任用为国史院编

  • 张起岩传·宋濂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祖本章丘人,五代时避地禹城。他的高祖张迪,为元帅右监军主管济南府的事,因此全家也迁徙到济南。金末张荣占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淄州之地,太祖二十一年(1226)归顺太祖,对太祖始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三食货略【三】赋税上顺治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民生力除明季加派积弊诏言前朝厉政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四户口考奴婢辽太宗天显五年二月以所俘渤海户赐鲁呼至世宗天禄元年八月以崇德宫户分赐翼戴功臣及北院大王耶律洼南院大王耶律吼各五十耶律安图楚布各百穆宗应历十八年九月以掖庭户赐耶

  • 二年·佚名

    (丙辰)二年清康熙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申,赤氣亘天。○上親行敬思殿朔祭。1月2日○乙酉,判決事鄭載嵩上疏曰:臣父太和以朞服之制,獻議於己亥大喪之日。朝家今以朞服爲壞禮,則臣之情勢,何敢晏然在職乎?答曰:「勿辭。」1月3日

  • 卷三十四 大传第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故以《大传》为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录》。”礼,不王不?。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凡大祭曰?。自,由也

  • 提要·陈泰交

    【臣】等谨案尚书注考一卷明陈泰交撰朱彞尊经义考载陈氏泰来尚书注考一卷注曰未见又注泰来字长水平湖人万歴丁丑进士官至礼部精膳司员外郎案明呉永芳嘉兴府志载陈泰交字同倩万厯中国子监生所着有尚书注考与经义考逈异

  • 卷之三十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三十一礼父子之礼《虞书》曰:只载见瞽哩,夔夔斋栗瞽哩,亦允若。录曰:汉高帝之时,尝赏家令矣。以太公之迎拥警也,人皆曰:父不得而子也。又尝幸新丰矣,以太公之乐箕踞也,人皆曰:君不得而臣也。而不知乃咸丘蒙之说也。夫

  • 卷九·佚名

    (一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来诣佛所。身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不生欢喜园,终不能得乐。是三十三天,名称满世间。常是彼天人,之所居住处。尔时世尊以偈答

  • 毘陵集·独孤及

    20卷。收诗歌和散文。独孤及提倡古文,主张复古。其文情意真挚,古奇雄健,是唐古文运动先驱之一。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 台阳笔记·翟笠山

    本书(一册三七面二二、二○○字)不分卷,翟灏撰。灏字笠山,山东淄川人。在台所撰「台阳笔记」一编,内为记者九、为论者四、为说者一,益以五言绝句八;其篇目,依次为「全台论」、「粤庄义民记」、「嘉义县火山记」、「生番归化记

  • 名义考·周祈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梁漱溟著。作者于1920年和1921年分别在北大、山东教育厅的讲演记录编辑而成。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曾先后十次出版发行。1987年,商务印书馆又推出初版的影印本。1989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由山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