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年

(己未)五年清康熙十八年

八月

8月2日

○甲子,持平李增疏論閔黯、金德遠、鄭載嵩、趙師錫、李正英陞擢之濫,請從臺啓還收,上批不許,略曰:「國家取人之道,才德爲上,功勞次之。今玆數臣,皆是有才望之人,簡拔登庸,有何不可,而抉摘前日之細過,殊非與人不求備之意也。」

8月20日

○壬午,持平李增申前啓,請還收鄭載嵩、李正英特除之命,上不許。

史臣曰:「閔黯之不稱,與李正英無異,而正英則有行;金德遠之超躐,與鄭載嵩一般,而載嵩則有望。特以論議之不同,閔黯、金德遠、李元祿,則只數啓停論,拈出此兩人,論之不已,識者竊歎。」

十二月

12月13日

○甲戌,行初覆。引見時,正言南垕申前啓,遞禮曹參議金萬重,上謂領議政許積曰:「卿不知耶?啓辭以爲,與閔鼎重無異,以此觀之,欲永棄也。」積曰:「時烈、浚吉皆萬重祖金長生門人也。萬重之與時烈相親,無異鼎重之謂也,非謂同罪也。」垕引避,上特遞之。承旨請還收,大臣亦言之,上初難,而後從之。〈詳見上。〉

史臣曰:「萬重卽一戚里,其用捨,不甚有關於國家。銓曹之收用,必先於此人,而上之所以爲此人,摧折臺諫,自不覺其辭氣之露者,何歟?近來,銓曹用人,一循私意,苟同於己,陞擢之不暇;苟異於己,搏擊之殆盡。及乎嚴旨一下,自積以下煌㤼患失,以持論和平,收用一邊之意,陳達於咫尺天威之下,以冀一時之無事。及退恐其不用一人,而又陷於欺誣之罪,汲汲用一戚里,以爲合上意而塞責之計。臺閣所論,大體則好,雷威遽加,至以無狀責之。噫!上所爲亦不得免於私意,而責臣下之無私,亦難矣。然其臺啓所論,亦足一哂。以積謂之柱石大臣,以斥積爲罪,如是,而尙何望有槪於王心哉?」

〈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補闕正誤卷之八

猜你喜欢
  第三回 杨皇后枕膝留言 左贵嫔摅才上颂·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张岱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八·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八·佚名
  第三章婚姻·佚名
  卷十·朱轼
  志卷第八 高丽史五十四·郑麟趾
  卷五十一·司马迁
  赵思绾传·欧阳修
  李稷传·脱脱
  守南昌广饶记·林福祥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司马光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四·佚名
  何焱森·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绝句·刘克庄

    春眠(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访袁拾遗不遇(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 卷六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685_1 【花村六韵】吴融   地胜非离郭,花深故号村。已怜梁雪重,仍愧楚云繁。   山近当吟冷,泉高入梦喧。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月好频移座,风轻莫闭门。流莺更多思,百啭待黄昏。   卷685_2 【赋雪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陈寅恪

    此章所论述分为三期。第壹期自崇祯八年乙亥秋深河东君离去松江以后起,至崇祯十三年庚辰冬河东君过访牧斋于半野堂止。第贰期自崇祯十三年庚辰冬河东君过访半野堂起,至崇祯十四年辛巳夏河东君与牧斋结缡于茸城舟中止。第

  • 第五十四回 袁项城殡天段祺瑞组阁·黄士衡

    诗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却说滇黔联军北伐,老袁亦遣张敬尧、冯玉祥分道抵敌,不表。且说老袁日思登极,择定阴历正月元旦或初四日,举行大典。不料忽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辛巳朔孟冬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总督仓场户部侍郎褚鈇奏各省直自万历十四年起至二十年止共欠京运银七百六十四万一千一百余两乞严责抚按官酌量挨定年分报完从之○升云南副使陈尚伊为江西右参政

  • ◎辜鸿铭之愤慨·李定夷

    辜鸿铭精通十数国文字,于西洋史学诗歌,尤研究不遗余力。在欧西各国,颇着文名,所译之四书,亦传诵一时。前为张文襄幕僚,以刚直为张所器重。所着《尊皇篇》一书,盛称慈禧太后之才能,可比英后维多利亚,见者无不奇之。前清宣统初年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纪昀

    宦者传(臣)等谨案宦寺之祸唐与东汉覆辙相踵至召外兵以诛锄之国随以亡唐末令天下悉诛宦者方镇往往藏匿给事后唐庄宗复令 访求送京师得数百人谗谮反侧卒至阶祸宋初待宦者甚严掖庭给使不过五十人民闲有私阉童孺者论死然养

  • 五一六 谕内阁着添派金简办理《四库全书荟要》·佚名

    五一六 谕内阁着添派金简办理《四库全书荟要》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十五日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荟要》,着添派金简。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戚纶传·脱脱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字文约,自己有传。戚纶少年时与其兄戚维以文章品行知名,坚持不懈学习古文,喜欢谈论名教。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按照名册和户籍,搜求到许多逃亡户脱漏的户口漏交

  • 罗复仁传·张廷玉

    罗复仁,吉水人。少年时就爱好学习,陈友谅征召他为编修。不久,知友谅无成,逃去。在九江谒见了太祖,被留在左右。从战鄱阳,带着蜡书谕降江西还没攻下的诸郡。授予中书咨议。从大军围攻武昌。太祖想招降陈理,因复仁是陈友谅的旧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七明 俞汝楫 编主客司职掌给赐赐在京文武官员人等【公差附】登极赐凡皇上登极赐在京文臣羣臣及军民人等银绢布钞宣德十年公银六十两侯伯驸马五十两一品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七嘉礼古者朝觐本列賔礼唐开元礼仍用其式然令节称贺着于史者实自汉始与十七篇觐礼自异考之周礼庆贺系之嘉礼斯为近之我国家嘉庆骈臻典制矞皇仪文备焉谨与耕桑学校贡举昏姻诸典礼之切于前

  • 九年·佚名

    (戊午)九年清咸豐八年春正月1月1日○戊寅,詣孝正殿,行正朝祭晝茶禮。○御仁政殿,受賀頒赦。○命廟號頒敎及大王大妃殿寶齡望六稱慶時,禮房承旨金世均、尹行福,宣敎官副司果金學初、李承游,幷加資。1月2日○己卯,以洪鍾應爲兵曹

  • 第59章·老子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1)。夫唯啬,是以早服(2)。早服是谓重积德(3)。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4)。莫知其极,可以有国(5)。有国之母,可以长久(6)。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文道也(7)。【题解】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夀命品第一之三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問.我當解說令汝心喜.我已修學一切諸   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復告比丘.汝於戒律

  •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结跏趺坐。时诸大众。恭敬围绕。瞻仰如来。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顶礼佛德海  真实正遍知  过去及未来  敷演缘生法

  • 观所缘论释·护法

    护法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此中等言。谓摄他许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佚名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