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元甫传

韦元甫,年少时学习严格,才思敏捷。原来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出名,主管此地域的采访使韦涉非常器重他,奏请担任支使,与同幕判官锡一同出名。元甫擅长文书,锡擅长咨询,韦涉对他们以诚相待,在当时有“员推韦状”的说法。元甫有才能,具有声望,多次升为苏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大历初年(766),宰臣杜鸿渐第一个推荐他,征诏任尚书右丞。当时淮南节度使缺人,鸿渐又推荐他能堪当重任,于是授予扬州长史、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观察等使。在扬州任职三年,政事还没有混乱,事务也大致被料理。大历六年(771)八月,病死于职位上。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十六·柯劭忞
  ●卷三十一·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阙)·杨仲良
  第三十一回 逐党人各省廓清 下围城三日大掠·蔡东藩
  卷之八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一·佚名
  ◎弄假成真·吴虞公
  ●卷四·朱彭寿
  第一四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佚名
  谢承后汉书卷六·周天游
  左良玉传·张廷玉
  卷九十二·佚名
  三十六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服·唐圭璋

      服字行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庆历八年(1048)生。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寿五州。哲宗朝,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朝,加集贤殿修撰、知广州,黜知袁州,再贬蕲州安

  • 陈亚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亚」字亚之,扬州(今属江苏)人。咸平五年(1002)进士。历任于潜令,知越州、润州、湖州,官至太常少卿。著有《澄源集》,已佚。事迹散见于《至顺镇江志》卷二一、《黄豫章集》卷二六。 少孤,长于舅家,受其舅影响,熟谙,药

  • 野谷诗稿卷四·赵汝鐩

    宋 赵汝鐩 撰金山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梦囘禅榻悄月午听龙吟秋夕秋风动梧井无顷许多凉夜静滩喧枕牕开月到牀道心便冷淡世事莫思量只被浇花累朝朝却用忙刘子愿山居搬向山邉

  • 前汉孝武皇帝纪三卷第十二·荀悦

      元光六年冬。初算商车。春。穿漕渠通渭。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卫青者。卫夫人子夫之弟也。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初

  • 卷第三十九·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二张国维 朱大典(傅岩等、吴邦璇) 刘中藻(连邦琪等)张国维朱大典(傅岩等、吴邦璇)刘中藻(连邦琪等)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壬戌(一六二三)进士,知番禺县。

  • 李崇矩传·脱脱

    李崇矩字守则,是潞州上党人。年幼时孤贫,有善行,被乡里人所推服。汉祖在晋阳起兵,驻扎在上党,史弘肇当时任先锋都校,听说崇矩的名声,召来任为亲吏,乾..初年,史弘肇总领禁兵兼任京城巡检,常常残杀军民,身边的部属害怕,慢慢都离开了

  • 梁储传·张廷玉

    梁储,字叔厚,广东顺德人。曾跟陈献章受业,中成化十四年(1478)会试第一名,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弘治四年(1491),他升为侍讲,又转为洗马,在东宫中侍奉武宗读书。后来曾奉命去册封安南国君,拒不接受他的送礼。又

  • 易本命第八十一·戴德

    子曰:“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惟达道德者,能原本之矣。”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

  • 考功名第二十一·苏舆

      考 之法。考其所積也。天道積聚眾精以為光,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濼也;聖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從生,不可為源,善所從出,不可為端,量勢立權,因事製義。故聖人之為天下同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八(别录之八)·智升

    别录中疑惑再详录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疑惑录者。自梵经东阐年将七百。教有兴废时复迁移。先后翻传卷将万计。部帙既广寻阅难周。定录之人随闻便上。而不细寻宗旨理或疑焉。今恐真伪交参是非相涉。故为别录以示

  • 禅宗六祖与国民党总理·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各佛教团体联合欢迎会讲──我来广东第一次是在民国以前,曾住白云山一年多,故广东有好些地方差不多都是旧游之地。民国九年、因非常国会议员俱乐部请我讲经,于是又来住了数月。在前两次经过中有

  •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十五年十月在厦门鸿山寺为中华中学童子军讲──太虚此次由星来厦,承各佛教团体及各界领袖,热烈欢迎,殊为感激!而对于贵童子军,尤深欢喜!故特略陈数语,以申谢忱。自西方物质文明东渐,以枪炮、战舰、飞机等杀人利器传入中华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四·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四住夔州府開縣大寧禪寺,入院,三門,云:「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教山僧從何處入?」以拄杖畫此㊇,云:「從者裏八字打開。」方丈,云:「即此用、離此用,主賓互換;胡來現、漢來現,妍醜自分。新長老忍俊不禁

  • 闽部疏·王世懋

    地理杂志。明王世懋撰。一卷。世懋字敬美,号损斋道人。性喜宦游,多历海内名山大川。此书为其明万历十二年(1584)为闽都学时,历时七月游闽省八郡所作。约成于十三年(1585)。九千余字。前有王穉登和自序二。首记福州形势,次

  • 艺林汇考·沈自南

    二十四卷,清沈自南撰。他采集各种书籍中考证事物名称的资料,分类编撰而成。分为五篇,每篇下有子目。栋宇篇十目:宫殿府署、亭台、门屏、庙室、寺观、宅舍、庑序、梁棚、沟涂;服饰篇八目:冠帻、簪髻、装饰、袍衫、佩带、裈

  • 庄老通辨·钱穆

    钱穆著。本书专为讨论庄、老两家之思想,而辩订其先后。其在于庄、老两家之生卒年世,及历史传说之种种考订,则均详见于《先秦诸子系年》。《老子》书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为历来中国思想学术界一大“悬案”。旧说老子在孔子前

  • 老莱子·老莱子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定,所以

  • 无极宝三昧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入无极宝三昧召集十方菩萨,舍利弗与十方来之菩萨及文殊师利问答法要。佛在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九十亿菩萨俱。竹园四面周匝地生文陀般华,华上各有佛坐,各有菩萨。皆如文殊,问法,百日之中,六道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