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

愚读子朱子通鉴纲目于其书法义理之有疑者既别录一册以识之矣至于分注之类文繁事杂疑殆尤多间尝合温公朱子两书互相质对而较其同异之致审其去取之宜始知修饰之功等于创造固非防常涉猎记识之学所能胜其任而无弊也王文宪公尝言读讷斋赵公文集间有考亭往来书问乃知纲下之目属笔于讷斋而昔未之闻然朱子集中与讷斋论纲目手书亦复再四谆切丁宁指授文宪必尝见之而竟不言及何也朱子之告讷斋曰此书无他法但纲欲谨严而无脱落目欲详备而不繁冗耳防哉斯两言者实成书之要领也顾大书提要之例朱子裁定为多惟是众目所列专属讷斋依大纲附条件笔则笔削则削讷斋任之当时亦未闻有能赞之者观其包举羣言博稽约取上下千数百年分画布置如车之有靷若网之在纲犂然秩然无他枝蔓岂非所谓櫽括合度文质适均者乎讷斋整顿是书期于尽善尽美以为教于天下后世而其势亦有不得悉如其愿者葢罗落既多裁量又广杂收纪传或恶密而喜疎具述説词或厌繁而就简或志成败而不原其繇来或别是非而不究其既定千百之算漏遗十一钧石之内坠失锱铢虽于大体或未有所伤要以称全瑜则斤斤乎其难之矣朱子之云美详备病繁冗然非偏重之言也窃计尔时当以详备为主而于详备之中去其繁冗则折之道在焉若以繁冗为重而先主于去繁冗芟夷过量其弊必流于简畧文省事増空言无当欲求详备岂可得哉且前史于笔墨之间用意深婉抑扬反覆引后学之懐抱进而留连古人正有言已尽而意未穷者徒知简畧之为尚则径情直致未免牵率旧章以就一己之私见节文促缩事理郁陻既无以快读者之心目而古人之实录亦无由通贯而晓晰矣夫读纲目而止于识统体辨名实程功罪不过依文释义得其梗槩可矣将为致知格物之学则必设身论世易地知人推类究极一事失其曲折一语昧其指归不敢以为问学之小疵而忽之虽寻行数墨弗惜也钩章摘句弗辞也弥缝罅漏抉剔纎微弗怠也昔明道读史逐行看过未尝蹉一字况朱子之书又非诸史之比岂可习而不察随声记诵漫不加意已耶勉斋黄氏曰纲目仅能成编每以未及修补为恨果斋李氏亦曰予欲晩嵗稍加更定以趋详密而力有未暇也夫二子所欲修补所谓详密其权衡品节固非后学所能推测然此书之未尽详密尚当修补则即二公之言可知也修补更定朱子虽未及耑力从事然踵旧法以润色新编其不能舍通鉴而别求详密亦可知也朱子本通鉴成纲目后学读是书而义有未安事适相碍必还合通鉴以证纲目或异或同或详或畧孰明孰晦孰得孰失叅互考订了然于卷之间自汉王元年乙未至显德六年己未千一百六十五年分注逸而不载须补葺者四百六十余事愚因次第条录而复微揭其意指缀于各条之下摠为一编名曰通鉴纲目分注补遗凡所论次不识有当于朱子与否然质对详明检阅便易固好读纲目者之一助也倘谓是编之外犹虑其或有缺遗尚兾博雅君子谅我之僭逾辅我之孤陋后先求备彚成完书于纲目亦庶几一篑之功岂惟赵氏忠臣云尔哉嵗在柔兆执徐清和月濑北后学芮长恤【原名城】蒿子氏序

猜你喜欢
  附錄:·汪楫
  卷三·欧大任
  后汉孝顺皇帝纪上卷第十八·袁宏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蔡东藩
  第十章 刑法·吕思勉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八·徐紘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卷八·司马贞
  先祖父志芳公家傅·林献堂
  揭亻奚斯传·宋濂
  卷十三·黄训
  卷一·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曹云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三百首卷二五言乐府·蘅塘退士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解】: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

  • 卷八百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一护国护国江南人工词翰有声大历间诗十二首归山作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一作好】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一作时三】

  •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河渠四·张廷玉

        ◎河渠四   ○运河下 海运   江南运河,自杭州北郭务至谢村北,为十二里洋,为塘栖,德清之水入之。逾北陆桥入崇德界,过松老抵高新桥,海盐支河通之。绕崇德城南,转东北,至小高阳桥东,过石门塘,折而东,为王湾。至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隆庆五年九月庚申朔铸造朝钟遣侍郎邹应龙行祭告礼○升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杨成为广西左布政使○复设山东布政使司参政一员专理苏松常镇四府粮税令浙江按察司佥事兼辖苏松诸郡县水利从监察御史吴从宪请也○辛酉升巡抚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九章 兵制·吕思勉

    中国的兵制,约可分为八期。第(一)期,在古代,有征服之族和被征服之族的区别。征服之族,全体当兵,被征服之族则否,是为部分民兵制。第(二)期,后来战争剧烈了,动员的军队多,向来不服兵役的人民,亦都加入兵役,是为全体皆兵制。第(三)期,天

  • 萧颖达传·姚思廉

    萧颖达,兰陵郡兰陵县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喜欢斗勇讲义气,起家于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年行荆州事,颖达也任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齐朝末年多灾难,不能自保平安。适遇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陽为巴西太守,路过

  • 石显传·脱脱

    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金昭祖用条教约束各部落,石显嚣张不受制约。当昭祖在逼刺纪村去世,部人送昭祖灵柩回归,到孩懒水的时候,石显与完颜部的窝忽窝相邀拦路,突然攻击护灵人而夺去了昭祖灵柩,并扬言说:“汝辈认为石鲁是能人

  • 卷四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高宗时中书舍人胡安国上时政论曰臣闻保国必先定计定计必先建都建都择地必先设险设险分土必先遵制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 卷15·陈邦瞻

    太祖开宝六年五月,交州丁琏入贡。梁末,交州土豪曲承美乘中国之乱,据有十二州之地。南汉遣将攻承美,执之,置交州节度。乾德初,节度使吴昌文死,其将吴处玶争立。讙州刺史丁部领击败处玶等,自领交州帅,号大胜王,署其子琏为节度使,寻

  • 竟山乐録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乐録三卷已无賸义其所以过为简覈者以从来乐书多辞费翻害乐也故阅书千百卷而后成此録【自前汉至宋元诸儒论乐不计外即明代乐书见阅者有七十一种】然尚有先教谕浅説【十四条】取其论五声七始十二律十

  • 卷一百三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九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二十七【宋板】天子崩未殡至奉帅天子【曽子问】经俎豆及陈正误及当作既考异足利本自啓至于反哭奉帅天子至上有比字 古本

  • 目录·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通考目録     书卷一诸儒家法传授之圗 百篇书目伏生今文尚书   孔氏古文尚书尚书名义     壁藏异记许氏书纪年圗   虞书帝王传授心法圗  若稽古尧典大学宗祖圗

  • 卷三·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三      元 朱倬 撰 小雅 二雅所以分曰小雅是所系者小大雅是所繋者大呦呦鹿鸣其义小文王在上其义大小雅燕礼用施之君臣之间大雅飨礼用则止人君可歌○变雅亦是变用大小雅腔调耳 释文

  • 译文 卷三 致知·朱熹

    卷三 致知3&middot;01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ldquo;知言&rdquo;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ldquo;亿则屡中

  • 利益存亡品第七·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於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宗喀巴

    奢摩他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科〕丑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科〕丑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分六寅一修习止观之胜利寅二

  • 敲爻歌·吕洞宾

    气功著作,相传为吕洞宾撰。本书是敲着八卦爻辞板为节拍演唱的宣传气功基本理论、功法的歌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进行气功养生的宜忌,要节制性欲、戒酒色,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第二部分指出行气功法时,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