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大金集礼卷二十一

原庙下

朝拜

朝拜

太祖忌辰亲祠仪礼

大定五年十月宣徽宗院申已行礼数十一年同十九年奉勅防三庙行礼不同往日只奠一盏酒冷淡又奉勅防忌辰奠酒用乐不是只奠茶太子大王不须奠只依旧例其日三品以上职事官公服先于衍庆宫门外西向班定俟皇帝服袍乘马自应天门出四品以下职事官前导导驾四十员閤祗六员各从人一名服锦山防锦络缝偏带至三门外下马左右宣徽前导自正门入左上殿百官合班立定六品以下圣武门外皇帝至褥位先两拜【左宣徽赞】稍东西立定入香案讫上拜褥两拜添香讫复位再两拜依前西向立定排食讫上拜褥两拜奠茶讫复位再两拜稍东西向立定先分引百官出少顷辞御容两拜除见辞四拜外八拜百官并陪拜宣徽导引皇帝归幄次更衣毕至三门外上马侍卫导从如来仪

大定十六年四月十九日奉安世祖御容行朝谒之礼皇帝前一日斋于内殿皇太子斋于本宫亲王斋于本府百官斋于其第太庙令率其属于衍庆宫内外扫除设亲王百官拜位于殿庭又设皇太子拜褥于亲王百官位前宣徽院率其属于圣武门外之东设西向御幄櫺星门东设皇太子幄次其日有司列仗卫于应天门外俟奉安御容讫有司于殿上并神御前设北向拜褥位安置香炉香案并香酒器物等皇太子比至车驾进发已前公服乘马本宫官属导从至衍庆宫门西下马步入幄次亲王百官于衍庆宫门外西向立班俟车驾将至典赞仪引皇太子出幄次于亲王百官班前奉迎导驾官五品六品七品职官内差四十员于应天门外道南立班以俟【每员引色衣从人一名御沟内分左右排立】皇帝服靴袍乘辇从官繖扇侍卫如常仪【勅防用大安辇仪仗一千人】出应天门阁通喝导驾官再拜讫閤门传勅导驾官上马分左右前导至庙门外西偏下马【导驾官不陪位】车驾至衍庆宫门外稍西降辇左右宣徽使前导皇帝步入御幄帘降閤门先引亲王宰职四品已上执事官由东西偏门入至殿庭分东西班相向立典赞仪引皇太子入立于褥位之西东向进香进酒等执事官并升阶于殿上分东西向以次立宣徽使跪奏请皇帝行朝谒礼帘卷皇帝出幄宣徽使前导至殿上褥位北向立典赞仪引皇太子就褥位閤门引亲王宰执四品以上职事官回班并北向立【令中间歇空不碍奏乐五品以下圣武门外八品以下宫门外陪拜】奏请并宣徽使皇帝再拜【教坊乐作】皇太子以下羣官皆再拜【并閤门赞拜】请皇帝诣神位前褥位北向立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羣官皆再拜请皇帝跪三上香三奠酒俛伏兴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羣官皆再拜讫请皇帝复位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羣官皆再拜乐作宣徽使奏礼毕【以上拟八拜宣徽院奏过依旧例十二拜】典赞仪引皇太子复立于褥位之西东向閤门引亲王宰执以下羣官东西向立【先引五品以下官出】宣徽使前导皇帝还御幄帘降典赞仪引皇太子閤门分引殿庭百官以次出宣徽使跪奏请皇帝还宫帘卷步出庙门外升辇还宫如来仪导驾官前导皇太子以下羣官后从俟车驾入宫乃退寻奉勅防行礼毕更衣乘马还宫十九年五月七日奉安三圣御容礼毕八日亲祠奏定仪仗一千人导驾官四十员五品六品七品内差七日奉安礼毕应天门外习仪又以奉安后朝谒与自来忌辰用素食事体不同奏奉勅防用肉食以下乘辇往还行礼大略并奏过前一日清斋皇帝斋于内殿皇太子斋于本宫亲王斋于本府百官斋于其第前一日太庙令率其属扫除宫内外又各设神座于殿上及陈设如式又设亲王宰执百官拜位各于殿庭又设皇太子拜褥于百官位前宣徽院率其属于三殿门外之东各设西向御幄又于衍庆宫门外之东从地之宜设皇太子幄次亦西向又于殿上并神位前各设北向拜褥又各设香案炉匙合香酒果器物等于三圣神座前其日有司列仗卫于应天门外又设大安辇于应天门内道东南向如式其日质明亲王宰执以下百官【并公服】于衍庆宫门外少东西向立班以俟车驾其日皇太子公服乘马本宫官属导从如常先诣衍庆宫门东下马步入幄次俟车驾将至典赞仪引皇太子出幄次于亲王百官班前奉迎车驾【十六年皇太子立班系奏过】其日质明导驾官公服于应天门外道南立班以俟每员许色衣人从一名撁拢如御沟内分左右排立准备起居毕乘马前导俟皇帝服靴袍乘大安辇从官繖扇侍卫如常仪出应天门车驾少驻閤门通喝导驾官起居再拜讫閤门传勅导驾官上马分左右以里为上前导至衍庆宫门外西偏下马车驾至衍庆宫门外稍西降辇左右宣徽使前导引皇帝步入衍庆宫门内稍西乘辇【七寳辇】至世祖殿门外降辇步入御幄帘降閤门先引亲王宰执四品以上职事官由东西偏门入至殿庭分东西班相向立五品以下广德门外立班典赞仪引皇太子入立于褥位之西东向进香进酒等官并升阶于殿上分东西以次立宣徽使诣御幄前跪奏请皇太子朝谒之礼帘卷皇帝出幄宣徽使前导于殿上褥位北向立典赞仪引皇太子就褥位閤门引亲王宰执并四品以上职事官回班北向立奏请并宣徽使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百官皆再拜并閤门赞拜请皇帝诣世祖神位前褥位向北立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百官皆再拜请皇帝跪三上香三奠酒俛伏兴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百官皆再拜请皇帝复位又请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百官皆再拜乐止典赞仪引皇太子复位立于褥位之西东向閤门引亲王宰执四品以上官以次东西相向立引五品以下官权于衍庆宫门外余位止于各殿门外近西稍却皇帝步出庙门乘辇诣太宗殿门外御幄稍憩皇太子亲王宰执并四品以上官依班次先立于太宗殿下奏请皇帝诣太宗殿行礼如上仪礼毕诣睿宗殿行礼亦如之宣徽使奏礼毕典赞仪引皇太子复立于褥位之西东向閤门引亲王宰执以下百官以次东西相向立赞者先引五品以下官出宣徽使引皇帝还御幄帘降典赞仪引皇太子閤门分引百官以次出宣徽使跪奏请皇帝还宫帘卷步出幄次乘辇至庙门内稍东降辇步出庙门外升大安辇还宫如来仪导驾官前导皇太子以下百官后从俟车驾入宫门退贺表

三后在天神游虽邈一人思孝庙寝是崇既新宝构之成载肃真仪之奉涓辰迁御浃宇均欢【中贺】祗遹先猷缉熙茂集言念武元之成烈盖遵圣肃之贻谋太宗守以文睿考嗣其德慨瞻遗像増大原祠耸层观之巍巍规模其丽仰睟容之穆穆精爽如存臣陪侍亲祠获观缛礼孝悌之至遂能通诸神明祖考以安于是成其福禄臣无任

二十一年四月一日奉安五圣御容五日亲祠奉勅旨仗仪省少着与世祖一处祭奏定前一日致斋其日拟用仪仗七百人导驾官四十员皇太子并亲王宰执以次百官于衍庆宫门外奉迎皇帝服靴袍乘大安辇从官繖扇侍卫如常仪出应天门至衍庆宫门外稍西降辇步入宫门内稍西乘七宝辇至御幄俟皇太子班定皇帝行朝谒之礼俟礼毕还宫如来仪系广德殿行礼先昭祖神位前再拜上香奠酒又再拜以次神位并同余如十六年十九年之仪奏禀安设神御次序若正面安设昭祖景祖世祖并东西面安设肃宗穆宗康宗縁食棹香案拜褥外地步窄狭拟权去山幈依庙室次序安设奉勅旨三祖并于正位安置昭祖正中其次分左右以东为上肃宗以下北正位稍斜安设二十一年五月十二日睿宗皇帝忌辰拟定亲祠仪礼防准呈行移宣徽院依例闻奏十一日宣徽使称不设小次不同导驾官再定到下项前一日宣徽院设御幄于天兴殿门外稍西至日质明皇太子亲王百官具公服于衍庆宫门外立班奉迎皇帝乘马至衍庆宫门外下马二宣徽前导步入宫门稍东皇帝乘辇繖扇侍卫如常仪至天兴殿门外稍西皇帝降辇入幄次帘降典賛仪引皇太子閤门引亲王宰执四品以上官由偏门入【出入如之】至于殿庭左右分班立定二宣徽使导皇帝由天兴门正门入自东阶升殿诣褥位立定皇太子以下官合班【五品以下官班于门外】宣徽使奏请皇帝先两拜请诣侍神位立俟有司置香案酒棹讫请诣褥位两拜三上香奠酒讫复位再两拜【以上皇太子以下皆陪拜一】再奏请诣稍东侍神位立典賛仪引皇太子升殿赴褥位先两拜奠酒讫再拜降复褥位次閤门引终献官赵王上殿行礼【如亚献仪】宣徽使奏请皇帝诣褥位再拜两拜皇太子以下官皆再拜礼毕百官依前分班立皇帝出殿门外入幄次帘降更衣次引皇太子以下官出宫门外立班皇帝乘辇至宫门稍东降辇步出宫门外上马还宫导从侍卫如来仪皇太子以下官俟车驾行然后退

大定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奏请防寜府已起盖祖庙元奉勅旨候工毕委有司以时荐享今拟每岁元日寒食节七月十五日冬至八月二十八日忌辰以本府长官充献官佐贰以下陪位勅旨准行仍设教坊所司前期排办茶食香茶花果至日供设酒馔质明礼直官引献官与陪位官以下并公服入庙庭诣面西位立俱再拜讫引献官诣殿正阶下再拜讫升阶至食案前褥位上香奠酒讫一拜又再拜讫礼直官引献官复位与陪位官以下俱再拜讫退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奉勅旨太祖皇帝忌辰衍庆宫呈用素食享祭其余诸京应有太祖皇帝御容去处自今后每遇忌辰亦只用素食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奉勅旨有太祖御容处只用素食奠茶不用肉及酒乐縁庆元宫见设教坊四十人【五年八月一日奏设】奏过检讨故事检到前汉书祖宗庙在郡国用乐及牺牲宋防要忌日罢乐废务拟遇忌辰用素食其余祭奠用肉及酒乐勅旨准奏行庆元宫教坊乐依旧存设六年五月以防寜府申禀庆元宫朔望朝拜礼数叅详朔望朝拜合依仪制外任官朝拜祖庙之礼拜褥用紫绢所用茶食并黄香果食分数依西京及东京御容殿例茶拟每次用二两如有未尽名件就便移文东西京取防比附施行准呈六年三月大同府申自来每月一十五日并诣祖庙上香即日车驾行幸其礼数有无依旧契勘中都除五享及遣使并太祖忌辰亲祠外无朔望上香之礼即日车驾到京亦合依例施行防准呈仍候车驾还都日却依旧例六年八月奏请每年太祖皇帝忌辰车驾诣衍庆宫亲祠百官陪拜今车驾巡幸拟依诸京府遇太祖忌辰诣御容殿祭拜体例以宰臣为班首率百官诣衍庆宫行礼从之其日质明百官公服诣衍庆宫礼直官引班首官以下入自南东偏门于圣武殿下面北以东为上班首拜褥稍前同两拜礼直官引首官升阶诣御容前两拜少前搢笏跪上香奠茶讫出笏就位一拜少退再两拜讫引百官降阶复位首官以下同两拜礼毕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奉勅防遇太祖忌辰如是夏捺鉢去虽未还都百官须得谒庙祭祀不得有阙常礼世祖忌辰亦仰祭祀续奉勅旨太祖忌辰世祖太宗亦一处致祭无有妨碍检讨到唐礼阁新编所载唐高祖以下诸帝忌日各另于两京寺观内致斋行香外歴代无一圣忌辰列圣预祭故事看详世祖太宗若就圣武殿一处享祭须是昭穆并坐别无似此典礼兼世祖太宗御容并是面东今来世祖在中位则太祖在东位御容面不相向恐于礼未安未禀奏间勅遣皇太子行礼祭一位并就功臣检讨到唐六典自高祖以下国忌日并无亲祭之礼亦无皇太子行礼典秩今叅酌定到其日质明百官先赴衍庆宫皇太子公服乘马本宫官属导从侍卫如常仪至衍庆宫门外下马入幄次少顷先引百官分班入宫庭殿下东西相向立六品以下圣武门外典賛仪引皇太子由东偏门入赴殿下褥位立定百官合班先两拜讫引皇太子左上殿面西少立入香案讫上拜再拜搢笏跪添香出笏就位一拜讫再两拜稍东西向立出香案排食讫上拜褥两拜搢笏跪奠茶出笏就位一拜讫再两拜讫引皇太子降阶复位再两拜【以上十二拜】百官皆拜先引皇太子出百官以次分班出分献官俟皇太子将升殿礼直官分引献官诣各位功臣前褥位立定俟殿上上香时献官搢笏跪齐上香奠茶讫出就位一拜再两拜讫引诣次位行礼如上仪俱拜讫立定齐引降阶入班俟皇太子百官辞神同两拜讫以次出二十四年四月九日勅旨到京第二日便谒庙六月十五日勅旨祖庙交依中都例节朔享祭车驾不来后月一十五日亦烧香九月十五日太祖庙荐新诸王公服栏子外奠酒百官殿下陪拜九月十九日勅旨上京兴王之地太祖庙只是忌辰日享祀于礼未应虽山陵随节享祀此亦随节差官享祀二十五年元日庆元宫享祭命豳王充使防寜同尹充副使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以里外祖庙享祭不同检讨拟定太庙每岁五享山陵朔望忌辰及节辰祭奠并依前代典故外衍庆宫自来车驾行幸遇祖宗忌辰百官行礼并诸京祖庙节辰忌辰朔望拜奠虽无典故叅酌恐合依旧以尽崇奉之意奏奉勅旨山陵朔望祭享食料比节辰享祭食料约量裁减余并依旧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圣旨东京西京两处有祖庙前来月一十五日本处官享祭来兼太祖山陵在这里有那里无只合依这里随节享祭后是教礼部定部奏唐防要该载武宗废天下寺上州以上各留寺一所国忌日行香列圣真容移入行香寺见得当时随处御容止于忌日拜奠今看详东西京祖庙随节忌辰各有奠祭礼数其月一十五日在此山陵已有享祀之礼兼前代别无诸京祖庙朔望祭享典故若行停罢别无室碍八月二十五日奉职刘元弼传奉圣旨其东西京兼太祖不曽到庙也不合立为是已有也教随节忌辰祭奠其月一十五日准奏体罢上京庙比此两处争别是太祖生长本乡东京大清安禅寺立贞懿皇后功德碑其殿曰报德之殿门名亦同

大定十年东京埀庆寺太后影殿曰孝思

大定三十年三月十三日奏

大金集礼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八·宋濂
  第三十四回 满恶贯奸相伏冥诛 进良言直臣邀主眷·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佚名
  北征事迹·袁彬
   第九节 在北碚·老舍
  卷之八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下·文秉
  ○附录:胜利前后·恽逸群
  卷三十六·傅恒
  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第七十上·范晔
  刘铢传·欧阳修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佚名
  卷三十三·赵汝愚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六    宋 陈起 编芳庭斯植采芝续稿 送故人之天台 新緑又成隂归期直到今人行芳草远犬吠落花深野店春寒雨江城橘树林无情名利事休系一生心 送敏上人归永嘉

  • 卷四百六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四 鲁铎 入院言志 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赖兹揩范在啓发倾仓

  • 卷八·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八       唐 方干 撰七言排律题悬溜岩隐者居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却用水荷包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惯缘险峭收松粉常

  •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邦交七   △瑞典 那威 丹墨 和兰 日斯巴尼亚 比利时 义大利   瑞典即瑞丁,在欧罗巴西北境,与那威同一区。雍正十年始来华互市。道光二十七年春二月,与瑞典及那威国订通商约。时法、美诸国通商,俱仿英和约条款。

  • 东林始末·蒋大鸿

    万历二十一年二月,京察竣;三月己未,刑科给事中刘道隆论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虞淳熙、兵部职方司郎中杨于庭,台省交谪;而吏部曲为解,仅议一职方主事袁黄非礼。上责吏部回奏,尚书孙鑨言:『淳熙,臣乡人;安贫好学,非有先容之助。于庭,任西

  • ○查嗣庭之狱·佚名

    雍正四年,江西正考官为礼部侍郎查嗣庭,试题曰&ldquo;维民所止&rdquo;。有讦者谓&ldquo;维止&rdquo;二字,是取&ldquo;雍正&rdquo;二字去其首也,狱遂起。今将当时上谕全录,于此事始未可见矣。雍正四年九月乙卯,谕内阁九卿翰詹

  • 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范晔

    (第五伦、钟离意、宋均、寒朗)◆第五伦传,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的田姓,后来姓田的迁到园陵的很多,所以用次第作为姓氏。第五伦年少时为人很耿直,有德行。王莽末年,盗贼蜂起,同宗族、同乡里的人争相趋附他。

  • 凡例·王之春

    一、此书事实,自恭录列圣上谕及颁发官书外,并搜录当时诸臣奏疏与名臣撰述、西人图志及各家私着可采掇者,荟萃而成。间有得之闻见者,要必釆访确实,不敢稍涉虚诬。所有管蠡之见,间附于后。一、我朝统一寰宇,珍赆之贡,史不绝书。

  •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司马光

    汉纪四十一 汉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 [1]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 [1]春季,正月辛卯(十三日),将太尉张禹

  • 卷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九乐考散乐百戏宋周密齐东野语曰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奴数十羣舞於庭作天下太平字而唐乐府杂録云舞有字以舞人亚身於地布成字也王建宫词云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樷每遍舞头分

  • 卷十八·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八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章总防 张彦陵曰此章见圣人之穷于遇然遇固不足以穷圣人也 以此意作头以去就之义处困之道作两脚极妥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节 犂弥谓齐景公

  • 第十五章 19·辜鸿铭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如果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来,绝不会去自寻短见。” 一场。)">

  • 第十二章 22·辜鸿铭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四·澄观

    第六现前地疏。所以来者。来意有二。前约寄位及三学说。谓五寄声闻。六寄缘觉。从四地去皆属慧学。今亦对五以辩来意。慧与寄位名义相似。故合为一疏。又四地下。第二意约断障证如。以辩来意。四五六地同是顺忍。染净

  • 卷第六·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middot; 大阳玄禅师法嗣二十五人 &middot;投子义青禅师 &middot;兴阳清剖禅师 &middot;福严审承禅师 &middot;罗浮显如禅师 &middot;白马归喜禅师 &middot;大阳慧禅师 &middot;

  • 鹿忠节公集·鹿善继

    文集。 明鹿善继(1575—1636)撰。二十一卷。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定兴(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十五年率乡人守定兴城,抗御清兵,城破而死。谥忠节。其学宗王守仁,有多种著述

  • 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经·佚名

    《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第一《高上玉清刻石隐铭内文》。内载符文一百七十字,皆为鬼神之隐

  • 武则天外史·佚名

    武则天外史二集二十八回 存题“不奇生著”。二集,各有图四幅,无评。正文半叶十三行,行三十二字。无书坊与刊行年代。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演武则天事,未见。黄摩西《小说小话》谓: “颇有依据,笔亦姚冶,可与《隋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