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闽越王无诸【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索隐按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门声音旻】及越东海王揺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集解徐广曰驺一作骆索隐徐广说是上云瓯骆此别云闽不姓驺也】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集解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小顔以为即今之泉州建安也正义今闽州又改为福也】及诸侯畔秦无诸揺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主号令诸侯不王无诸揺等】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揺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揺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揺为东海王【集解应劭曰在吴郡东南滨海云】都东瓯【集解徐广曰今之永寜也索隐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世俗号为东瓯王後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於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衆来处江淮之间【集解徐广曰年表曰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衆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索隐徐广据年表而为说】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踰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衆强今即幸胜之後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杀王【索隐刘氏鏦音窻鏦撞也】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集解徐广曰汉书作殒耘义当取耘除或言耘音于粉反此楚人声重耳陨耘当同音但字有假借声有轻重】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索隐繇音揺繇者邑号丑名也】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余善已杀郢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衆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後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撃吕嘉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隂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撃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岭待命【集解徐广曰在会稽界索隐徐说非也案今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稽也正义括地志云梅岭在?化县东北百二十八里?州汉亦属豫章郡二所未详】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集解徐广曰在豫章界索隐案今豫章北二百里接鄱阳界地名白沙有小水入湖名曰白沙沙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亭东南三十里地名武林此白沙武林今当闽越之京道】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集解徐广曰城阳共王子】将屯弗敢撃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索隐郑氏句音钩会稽县也正义句章故城在越州鄮县西一百里汉县】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索隐案姚氏云若邪地名今阙正义越州有若耶山若耶溪若如一预州有白沙山盖从如此邪白沙东故闽州】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塘辕终古【正义钱塘杭州县辕姓终古名】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今吴南亭是也正义御字今作语语儿乡在苏州嘉兴县南七十里临官道也】自兵未往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於汉阳从建成侯敖【集解徐广曰敖东越臣】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衆强计杀余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乃遂俱杀余善以其衆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万 【索隐韦昭户云在九江】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索隐徐广云敖东越臣韦昭云开陵属临淮】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音辽萦索隐缭嫈县名服?曰嫈音莹刘伯庄音纡萦反】福者城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多军名也索隐韦昭云多姓军名也】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於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德於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衆其先苖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

【索隐述赞曰句践之裔是曰无诸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闽中是居王揺之立爰处东隅後嗣不道自相诛锄】

史记卷一百十四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考证

东越列传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臣照】按越为楚灭子孙分散臣服於楚越世家虽有或为王或为君之言其实自相称署而不得比於宋卫中山之数者也秦兼天下罢侯置守六国之後尚不得尺土寸地矧区区江南海上之越别奉以君长之号乎疑无诸与揺皆已废为庶人陈项兵起乃始纠合义旅闽越之民尚思旧德相率景从耳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考证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九·汪楫
  ○磨盾秘闻十二则·许指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卷之九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七百十三·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彭元珫经吏部议处降级调用片·佚名
  卷之二十·祁韵士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冯玉祥
  卷八十·杨士奇
  卷一·佚名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吕思勉
  卷九十八·佚名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中思·唐圭璋

      水调歌头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   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

  • ◆毛文学直方(聊复轩斐集)·顾嗣立

    直方字静可,建安人。与同邑刘边近道、虞韶以成、虞廷硕君辅并勤著述,工诗文。宋咸淳癸酉,以周礼领乡荐。丙子既革命,当路有荐其才者,直方退然曰:使我得贫室如宪,穷巷如颜,是得天之厚者,安敢求于分之外耶?乃优游闾里,授徒讲学。科

  • 卷二·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二    宋 吕本中 撰 山阳宝应道中与汪信民兄弟洪玉父杜子师张益中日夕过从自过高邮不复有此乐也因作此诗寄怀 日日南风沙打围挂帆端为故人回长空渺渺水无际远树冥冥花自开疾病久辜鹦鹉

  • 罗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 。本名横,字 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 ,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

  •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完颜赛不 白撒(一名承裔) 赤盏合喜   完颜赛不,始祖弟保活里之后也。状貌魁伟,沉厚有大略。初补亲卫军,章宗时,选充护卫。明昌元年八月,由宿直将军为宁化州刺史。未几,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泰和二年,转胡里

  • ●卷五·徐梦莘

      政宣上帙五。   起宣和三年二月十七壬午,尽宣和四年四月十日戊戌。   宣和三年二月十七日壬午曷鲁(改作赫噜)至登州。   先是女真往来议论皆主童贯以赵良嗣上京阿骨打(改作阿固达)之约欲便举兵应之故选西京宿将

  • 第六十二回 侍宴乞封两姨争宠 轻装观剧万目评花·蔡东藩

      却说滇、黔两军,联络北伐,黔军司令官戴戡,由遵义直趋重庆,驻师松坎,并遣第一团长王文华,第三团长吴哕鸾,分攻湘境,牵制袁军。滇军总司令蔡锷,自威宁通道毕节,直达永宁。永宁为川南要塞,系四川第二师长刘存厚驻守地,刘原驻泸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大明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五弘治十六年正月己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是日 上尚未视朝

  • ●序·王恽

    中统建元之明年辛酉夏五月,诏立翰林院于上都,故状元文康王公授翰林学士承旨。已而,公谓不肖恽曰:“翰苑载言之职,莫国史为重。”遂复以建立奉院为言,允焉,仍命公兼领其事。时不肖侍笔中书两院,故事,凡百草创,经营署置

  • 目录·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一前汉书目录       正史类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帝纪前汉书卷一上帝纪第一上高祖【邦】前汉书卷一下帝纪第一下高祖前

  • 卷03·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八]〈据《宋史》四八三《高保融传》改。〉月,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卒,弟保勖嗣。初,保融迂缓,国事悉委于母弟保勖,及卒,保勖权知军府,请命于帝,授以节度使。三年冬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卒,子保权嗣,时年十一。十一月,荆南

  • 七法第六·管仲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

  • 原序·吕本中

    春秋集解原序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着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着有易书诗而无春秋惟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氏书録解题有春秋集解

  • 卷七·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七周易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编修【臣】徐玮朱子本义曰初虽居下然当益下之时受上之益者也不可徒然无所报效故利用为大作必元吉然后得无咎【臣】谨按圣人此辞所

  • 卷四十三·佚名

    △优波斯那品下尔时商主及众贾人至海洲已,值於种种诸杂珍宝。彼等收拾。满其船舶。还至岸边。收敛宝货。欲向本国。中间路上。遇见一塔。其塔乃是迦叶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舍利之塔。其塔破坏。基陛颓落。处

  • 倒果觉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太虚

    ──二十二年八月在庐山大林莲社讲──  一 证境与说法  二 境法与行法  三 法界缘起  四 信行思修大林莲社今日开欢迎戴季陶先生演讲会,我本是来参加欢迎的;乃各位乘此时机,要我说法。在佛法上之所谓法,本是

  • 卷三十·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宗汝霖张德远传宗汝霖名泽。婺州义乌人也。母梦大雷电有光下烛。寤而生汝霖。元佑六年登进士第。历官州县。为人磊磊有节概忠勇。出於至诚深信一乘。乐宣说正法。宣和六年义乌满心寺铸大钟成。为之记曰。如

  •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希麟

    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middot;续音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middot;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middot;金刚顶真实大教王经三卷&middot;金刚顶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middot;金刚恐怖最胜心明王经一卷&mid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