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彭元珫经吏部议处降级调用片

随机推荐

  • 卷中·韦居安

      绍兴末,曾茶山卜居于越,,得禹迹寺东偏空舍十许间居之,手种竹盈庭,日读书赋诗其中。公平生清约,不营尺寸之产,所至寓僧舍,萧然不蔽风雨。公诗有曰:"手自栽培千个竹,身常枕藉一床书。"盖寓居时所赋也。公年虽高,吟咏犹不辍。莆

  • 第四折·佚名

    (李逵上,诗云)上山鞋履不闻声,下山锣鼓便齐鸣。蓦然一阵风来处,知是强人带血腥。某山儿李逵是也。今有李孔目为我下在死囚牢里。我问宋江哥哥告了一个月假限,将着一包袱金珠财宝,下山去搭救李孔目走一遭去。(诗云)拜辞了宋

  • 卷三百七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六药类五言古和纪叅军服散得益    【齐】谢 朓金液称九转西山歌五色链质乃排云濯景终不测云英亦可饵且驻羲和力能令长卿卧暂故遇真识憇郊园和约法师采药   【梁】沈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四八认充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二二○三--六·佚名

    吞霄总理候选人刘振德之认充结状具认充状刘振德,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德年四十二岁,原籍陆丰县,有室有家。兹认充吞霄总理额缺,小心奉公,不敢过误。合具认充状是宽。〔批〕附卷。道光贰拾贰年拾贰月十九

  • 一一六○ 安徽巡抚书麟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情形折·佚名

    一一六○ 安徽巡抚书麟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前于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

  • 韩显符传·脱脱

    韩显符,不知何许人。从小学习雷公、太乙、六壬三式,善于观察天象,被补为司天监生,升为灵台郎,连续升官为司天冬官正。韩显符专门研究浑天之学,淳化(990~994)初,上表请求造铜浑仪、候仪。皇上下诏拨给钱、物,让韩显符设计,选工匠

  • 麓川土司传·张廷玉

    麓川、平缅,元朝时全隶属于缅甸。缅甸,是古代朱波的所在地。南宋宁宗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白象,从此才有了缅甸之名。缅甸在云南的西南方,离京城最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壤。缅甸有城郭室屋,人都居住在楼上,该地盛产大

  •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佚名

    【提要】 任何事物都有不可察觉的内在缺点和裂痕,有细小的缝隙,就可以象山涧一样发展成大裂隙、大山谷。这是鬼谷子先生的著名观点。他的学生张仪利用齐国的裂隙,将尚在迟疑中的齐国拉入了连横的阵营。 【原文】 张仪为

  • 唐纪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司马光

    唐纪四十二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 [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于崔甫,甫荐炎器业,上亦素闻其名,故自迁谪中用之。琳,太原人,性粗率,喜诙谐,无

  • 卷二十三·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三宋 徐天麟 撰舆服上天子车旗【皇后子附】王车黄屋左纛【高纪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乘与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犁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文帝初立奉天子法驾迎代

  • ●天台治略卷之七·戴兆佳

    告示四 ◆告示四 一件严禁积蠹虎棍结党害民事 一件示谕放告日期事 一件严饬代书事 一件严禁刁讼以安民生事 一件晓谕词讼票给原告自拘事 一件申严招摇撞岁夤谋请托之禁以肃法纪共保身家事 一件遵例晓谕停讼事 一件晓

  • 卷九十九 张子书二·黎靖德

      (非类入近思者别为此卷。)   正蒙有差分晓底看。〔节〕   或问:"正蒙中说得有病处,还是他命辞不出有差?还是见得差?"曰:"他是见得差。如曰'"继之者善也",方是"善恶混"'云云。'"成之者性",是到得圣人处,方是成得性,所以说

  • 论语稽求篇卷七·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禄之去公室章】禄去公室即是政逮大夫未有去彼不之此而中立者然而一是五世一是四世若是其不齐何也曰去公室从公室数则公适五世逮大夫从大夫数则大夫适四世不相左也然而其五世何也曰宣成襄昭定也何

  • 隐公·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

  • 卷第二十·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六世之四一百六人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法嗣二十八人杭州佛日和尚苏州永光院真禅师洪州同安丕禅师庐山归宗澹权禅师池州广济和尚潭州水西南台和尚歙州朱溪谦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下·智顗

    观心释者。三智名观。三谛名世。三观是语本故名音。得大势者。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花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当字汝为大势至。观

  • 御定全唐诗·佚名

    九百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定。此集为唐代诗歌总集。又称《全唐诗》。系清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在曹寅组织下奉敕,以季振宜《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