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施案纪略

光绪十有四年戊子秋九月己酉朔,施九縀围彰化县城,索焚丈单。

九缎,彰之二林上堡浸水庄人,耕作营生,家颇饶,性呆戆,信鬼神,常仗剑破额作乩童状。先是,丙戌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理。彰化县蔡麟祥率巡检黄文瀚、吴云孙等,先从桥仔头起手,大约每甲田止长加一,随丈随算,若有错误者改之。民无怨色。

嗣李嘉棠接篆,上游催迫,尽变旧章,各保派员清丈,不先计田之肥瘠,任意填写。一年之间,尽行丈完。催各保向领丈单,每甲丈费银贰元。计彰邑原赋额三万有奇,至是清丈,当未改则之初,约有二十余万,众委员在县署西花厅分给丈单,领者寥寥。时西门街民家有鸡雌化为雄,谣言颇起。嘉义亦催迫丈单,民间骚动。会盟纠众管领。武毅右营提督军门统领朱焕明(安徽人),本驻彰邑,刘爵抚檄往嘉义弹压,另拨栋营副带林超拔(雾峰人)驻守彰城。朱焕明带勇到嘉,焚毁庄社,赶散余党。有李盘同余众入彰属,住胡仔内杨中成家中。时彰邑迫领丈单,承领者无多。至于二林、马芝一带,或居海滨,或界溪边,沙埋土瘠,承领更少。邑令李嘉棠见嘉义县罗建常收缴丈费起色,为上游优擢。因此,倍加操切。戊子八月,将禀准在案正法之犯林武、林蕃薯二名带往北斗西螺两处钉死。又将未详辨之简灿,捏报病故,带到鹿港大桥,依样钉死。将以示威。传者误指简灿为在押之许猫振,所以伊弟许得龙谋夺,不对,遂乘间入街,拥抢盐馆。从者有湖仔内扬中成、番薯庄施庆并余匪二百余名。李令回彰闻报,出港往勘。许得龙、施庆等纠众在大路仗截。李嘉棠在鹿港游击郑荣(绍兴人)署中,请鹿绅为导,即刻由小路回邑。施家珍以一时召勇不及,取恨自此起。是日,戊子八月二十八日也。二十九日,有人入城,分黄布为号。初一日,施九缎身立神轿后,如迎神乩童,率杨中成、许得龙、施庆、李盘等,并余匪数百,以索焚丈单为名,旗书官激民变,下令不准抢劫人家财物。西门外六庄总理王焕,出派点心饷众。驻扎南瑶宫至日晡,不期而临城下者数千人。登城一望,漫山遍野,草木皆兵。自晨至午,连打电音数十次。旋电杆尽行斫断。李嘉棠在城中布置周密,分发兵勇,率都司叶承辉、栋字营副带林超拔、都司洪盘安(北投人)分守城上。其清丈诸委员、知县龙赞岗、县丞林锡圭、都司刘韶华亦励兵淬剑,上城防守。并札饬各保绅董,每保召勇二百名。时仓猝惊惶,将二百写作二名。兼以道路不通,各保惊疑,无人入援。鹿港游击郑荣只数十名兵,把守土城,街中绅商连结,仅能自保,不得进城入援。

蔡香邻先生曰:刑罚者,所以儆民,岂以示威乎?是以禹下车而泣罪,汤解网以施仁,刑苟当其罪,民虽死而不怨,若处以非刑,俾以惨死,道路且为之侧目,况为其兄弟之亲乎?时地方因清赋迫切,谣言四起。李君作宰,操守亦无可訾议,惟此一节,欲杀人以示威,适以激成变端耳。此李令之所以为李令也。

初二日庚戌,管领武毅右营提督军门朱焕明,在嘉义县闻变,回援彰化,途间力战死之。

初二日,围城愈急,所征兵勇,亦皆不至。朱焕明在嘉义闻报,星夜赶回。至东螺北斗街,绅董咸告以人情汹汹,途中恐有阻碍。朱焕明义气凛然,兼以家属亦在重围中,遂急赶回。是日,自嘉义拔队,行至大埔心,便有匪类尾其后,沿途截杀,营勇死者十余人,枪子俱竭。朱焕明又复奋勇夺路,手刃十余人,奔至口庄竹巷尾。时,施九缎扎住南瑶宫,即拥众迎杀。在水流观音庙桥头殉难。其马被李椪夺去,余勇奔散入城。

论曰:朱焕明驻军彰化,礼贤下士,有名将风。平日约束兵勇严肃,此次往嘉义防堵,闻变赶回,虽人告以道路难行,不顾成败利钝,急救彰城,沿途遇敌截杀,收合余烬,拼命转战,卒与勇丁十余人同遭其害。呜呼!烈哉!厥后奉旨赐建专祠。礼云:有功于社稷者则祀之。德功奉陈公文騄,就西门忠烈祠旧址而建祠焉,亦可慰朱公之忠魂矣。同殉难者陈鸣魁、陈明良、王得胜、李海山、李太和、萧云华。

初三日辛亥,彰化县李嘉棠,请彰化县教谕周长庚暨局绅贡生吴景韩、旧总理吴维邦、蒋攀龙缒城出谕解围。

初三日,城内闻朱焕明遇害,城围愈急。邑令李嘉棠请教官周长庚暨局绅吴景韩、总理蒋攀龙、吴维邦等,至平和厝开导解围。王焕等以施九缎必欲焚烧丈单始肯。是役也,教官几罹不测,后得率同回城,人皆服其胆智。然途中铳子已如雨下。李嘉棠初尚犹豫不决,旋备焚丈单告示发贴,以为缓兵之计。

论曰:周公长庚(字莘仲,福州举人)善四六文,工诗,勇于为义,城被围三日,援兵未到,周公胆略过人,激昂慷慨,直与族兄贡生吴景韩(彰化人)等缒城说和,佯许焚丈单,暂缓攻城。施九缎不敢加害,亦平时之德望入人深也。

初四日壬子,彰化县李嘉棠开绥丰仓,发米给付贫民。

初四日,城内油米告竭,恐索食生变,李嘉棠饬筹安局绅,将游手丁壮半收作义勇、半缒出城外,其余老幼乏食,即开绥丰仓给米,城中得恃不恐。

论曰:甚矣!义仓之有益于地方也。际此城中粮米告匮、饥民乏食,必至生变,李嘉棠开仓发赈,收丁壮作义勇,给以银米,散无赖出城外,诚为守城妙策。其有济变之才欤!

初五日癸丑,北门外匪党迫城,彰化县李嘉棠、栋军副带林超拔、中军叶永辉,督勇力御之。

是日细雨连宵,秋风瑟瑟,磷火夜青,雉堞间风高火灭,对面不见人影,危在呼吸。城外竹梯数十张,直迫城垣。林超拔、叶永辉亲督勇丁,李嘉棠彻夜巡守,达旦不寐,亲身上城防御,众始却退。

论曰:李嘉棠见城中危急,外援不到,亲持令箭上城,日夜防守,衣不解带七日。林超拔善督壮士,鎗发皆中,守御数日,无少疏懈。叶永辉亦率兵堵御,城赖以不破。不然,地方不堪设想矣!

初七日乙卯,统领栋字营记名道林朝栋乘夜赴彰解围。

初六日,风雨交加,带械露宿,闻有焚化丈单之议,兼以脯资已竭,众无战志。是夜,林朝栋至田中央调拨兵勇,三更进饭,五鼓带同从九林福浚、县丞林文荣募土勇八百名,分扎市仔尾,乘势带同副将余保元、卫队把总林青云,偃旗息鼓,一拥登陴。斩首一十七级。林超拔闻号,亦于城上夹击,顺势夺八卦山。李嘉棠亦率洪盘安土勇夺回南瑶宫番社,各匪如鸟兽散,尽奔西门而去,退住平和厝王焕庄中。彰化围解。

十一日,记名道林朝栋督县丞林文荣等克复平和厝等庄。

是日,李嘉棠、叶永辉驻守城内,林朝栋督带出城攻剿,先派都司洪盘安及练首李定邦等各率练勇分剿南路湳尾、大岸头、瓦窑等庄。知县龙赞岗率带粤勇,分剿中路顶仑仔、平等庄。北路砖仔窑及中路平和厝两庄,以林文荣带领练勇攻取。已革甘肃知县张纪南随同林青云(田中央人)带队策应。以林福浚带领栋字前营攻取中路,由三块厝等庄至平和厝。文童林朝瑞,随同林超拔带队策应。匪众屯驻平和厝,出围接仗,弹枪如雨。林朝栋督催林超拔向前包抄,并令余保元由后掩袭,环战二时之久,阵斩三名,并先锋郑心丁一名,夺获伪旗令。各党弃庄奔溃,砖仔窑亦经林文荣、林青云等同时攻破,并由各营乘势连破竹围二十一处,阵中斩首四十一级,生擒者八,随时枭示。夺获竹梯数十具,洋银、藤牌及各项器械无算。我军受伤十七名。余众尽奔浸水庄而去。林朝栋收军回城,即日备文禀爵抚获胜情由,请一面解散胁从,惟为首者伪号公道大王施戎缎、伪号大都督李达,罪在不赦,其胁从冈治。

论曰:林道朝栋(荫堂,台中阿罩雾人)自台北闻变回援,人心惶惶,竹笠草履,微服改装回雾峰,整顿兵勇。令林青云、林文荣、林福浚等掩息旗鼓,一夜破敌,诚将军天上飞来也。入城下令,戒兵勇不可妄杀一人,犹其用兵之善也。

十二日庚申,巡抚刘铭传委台东州吴本杰、福宁镇曹志忠、藩司沈应奎往彰查激变情形。

是日,刘铭传札开:彰化滋事,关系地方官激民变,委台东州吴本杰往查办,会同绅士解散,并发告示遍贴,并福宁镇曹志忠,会同沈应奎查官激民变情形。

十三日辛酉,总兵窦如田、都司郑有勤抵彰化城。

驻防鸡垄总兵窦如田带铭字三营、都司郑有勤带隘勇二营,于初七日至大甲。初八日到牛骂头。勇丁与街众闹事,铳毙数人。庄民蔡访率众鸣锣。窦勇退守牛骂头山顶。绅士蔡占鳌(鳌头人),接济粮食,安排解散,蔡访等于十三日解到彰化正法。

十四日,李嘉棠倡攻二十四庄,彰化县教谕周长庚幕友凌云止之。

十四日,各统领齐到。李嘉棠主攻二十四庄。是夜发令,三更造饭。浙人凌云在幕,闻知二十四庄之冤,即向郑有勤言曰:朱焕明一队遇害,始自武西堡大埔心,沿途截杀,至燕雾下堡茄苳林,兵勇损伤,已过其半,游击丁广龄,死在其处,距二十四庄十余里,至茄苳脚庄,始为二十四庄界。是杀官军者,不独二十四庄也。缘朱焕明毙在口庄尾耳,郑遍告各位统领,始收兵符。教官周长庚、中军叶永辉,代限至翌日酉刻,如二十四庄不入城领旗者,即听其攻打。星夜差人着二十四庄绅董入城领旗。至酉刻无人至城。李嘉棠即迫向各统领传令。三更造饭,四更起程,行兵分三路;众议已定。叶永辉、周长庚到总局嗟叹不已。言昨夜发令收回,今日无一人至,是空费此心矣。时德功在局中佐理事务,恳叶、周向各统领再限一天。星夜写信泣告二十四庄赶行来邑。时,各隘口均已截断,路中布蒺藜竹钉,人无来往。是晚,生员陈捷华、王赞成、白一声、白玉音、总理沈大英等接功手书,即率十余人由小路田洋而出,泥淖没胫,鞋袜皆去。

是夜德功同众人叩求周长庚、凌云带领诸人谒见各位统领跪求,李嘉棠限以棞送李椪等犯。

论曰:凌云字雪汀,尝游幕于彰,与东门杨波舍有姻谊。曾白二十四庄之冤。雪汀转告各统领止之。十四日,令南街人李安,急告二十四庄总董。时,各庄耆畏缩不敢前来。十五日,德功再差人泣告,始到城。若非陈捷华等出首叩求,各官军一发,必玉石俱焚矣。

十五日癸亥,全台营务处沈应奎、台东州吴本杰、澎湖镇吴宏洛,统领铭隘昌各军抵彰,周长庚同吴德功向沈应奎请给发各庄义旗。

周长庚带陈捷华等向沈应奎限捆送李椪等犯,给发义旗招安。是时,李嘉棠志在攻打,各庄观望不敢来领旗。然线东西数十庄、猫罗三十五庄及东西螺,已由德功招各绅董同周长庚向沈应奎领旗招安,民心始定。先是,李嘉棠催领丈单,怪内山海口殷户不向前,绅士不帮办,及沈应奎到彰,查问激变情由,李嘉棠乃卸罪鹿港郊商。谓抗领丈单,甘心助贼,宜攻毁鹿港。沈应奎不允。是夜,周长庚使德功专信到鹿,报知官军不攻鹿港,请鹿绅蔡德芳、许士昆等到彰见沈应奎。十七日,请周长庚、郑荣同往谒,鹿绅面禀激变事由。语碍李嘉棠。自是,李嘉棠恨鹿绅益深,鹿绅将回,沈应奎谕令缉掳施九缎等,并给发旗札,令招抚各庄,禀撤李嘉棠任。

十六日,李嘉棠请吴宏洛发兵攻鹿港,教谕周长庚、中军叶永辉请沈应奎止之。

李嘉棠日向吴宏洛请攻鹿港。吴宏洛将发兵开战,附鹿庄民,扶老携幼,露宿街中,惊惶彻夜。蔡德芳秉烛危坐,达旦不寐,以安民心。德功请周长庚、叶永辉求收兵符,吴镇不听。德功同周、叶、吴本杰求请沈应奎止吴,亦弗听。爰请沈公电请刘帅,以鹿港一攻,其白沙坑二十四庄、线西五十三庄皆望风而变,地方何堪设想?刘帅遂电令吴宏洛归沈公节制。

论曰:是时人心未定,若不胁从罔治,吾知大局不堪设想矣。

十七日乙丑,福宁镇曹志忠,由基隆登岸,进驻彰化城。

二十二日辛未,澎湖镇吴宏洛率各营攻浸水庄,施九縀等逃去。

二十三日,探报施九縀、杨中成回家,吴宏洛会商沈应奎,督军分道围捕,鹿绅前为乡导。

二十二日,大军驻番婆庄。是日,大兵到浸水庄,鹿港游击郑荣、廪生施家珍亦率勇会攻。四处捕围。施九缎等逃出。至湖仔内围杨中成,亦无踪迹。李家棠遂禀巡抚。以施家珍等通知施九缎预先远逃,致令大兵围捕无踪,请加之罪。令施家珍、施藻修等跟出施九缎等匪。

论曰:当发丈单时,鹿港大户迁延时日,内署已疑诸君之秘领丈单,后又自相卸肩,蜚语已入当道之耳。卒致兴大狱。诗曰:维口兴戎,此金人所以有三缄之戒也。士君子处乱世,口舌之间,可不慎哉!

二十八日丙子,统领铭隘各营澎湖镇吴宏洛、福宁镇曹志忠、总兵窦如田、都司郑有勤,均回台北。

二十九日丁丑,李嘉棠撤任,以朱公纯接彰化县篆。

是日出示安民,胁从罔治,设保安总局,请绅土蔡德芳、吴景韩、吴鸿宾、刘凤翔同德功等办理善后事宜。出示购辑施九缎、王焕、杨中成、李盘、施庆、许得龙等。其余赦之。并禀刘爵抚谕赦免全台丈费。

十一月初四日癸丑,藩司沈应奎,由彰赴嘉,办理善后。

是日,初四,沈应奎赴嘉义,施家珍等送之。临别总以缉掳施九缎一语叮咛切要,讵知施九缎若以公事论,应律以围城之罪,而偏远愚蒙,以为变起不平,甘心为其掩匿,致施家珍南北购线,极力追寻,迄无以应。

巡抚刘铭传奏撤李嘉棠保案,并请褫革施家珍、施藻修衣顶。

初六日,刘铭传奏请:彰化县李嘉棠性情刚愎,不洽舆情,且丈田不公,任听委员需索,因失民心。初一日,围城不足千人,两三日间,煽惑沿海百余庄,叛民竟至五、六千人。若非援救迅速,地方不堪设想,应请撤销清赋保案,并谓鹿港有心庇贼(?),将施家珍、施藻修先褫革衣顶。

十一月初五日,台湾兵备道兼按察使司唐景崧抵彰,查核致乱情由。

初五日,台湾道唐景崧到彰,途过二十四庄,其庄民以栋字营驻兵索取李椪等犯,跪道喊苦。唐景崧乃令撤去营勇。二十四庄民困稍舒。抵彰后,查核李嘉棠前所钉死民犯,从未经禀明,并以丈田致激民变,请巡抚奏参。时台湾布政司邵友濂亦以李嘉棠为官贪酷,视民如仇,详请革职,永不叙用。

论曰:李嘉棠在彰探知,星夜驰北哭求,卸罪鹿港官绅,而在城官绅亦波及焉。自是提解官绅,催集人证,是地方安静后,又有一番大狱矣。

二十二日己巳,巡抚刘铭传电拘留教谕周长庚,并提游击郑荣、进士蔡德芳、贡生施家珍、廪生施藻修、廪生吴景韩等到辕集讯。

初,周长庚请免攻二十四庄,并招各庄到沈应奎处领旗。自是,与李嘉棠不睦。李嘉棠因禀刘铭传,以周长庚与鹿港绅士相通情弊。周长庚禀称:当城危急,请庚冒险缒城解围,及事后诬人通弊,如李家棠者,是诚何心?二比互相攻讦,刘铭传令新令彰化县罗东之、台湾县黄承乙,在彰会审,各具亲供,送呈台北。李嘉棠于十一月十五日往台北,力言周长庚与鹿绅朋比为奸。周长庚请假会试。十七日回文批准。将印交彰化县罗东之。十九日,由土葛窟港内渡。二十二日,刘铭传电谕不准周长庚会试。罗东之追留不及。刘铭传打电到上海、福州等处拘留,一面札饬郑荣、施家珍等到台北,候提集周长庚到案讯鞠。

论曰:周莘仲以现任人员为民请命,激烈与当道争,其弃官如敝屣,临行囊空如洗,德功同蔡香邻山长鸠金三百元付之。其妻子,德功为之配船回家,东奔西走,公交车两上报罢,挂冠里居,与福州方朝元家澍,吟诗消遣。公逝后,德功又与蔡山长、施釆生、陈捷华,向鹿港二十四庄鸠金数百,为其子娶妇,虽本邑人颂公之德不衰,而公一官抛掷,落拓终身,每思及此,不禁泪涔涔下也。

十五年己丑二月,嘉义在籍户部主事徐德钦,拏获王焕,解台北。

先是,王焕未获以前,彰化县朱公纯、鹿港盐馆总办刘竺保,皆以不附李嘉棠,相继撤委。巡抚又电召福建按司渡台,闽浙总督卞窦第不允。至是,王焕解到,讯无官绅比匪实据,复密派委员提查鹿局账簿,亦无接济军火数目。巡抚始放释在押郑荣,令到鹿罚捐三万两,充为军费,并有电札各谕,如鹿港认捐此款,除施家珍一人仍行归案拿办外,其余绅商概不追究。鹿港遵谕缴捐,事平,王焕尚在监押。

论曰:刘帅之咎官绅比匪也,蜚语已先入耳。施缎告白,文甚雅驯,疑为官绅所作。使初非刘竺保之辨其诬,继非朱公纯之白其冤,终非程起鹗之查局簿、以证其不实,不特鹿绅之讼连祸结,吾知周长庚、郑荣不知将何所结局也。吁可畏哉!

十有八年壬辰冬十二月,台湾府程起鹗购获李盘,捆送省辕斩之。

十八年冬,台湾府程起鹗,保举前都司叶永辉,各县清庄。叶永辉在二林保购获李盘,送交省辕斩之。

十有九年癸巳秋九月初十日,台湾府陈文騄购获许得龙、施庆、杨中成与王焕均斩之。

十九年甲午秋,台湾府陈文騄购线围捕,彰化县知县俞秉琨,获施庆、杨中成,鹿港游击赖望云围掳许得龙。而许得龙勇力过人,潜大安三昼夜,率众围守,疲极始获。提王焕当堂研讯,斩之。施九縀前三年病故在浸水庄,案完。

施九缎如醉如痴,既非亡命无赖之徒,亦非有谋略出众之才,足见为众所推,非存心为乱者可比。故愚民甘为施九缎、王焕掩匿,虽百计购之而不获。而施九缎犹得死于牖下也。先生不以匪类书之。宜哉。受业生吴伦明拜识。

施九缎之攻城也,不抢掠附廓平民,不肯放大炮入城,恐伤民人,止令王焕各总理派点心而已。是有宋殇公不擒二毛之仁焉。亦惟不伤平民,是以日久而人愈多。不然,浸水庄离城二十余里,岂一旦可以直抵城下乎。又以索焚丈单为名,是以民人号为公道大王。然变至攻城,情同为逆,明是挟制官长,律以国法实所难容,后世之人固不可以此为训也。作者笔笔踏实,可为后世信史。谊弟陈捷华拜读。

施案一书,系叔祖奉修通志而作也。当日案卷灿然,年月官爵皆有可稽,非同附会者比。通体规抚纲目,或宜褒者书官,宜贬者夺之。李嘉棠激变故夺之以官,守城开仓有功则极力褒之。一善不泯没也。施九缎明有攻城,故大书而不讳。事因清丈而发,故以索焚丈单系之。据事直书,悉秉至公,绝无所偏倚,宜为陈太守所推许也。至篇中叙事处,不杂以议论,犹其书法之谨严耳。他日续修志乘,可以备輶轩之釆录云尔。

族曾侄孙吴望苏拜识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六·焦竑
  元史续编卷十二·胡粹中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十·黄震
  回忆鲁迅·许寿裳
  读例存疑卷四十九·薛允升
  马仙鴘传·姚思廉
  王建传(附王斤传)·魏收
  赵炳传·宋濂
  床兀儿传·宋濂
  选举一七·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一·高晋
  十三·沈从文
  莫子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四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九古今体九十九首【甲戌五】恭奉皇太后启跸幸避暑山庄之作【有序】溯丰镐发祥之地灵萃万年忆椒芗躬荐之秋星周一纪载瞻祖烈祗谒丹丘爰诹日至之上旬适度天

  • 卷318 ·佚名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 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晷影推移线日长,

  •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三姚鹄姚鹄字居云蜀人登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卷送李潜归绵州觐省朱楼对翠微红斾出重扉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塞外寄张侍御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九·李公焕

    集圣贤群辅録上明由暁升级宋均曰级䓁差政所先后也必育受税俗宋均曰受赋税及傜役所冝施为也成愽受古诸朱均曰古诸侯职䓁也陨丘一作立受延嬉宋均曰延长嬉兴也主受此録也右燧人四佐燧人出天四佐出洛宋均曰出天天所生出洛

  • 卷一·陈燕翼

    弘光元年六月,靖〔虏〕伯郑鸿逵、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拟奉唐藩监国于闽省。十七日至衢州,六师聚会,王乃秉钺徇师而誓曰:『嗟尔有众,咸听予言:昔有胡元,腥秽宇宙,汨尔黎民,以为被发左衽;黎民哀痛,无有甘食。天乃命我太祖高皇帝驱而出

  • 卷之八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謇斋琐缀录四·尹直

    朝廷用人,多取仪表。天顺间,韩都宪雍巡抚大同,因议事至京,留补少司马。英庙谕李文达曰:「大同巡抚,须得似韩雍人品方称。」文达以山东廉使王越对。及越至,陛见后,复谕文达曰:「王越是爽利武职打扮。」越初廷试,手中卷子忽被大风

  •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佚名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王太岳着加恩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五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史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夀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

  • 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恽毓鼎

    癸卯年正月初一日晴。皇上升太和殿受贺。臣毓鼎偕兄毓嘉朝衣冠入东华门,巳正二刻入班行礼。连日狂风阴晦,今日乃朗然清和,气象殊好。归寓在至圣先师位前行礼,祖先神像前行礼,合家拜年。又至南横街,与大兄嫂拜年。翊虞侄媳胎

  • 职官五三·徐松

    提举所【宋会要】先是,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四日,诏张去为落致仕,依前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提举德寿宫。仍诏以「提举德寿宫」为名,依所乞,令工部下所属铸造印一面。应行移公式等,并依入内省见行条例施行。差点检文字使臣二人

  • 卷一百一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庆喜当知。以独觉菩提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庆喜当知。以独觉菩提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

  • 成唯識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   一者段食.變壞爲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爲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   以變壞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八·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二傍论十因三。初明依处立因。二明依处摄因。三明因缘依处得果。(子)初中二。初标征。二正释。(丑)今初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宗镜云。十因者。随说因。为诸法

  •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金刚智三藏译  提头攞宅善神 绿青色。开口现忿怒相貌。被甲胄著赤衣。右手持大刀。左手捧鉾。发紫色也。  毗卢勒叉善神 赤紫色。忿怒相现闭唇之形。右拔折啰。左押腰。被甲胄著白青色衣。鬓发绀色。  摧伏毒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二·希叟绍昙

    庆元府应梦名山雪窦资圣禅寺语录  侍者 普和 希革 了舜 惠洇 编师於景定五年。四月初八日。入院。三门 千圣灵枢。妙在转处。烁尽玄微。更进一步。(喝一喝云)莫来拦我球门路佛殿 殿成不必拆。佛生何用打。(

  • 细雪·谷崎润一郎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谷崎润一郎。单行本发表于1958年。小说上卷1946年发表,中卷1947年,下卷1947年发表。小说以大阪造船业的富商莳岗家的四个女儿的生活变化为主要内容,以三女儿雪子的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大阪的上流家庭

  • 复仇女·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著,又名《少女复仇记》,哥哥被当作抢劫杀人犯错抓后,柳田桐子从九州来到东京,请资深大律师大冢先生出庭辩护,见桐子拿不出高额的诉讼费用,大冢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了桐子的请求。柳田一家的不幸遭遇引起了阿布启一的